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反思與自省是一面明鏡,能讓人看清自己的不足;是一把銳利的劍,能刺破人生的困境。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也體現出自我審視的重要性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鏡梳妝,自我審視,自我剖析,才能更好地認識自我,進而實現自我成長。
希臘德爾菲神廟門楣上鐫刻著這樣一個神諭:“人啊!認識你自己。”來自千年的智慧已經向我們言明了,人類應當充分認識自己,剖析自己。而在這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常思己過,知錯能改。面對錯誤、承認錯誤、改正錯誤的故事古今有之。想當年廉頗與藺相如相遇,卻因藺相如在其上而不平,后知曉因果,方才負荊請罪,得“將相和”美談;無獨有偶,孔子本云子游治世乃“殺雞而用牛刀”,子游以“小人學道則易使也”答之,孔子方轉換語氣,夸贊其所為。錯誤無大小,都是我們成長的一部分,而常思己過則是為人的重要智慧,所以剖析自己,反省自己,廣納雅言,才是成功的鑰匙。
信息時代,不做喧嘩的大眾。魯迅先生曾說:“我在解剖別人,但更多的時候,是在無情地解剖我自己。”這句話道出了自我剖析的重要性。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其中不乏他人的優點和缺點。然而,我們是否因此而忽視了自我反思,忽視了對自己行為的剖析呢?
回看因粉色頭發被網暴抑郁去世的鄭靈華,她犯了什么錯,為何慘遭網暴?如若不能分得清網絡上良莠不齊的信息,那我們寧愿做個默默的旁觀者,又怎能不分青紅皂白去攻擊那些無辜的人呢?從尋親被生母拉黑的劉學州,到因不堪“黑粉”網暴服農藥自殺的“管管”,再到近日被老師開車撞倒身亡的小學生母親被網暴……每一次網暴釀成的悲劇,都在人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傷痕。
網絡時代,我們不要在網絡上為發泄現實中的不得志而肆意妄為地批判別人。反思自己的過錯,在現實中提升自己。我們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成長,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積極踐行自我剖析。首先,我們要勇于面對自己的錯誤,做到以人為鏡,以史為鏡,三省吾身,常思己過,將善于反思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其次,在網絡信息時代,我們要善于打破信息繭房,不做隨波的蘆葦,理性地接收外來的信息,拒絕人云亦云。最后,無論是兼聽慎信還是自省內省,都需要我們豐富的涵養、充盈的精神才能支撐,所以我們要提高個人修養,拓寬信息渠道,真正從廣聞博見走向認識自己。
“認識你自己”是我們人生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貫穿我們人生的重要課題。只有通過自我剖析,我們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找到提升自己的途徑。看見自己,改變自己,才能看見世界,改變世界,走向未來。
作者簡介:
李浩燦,男,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