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看雪
雪,在山間醒來
對于城市,是一個美好的誘惑
鋼筋水泥沒有睡意
汽車喇叭聲,喧鬧著結盟
走,一起去看雪
傾聽來自山野小道細微的呼吸
像一個手持畫筆的藝術家
在一張潔白的宣紙上,點染出
房屋、林木和荒草的形神
更多的神韻,在于褶皺間留白
凸顯出覆蓋和擁擠之美
從車里走出來的人,不止于聲音
像某種情緒得不到控制
遠遠望去,就像不同色彩的字符
在畫卷上倉促落款
鄉愁
陳道河,手
像寒風中抖索的枯枝
萬林,腳下失去年輕的章法
周六,在一卷煙葉中,咳
還有幾個拄拐杖的
猶如藏在門背后的眼睛
養豬的楊芬,愁啊
她的愁連接著殺豬匠老羅的愁
連接一個村社一年到頭的愁
在外游子的愁,那是鄉愁的愁
橋
閑置的日子,顯得沉默
依然像諾言般
守在干枯的河道上
黃桷樹是石橋恒久的證明詞
裸露的根須,像一只龐大的壁虎
貼附在橋的身上
相互攙扶,相互牽扯,相互原諒
橋弓著背,托舉著黃桷樹
多像父親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肩上
伸長脖子,望遠
目光凝神的一瞬,心抖了一下
橋,用無聲的方式在傾訴
信徒
幾個算卦的人一字排開
真瞎還是假寐?扎堆釣魚
不是冤家常常聚頭。陌生的手語
為一個闖入者傳遞生存法則
誤入網的魚陷入未知的恐慌
在一條歧路上被謬誤解救
禪坐的算命先生
對于自身內心的渴望只字未提
隱忍與蟄伏
同透明的光芒格格不入
都是一群漏掉歲月的信徒啊
誰該被解救,誰又能施以援手
守歲
這個晚上,我在手機上看著直播
等待晚會主持人春天的倒計時
父親去院壩里點亮煙花
那些紙糊的快樂,擁有花苞爆裂的沖動
預設的細節中,聲音連綿不絕,清脆入耳
像無法控制的走向,開啟脫離和奔赴的單向旅程
祝福,從五顏六色的花瓣中溢出
無人會阻止它的喧騰
洋洋灑灑,大地上仿若下過一場及時雨
匯聚成滔滔大河,重新成為源頭,成為美好的開始
潛在歲月的深處,綰緊兩年時光的線頭子
請允許人們心中庸俗的祈禱
狹窄之中,偉大的民俗,裹挾著春天的飆風
送給人世間越來越多的邂逅
叫飯
又一年相約。千百年不變的儀式
一切準備就緒
備好碗筷、酒水、菜肴
都端上桌吧。點亮香燭,燒些紙錢
堂屋里多么安靜
清晰地叫醒族譜上遠走的姓氏和名字
時光安詳,年味正濃
他們踩著虛空而來,聞味識途
桌子四周坐滿眾生的影子
用我們無法聆聽的言語,平靜地擺談
煙火味和祈禱聲混在一起
記憶里不斷加入歲月的章節
來年,會不會新增角色
在拒絕和迎合的紛爭中,剝開
我們的思緒
雨中行車
頭頂重慶主城的烈日
一路向南,驅車回家
過一品收費站時
一絲淡淡的愁緒漫上來
近鄉情怯。雨是多么的善解人意啊
如同悲傷的淚水哭天喊地
把離家多年的心事陳述出來
給風聽,給山聽,給蘭海高速路聽
過之不及了。哀嚎聲,四面楚歌
忙搬出心上珍藏已久的巨石
碾壓情緒的火星。雙手緊握方向盤
在一個傾斜的出口處
及時處理掉那片危險的烏云
修補記
瓦屋下,燈泡的鎢絲一分為二
小心翼翼取下,像摘下一顆星星
對著光亮處,調整角度
讓鎢絲愈合傷口,重新發光,重新驅趕黑夜
習慣記錄一段缺失的時光
燒紅的改錐黏合斷裂的塑料涼鞋
穿針引線,總要在損壞的衣褲上繡點什么
補鍋匠,修鞋匠……
在街頭巷尾微瞇著雙眼敲敲打打
破漏的一日三餐重新恢復氣色
當我們不再依靠修補過日子
記憶的空隙,裂開得越來越大
作者簡介:
蘭采勇,文化工作者,刊物編輯,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文學院第五屆創作員,作品散見于《詩選刊》《詩歌月刊》《鴨綠江》《詩潮》《綠風》《中國文化報》等,獲各類征文獎數百次,著有作品集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