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2021年不僅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還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元年。作為鄉村振興的新動能——直播電商,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已呈現井噴式發展,為農村產業創新帶來巨大增量空間,各地對農村直播電商營銷人才的需求隨之急劇增加。本文通過探討鄉村振興戰略與電商直播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全方面介紹了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直播人才的發展狀況及面臨的問題。同時,以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為例,剖析了學校在農村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方面的積極探索,為今后技工院校探究電商直播人才培養路徑、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新的策略和借鑒。
關鍵詞:直播電商;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新農人
隨著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和智能手機日益普遍,電商直播在加速賦能農業數字化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繁榮方面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為促進現代農業建設,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黨中央、國務院對全面推進鄉村振做出綜合部署,為當前和今后開展“三農”工作提供了明確思路。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進一步明確,以人才匯聚推動和保障鄉村振興,增強農業農村自我發展動力。并將“培育農村電商人才”納入“鄉村振興人才支撐計劃”中,充分體現了培養農村電商人才的目的和意義。
一、直播電商與鄉村振興的內在聯系
1.直播電商激發鄉村振興的新契機
直播電商帶動的新業態發展,足以用“迅猛”來形容。通過打造農村直播電商新模式,帶動傳統農業轉型增收,為鄉村振興戰略的貫徹實施帶來了新的契機?!?021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淘寶村開啟電商直播的用戶共7023個,實現直播銷售額1000多億元,越來越多的農民主播開展農產品直播帶貨,彰顯了農村直播電商助力農業經濟上行的能力。
2.直播電商點燃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鄉村振興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復蘇,也是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振興。農業產業興旺,就是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激活現有農村電子商務系統和產品供應鏈系統,形成完整價值鏈。直播電商的火爆崛起,猶如一罐燃料,點燃了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在帶動農副產品生產、加工以及冷鏈物流、農產品消費等產業鏈聯動發展的同時,盤活了農村經濟與鄉土資源,助推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使農村電商發展邁上新臺階。
3.直播電商拓寬鄉村振興的新渠道
得益于政府和電商平臺的扶持與鼓勵,電商直播發展得如火如荼,它打破了傳統消費模式的局限,極大地拓寬了鄉村振興的新渠道。主播視頻以第一視覺向用戶呈現原生態的產品畫面,不但能夠有效地贏得用戶的信賴,同時更能激發用戶的購物欲望。由于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的發展,農產品“出村進城”逐步走向成熟,資本下鄉意愿提升,充分釋放鄉村全面振興的潛力。
4.直播電商破解鄉村振興“新短板”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靈魂在于人才的有力支撐。因為當前電商直播準入門檻低、容易操作且風險較小,借此春風,農民搖身一變,紛紛上陣擔綱直播帶貨的主角。再加上政府政策的強力支持,讓不少農村務工青年甚至是各大院校畢業生都發現了電商直播的巨大紅利,因此返鄉愿望大大增強,在助農隊伍更加壯大的同時,也看到了農村電商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提升的曙光。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的直播電商人才需求現狀與存在問題
1.需求現狀
根據《2020中國農村電商人才現狀與發展報告》預估,至2025年,中國農村電商人才缺口將達 350萬人,如圖1所示。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預計2022—2025年中國直播人才需求進一步擴大,人才需求旺盛,2025年可能達2184.18萬人,其中預計缺口1500萬人以上。雖然直播用戶數量不斷上升,但直播人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有巨大提升空間。因為社會文化、環境和資源的不同,對農村電商與直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由此可見,直播和短視頻人才短缺將會是農業電商經營與發展的制約。可以說,電商直播的發展,給院校培養電商直播人才賦予了更大的責任和空間,技工院校的電商人才培養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2.存在問題
(1) 文化教育水平偏低
《2020中國農村電商人才現狀與發展報告》顯示,目前農村電子商務從業人口仍以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其中初中以下占比為51%,高中占比為32.5%,大學本科占比僅為16.5%,大部分大學畢業的電商專業人才第一選擇并非投身基層農村電商的建設。由此可見,農村電商直播從業人員整體文化水平不高,如何培養高素質的農村電商直播人才,以進一步提高農村電商直播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是鄉村振興過程中不容忽略的關鍵問題。
(2) 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由于準入門檻相對較低,所以主播的專業素養良莠不齊。主播們為實現交易目的,有的虛假宣傳,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有的通過價格戰惡性競爭,破壞市場秩序;有的為了吸引眼球,語言粗俗,內容低俗,向消費者傳播不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這些現象對電商直播業務的不斷發展和互聯網文明建設造成了影響,也產生了許多法律問題,如侵害著作權、個人隱私以及大數據造假等,此外,售假、虛假傳播、“買粉刷流量”等現象層出不窮,嚴重破壞行業生態。2021年,全國12315平臺共接收新消費投訴舉報12.3萬件,其中直播帶貨投訴最多(10.3萬件),占比達83.7%。由于農村電商直播從業人員本身缺乏相應的專業素質和從業法律規范,亟待通過培訓或者人才培養解決。
(3) 系統化營銷思維狹隘
直播帶貨不僅是為了達成交易,還應該打開格局,建立系統的營銷思維,因為直播鏡頭除了展示產品,還隱藏著激活整條產業鏈的潛能。
當前農村電商直播從業人員由于受教育水平相對較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相對有限,對農產品直播的理解大多只停留在拍攝、曬圖、促成交易等表象工作上,而對深層的行業大數據分析、行業布局、運營策劃、新媒體推廣等缺乏系統認知。
三、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直播電商人才的培養路徑探索
人才是推動行業發展最活躍的生產資料,而在推動電商直播人才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方面,職業院校起著重要作用。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立足廣東、服務廣東,在農村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方面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理念,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堅持“以賽促學”,走產教融合之路,為培育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優秀的人才資源,積極摸索前進。
1.制定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于2020年7月發布了互聯網營銷師新職業標準,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根據直播銷售員、選品員、視頻創推員等新興工種的職業特點和崗位要求,結合珠三角區域經濟與農業生產建設發展的需求,進一步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適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圍繞電商主播、電商運營、直播項目管理、數據挖掘、文案營銷、新媒體運營等直播相關崗位構成全產業崗位鏈條,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2.改革課程體系,體現思政與法制教育
為適應崗位需求,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電子商務專業不斷優化設計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始終以培養過硬的實操技能為目標,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根據企業對崗位的切實需求來制訂教學計劃,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如陸續增加“電商直播”“文案策劃”“新媒體運營”“短視頻剪輯”“電商美學”等專業課程。
電商直播作為綜合性職業技能,不能只關注電商直播的專業技巧,還應注重人才的綜合素養。因此,在強調電商人才專業技能的同時,該校也積極探索電商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通,讓學生在直播營銷的真實案例中體會電子商務專業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等思政元素在電商崗位上的重要性。如表1所示,在2018級五年制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計劃中,首次把“法律法規”課程作為電子商務專業基礎課程,旨在提升電商人才的法治素養,促進電商直播的快車在合法、合規的軌道上平穩運行。
3.項目驅動教學,走產教融合之路
走產教融合之路,是時代需求,也是市場要求。自2020年6月起,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積極對接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蘭花基地項目,通過組織專業教師分批次深入實地調研,從產地源頭了解“中國蘭花第一縣”的產品優勢,貼合教學實際和企業用人要求,設計直播銷售教學內容并實施教學。兩年來,電子商務專業組教師共帶領10批次約300名學生下企業,實現短視頻和直播帶貨實戰實訓,真正做到課崗結合、工學一體,實現了企業、學校、學生真正的“三贏”。同時,以企業直播間架設為依據,進行電子商務直播實訓環境改造升級,為進一步深化教研教改打造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4.提升師資水平,實力上課、實戰上播
電子商務的專業特性決定了它的知識鏈條必須與時俱進,絕大多數職業院校教師的知識更新滯后于行業發展,所以在講授直播營銷課程期間,出現知識了解不深、儲備不足等現象。為了解決教師實戰能力弱的問題,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除了實行校企聯動,要求專職教師定期深入企業實踐,還通過鼓勵教師參加新職業技能大賽等形式,不斷提升專任教師實戰能力。在2021年全國新職業技能大賽廣東省選拔賽(互聯網營銷師項目)和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直播銷售員項目)中,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電子商務專業教師獲得喜人成績,獲得三等獎1項、優勝獎2項,4人獲得“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
另外,新老教師之間積極開展“幫傳帶”工作,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專業水平,專業技能和教學水準都得到顯著提升。
5.對接大賽標準,“以賽促學”立標桿
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電子商務專業著重強調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度,以及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水平,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電子商務崗位核心能力培養置于對應工作任務具體實施過程之中,體現成果導向,激發師生“獲得感”。不僅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技能大賽,在學生專業能力培養上,也通過認真對接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標準,積極完善實訓場所,帶動學生“以賽促學”。2021年,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在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暨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電子商務師項目)中獲得銀牌并獲“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在2021年全國新職業技能大賽廣東省選拔賽(互聯網營銷師項目)及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直播銷售員項目)中獲得多項榮譽。在學生的專業學習鼓舞上,起到了良好的標桿示范作用。
四、結語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農村電子商務行業迸發了巨大潛能。農產品搭上電商直播的時代快車,流量成為新農資、直播間成為新農具、帶貨成為新農活。不過,在飛速發展的農村電商背后,正是越來越突出的電商直播人才數量、質量亟待提高的問題,作為技工院校,培養勝任新業態要求的“新農人”,提高農業產業吸引力,擴大農村市場空間,通過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培植鄉村振興人力基礎,助力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當前的第一要務,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包博博.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1(11):119-121.
[2]趙雪峰,孫東濤.農村電商直播助力鄉村振興“產業+人才”發展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1(18):43-45.
[3]黃玉蕊.鄉村振興視角下農村電商人才培養探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19):334-336.
作者簡介:曾月娥(1984.05— ),女,漢族,廣東陽春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