《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中明確提出,“不得對學生在課間及其他非教學時間的正當交流、游戲、出教室活動等言行自由設置不必要的約束”。為貫徹落實此規定,北京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在安全管理、建筑設施、班級安全評選等方面做好保護和預防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隱患。
1.健全學校安全管理機構
學校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安全工作委員會,專門負責學校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安全責任分工到人,實現“黨政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中層干部共同抓”的全體教職員工參與的工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我們把全校環境按橫向和縱向進行劃分,并將每一場域的責任落實到辦公室、年級組、班級和每一位教師,安全責任層層分解、人人分擔、齊抓共管,實現校園安全責任全覆蓋。
2.打造學校安全無隱患空間
學校加強基礎設施的監管,修整學校室外環境,定期進行全方位的安全排查、評估風險,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提前做好防范。例如,在容易發生磕碰的地方,如領操臺、樓梯、籃球架底座等的一些部位增加軟包裝,防止磕碰發生;所有室外空間都安裝攝像頭,確保24小時無死角;及時更換老舊設備,全力避免突發性事件的發生。
3.開展課間安全專項管理
學??茖W規劃課間活動,讓教師提前做好內容規劃,分區域、分學段地設計內容豐富、類型多樣的體育活動。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學校為每個班級購買活動用具,既豐富了活動的種類,又充實了課間生活,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釋放天性。此外,學校在校內加強護導管理,落實全員育人,對全體教師按11個點位進行分組,覆蓋學校全區域,確保全校所有的空間區域都有至少一名護導教師維護安全。同時,班級設立學生安全監督員,督查同學們在室內外活動時的安全,針對日常安全隱患開展安全模擬演練。在演練活動中,學生加深了對隱患和風險的認識與辨別,樹立了警惕風險的意識,提升了自我保護能力。
4.評選學校安全文明班級
學校把各班學生的課間活動情況納入了文明班級評比,開展“班級安全獎”評比,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設計突發事件處理流程,并對老師進行相關培訓。每一位教師都要牢記“救治學生永遠是第一位”的原則,出現突發事件時,第一要務是馬上救助學生,將學生安全地送到醫務室進行應急處理。必要時,教師應第一時間陪同學生去醫院接受正規的專業治療。陪同就醫的教師,要求是經驗豐富的成熟教師,最好有過送醫經驗,目的是更快地縮短救治前的時間,并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
學校力求做好安全防范,用完善的制度和持續不斷的安全教育來規避活動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并把風險降到最低,保障學生快樂地活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編輯 _ 曹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