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灘沙丘、石坡農田、花壇路邊,隨處可見滿天星。那些被人遺忘的角落里,總有一簇簇滿天星居于幽暗而暗自努力,迎春萌芽,過夏綻放,經秋傲霜,臨冬不凋,一年四季,生機如故。
鏡頭一
疏星點點,淡月漸沉,濃霧,重霜,心寒。6歲的江夢南哽咽不已。同級的幼兒園小朋友都收到了小學一年級錄取通知書,可她被迫留級。自卑的她,含淚輕輕將無名的種子埋進花盆,想象它那淡雅的顏色,希望用畫筆描繪它的美麗。
此前,她在盡力改變聾啞的命運。江夢南自半歲時就耳聾,5歲時每天要撫摸爸媽的喉嚨來感受聲帶的震動,還要獨坐在電視機前,觀察主持人的口型及下方的字幕。再對著鏡子成千上萬遍模仿口型和唇形,學習發音。
初秋的夜空瘀傷青紫一片,風呼呼地絞殺著行道樹,雨砰砰地捶著窗戶玻璃。靜坐在昏黃的臺燈前,她展開的畫紙卻久久等不到渲染。淚緩緩滑落,藍墨暈成朵朵淚花。難道,真的沒有希望了?
鏡頭二
人間四月天,東風忽至,群山吐綠,萬壑含翠,太陽編織著嶄新的期待。翻開書,江夢南看到“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一詩,心想:如米粒般大小的苔花熱烈綻放。那不知名的小花能沖破阻礙嗎?
春雷炸響,她抬頭,發現窗臺的花影搖曳。她認出那是一株淡雅清新但又不失堅韌的滿天星,終于開出妍妍的花了!經過長期的沉潛、蓄力,窗臺的滿天星舒展著綠頭綠腦,隨即又竄出幽藍的火星子。那纖細的身軀,米點似的小花聚在一起,在繡球、牡丹、玫瑰后面若隱若現,探出點點羞澀的淡藍。
江夢南感動不已,寫下自勉的話:“知名不懼,日日自新。”12歲的江夢南如愿以償地跳讀六年級。多年來,在校,坐在前排讀老師的口型,上課時根據板書整理課堂知識;在家,經常挑燈夜戰,一遍遍地觀察與模仿,并利用暑假提前學五年級課程。此后,她以優異的成績去外地讀書。如馬雅可夫斯基所言,“投入到自己偉大的戰斗中”。
鏡頭三
一顰一笑綻芳華,江夢南走上2021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接受著贊譽:“從無聲里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遲開的你,也鮮花般怒放。”是的,她就如一株淡雅從容的滿天星,將根扎進黑暗的地底,將枝伸向高高的蒼穹。
此刻,她已成為清華大學生物信息學博士,致力于解決生命健康的難題。她的心靈張開了寬廣的翅膀,飛過了苦難的大地,飛向了理想的云端。
午后,她坐在院子里,揮毫而下,描繪著那滿天星:幾筆淺綠細勾出那挺立著的莖,濃密的葉片微微舒展,舉筆,顏料自然流下,滴在紙上,暈出朵朵淡藍色的花,似貼似離,似分似聚,豎筆收尖,輕輕點上幾點淡黃,于水墨中,一簇簇滿天星悄然綻放。如尼采所言,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
尾聲
滿天星品種繁多,“仙女”通體晶瑩潔白,“火烈鳥”粉紅細弱,紅色的熱烈,黃色的高貴,紫色的相思。但江夢南唯愛蔚藍色的滿天星。它深沉如大海,神秘如天空,有著“素以為絢兮”的雅致,有著“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的夢幻,也見證著“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的人生。
作者簡介:
吳星言,女,高中學歷。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集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