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燕
(貴州省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貴州 貴陽 550000)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循環系統出現異常,使得血液凝集在血管內部,進而造成堵塞,引起回流不暢。下肢深靜脈血栓輕則可引起患者機體不適,重則可引起肺部栓塞,對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構成進一步威脅[1-2]。相關研究指出,孕產婦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概率遠遠高于同齡的未妊娠婦女,屬于下肢深靜脈血栓高危群體,需要接受積極的干預。本研究選擇2022 年1 月—12 月我院收治的剖宮產手術患者50 例為研究對象,探討空氣波壓力治療儀聯合舒適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作用。現報道如下。
選擇2022 年1 月—12 月我院收治的剖宮產手術患者50 例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為舒適干預組和空氣波干預組,每組各25 例。舒適干預組年齡24 ~44 歲,平均年齡(34.03±4.39)歲;孕周38 ~42周,平均孕周(40.02±0.39)周。空氣波干預組年齡25 ~44 歲,平均年齡(34.09±4.35)歲;孕周38 ~42周,平均孕周(40.09±0.35)周。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1)患者符合剖宮產手術指征;(2)術前無下肢深靜脈血栓;(3)意識正常且臨床資料完善者。排除標準:(1)患者配合度差;(2)屬于過敏體質者;(3)存在認知、行為以及語言等功能障礙者;(4)合并出血傾向者。
舒適干預組予以舒適護理干預,方法是:(1)宣教指導。護理人員依據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給其普及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病因素、危險因素及后果等,給患者發放健康知識手冊,同時讓患者了解下肢深靜脈血栓常見癥狀及術前訓練、術后早期活動的重要性。(2)飲食護理。給患者詳細講解飲食以及下肢深靜脈血栓之間的關系,評估患者機體營養狀態,結合日常飲食習慣、忌口等,為其量身定制一份營養均衡的膳食表。叮囑患者多食用新鮮蔬果,多飲湯類及多喝水,以稀釋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3)術后早期功能鍛煉及健康指導。術后患者回病房去枕平臥6 小時,指導家屬對患者的雙下肢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術后2 小時協助患者被動翻身以及做上肢外展、擴胸等動作,每1 ~2小時更換一次體位。待患者清醒后,指導患者被動或者是主動運動,比如股四頭肌伸縮、抬腿等活動,特別是強化腓腸肌舒縮運動,用力把小腿緊繃,維持5~10 s后,放松,反復操作,每天3 ~5 次,每次5 ~10 分鐘,直至患者可以下床,避免過度屈髖。下床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每天3 ~5 次,每次5 ~10 分鐘,為了避免患者過度勞累,告知患者站立及靜坐時間不宜過長?;颊卟扇∽粫r,腳部著地,加強腓腸肌收縮,穿著寬松衣服,不要扎腹帶,避免靜脈壓升高導致血液瘀滯。禁止家屬在房間內抽煙,避免煙中尼古丁刺激引起靜脈收縮,誘發血栓形成。(4)靜脈護理。經上肢靜脈留置針給予靜脈輸液,保護上肢靜脈血管,避免使用下肢靜脈輸液。做好患者保暖工作,調節好室內溫度,維持在25℃,以免過冷引起血管痙攣,減緩血流速度,形成血栓。(5)預防性觀察。術后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機體情況,多和患者交流溝通,對比雙下肢皮膚顏色、溫度、腫脹程度和有無疼痛感覺,詳細做好相關數據記錄。增加病房巡視次數,觀察有無突然煩躁、呼吸頻率加快等問題,若是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采取相應的改善措施。
空氣波干預組在舒適干預組的基礎上聯合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干預。設置參數為電源230 V,50/60 Hz,每次治療半小時。參數設置好后,將枕頭放置在下肢下方,將套筒和足部相連接,啟動開關,時刻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變化,若是出現痛苦面容,及時停止干預,取下空氣管。
(1)比較兩組術后凝血功能(APTT、Fib、TT、PT、D-D)變化情況。抽取患者空腹狀態下的外周靜脈血4 mL,經過離心獲得上層清液,采取黏度法檢測。(2)比較兩組生活質量(EQ-5D、EQ-VAS 評分)變化情況。EQ-5D 滿分100 分,分數越低表示能力越差。EQ-VAS滿分10 分,分數越高表示疼痛感越明顯。(3)比較兩組下肢消腫情況(小腿周徑差、小腿消腫率、大腿周徑差、大腿消腫率)。
采用SPSS 22.0 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s)表示,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術后5 d,兩組APTT、TT、PT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空氣波干預組Fib、D-D 低于舒適干預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5 d 凝血功能比較(±s)

表1 兩組術后5 d 凝血功能比較(±s)
組別 例數 APTT(s) Fib(g/L) TT(s) PT(s) D-D(μg/L)空氣波干預組 25 32.89±2.39 3.15±1.50 15.19±0.88 12.53±0.50 157.93±90.58舒適干預組 25 32.84±2.48 5.72±1.79 15.21±0.80 12.48±0.59 329.87±94.87 t 值 0.073 5.502 0.084 0.323 6.554 P 值 0.942 <0.001 0.933 0.748 <0.001
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空氣波干預組EQ-5D 評分高于舒適干預組(P<0.05),空氣波干預組EQ-VAS 評分低于舒適干預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變化比較(分,±s)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變化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EQ-5D 評分 EQ-VAS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空氣波干預組 25 43.20±5.23 89.48±5.11 8.19±2.21 1.30±0.94舒適干預組 25 43.25±5.19 66.39±5.97 8.23±2.18 4.40±0.88 t 值 0.034 14.692 0.064 12.038 P 值 0.973 <0.001 0.949 <0.001
干預前,兩組下肢消腫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空氣波干預組小腿周徑差、大腿周徑差均低于舒適干預組(P<0.05),空氣波干預組小腿消腫率、大腿消腫率均高于舒適干預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下肢消腫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下肢消腫情況比較(±s)
大腿周徑差(cm) 大腿消腫率(%)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空氣波干預組 25 3.80±1.42 0.90±0.11 75.19±15.39 6.73±2.30 2.74±0.43 78.43±12.49舒適干預組 25 3.84±1.39 1.26±0.21 51.19±16.99 6.77±2.27 3.89±0.35 40.14±13.59 t 值 0.101 7.593 5.235 0.062 10.371 10.372 P 值 0.920 <0.001 <0.001 0.951 <0.001 <0.001組別 例數 小腿周徑差(cm) 小腿消腫率(%)
剖宮產患者會因為靜脈管腔堵塞而發生肺栓塞等疾病,威脅生命安全。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原因較多,比如,患者出現產褥感染,損傷血管內皮,影響血管收縮功能和血流速度,從而增加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另外,患者產后的血液黏稠度增高,同樣會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出現[3-4]。
本研究顯示,術后5 d,兩組APTT、TT、PT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空氣波干預組Fib、D-D 低于舒適干預組(P<0.05)。干預后,空氣波干預組EQ-5D 評分高于舒適干預組(P<0.05),空氣波干預組EQ-VAS 評分低于舒適干預組(P<0.05)。通過本次研究可知,選擇空氣波壓力治療儀聯合舒適護理干預可使患者凝血功能得以改善,生活質量得以提高。剖宮產創傷性較嚴重,需要切開7 層組織,進而導致大量出血,釋放血小板以及凝血因子。麻醉藥可松弛下肢肌肉,使大小腿靜脈網舒張,造成泵血不足,回流不暢。而在舒適護理中,通過改變患者體位,抬高下肢,懸空小腿,可使髂靜脈受壓情況得以改善;強化足背伸屈等訓練,可減少血栓出現[5-6]。 空氣波壓力治療儀通過加壓、卸壓、充氣、放氣步驟對下肢展開按摩,可在提高患者舒適度的同時,達到舒張、收縮肌肉的目的;且治療儀的擠壓方向和血流方向一致,可產生機械引流效應,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促進淋巴液及靜脈血回流[7-8]。本研究中,干預后,空氣波干預組小腿周徑差、大腿周徑差均低于舒適干預組(P<0.05),空氣波干預組小腿消腫率、大腿消腫率均高于舒適干預組(P<0.05)。經過本次研究可知,選擇空氣波壓力治療儀聯合舒適護理干預有利于改善下肢消腫情況。這是因為空氣波壓力治療儀改善循環效果顯著,空氣波膨脹及收縮可增加耗氧量,促進血液的灌注及氧合,加快新陳代謝,使得下肢腫脹感得以改善,進而恢復小腿周徑、大腿周徑,同時輔以積極有效的舒適護理,可在提高機體舒適度的同時,保障干預效果。在舒適護理期間會給患者量身定制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措施以及宣教指導流程,以此來確保該并發癥形成預防相關知識的普及教育落到實處,糾正患者錯誤認知,樹立正確的疾病觀念[9-10]。同時舒適護理可有效規范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及護理行為,給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護理指導,從而顯著減少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綜上所述,空氣波壓力治療儀聯合舒適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作用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提升生活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