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月霞 王曉惠
關鍵詞:新時代;領導干部;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謀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調查研究是黨在各個時期工作取得理想成果的重要法寶,至今仍發揮著重大的作用。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格局呈現出東升西降現象、世界秩序在動蕩中得到調整,世界不穩定、不安全、不確定因素持續增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為了更好地學習和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領導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骨干,是“關鍵少數”,是干事創業的“領頭雁”,迫切需要科學研判國際形勢,立足時代發展特征,在復雜的環境下不斷增強工作能力,做好調查研究工作。
歷史的實踐充分證明,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通過調查研究來深入了解國家狀況,促使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同時也為做好各項工作奠定了實踐基礎。新時代,領導干部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具有以下的意義。
調查研究作為一種工作方法,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的得失成敗。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來看,黨領導人民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之所以能夠在各個時期取得偉大的成就離不開黨始終堅持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作風。黨的十八大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對黨和國家事業進行了全面部署,這一系列的決策部署,是基于對當前中國發展所面臨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的深入調研,針對性強、戰略性強、指導性強,需要我們密切聯系實際,認真貫徹落實[1]。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新時代,領導干部要清晰認識到當前阻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現實問題,為繼續做好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各項工作奠定認識基礎,帶頭調查研究,帶頭崇尚實干,結合調查研究中發現的問題來狠抓落實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做惠及百姓的各項工作,促使調查研究產出更多新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推進黨和國家事業在復雜的環境下依然能夠不斷前進。
科學決策是一個現代命題,是我們黨的明確要求,也是黨的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科學決策能力是指人們在制定科學政策時所具備的技能和水平,是解決現實問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它關系到決策的成效、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調查研究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行科學決策的過程,也是領導干部提高自身科學決策能力的過程。做到科學決策,要有戰略眼光,看得遠、想得深,領導干部要具備全局觀念以及科學決策意識,要深刻思考決策該如何產生,在作出決策前,首先必須是已經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其次是要結合調研對象的實際情況來思考問題,調研對象的情況要摸熟摸透,最后是從中總結規律。科學決策最核心的就是對實際問題能夠作出正確的分析,以及做出一系列有理有據的符合黨和人民利益的科學決策。科學的決策來源于調查研究實踐,領導干部作出決策的過程便是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鍛煉其決策能力的過程。各部門各單位深入基層堅持問題導向開展調查研究為我黨各項方針政策的科學制定以及順利出臺奠定了實踐基礎。
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一線,增強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學會做群眾工作的方法,從基層實踐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促進各項工作推陳出新、取得突破[2]。通過調查研究,領導干部能夠深入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更好地了解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調查研究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對人民群眾生活念茲在茲,無數次走到人民群眾中去,特別是每年的春節前夕,他深入基層,深入人民群眾,看望慰問廣大群眾,把溫暖送到群眾身邊,聽取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的建議意見,真正為人民群眾解難題、辦實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實踐的主體,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領導干部在深入基層一線時,要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甘當小學生,拜人民為師,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掌握做群眾工作的科學方法并推動群眾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不斷加深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關系,加強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
領導干部要在全黨大興調查之風的背景下,做好調查,落實研究工作。領導干部要掌握真實材料,使用科學方法積極應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種疑難雜題,為調查研究中涉及到各方面各領域問題出謀策劃。調查研究是領導干部科學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多方面提升自身能力、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工作[J].求是,2013(01).
[2]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145.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