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凌一番
摘 要:隨著醫療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和醫療成本的不斷上升,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保障醫療衛生事業的持續發展,推進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建設的規范化和現代化要求越來越高。文章通過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政策背景入手,通過分析A醫院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建立并完善預算管理體系實踐,對于提升公立醫院預算管理水平提出了相關意見。
關鍵詞:公立醫院 全面預算管理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4-080-03
一、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政策背景
2020年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印發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實施辦法的通知(國衛財務發〔2020〕30號)》,要求規范公立醫院經濟運行,嚴格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約束。通知從組織機構設置、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調整、預算績效考核、信息化建設等多方面對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進行了強化和規范。
2023年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大型醫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的通知,要求醫院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的預算和績效管理。要求醫院合理編制績效目標,開展有效的預算績效監控和糾偏,客觀公正地開展績效自評和整改工作。
綜上,國家相關政策的頒布為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促進了醫療機構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和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在政策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重視全面預算管理,在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的同時,實現財務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二、A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實施前存在的問題
A醫院預算起步相對較晚,2019年才開始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傳統模式的預算管理較為粗放,預算編制由財務部門負責,主要根據往年情況測算醫院收入與支出,醫院管理層審議后上報財政審批。
(一)傳統預算需要大量人力資源投入
傳統預算管理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來進行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這不僅增加了成本,還可能導致人力資源的浪費和低效率。預算人員投入大量精力浪費在重復勞動上,得出的結果也不盡人意。另外,人力成本投入的增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醫院其他方面的投資,如設備更新、人才培養等。
(二)傳統預算控制存在滯后性
傳統預算控制手段落后,預算執行通過手工統計,耗時較長,人工控制容易出錯且存在滯后性。導致信息傳遞和反饋機制受阻,實際執行與預算關聯性較弱,沒有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預算控制,也沒有建設起完善、高效的信息反饋系統。
(三)全員參與性不強
傳統預算管理主要由財務部門和院領導制定,缺乏對醫院各部門和員工的廣泛參與和溝通,這可能導致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和資源分配不公平。缺乏員工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員工對于預算管理的概念不清晰,甚至不知道如何報預算,缺乏“無預算不支出”的理念,可能導致預算執行不力和成本控制不到位。
(四)預算項目缺乏規范化管理
傳統預算管理可能存在預算項目制定不規范、標準不統一的情況,部分科室在編制預算時,沒有制定相應的標準,缺乏科學合理的支出計劃?;蛘哳A算編制依據不足,只是憑經驗大致估計。預算項目的粗放式管理容易導致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混亂和不透明。另外,缺乏對預算項目的有效監督和評估,也可能導致資源的浪費和效益的降低。
三、全面預算管理建設方案
(一)框架體系設計
1.組織架構?;贏醫院目前的發展實際和戰略定位,結合內部組織架構,設置“預算管理委員會—預算管理辦公室—預算歸口科室—預算管理員”的四級預算管理組織架構體系,從上至下垂直管理,各預算單元間相互配合,實現信息高效傳遞,推進業財融合。
2.預算績效一體化的閉環管理。建立閉環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通過“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實現醫院預算績效一體化的有機結合,從而有效提高醫院的預算管理水平和績效表現,實現財務目標的最大化。
(二)預算編制流程的優化與標準化
1.制定年度目標和定額標準。首先,按照醫院整體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確定年度預算的編制基礎。其次,結合醫院年度工作目標,由預算管理委員會討論確定醫院的年度財務目標,包括業務量增長、收入增長、收支結構優化、成本控制、資金結余等指標。再次,明確定額標準并核實基礎數據,預算管理辦公室將往年預算執行相關數據下發各科室,并核實職工人數、離退休職工人數、人均薪酬標準、水電物業定額標準以及其他業務指標等。最后,各科室再按照預算編制日程表開始編報年度預算。
2.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預算。A醫院按照“上下結合、分職能分步驟、逐級匯總”的編制流程,以預算項目為基礎單位,逐級開展預算編制工作。分職能即根據各科室工作職責、年度目標明確預算項目歸口。分步驟即形成“制定目標—任務分解—預算上報—綜合平衡—預算草編”的編制流程,
醫療收入預算,將工作量及收入任務目標分解至各臨床業務科室、經確認完畢后再統一上報預算管理辦公室。常規性支出項目由各歸口職能部門收集匯總各業務科室的購置需求和工作目標,嚴格按照產出與投入配比原則,在符合科室年度工作目標和醫院戰略規劃的前提下進行平衡。例如,設備購置應當考慮醫院學科建設方向、基礎建設情況,并結合考慮資產使用率和產出效益,根據各項目的收益/成本比進行優先級排序,以此為基礎分配有限的資源。
(三)預算執行監控機制建設
1.建立實時監控與反饋機制。A醫院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了報銷系統與預算管理系統的數據共享,將報銷單與預算指標關聯,報銷單發起即占用預算額度,付款完成后實現預算核銷。利用信息化系統建立實時監控模塊,實現對各項預算支出的實時數據采集和分析。系統可以自動收集各部門的預算執行數據,并實時更新到監控平臺上,使管理人員能夠隨時查看最新的預算執行情況。系統自動稽查預算額度,超預算無法提交報銷流程,實現“無預算,不支出”。
由預算管理辦公室定期發布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并召開預算執行督導會,向相關管理人員和責任科室及時反饋實際執行情況。報告包括收支預算執行的概況、項目預算執行情況、偏差情況、原因分析和改進措施等內容。通過定期報告,管理人員可以全面了解預算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
2.建立異常情況處理與調整機制。在日常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實時監控和分析中,建立異常判定機制,對不同類型的項目確定不同的異常判定標準,如果發現預算執行存在異常,由預算管理辦公室向責任科室下發預算督導通知書,責任科室應當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例如,涉及財政經費的重大項目,如果執行率低于計劃目標值,責任科室應當提供理由,并且重新評估、測算項目支出計劃。異常項目列入重點監控目標,由預算管理辦公室跟蹤后續整改結果。
醫院針對不同的調整事項和資金額度設置了不同的預算調整審批流程,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嚴格控制預算調整。當出現事業發展計劃調整、國家政策變化或發生自然災害、公共緊急事件等特殊情況,才能視情況進行醫院總預算收支的調整。歸口科室內部的預算調劑則需提供調整的具體金額、預算執行情況、原因和目的說明、具體預算支出明細等,并經過嚴格的審批流程,以保證預算的嚴肅性,充分發揮資金的使用效果。
(四)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建設
1.設定明確的績效指標。醫院對財政項目資金實行“誰使用、誰負責”“誰申請資金,誰設定目標”的原則,項目歸口管理部門和項目申報部門對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和預算資金執行情況負責。績效目標按照項目類型和性質進行分類,設置基礎建設類、設備購置類、培訓進修類、日常管理事務類等項目績效指標編報模板。項目指標設定參照財政要求,應當包含預算執行率、產出、成本、社會效益、滿意度等幾個方面,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和方法,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鏈條,以提高資金支出效益,完成預算目標。
2.定期評估與考核機制。A醫院每年定期開展項目績效監控和績效自評工作,歸口科室根據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和預算執行率進行打分和自評,對執行中存在差異的原因進行詳細分析。年度預算執行結果與科室績效考核目標掛鉤,預算績效考核作為科室和個人績效獎勵的依據,據此充分發揮預算績效考核的導向作用。
(五)信息化體系建設
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在預算管理系統中嵌入編制、調整、監督、執行的關鍵節點,明確各項業務管理流程和審批權限,建立數據采集和整合機制,確保各部門和系統之間的數據流暢和一致性,包括財務數據、報銷數據、采購數據等,盡快實現預算管理系統與合同管理系統、采購管理系統、成本控制系統、財務核算系統、報銷系統的融合。
在報銷系統中,醫院根據審批流程,對不同的指標和額度設置權限,報銷資料系統掃描上傳,從原來的線下人工送審、線下人工送簽全部轉為線上審批。所有資金支出都必須有對應的預算指標,每一筆資金支付出去后,系統自動核銷預算,超預算額度無法發起報銷。
四、全面預算管理建設分析
(一)預算編制的透明度與參與度提升
通過參與預算編制,各部門和人員對于預算管理的流程和內容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信息孤島。主要體現在:一是預算編制過程中關鍵信息和數據的公開,包括預算編制的依據、方法、假設條件等,以及各部門的預算指標和支出情況。通過這種信息公開,可以提高預算編制過程的透明度,讓利益相關者了解到預算編制的全貌,增強了對預算編制的信任度。二是將預算編制過程從單一部門擴展到各個層級和部門,包括醫院管理層、各臨床醫技科室、各職能科室等。各科室和人員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參與到預算編制的討論和決策中,提出建議和意見,從而使得預算編制更具民主性和科學性,增強了全體人員的參與度。
(二)預算管理的效率與成本控制效果提升
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使得醫院資源配置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時也有效地控制了成本的增長,主要體現在:一是實時監控平臺的建立使得預算執行情況可以隨時掌握,預警機制的設立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調整,有效地控制了成本的增長。二是建立的異常情況處理與調整機制使得對于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處理和調整,避免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比如管理人員在預算執行監督中發現宣傳費用的預算執行率在5月時達到了61%,醫院財務部門和宣教科召集緊急會議,分析得出主要原因是為打造建設醫院媒體號、拍攝成果宣傳片導致前期投入較大,年度預算可能會不足。為此宣教科重新評估了宣傳活動的費用結構,將部分視頻拍攝項目從外包轉為醫院自主拍攝,最終全年節約宣傳費用28萬元。
(三)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與績效管理效果的改善
在全面預算管理的建設中,建立了績效評價體系,從而促進了績效管理的改善和提升。一是績效評價體系中設定了一系列明確的績效指標,使得各部門和人員的績效得以量化和具體化,更容易進行評價和管理。二是績效評價體系中規定了定期評估和反饋的機制,使得各部門和人員能夠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及時調整和改進。以上這些成果的達成,使得醫院的績效管理得到了改善和提升,各部門和人員的工作表現得以更清晰地量化和評價,為醫院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撐。
五、建議
(一)進一步強化預算系統與業務系統融合
信息化支撐是實現有效預算管理的必要條件。財務系統和業務系統實現數據共享,預算系統的基礎數據不統一、不完善,影響預算執行分析效率。
(二)強化全員預算管理意識
部分醫院管理人員對全面預算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認識仍然不夠深入,部分普通員工對于全面預算管理的概念和必要性不夠了解,整體來說對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知有些許欠缺,在預算管理中缺乏主觀能動性。
(三)進一步強化預算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對于改進預算各流程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各部門應對預算執行情況及項目實施情況進行重點關注并分析存在的問題,嚴格預算管理目標,持續改進,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合理使用資金,保證醫院高質量發展
近些年,醫院通過全面預算管理提升了運營管理水平,但仍然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未來將繼續著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專注人才培養,強化風險預警機制,把預算管理從財務延伸到業務,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 劉丹,吳西子,涂凡.地市級公立醫院開展全面預算管理的實踐探索[J/OL].中國衛生經濟,2024(03):24.
[2] 丁志偉.業財融合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優化建議[J].財會學習,2024(04):32-34.
[3] 李佳澧,智海燕.基于業財融合的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實踐探討[J].經濟師,2024(02):245-246+248.
[4] 丁然.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實踐分析[J].財經界,2024(04):54-56.
[5] 周明輝.績效考評體系下公立醫院運營預算管理實施路徑分析[J].財經界,2024(04):84-86.
[6] 李平平.淺析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J].中國產經,2024(02):167-169.
[7] 孫杰慧,劉媛媛.加強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管理路徑探索[J].投資與創業,2024,35(02):158-160.
[8] 徐悅.預算成本績效一體化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4(02):72-75.
[9] 曹力,徐瑛.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實踐與思考[J].醫院管理論壇,2024,41(01):74-76.
[10] 張公美.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建設與實施策略研究[J].商訊,2024(02):164-167.
[第一作者簡介:王磊(1976—),男,湖北襄陽人,漢族,碩士,國家衛生健康委經濟管理領軍人才,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醫院預算管理、運營管理、績效管理等。]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