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lianghuali bais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3000 China
中圖分類號:G831.3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07.000
備注:梁華麗
百色學院?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 533000
作者簡介:梁華麗(1978.03),女,漢族,陜西西安人畢業于沈陽體育學院,碩士? 現為百色學院講師 研究方向 :體育教育訓練學。
作者簡介:梁華麗(1978—),女,碩士研究生,中級-講師; 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
普通作者:null
摘要:現代健美操作為集體育、藝術與娛樂于一體的活動,已經成為廣大藝術愛好者、健身愛好者的首選休閑運動,但由于其綜合性質,健美操學習成果高度依賴動作的科學設計及有效性,除此之外還格外考驗教練的表現技巧和情感傳達手段。對此,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探討健美操教學中動作設計的基本原則和高效的表現技巧,以期提高健美操課程的質量,更好地滿足現代人群的健身需求,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建立更科學、更系統、更富有創新性的健美操教學模式,為健身教練和愛好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健美操教學;動作;設計;表現技巧
Analysis of Action Design and Performance Techniques in Aerobics Teaching
Liang Huali
Baise university? ?Baise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3000
Abstract: Modern aerobics is an activity that integrates sports, art, and entertainment, and 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leisure activity for art enthusiasts and fitness enthusiasts. However, due to its comprehensive nature, the learning outcomes of aerobics highly rely on the scientific design and effectiveness of movements. In addition, it also tests the performance skills and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methods of coaches. This study aims to deeply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ction design and efficient performance skills in aerobics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erobics courses, better meet the fitness needs of modern people,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healthy lifestyles, establish a more scientific, systematic, and innovative aerobics teaching model, and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fitness coaches and enthusiasts.
Keywords: aerobics teaching; Action; Design; Performance skills
隨著健美操學習者運動需求的多樣化發展,他們對健美操課程教學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之下,傳統的健美操教學模式顯然已難以同時滿足全部學生者的需求。具體而言,動作設計不僅需要符合科學、創新的原則,還應注重安全性和適用性,而表現技巧則需要更多地考慮情感的引入及互動性的提升,這也要求教練具備更深入的理論知識和強大的實踐技能。并且,恰逢健身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優秀的動作設計與表現技巧也能夠成為教學機構吸引學員的“名片”。因此,系統地研究健美操教學中的動作設計與表現技巧,對于提高課程質量、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提升教練的專業水平,乃至推動整個健身行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1 健美操的發展概況
健美操這項結合了音樂節奏的體育運動,融合了舞蹈、體操和健身訓練的多種元素,最早起源于20世紀的歐美國家,起初屬于競技體育下的一個類別,而后隨后運動的普及,逐漸發展成為大眾的健身活動。健美操的核心在于,通過音樂節奏引導的一系列體操動作,提高參與者的身體協調性、力量、靈活性和耐力,運動所包含的跳躍、旋轉、彎曲和伸展動作既可單獨進行,也可在團體中協同完成。
在當今健身領域,健美操頗受廣大青年的喜愛,透過多樣化的體操動作,健美操得以有效鍛煉運動者身體的多個部位,最終增強身體的肌肉力量、柔韌性、平衡感和協調性。更加重要的是,健美操也對于心肺功能的提升也具備顯著的效果,處于一定水平的持續運動能夠促使運動者心率加快,在日復一日的運動中提高心肺耐力,最終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1]。并且,隨著民眾健康意識的覺醒和生活方式的多樣化發展,健美操也正逐步褪去身上的“競技”色彩,由傳統的健身房環境走向更廣闊的空間?,F階段的健美操課程設計也能夠貼合運動者的個性化需求,得以滿足不同年齡層、不同身體條件人群的需要。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這種“進化”過后的現代健美操正將傳統健身運動與流行文化、藝術元素相結合,進而衍生出街舞健美操、拉丁健美操等不同“亞種”,為廣大愛好者提供了更加多樣的健身選擇。
2 動作設計與表現技巧之于健美操教學的重要性
2.1動作設計:創造有效且安全的健身體驗
動作設計是健美操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創造有效且安全的健身體驗的基石。良好的動作設計可以顯著提升課程的吸引力,更直接關系到參與者的運動安全,動作設計細節的敲定需要同時考慮到不同體能水平和健身目標的參與者的實際狀況,確保每個動作既能滿足試圖挑戰高難度動作的學員的需要,又能讓初學者感到成就感;科學的動作設計需要考慮人體生物力學原理,設計出符合人體自然運動軌跡的動作,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肌肉拉傷或關節損傷;創新的動作設計需要具有保持課程新鮮感、吸引力的功能,可以調動學員的參與興趣,促進他們持續參與健美操訓練[2]。
2.2表現技巧:增強情感投入與體驗效果
表現技巧關乎動作的準確性,更能夠為每一位學習者提供情感體驗的情境。尤其對于健美操這項運動而言,更能夠反映出其舞蹈、體操運動的藝術價值,更好地起到熏陶作用[3]。教練肢體語言技巧的運用、恰到好處的情感表達,以及動感十足的音樂配合,可以極大地提升課堂的動感與情緒感染力。優秀的表現不僅能夠使動作更加生動有趣,還能激發學員的情感共鳴,增強他們的參與感和滿足感。例如,通過表現技巧將激情、快樂或挑戰等真實情緒融入健美操動作中,可以有效提升學員的運動動力,使他們在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達到健身效果。此外,教練的表現技巧還能夠幫助學員更好地理解動作要領,提高動作的執行質量,從而達到更好的健身效果[4]。
2.3整合動作設計與表現技巧:提升健美操教學的綜合效果
動作設計的科學性和創新性需要通過教練高超的表現技巧加以體現,教練需要通過生動的肢體語言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達,向學習者傳達設計好的動作,將抽象的動作描述轉化為生動的體驗,易于學員理解模仿。與此同時,教練也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結合動作設計的多樣性,利用不同的表現技巧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與運動熱情,并根據學員的反饋和實際學習進度,調整動作設計和表現方式,確保教學內容既能滿足學員的健身需求,又能保持課堂的趣味性和挑戰性[5]。
3 健美操動作設計的基本原則
3.1安全性原則:確保動作設計的安全性
安全性原則強調,所有的動作設計都必須確保參與者在進行運動時的安全性,防止任何可能的傷害,這就要求教練具備對人體解剖學、生物力學和運動學的深入理解。也只有這樣,教練才能夠設計出符合人體自然運動規律的動作,避免設計過于復雜的動作,對學習者的肌肉、骨骼和關節造成不必要的壓力。與此同時,針對不同身體條件和健身水平的參與者,動作設計應提供適當的變體和調整方案,以滿足學習者不同層級的需求[6]。需要注意的是,安全性原則不僅只適用于具體的動作學習過程,還應當被應用于運動前熱身及運動后放松環節中,實現運動安全的全流程覆蓋。
3.2科學性原則:結合人體生物力學和運動學理論
健美操的每一個動作設計都應與人體的自然運動模式相協調,如此才能確保運動的高效性及有效性。例如,考慮到身體的力量分布和重心變化,合理設計動作可以增加肌肉群的參與度,提高運動效果。在此背景下,教練需要遵循運動學理論的指導,精確調節動作的強度,通過改變速度、幅度和重復次數實現對訓練難度的動態調整,在最大程度實現鍛煉效果的同時,盡量避免出現運動損傷。
3.3美學性原則:動作的藝術表達與美感追求
健美操脫胎于體操舞蹈運動,具有天然的美學屬性,因而健美操的動作也需要在科學性的基礎要求之上,呈現出藝術活動所具有的美感表達特征。在實際的運動設計中,美學并不只包含動作本身的外在美,更涉及動作與音樂、節奏的協調,如此才能夠創造視覺與聽覺的審美享受。教練需要結合音樂的節奏設計動作,使之符合流暢、優雅的特征,最大限度展現人體動作的魅力。并且,對于學習者而言,觀看動作、學習動作更是一種審美的過程,他們也能夠從中收獲審美的體驗,健美操運動也將成為學習者抒發情感的完美工具。
3.4實用性原則:動作的適用性與實效性
現代健美操多被應用于健身場合,這也就意味著健美操中的動作不僅要美觀、科學,更要實用,動作設計需要針對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或改善身體柔韌性等特定的目標進行,最終起到“補強”“專項”的作用[7]。與此同時,動作的選擇與組合也應考慮不同人群的體能水平和健身需求,確保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從中受益,例如針對初學者的動作設計應更注重基礎動作的掌握,以及身體協調性的提升;而對于經驗豐富的健身者,教練可以嘗試設計更具挑戰性的動作,以實現更明顯的健身效果。
4 健美操教學的動作設計方法
4.1動作創新:結合流行元素與傳統動作
創新是保持課程吸引力和有效性的訣竅,動作創新需要將流行元素與傳統動作相結合,創造出新穎且富有活力的動作形式。例如,融入瑜伽的柔韌性動作、普拉提的核心穩定訓練,或是街舞的節奏感,可以使健美操更加生動,具有更加強大的表現力。對原有的健美操動作進行再解讀與重構實質上也是一種創新,簡單改變標準蹲跳的速度、范圍或順序,就能夠增加新鮮感,使動作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動作創新要求教練不斷學習、持續探索,保持對最新健身趨勢的敏感性,并具有一定的創造力與想象力[8]。譬如,結合時下的健身趨勢,教練就可以設計一套以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為基礎的健美操動作,將傳統的有氧步伐與爆發力訓練結合起來,這樣就很容易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
4.2動作組合:高效動作的組合與串聯
優秀的動作組合能夠極大提高課程教學的效率,還能夠確保健美操運動本身的連貫性,基礎性的運動組合可以從踏板動作開始,逐漸過渡到更具動態性的跳躍和踢腿動作,最后以肌肉拉伸的放松運動結束。在設計動作組合時,教練應考慮到動作間的邏輯關系,確保每一系列動作都能流暢過渡、平滑銜接,形成統一的整體。例如,從站立腿部動作平滑過渡到地面俯臥撐,再接上腹部核心訓練。這種方法有助于維持健美操整體的節奏感,以及全部動作的運動強度。動作組合應覆蓋身體的各個主要部位,平衡力量、靈活性和耐力訓練,確保全面提高身體素質。需要注意的是,動作組合的設計還應“留白”,具有一定的可調節性,以便適應不同水平學員的需求,使初學者到高級運動員不同水平的學習者都能從中受益。
4.3難度變化:動作難度的適當調整
適當增加動作的難度變化能夠在提高課程挑戰性的同時,有效避免出現“訓練疲勞期”,對于基礎的蹲跳動作,可以通過增加跳躍的高度,或加入手臂運動來提升難度。對于不便加入額外動作的難度提升,可以通過增加動作的復雜度、提高速度、增加重復次數來實現。從實際效果來看,難度的適當調節有助于提升參與者的身體能力,也能持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挑戰欲望。然而,增加難度也必須謹慎,要確保動作的安全性,避免超出學員的能力范圍導致運動損傷的情況。并且,在健美操教學市場逐漸飽和的當下,適當引入流行元素的標志性動作,也是維持課程新鮮感、吸引力的關鍵手段,例如一周內的課程可以包含不同風格的健美操,使用拉丁舞、桑巴舞等不同舞種為主題,中間穿插健身愛好者們喜愛的身體素養專項訓練,就能夠很好地調和難度變化。
4.4音樂與動作的結合:音樂節奏與動作的同步性
音樂是健美操運動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健美操需要音樂為其提供節奏感,增強運動本身的情感體驗。在動作設計中,教練需要重視音樂與動作的同步性,選擇合適的音樂并將其與動作緊密結合,顯著提升課程的動感。例如,可以選擇節奏快速的音樂來配合高強度的跳躍動作,或選擇節奏較慢的音樂來配合拉伸等放松動作,音樂的整體節奏應與動作的強度、風格相匹配,如此才能夠幫助學員更好地掌握動作節奏,提高運動效果。
除此之外,音樂變化也時常用來調節課程教學的氛圍,無論是激昂的節奏,還是平靜的旋律,不同風格的音樂都能夠激發學員不同的情感反應,為學習過程增添感染力。一節課程可以從溫和的熱身音樂開始,逐漸過渡到更有活力的主要訓練音樂,最后以平和的音樂結束,營造完整的運動體驗。因此,教練在設計動作時需要考慮音樂的選擇應用,確保音樂與動作的完美融合,為學員提供挑戰性與趣味性兼具的健美操體驗。
5 健美操教學的動作表現技巧
5.1展現肢體動作的準確性和表達張力
在健美操的動作表現中,身體語言的運用是最為基礎的技巧,需要整套操內的每個動作的精確執行以及身體各部位的協調運作,才能夠達到流暢、優雅的效果。準確性并不只是動作的標準化呈現,更需要在通過精準的動作展示出健美操運動的美學價值和動作本身力量感。例如,一項簡單的蹲跳,通過控制蹲下和起跳的速度、深度以及手臂的協調運動,可以呈現出力量的美感。此外,表達力也是身體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肢體動作能夠傳達出動作的內涵,并帶有教練個人的強烈風格,手部的形態、腳步的輕重以及身體的轉向,每一個動作都能極大地影響動作的表達效果,因而教練需不斷練習,最終提高自己的身體語言控制能力,以更好地傳達動作的內涵。
5.2完成情感的外在呈現
將情感融入動作中意味著教練需要通過動作傳達出特定的情緒,在節奏快速的音樂下,通過激昂和有力的動作展示出熱情和活力;而在柔和的音樂中,通過平緩和細膩的動作傳達出寧靜和放松的感覺。情感的表達能夠使動作更加生動有趣,增強學員的情感共鳴,提高他們的參與度。為了有效地傳達情感,教練需要具備良好的音樂感,并對每一個動作的內涵抱有深刻的見解,如此才能夠將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學中。
5.3利用空間增強動作效果
空間運用指的是教練利用可用的空間來增強動作的效果和觀賞性的具體方法,主要以動作的方向變化、空間位置的轉移以及與空間的相互作用等方式呈現。例如,通過變換隊形,由直線變為圓形,或通過增加前進、后退和側移的動作,可以使整個健美操序列更加豐富,更具層次感。除此之外,利用空間的高度,加入跳躍或下蹲動作,也可以增加動作的視覺層次感,教練需要根據不同的音樂以及具體的動作設計理念,巧妙地利用空間,創造出吸引人的視覺效果,空間的有效運用不僅增強了課程的趣味性,還有助于增強學員的空間意識和肢體協調性。
5.4完成與學習者的互動
在健美操教學中,與學員的互動是提升參與感及課程觀賞性的重要手段,互動不僅指教練與學員之間的口頭指導與反饋等直接溝通,教練還需要通過動作設計及動作表現來與學員建立連接。例如,教練可以設計一些包含對話或互動的動作,依托雙人配合的動作,或在動作中加入眼神交流及手勢示意,增強與學員的聯系。這種互動能夠提高課程的參與性,使學員感到自己被重視,如此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教練也可以利用自身的表情或身體語言來激發學員的積極性,創造充滿活力的教學環境。有效的互動不僅能提升學員的學習效果,還能增強整個課程的社交氛圍,使健美操成為一種互動、共享的體驗。
6 結語
在健美操的教學實踐中,深入探究動作設計與表現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遵循精心制定的動作設計原則,教練能夠創作出具有連貫性、對稱美和流暢性的動作序列,滿足學生基本的健身需求,通過系統的表現技巧訓練,學生們的藝術表達能力也能夠取得顯著提升。在運用這些技巧時,教學的核心在于清晰理解動作設計的基本作用和表現技巧的關鍵價值,優化這兩個方面的技巧,不僅能助力學生在健美操表演及健身方面取得顯著進步,也為健美操教學方法的創新、實踐經驗的積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袁小芳.健美操教學中的動作設計與表現技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26):73-76.
[2]李抒宸.競技健美操混雙項目托舉與動力性配合動作的編排及設計分析——以第14、15、16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為例[D].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22.
[3]馬倩倩, 賀莉.基于動作識別算法的健美操難度自動評分系統設計[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35(2):106-110.
[4]胡毓霞.動作識別算法在健美操難度系數評估體系的應用——評《視頻中人的動作分析與識別》[J].中國油脂,2023,48(3):161.
[5]李瑞龍.富含茶氨酸食品對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性疲勞的影響[J].食品研究與開發,2022,43(8):后插7-后插8.
[6]譚文芳, 寧樂, 張小龍.競技健美操有氧舞蹈項目第二風格內容編排分析[J].福建體育科技,2022,41(3):64-67.
[7]趙瑞, 陳樂琴.健美操專業學生運動傷病與FMS相關性分析[J].拳擊與格斗,2022(5):22-24.
[8]劉燕晶, 李敏, 周志勇.基于多向思維法的初中健美操大單元教學設計思路與方案[J].體育教學,2022,42(6):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