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斐 王騰 楊昕宇 張梓桑


作者簡介:葉斐,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冠心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通信作者:張梓桑,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冠心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E-mail:779348700@qq.com
【摘要】目的 分析依洛尤單抗對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血脂水平、生活質量及預后的影響,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的治療提供有效參考依據。方法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24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分為兩組,各12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抗血小板藥物、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β受體阻滯劑等進行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同時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依洛尤單抗治療,兩組均治療12周。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血脂指標及生活質量評分,以及治療期間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結果 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且試驗組較對照組更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及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升高,且試驗組較對照組更高;試驗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 依洛尤單抗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效果顯著,可有效控制血脂水平,提升生活質量,并能夠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冠心病 ; 高脂血癥 ; 依洛尤單抗 ; 血脂 ; 生活質量 ;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中圖分類號】R54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6.0073.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6.024
冠心病是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管狹窄,繼而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高脂血癥是指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使機體血液中血脂含量異常的疾病,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異常升高已公認為是冠心病發生、發展的獨立危險因素[1]。因此,強化降低LDL-C成為有效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關鍵。阿托伐他汀作為他汀類代表藥物,通過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的關鍵酶發揮降脂效果,該藥物已被廣泛用于治療高膽固醇血癥、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療中,但需要持續服用才能維持療效,且易導致肝酶異常、肌痛等不良反應,影響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的血脂達標[2]。依洛尤單抗作為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
(PCSK9)抑制劑,通過抑制PCSK9蛋白結合LDL-C受體,提高血清LDL-C清除率。有研究報道,依洛尤單抗與他汀聯合應用可顯著降低LDL-C水平,可用于他汀藥物不耐受或使用他汀藥物后LDL-C水平仍不達標人群[3]?;诖?,本研究旨在分析依洛尤單抗對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血脂水平、生活質量及預后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24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分兩組,各120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62、58例;年齡55~70歲,平均(63.26±5.79)歲。試驗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65、55例;年齡56~74歲,平均(65.43±5.8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穩定性冠心病基層診療指南(2020年)》 [4]中冠心病及《2016版歐洲血脂異常管理新指南解讀》 [5]中高脂血癥的診斷標準;⑵既往明確的冠心病病史或經冠脈造影證實冠心?。ü跔顒用}局部狹窄程度≥50%),LDL-C≥3.4 mmo/L;⑶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6]為Ⅰ ~ Ⅱ級。排除標準:⑴合并惡性腫瘤;⑵合并房顫、室速、室顫、竇性停搏、房室傳導阻滯等嚴重心律失常;⑶合并肝、腎功能不全;⑷對本次研究藥物存在禁忌證。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針對本研究中所用藥物及其相關安全性均審核予以批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患者均口服抗血小板藥物、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β受體阻滯劑等進行常規治療。同時對照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8,規格:20 mg/片),20 mg/次,1次/d?;谏鲜龌A上,試驗組患者加用依洛尤單抗注射液[Amgen Manufacturing, Limited (AML),注冊證號SJ20180021,規格:1 mL∶140 mg]治療,使用預充式的自動注射器,該裝置為一次性注射,在腹部、上臂、大腿或臀部注射,140 mg/次,每兩次注射間隔為2周。兩組患者均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評估兩組患者治療12周后臨床療效,其中顯效:治療后患者在相同強度及活動量下心絞痛發作頻次減少超過75%,NYHA心功能分級改善2級及以上,血脂指標總膽固醇(TC)下降≥20%或三酰甘油(TG)下降≥40%;有效:治療后患者在相同強度及活動量下心絞痛發作頻次減少50%~75%,NYHA心功能分級改善1級,血脂指標TC下降10%~<20%或TG下降20%~<40%;無效:治療后患者在相同強度及活動量下心絞痛發作頻次減少不足50%,NYHA心功能分級未改善,血脂指標TC下降<10%或TG下降<20% [4-5]。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⑵血脂指標:取患者治療前后3 mL靜脈血,離心(3500 r/min、10 min),取上層血清,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中國)有限公司,型號:Hitach7170S]檢測血清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⑶生活質量:采用改良生活質量量表
(PAC-QOL) [7]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水平,包括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及角色功能4個部分,每項分值為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高。⑷心血管事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再發心絞痛、心梗、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發生情況。心血管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為各項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P<0.05表示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相較于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試驗組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脂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血清TC、LDL-C水平降低,血清HDL-C水平升高,且試驗組各血脂指標變化幅度較對照組均更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升高,試驗組較對照組均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相較于對照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再發心絞痛、心梗、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總發生率,試驗組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膽固醇血癥可致冠心病進一步發展,因此管理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過程中除常規使用抗血小板藥物、ACEI/ARB、β受體阻滯劑外,需強化降脂目標。阿托伐他汀是臨床上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最常用的降脂藥物之一,通過抑制膽固醇的合成進而降低膽固醇,但阿托伐他汀為脂溶性他汀,易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加,導致心血管不良事件[8]。
依洛尤單抗是一種新型的PCSK9抑制劑,是首個在國內上市的PCSK9類降脂藥,其為降血脂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也為血脂異常的聯合治療開辟了新途徑。依洛尤單抗主要是促進肝臟細胞表面的受體和LDL-C結合,然后促進受體介導的LDL-C的消化和降解過程,進而降低LDL-C水平,到達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的目的,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水平[9]。通過對比分析兩組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評分分值變化情況發現,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及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較對照組更高,這說明依洛尤單抗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效果顯著,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高脂血癥患者血清中TC、LDL-C升高和(或)HDL-C過低,這些脂質物質會在血管壁內沉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導致血管狹窄和堵塞,進而導致冠心病[10]。依洛尤單抗是一種人單克隆免疫球蛋白G2抗體,能夠選擇性地與PCSK9結合,阻止血液中的PCSK9與肝細胞表面的LDL受體(LDLR)結合,進而抑制PCSK9介導的LDLR降解,增加LDLR數量,進而清除血液中LDL-C,到達調節血脂的目的[11]。本研究中,相較于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TC、LDL-C水平均降低,且試驗組均更低;HDL-C水平均升高,且試驗組更高,這提示依洛尤單抗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效果顯著,可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另外,本研究中,試驗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進一步說明依洛尤單抗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安全性較高,與鄭貝貝[12]研究結果基本相似。分析其原因,依洛尤單抗能夠抑制PCSK9升高,強效降脂,降低他汀類藥物大劑量使用風險,進而減少相關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安全性[13-14]。
綜上,依洛尤單抗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效果顯著,可有效控制血脂水平,提升生活質量,并能夠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張冬青, 張尉華. 依洛尤單抗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的臨床觀察[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22, 13(15): 140-144.
鐘雷.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的臨床治療及預后分析[J]. 中華全科醫學, 2014, 12(4): 580-581, 584.
莊曉峰, 高瑩, 吳亞杰, 等. 單次注射依洛尤單抗對降脂未達標高膽固醇血癥合并冠心病病人降脂效果的影響[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0, 18(21): 3539-3543.
中華醫學會, 中華醫學會雜志社, 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 等. 穩定性冠心病基層診療指南(2020年)[J].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21, 20(3): 265-273.
王偉, 周玉杰, 王綠婭. 2016版歐洲血脂異常管理新指南解讀[J]. 心肺血管病雜志, 2017, 36(3): 230-233.
李艷紅, 楊亞莉, 武娟, 等. 冠心病并發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電圖QRS波群時限與心功能和預后的相關性[J]. 臨床誤診誤治, 2021, 34(8): 70-74.
白靜. 預見性護理對老年重癥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 2019, 14(26): 131-132.
崔留義, 毛幼林, 王瑞敏. 依洛尤單抗對合并高脂血癥的冠心病多支病變不完全血運重建患者的臨床價值[J]. 實用醫學雜志, 2021, 37(11): 1466-1469.
胡耀紅, 王慧峰, 鄔冬梅, 等. 依洛尤單抗對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病人血脂和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2, 20(20): 3774-3776.
張海濤, 王春玥, 葉紹東, 等. 依洛尤單抗注射液對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患者脂蛋白a和高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研究[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20, 40(5): 415-419.
陳衛海, 丁元昌, 尤華, 等. 依洛尤單抗聯合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斑塊的影響[J].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2021, 40(12): 830-834.
鄭貝貝. 依洛尤單抗在冠心病降脂治療中的療效與安全性[J]. 臨床研究, 2023, 31(3): 103-106.
李海, 康雅賢, 李嘉暉, 等. 依洛尤單抗聯合瑞舒伐他汀治療老年冠心病多支病變不完全血運重建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臨床研究[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23, 39(21): 5-9.
雒芳芳, 吳素萍, 許曉晗, 等. 依洛尤單抗降低老年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研究[J]. 心肺血管病雜志, 2022, 41(3): 2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