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
板書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融合了文章、教師和學生的思路,是他們共同的藝術創作。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板書的地位更加不可替代,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音節和字詞,還能讓他們深刻體會語文的人文特性和獨特魅力。因此,研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一方面,可以豐富和拓展我國有關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研究理論;另一方面,還可以提供課堂教學板書方面的理論知識,從而為提高和完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提供有效策略。
1 研究背景
1.1 板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板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引導學生全面獲取語文知識;板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和過程;板書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價值觀、態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板書對學生學習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板書能簡練地、系統地體現教學內容,以明晰的視覺符號啟迪學生思維,提供記憶的框架結構。其作用能幫助實現教學目的,體現教學意圖;突出重點難點,形成知識結構;引導學生學習思路,便于探求;強化直觀教學形象,增強教學效果等作用。事實上板書在教學中仍然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為教師課堂上的板書是其對所授內容的提煉和加工。它可以幫助授課教師把一些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簡單化、結構化、直觀化,從而使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更加突出。同時它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方便學生課堂記錄和課后復習。板書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直觀作用、概括作用、示范作用、啟發作用、熏陶作用。
1.2 板書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運用中存在的眾多問題
筆者在閱讀文獻和自身經歷的過程中發現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板書的運用情況不容樂觀,存在很多問題,如形式過于單一、布局不合理、色彩單調、學生參與度不高。即使教師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板書設計,但奈何自身能力有限,并未發揮出板書的應然優勢。反而適得其反,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教師只有強化對教學板書的重視,擁有其基本板書技能和藝術感,才能發揮出板書的真正價值,從而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質量提升,以此來促進學生的發展。
(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黑板板書運用漸少,甚至出現零板書現象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黑板板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學生具備很強的仿效能力。相對于多媒體課件而言,板書在示范方面對學生起到了較好的作用。課件可能在課程結束時只能呈現一些有趣的圖片或動畫,而板書則與之不同,在學生的腦海中有效地保留課堂框架和核心內容,有助于學生梳理文章脈絡、整理思路,引發思考,培養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可見,在現代課堂中,各種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廣泛應用,傳統的黑板教學板書的運用受到了沖擊,甚至出現了嚴重的零板書現象,這是目前與板書有關的最大的問題之一。
(2)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內容設計陳舊,缺少審美性和新穎性
①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缺少審美性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小學語文課堂的板書存在缺乏藝術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板書的擺放位置和布局、板書的構造、形式、粉筆顏色的搭配等方面,同時學生的參與程度也不足,這表明教師對于此現象缺乏科學的了解和意識。
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缺少新穎性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同時也是現代教育所追求的。根據對課堂觀察數據的分析,發現有70%的教師的板書缺乏新意,缺乏創新元素。進一步數據分析揭示了課件板書的新穎性與教師所授年級、課型和教齡存在關系。發現高年級教師的板書新穎性較差;新授課比復習課的新穎程度更高;教齡越長,板書新穎度越差。這些結果表明年級、課型和教齡等因素在影響課件板書新穎性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教學實施過程缺少適時時機
小學語文課堂板書的時機非常關鍵,甚至關系到整節課的成敗。即使設計再完美,如果沒有把握好時機,也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板書書寫與講解的協調度可以反映出時機的好壞。調查數據顯示,約45%的教師在板書書寫與講解方面存在不太協調的問題。此外,研究還發現,板書書寫與講解的協調程度與教師的教齡有一定的相關性。具體而言,教師的教齡越長,板書書寫與講解的時機配合越好;反之,配合程度越差。
1.3 信息技術背景下傳統教學手段受到巨大沖擊
信息化時代的興起,使得信息技術手段逐漸普及。這些技術手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被廣泛運用,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然而,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許多弊端。在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常常忽視傳統的教學手段,如板書在當前的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地位與作用。有些人認為多媒體課件完全可以取代傳統的板書。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忽視了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板書作用;而且不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會阻礙學生發展。面對此情況,我們應重視如何處理多媒體和教學板書之間的關系,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教學背景下板書的應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提升小學教師課堂教學板書的質量勢在必行。
1.4 基于筆者自身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反思與思考
筆者本科和研究生都是主修小學教育專業,教學板書作為衡量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指標和學校必備的教師教學技能考核科目,在自身學習過程中,筆者深刻感受到了教學板書的重要性。每當聽其他教師講課時,筆者都能發現大家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因此,筆者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板書的現狀及相應對策進行了查閱和研究。研究發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板書存在多個問題。因此,本文以教學板書為研究對象,旨在引起專家和學者對其的關注,同時為即將步入教師崗位或有教學板書不足之處的教師提供參考。
2 研究意義
2.1 理論意義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中,教學板書是一個重要領域。初步研究發現,國內外文獻表明該領域有待進一步深入探索。今后的教學板書研究可以從更多角度切入。本文首先,探討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對教學的重要性,并從多個角度進行了闡述。其次,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概念和功能進行了分析和論述。最后,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這些都豐富了教學板書的相關理論研究。同時,為即將走上教師崗位或者在教學板書方面存在不足的教師提供了關于教學板書如何運用的理論知識。
2.2 實踐意義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學板書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筆者采用文獻研究、訪談等方法,對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運用現狀進行調查分析。通過總結問題及其原因,專家、學者和教師們更清楚地了解到了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現狀,并明確改進方向。其次,該研究提出了應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問題的方法,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課堂中使用教學板書提供了明確的理論指南。最后,該研究還可以增強小學語文教師、專家和學者對教學板書的重視,希望未來教師、專家和學者能夠深入研究改進教學板書問題的方法。
3 研究目的
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研究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回答了“是什么”的問題,澄清了板書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概念,并明確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應滿足的要求;另一方面,回答了“為什么”的問題,明確了教學板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第三部分回答了“怎樣”的問題:通過調查了解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應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本研究回答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問題,包括問題的產生原因的總結、相應對策的提出,對于教師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運用提供了指導,進而提高教學板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作用。
4 概念界定
4.1 板書
板書是教師利用黑板(廣義上包括電教媒介)運用文字、符號、線條、表格、圖形輔助教學的一種基本的教學手段。板書作為教師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工具有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實用性等基本特性。
4.2 教學板書
教學板書是師生在課堂中對知識進行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基于以往的研究,本研究也將引用教學板書的兩層含義,并簡述如下:一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黑板上寫字繪圖的動態過程和行為;二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黑板上所書寫的文字、符號以及所描繪的圖形、表格等信號。
4.3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則是將對象明確為小學語文課堂,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是指教師在課堂上,通過使用粉筆在黑板上借助文字、符號、線條、表格、圖形等所構成的向學生呈現并傳遞教學信息及其活動方式,從而更好地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
5 小學語文教學板書國內研究現狀
基于研究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筆者查閱了相關書籍,進行整理,并記錄筆記,同時又在中國知網進行相關文章的檢索與查詢,并進行大致的分析與整理,完成本研究的綜述。
5.1 關于課堂教學板書的概念研究
彭小明教授認為教學板書是教師利用黑板(廣義上包括電教媒介),運用文字、符號、線條、表格、圖形等載體進行輔助教學的一種基本的教學手段。卜涵認為板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課堂的重要內容呈現在黑板上的一種方式。蔣瑞娟認為板書是教學過程中的輔助工具,教師借助黑板將作品的重點、難點標明便于學生更好地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加強記憶,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鄒敏認為板書是靜態的名詞,是教師在備課時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是教案的濃縮;是一種教學藝術、教學手段,是教學組成部分和一項教學基本功;是教學語義信息的載體。郭曉光認為板書是教師課前經過深入鉆研教材,根據教學目的認真構思、反復推敲、精心設計,然后運用文字、符號、圖表等形式在黑板上呈現出來的教學要點和講課提綱,是對教學內容所做的圖文解釋或解題示范,是教師在課堂上根據隨機問題進行針對講解的途徑,它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本功之一。
總結來說,關于板書的界定在學術界雖沒有太大爭議,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這也與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相關。隨著時代的發展,板書的內涵也在不斷進步、充實和完善。在前人的眾多界定中,筆者選用了彭小明教授的觀點。教學板書作為教師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工具,有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實用性等基本特性;也是通過多種形式促進師生進行雙邊活動的重要工具。
5.2 關于課堂教學板書存在的問題研究
對于實際課堂教學板書存在的問題前人的研究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較為概括性的宏觀的論述,如莊利民認為其存在的問題是教育工作者并不重視板書、教育工作者依賴信息技術,他主要是從教師這個方面入手,提到不重視板書,但并沒有說不重視板書的哪些方面,提到依賴信息技術但沒有明確指出教學板書存在的問題。陳曉婷則在研究中提出教學板書存在以下問題:呈現的重點內容模糊、教師的板書書寫能力較低、對板書講解脫節的現象很常見以及板書照搬照抄現象嚴重。她對板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個比較籠統的概括,從內容呈現、書寫能力、講解、照抄這四個方面來說明教學板書存在的問題。
另一種是較為具體性的微觀的研究,如韓雨認為其存在的問題有:板書的位置不夠恰當合理、板書的形式不夠豐富多樣、板書缺乏學生的參與互動、粉筆顏色比較單一,她從位 置、形式、學生參與度、顏色這四個方面來闡述其存在的問題。李會在研究中發現教學板書存在以下問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黑板板書運用較少,甚至出現零板書現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內容設計缺乏新穎性和藝術性;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的教學實施缺乏示范性和時機性。他從三大角度對教學板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概述,又在其基礎上做出了集體化的解釋,如缺乏藝術性主要是從布局的不合理、形式單一、科學性欠缺幾個方面來具體闡述。
5.3 關于課堂教學板書的提升策略研究
陳曉婷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板書設計與運用現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優化策略,即明確板書設計類型,不要盲目設計;掌握板書設計方法,防止隨意使用;理解板書運用技巧,提高設計水平。她從板書設計類型、板書設計方法、板書運用技巧這三個維度提出了相應的優化策略。李會提出的優化策略:一是提高認識,加強對語文板書運用的意識與重視,二是增加培訓,提升語文板書內容設計的能力與效力,三是加強訓練,豐富語文板書教學實施的體驗與經驗。這主要是關于教師自身提高的方面。還有很多學者提出了關于課堂教學板書的優化策略,基于前者的研究,筆者將策略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師生共同參與、提高教師板書素養、板書位置、增加顏色、掌握板書形式。
綜上所述,前人提出的這些策略給本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啟示與思考空間,為本研究的策略提出提供了參考,給予研究者很大的幫助。
5.4 關于課堂教學板書的功能研究
韓雨認為板書具有以下功能:更容易在課堂上集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學生記憶學習筆順和書寫要點;引導發展學生思維,啟迪學習方法;對學生學習把握重點內容和理解文章的段落篇章起到了重要作用。馮利認為板書的教學具有直觀、概括、示范、啟發、熏陶作用;板書的教學作用是多媒體課件不可取代的一部分。彭小明則把板書當作載體或者媒體,其載體的含義是形式,如文字、符號、線條、圖形、表格、色彩等,具有的四大作用為示意教材內容、再現教師情意、刺激板書受眾、溝通師生聯系。還有很多學者對課堂教學板書的功能進行了研究,其主要針對的維度是師生聯系、板書與教材的關系、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等。
5.5 關于課堂教學板書在師范生與教育碩士存在的問題研究
基于王洪宇、劉奕等人提出了師范生教學技能存在的問題中提到了板書的基本技能不足、字體書寫不規范以及板書設計不合理,充分體現了師范生的教學基本技能薄弱。基于筆者自身經歷和相關文獻搜索得到師范生和教育碩士都存在共同的問題:一是對板書的重視度不夠,二是粉筆字的整齊度不夠,三是運用板書形式單一,四是板書的色調單一等存在一系列值得研究的問題。
6 小學語文教學板書的發展策略
本研究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存在的問題,從加強教師對板書的運用和重視、提升板書設計能力和效果,以及豐富板書實踐的體驗和經驗三個方面,提出了改進策略。
6.1 提高認識,加強教師對教學板書運用的意識與重視
由于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屬性,相比其他學科,更加需要使用黑板板書來書寫課堂內容。然而,隨著現代教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課件和白板課件等工具幾乎占據了小學語文課堂的主導地位,而黑板板書逐漸被淘汰和從課堂中移除。在教學中,我們必須重視并不容忽視這種現象,即小學語文黑板板書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難以被任何新技術所替代。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當提高對板書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并適應多媒體課件和白板課件的使用。多媒體課件和白板課件等固然各具特色,但使用應謹慎。主要以黑板板書為主,輔以多媒體課件,明確主次,合理運用傳統板書和現代教學技術,取長補短,切勿本末倒置。如果一堂課既能夠提供簡明扼要的精華筆記,又能夠呈現栩栩如生的生動畫面,必能事半功倍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而這也是新型教室所追求的目標。當講授一篇課文時,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然而,在強調每個環節的重要性時,我們可以采用黑板展示來進一步加強效果。這兩種方式的完美結合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接受知識。因此,首要任務是高度重視板書,在提升小學語文教師對板書運用的意識方面取得突破,通過適當的培訓和活動,使教師能夠巧妙地將黑板板書與現代教學技術有機融合,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效率。
6.2 增加培訓,提升教師教學板書內容設計的能力與效果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下,創新能力已成時代所追求的重要品質,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如此。由于今天的信息獲取十分便捷,許多現成的教學資料和板書隨處可見,這使得教師借鑒他人的教學資源變得更加方便,從而節省時間和精力。因此,我們很少能見到教師真正地深入研究教學板書,將其與學生的學情結合,用心設計自己獨特的教學素材。為了打破這種現象,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增強對板書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首先,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板書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創新意識,并積極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其次,在設計板書時,教師應該認真閱讀教材,思考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進行設計。最后,教師可以廣泛參考其他資料,進行思維拓展、分析整合,并結合學生的特點和課程內容進行修改和完善。
6.3 加強訓練,豐富教師教學板書實踐的體驗與經驗
(1)加強基本技能訓練,增加重視與訓練,培養模范性
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基礎知識精確性和技能訓練,確保準確性。一是要努力學習,扎實掌握基礎知識,避免模棱兩可。二是注重基本功的培養,盡量減少對電腦打字的依賴,平時要多寫字,多練字,精通粉筆、鋼筆、毛筆三種字體。三是備課前做好準備。增強小學語文教師對教學板書認知與重視程度,確保規范性。一是教師應多看一些關于黑板板書的書籍和資料,多學習有關的知識,增加對此的認知與重視程度。二是在書寫板書時要有較好的自控能力。三是教育部門或是學校也應該時刻督促,舉辦相關的培訓和活動呼吁教師對板書高度重視。
(2)增加訓練強度,積累經驗,提高時機把握
小學語文教師在備課時需重視對板書書寫時機性的掌握。首先,應認真設計教學板書的內容,并確定書寫時機、位置。同時,要有明確的思路,心中清楚,以確保教學順利進行。其次,需要掌握好課堂節奏,不能使講解與學生理解脫節。同時,在此基礎上,要靈活地修改板書,以應對課堂教學中的突發情況,并滿足學生的需求。最后,還要增加練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