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研究生生源質量不僅是衡量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關鍵,也是高校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當前階段,研究生生源結構失衡、推免生比例及政策變更、考研留校制度變化、研究生擴招等因素導致部分高校研究生生源質量嚴重下滑。文章基于全員參與視角,結合現階段各高校在研究生招生中面臨的研究生生源質量下滑等問題,探索構建“五學一體”和全過程籌劃的研究生生源質量提升路徑,從而實現研究生生源質量提升和高質量人才培養的目標。
【關鍵詞】 全員參與;研究生招生;研究生生源質量
研究生教育管理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保證。研究生生源質量是衡量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研究生教育質量的第一道關口,更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從學院層面上講,研究生培養質量是評估學院學科建設水平的重要標準,也對學院的長遠發展有著直接影響;從學校層面上講,研究生培養質量是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因素,對學校社會影響力產生著深遠影響。選拔錄取研究生質量直接關系到高校發展和人才培養,伴隨著全國研究生擴招和考研人員持續激增等現實問題,有效地吸引優質生源報考的手段,是高校提升研究生生源質量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研究生生源質量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本校優質生源流失
按照考生考試類型劃分,碩士研究生生源可分為推薦免試研究生和統考生兩類;按照考生畢業院校劃分,碩士研究生生源可分為外校生源和本校生源。其中免試生為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優異、在各類科創競賽及社會實踐取得突出成績,在保研階段獲得本校推薦面試資格的學生,此類學生是各高校優先考慮和爭取的優質研究生生源,各高校通過各類專項計劃及獎勵政策,吸引更多此類學生特別是本校生報考,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此類學生往往選擇比本校更強的“雙一流”或經濟發達城市所在的高校或其他更高平臺申報,這就導致了大量本校保研生的流失,最終只能通過吸納普通考生來平衡掉本校優質生源流失帶來的影響。
(二)生源數量和質量失衡
伴隨著近年就業對各類研究生人才需求量的增大以及高等教育規模的持續擴大,各高校都在加快本校學科建設,提升學校辦學層次和學校影響力。特別是高校在所在地區的社會影響力,直接影響著學校社會支持、學生就業、社會實踐等人才培養所需的各類資源。然而,在學校建設發展過程中,許多因素導致了學校生源數量和質量嚴重失衡,如社會需求的變化,直接導致了部分學科報考人數持續降低,部分學科的學科熱又導致了學校無法吸納過多報考人員導致生源流失;此外,地緣因素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受地區發展等眾多現實因素影響,大多數考生更傾向于到東南沿海等經濟發展較好地區的相關高校就讀,而這些地區的高校往往在熱門學科也具有較好辦學條件,這就導致了一些地區的生源數量和質量嚴重失衡。而對熱門地區的高校而言,過多報考人員,特別是部分在本科階段只注重考研培養,而未對學生學習能力、科研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系統培養的人員,在錄取后綜合素質較其他高校學生明顯弱勢,無法完成導師及團隊的科研任務,影響研究生整體科研水平。
(三)第一志愿生源不足
受學校知名度、學校地理位置以及就業環境的影響,部分地方高校對其他地區生源吸引力低,也很難留住本校優秀生源。另外,學校本身和學校所在城市知名度不高的地方高校,生源覆蓋面不如“雙一流”高校覆蓋面那么寬廣,一般僅對省內或鄰省的部分學科范圍內的生源有一定的吸引力,尤其是一些稍微冷門的學科,會存在明顯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況。由于吸引不到足夠的生源來報考,最后往往需要靠調劑才能完成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
二、全員參與視角下提升研究生生源質量的實踐探索
(一)構建“五學一體”的全員參與研究生招生工作體系
積極構建“學校主導、學院主體、學科主要、學者主力、學生主動”五學一體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體系,打造一支學術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硬的招生工作隊伍。要積極落實“全員招生”,結合學科實際情況,打造一支集院士、長江、杰青等知名學者以及導師(教師)、管理人員、學生的多元化招生工作隊伍,開展全面、專業、及時的招生宣傳工作,開展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研究生招生工作。
1. 學校主導,注重統籌謀劃。成立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分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領導任組長,宣傳部、組織部、研究生院、教務處、學工處等主要負責人任組員,秘書單位為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負責全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組織和協調工作,審定各研究生招生單位招生工作方案,考核各招生單位研究生招生工作。
2. 學院主體,落實招生責任。各招生單位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原則上由院長任組長,分管研究生招生及培養工作的副院長和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任副組長,學科團隊負責人或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團委書記、研究生輔導員、部分本科生輔導員、導師及學生代表任組員,負責落實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決策部署,負責本單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組織、協調、考核和獎勵等。
3. 學科主要,激發專業主動。各招生單位結合本單位學科特色,利用本單位學科專業團隊在科學研究、社會實踐、畢業就業等方面的優勢資源,采取有針對性的宣傳和動員,尤其是在同等辦學水平的其他高校,利用學科影響力進行有效宣傳,對提升本學科影響力、吸引優質生源報考,具有重要作用。
4. 學者主力,發揮引領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加快學術梯隊建設,加強首席專家、領軍人才、杰出人才及學科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引育。要大力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發揮研究生導師的引領作用,如在招生宣傳工作中選派優秀研究生導師參與研究生暑期夏令營以及直播等招生宣傳工作,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招生政策及學科發展方向,充分宣傳專業特色和學科優勢。建立本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機制,學生大三期間參與導師課題研究,感受科研魅力,鎖定本校生源,提升生源質量。
5. 學生主動,提升朋輩力量。充分發揮學生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朋輩力量。例如,在招生宣傳方面,通過組織推免生、在讀研究生參與招生宣傳工作,發揮師兄師姐的傳幫帶作用,以同齡人獨有的視角,解答考研學生關切的問題,幫助考生更好地了解學校招生政策。同時,梳理統計學校近幾年錄取學生較多的高校,按照學科專業組織建立一支宣講團隊,通過團隊內學生回本科院校進行政策宣講、經驗分享等,吸引更多學生報考,提升優質生源報考比例。
(二)形成全過程的研究生生源質量提升路徑
1. 優化招生計劃分配方案。以“需求”和“質量”為主要杠桿,建立健全與學科水平和發展能力相適應的研究生招生計劃分配機制。統籌基礎計劃、專項計劃和獎勵計劃使用,以學科為分配基礎,重點獎勵學校優勢和特色學科、高水平師資隊伍和創新團隊、重大科研平臺等,形成與學科建設水平相匹配的招生規模。建立研究生招生計劃管理負面清單,對培養條件差、培養質量低的學科壓縮招生規模,對學位點評估、論文抽檢、師德師風等問題突出的培養單位予以必要減招或停招,嚴格限制博士生導師指導在讀博士生數量。
2. 建立招生宣傳長效機制。構建“學校-學院-學科-學者-學生”招生宣傳組織體系,擴大宣傳隊伍,實現招生宣傳“體系化”。試行獎勵機制,充分調動導師參加招生宣傳的積極性,提升研招宣傳的學術專業水平,擴大學科影響力。建立優質生源數據庫,細化生源地區,實現招生宣傳“精準化”。構建“全國現場招生咨詢會、目標學校招生宣傳、新媒體平臺招生宣傳”三位一體招生宣傳模式,實現招生宣傳“日常化”。
3. 提升招生服務質量。在研究生招生的全鏈條中,各種因素都有可能直接影響考生的報考選擇。利用假期開展暑期學校、暑期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組織開展校內實地觀摩和實習實踐、面向其他高校開展高水平學術科研講座,是有效幫助考生了解高校的重要途徑。同時,通過建立校園多級宣傳網絡和全方位研招解答網絡,包括公眾號留言回復置頂、校院兩級咨詢群、各學院學科咨詢熱線、學科和導師簡介等,回應考生關心關切問題,并及時發布具體信息,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選拔錄取環境,讓考生心理認同感和安全感提升,有助于吸引更多考生報考。
4. 改革招生考核選拔辦法。深化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改革,遵循高層次專門人才選拔培養規律,針對不同學科特點,優化初試科目和內容,完善復試辦法,合理設置復試比重,發揮和規范導師作用。突出對考生專業素質、發展潛力、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的考核,同時注重對考生溝通能力、心理素質、思想政治的考察,增強考核內容的針對性和系統性。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招生選拔機制,充分發揮導師在選拔中的作用,將導師評分作為錄取的重要依據,著力提高博士生選拔質量。
5. 完善招生工作激勵機制。根據已有工作基礎,量化各項考核指標,逐步建立完善研究生招生獎勵工作機制。對在學校招生宣傳、優質生源推免、第一志愿報考錄取等工作具有突出貢獻的學院,在下一年度獎勵招生指標及其他績效獎勵,進一步帶動各學院全體人員參與招生各項工作的積極性。對連續出現推薦面試研究生及第一志愿報考人員優質生源比例降低的學院,減少其招生指標,實現研究生生源質量和結構的改善。
(三)打造全方位的研究生招生宣傳體系
1. 夯實線下宣傳平臺。一是建立優質生源基地,梳理歷年招生錄取情況,篩選出生源數量多、質量高的高校,與此類高校建立友好關系,定期開展研究生招生宣傳。二是加強同一學科領域高校交流,結合學校辦學特色,與相關高校開展夏令營、暑期學校以及日常交流共建活動。三是梳理明確目標高校,通過院系交流、導師合作以及研招講座等,在目標高校學生群體中增加本校知名度,通過各項交流活動,讓學生了解本校相關學科,產生報考意愿,從而逐步建立起招生網絡和生源基地。
2. 構建高頻次、高質量線上宣傳模式。一是充分運營好原有宣傳平臺,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官方網站及時發布招生通知及學校相關動態。二是利用學生群體使用頻次高的網絡平臺,在抖音、微博、嗶哩嗶哩開設官方賬號,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學習環境、辦學特色、學科實力、人才培養。三是融合網絡平臺流量,增加學校優勢和特色曝光度,提升學校知名度。
3. 提升宣傳直播內涵。一是邀請學術大咖、教學名師、優秀學生代表參與招生宣傳直播,給考生專業領域、日常授課以及學習生活等全方位的指導。二是增強與考生的互動性,在直播過程中就學生關心關切的問題給予現場解答,同時結合直播遇到的高頻問題,在官網設立常見問題解答模塊以及重點直播回放模塊,在后續直播過程中提醒學生及時關注,讓更多學生了解各項招生政策和現實問題。三是擴大高校教育功能,直播面向社會大眾,非考生群體也可以觀看參與,發揮大眾科普的作用。
三、結語
碩士研究生招生是高校辦學的重要環節,是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學科建設水平以及學校社會影響力的重要影響因素。面對日趨激烈的研究生生源競爭環境以及研究生招生機制改革的持續深入,如何建立起一套符合地區發展特色、凸顯本校學科優勢、獨具創新特色、宣傳效果顯著的研究生招生宣傳及工作模式,是高校研究生招生面臨的重要挑戰。各高校只有在研究生招生全鏈條的各個環節取得先機,才能不斷吸引優質生源報考,實現錄取生源質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仲科,楊萬鵬,張凡,等. 兵團高校研究生生源質量現狀及提升對策:以石河子大學為例[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3(07):105-108.
[2] 馬春平,張揚帆,謝高藝. 地方高校碩士研究生生源質量保障的探索研究[J]. 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4(04):85-89+92.
[3] 宋厚彬. 新形勢下提高碩士研究生生源質量的思考和實踐[J]. 甘肅科技,2022,38(10):80-83.
[4] 王淑花. 新形勢下研究生生源質量提升機制的思考[J]. 文教資料,2018(14):103-105.
[5] 董穎. 多學科視角下高校研究生招生宣傳策略研究[J]. 教育現代化,2017,4(0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