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知識經濟興起,信息和網絡技術覆蓋全球,為虛擬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企業創新發展面對嚴峻的宏觀經濟壓力,結合虛擬企業的特征和組織優勢,提出了運用虛擬企業模式,整合產品價值鏈,借助外部優勢資源,提升科技企業創新效能,為企業帶來持久的收益。針對虛擬企業模式提出了應該注重規范的企業行為,做好虛擬企業績效評價,為企業發展創新提供建設思路。
關鍵詞:虛擬企業 企業發展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3-280-02
引言
伴隨經濟的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的蓬勃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產品更新周期縮短,市場需求多元化,企業競爭不斷加劇。虛擬企業以其具有對市場極強的適應能力,整合企業間的優勢資源,降低產品成本、提高技術創新的效率,提升產品的主導地位,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提供高效率、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逐步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快速實現創新,促進企業迅猛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虛擬企業的相關概念及應用
(一)虛擬企業的概念及理論研究概況
虛擬企業(Virtual Enterprises,VE)一般是由兩個以上的實體企業以一種或多種優勢資源為核心,為實現特定的企業目標和快速發展的需要,僅保留最關鍵的功能,而將其他職能部門虛化,以便以較低的成本實現最佳組合的組織。虛擬企業的研究源于20世紀90年代,1992年虛擬企業首次出現在美國國防部《21世紀制造企業:一個工業主導的觀點》的研究報告中。國際學術界對虛擬企業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在虛擬企業的構建、資源整合、管理、績效評價等方面形成了諸多的學術觀點。國內研究虛擬企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備受學術界重視,對虛擬企業的概念、組織結構、知識管理、溝通與激勵等基礎性研究逐步發展為對虛擬企業發展的機理以及供應鏈等因素進行拓展性研究。伴隨著虛擬企業模式應用的增多,研究的方法也從定性研究發展到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
(二)虛擬企業的主要特點
1.虛擬企業是以市場、關鍵技術等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因素為導向的動態聯盟,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完整的經濟實體。虛擬企業甚至不設立專門的辦公室,它是具有不同競爭優勢的企業,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標組織的聯盟。
2.虛擬企業的團隊建設不拘泥于傳統的合作伙伴,其成員可以是獨立的廠商、顧客、甚至同行業的競爭對手,但每一個成員企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資源和競爭力。
3.虛擬企業具有非嚴格意義的扁平化的組織結構。虛擬企業通過契約或協作,將不同的實體聚合在一起,為共同的目標發揮各自的自身優勢。這種契約關系組建了臨時的組織結構,企業邊界模糊,不具有嚴格意義的組織結構。團隊由各成員單位為共同的目標聚合在一起,組織結構相對扁平化。
二、虛擬企業的優勢
虛擬企業已經被許多主流企業嘗試,蘋果、耐克、美特斯·邦威、創維、VIVO、恒源祥等國內外著名企業成功運用虛擬企業模式進行技術創新、產品升級、打開市場壁壘,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技術創新,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主要包括技術的研發、技術的推廣、技術的運維、技術的創新,但資金籌措、市場拓展、市場維護、以及投資決策等業務與技術研發是交織在一起的,每個企業,特別是中小高技術企業很難同時具備完善而高效的全系統。選擇適合的合作伙伴通過資源互補的合作形式,提升企業創新效能,為企業帶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虛擬企業與生俱來地帶有多贏目標的特點。傳統同行業企業之間往往是合作關系,企業間爭奪市場、設置技術壁壘、市場壁壘。虛擬企業的建立革新了人們的認識,許多企業家從企業生態的角度重新審視行業的競爭與合作。在虛擬企業中,以合作為前提,通過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優勢互補、共享資源、共擔風險,同時節約了交易成本,提升成員企業的核心競爭實力,實現“N+N>2N”的效能。
三、虛擬企業的運作模式
虛擬企業按運作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眾星捧月式,另一種是群星璀璨式。眾星捧月式是指虛擬企業中以某一家或少數骨干成員為主導,其他成員處于追隨、輔助狀態。虛擬企業的組建往往由骨干企業發起,骨干企業常常擁有核心技術,在行業競爭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價值鏈,在逐步形成的虛擬企業中占據中心地位。在運作過程中,骨干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常常形成虛擬企業文化的基礎,對虛擬企業的管理和決策起到一定的影響。群星璀璨式是指虛擬企業的成員以任務為導向,各個成員之間沒有明顯的優勢差距,組織有明確的目的性、使命感,往往是為了某一技術難題相互支持、或者為市場渠道開展利益共享。兩種運作模式在實際運用中各有利弊,眾星捧月式的虛擬企業的決策往往以骨干企業的決策所主導,資源分配、利益分配甚至是組建中具有絕對的話語權,骨干企業的經營思維會非常深刻地影響虛擬企業的決策和發展。群星璀璨式的虛擬企業在運作中每一個企業都是一個節點,發揮著各自的資源優勢,力求尋找更大的利益和效能。
無論哪種虛擬企業在實操中企業群的選擇非常重要,在合作中切記出現過度的冗余,導致分權,造成影響企業運行、掣肘企業決策、影響企業效率。在組織虛擬合作,可應用項目管理等知識理論,作出路線圖、擬定時間表,遴選合適的企業,結合企業特點進一步完善方案。
虛擬企業組建過程中,始終要以核心目標為導向,結合行業自身特點,建立責、權、利相適應的任務分配機制和利益分配價值。任務的分配以企業擁有的資源為依據,在保證虛擬企業效益的前提下合理分工,利潤的分配需要建立在清晰、透明、公平、合理的考核機制上,以保證每個企業對合作方充滿信任和信心。
大數據共享平臺是保障虛擬企業高效合作的基礎和必要投入。利用現代網絡和計算機技術,建立虛擬企業創新工作平臺,保證每一個企業或組織、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員工都能夠及時了解到必要的工作信息、開展交流,及時控制風險,提高組織效能。
四、虛擬企業的績效評價體系
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是虛擬企業高效運作的基礎。虛擬企業在制定績效評價體系時要多維度、充分考慮企業的投入、產出、運行,以及虛擬企業所在行業的外部環境等關鍵因素的影響。結合虛擬企業的實際運行情況,制定科學、公平、平等、互利的績效考評機制,保障虛擬企業各方利益,優化產業結構。同時,面對風險和機遇,在結合績效考評機制的基礎上形成多種模式的分配機制,激發各成員的積極性,提升凝聚力,創造增大財富。
在學術界和企業中就虛擬企業績效評估進行了大量的探索,比如凈現值法、期權特性分析法、二項式樹法等。具體方法的運用虛擬企業還要結合自身特點,從定量和定性多方面進行研究制定。
五、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是虛擬企業的發展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在實際運行中依然存在運作成功率較低的現象。政府有關部門應結合本地區亟待解決的問題,加大對虛擬企業的投入并拓展資金來源,組織“產學研”聯合攻關,盡快實現本地關鍵技術產業化,解決卡脖子問題,發揮虛擬企業的優勢作用。
二是虛擬企業組建時,所考慮的資源共享和利潤分配機制,往往是基于投資的角度,但在實際操作中,虛擬企業的利潤分配最終是以企業財務年度經營結果為考量的,在績效考評制度和分配機制中要充分考慮投資和財務兩種評價體系的銜接,以保證成員企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是由于虛擬企業與生俱來具有柔性化管理的特點,加強關鍵節點控制不可忽視。虛擬企業層級少、管理幅度大、員工在一定程度上有著更大地發揮創造性、主動性的機會,這種柔性管理模式體現了人本思想。但虛擬企業是以目標任務為導向的,必須杜絕“木桶效應”。挖掘先進的管理理論和管理策略,制定嚴謹的工作任務計劃書,充分考慮時間、原料、設備、人員、資金、設施、市場、政策、風險等關鍵要素的影響,對關鍵節點形成完善考核制度、健全考核機制,制定應急方案,及時防控風險,是虛擬企業順利運行的保障。
四是構建學習型組織是虛擬企業成功的有力保障。虛擬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本質屬性是動態聯盟,組織成員必須有較強的適應性。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員塑造共享信息、共享資源、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文化氛圍,提升員工之間的包容度和探索精神,降低企業管理成本,提升虛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王芳.虛擬企業探微[J].現代營銷(學苑版)中國科學院院刊,2011(02):25.
[2] 何原榮,陸琳.試論現代企業的虛擬運營[J].商場現代化,2006(05):10.
[3] 馬仁釗,導師:鄧明然.虛擬企業創新平臺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博士論文,2008(03):01.
[4] 艾富強,導師:徐國華,溫浩宇.基于多agent的虛擬企業協調機制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7(01):01.
[5] 賈旭東,解志文,何光遠.虛擬企業研究回顧與展望[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1(06):15--16.
[6] 湯志華,導師:李海嬰.基于價值鏈管理的虛擬企業構建及其發展戰略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4(11):01.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 北京 100864)
[作者簡介:薛承會(1970—),女,正處級,講師,研究方向:管理科學。](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