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宮腔球囊填塞對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婦出血情況、凝血因子、應激水平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間徐州市賈汪區人民醫院收治的42例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婦的臨床資料,以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球囊填塞)與觀察組(球囊填塞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各21例。對比兩組產婦出血情況,術前、術后24 h凝血功能及應激指標水平,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產婦術中、術后2 h、術后24 h出血量均減少;與術前比,術后24 h兩組產婦血漿纖維蛋白原(FIB)水平降低,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低;而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水平升高,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高;與術前比,術后24 h兩組產婦血清腎上腺素(E)、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過氧化氫酶(CAT)均升高,但觀察組血清E水平均較對照組更低,而血清GSH-Px、CAT水平均較對照組更高(均Plt;0.05);術后兩組產婦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球囊填塞治療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婦,能夠有效降低出血量,提升止血效果,減輕產婦機體應激反應,調節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前置胎盤 ; 剖宮產 ; 產后出血 ; 球囊填塞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 氧化應激 ; 凝血功能
【中圖分類號】R71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5.0066.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5.022
剖宮產為前置胎盤產婦終止妊娠的重要方式,可有效降低產婦分娩風險,保證母嬰安全,但仍有部分產婦易出現產后出血情況,導致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如何預防和治療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一直為臨床研究的重點。藥物治療、紗條填塞、手術縫扎等均為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的常用方案,其中以產后止血球囊對宮腔進行填塞為當前臨床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的主要方式,將球囊放置于產婦宮腔,注射無菌溶液使其膨脹,對子宮內壁進行壓迫止血,其壓迫面積更廣,操作也較為便捷,但部分產婦放置球囊后仍然存在止血困難情況,需以藥物輔助治療[1]。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發揮前列腺素作用,有效刺激產婦子宮肌層收縮,抑制血液外流,有效刺激產婦子宮肌層收縮,有助于產后止血,在子宮下段收縮不良的產后出血治療中效果確切[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球囊填塞對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婦出血情況、凝血因子、應激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間徐州市賈汪區人民醫院收治的42例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婦的臨床資料,以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1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2~37歲,平均(29.63±2.31)歲;孕周37~40周,平均(38.21±0.17)周;孕次1~3次,平均(1.82±0.31)次。觀察組產婦年齡21~40歲,平均(30.15±2.52)歲;孕周37~41周,平均(38.56±0.21)周;孕次1~4次,平均(1.78±0.36)次。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年齡、孕周、孕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前置胎盤的臨床診斷與處理指南》 [3]《產后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2014)》 [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⑵單胎;⑶足月妊娠;⑷具備剖宮產相關指征。排除標準:⑴重要臟器存在功能障礙;⑵免疫功能低下;⑶合并惡性腫瘤;⑷近期有手術史。本研究經徐州市賈汪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兩組產婦產后均進行常規止血處理,包括注射縮宮素、口服米索前列醇片等。對照組產婦于胎兒分娩后,有出血傾向,接受宮腔球囊填塞治療:剖宮產切口處置入產后止血球囊(美國庫克公司,型號:J-SOSR-100500),用卵圓鉗鉗夾球囊頂部,放置于子宮底部,固定,再用鉗夾球囊注水端,將導管放置陰道處,向球囊中輸注200~300 mL生理鹽水,壓迫宮頸內口,縫合子宮切口,從陰道處牽拉球囊導管,連接球囊閥門,繼續注入生理鹽水,記錄出血量情況,當出血明顯減少時,停止注入,陰道處填塞無菌紗布,防止球囊滑落。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球囊填塞方法與對照組相同,于胎兒娩出后,向產婦子宮壁肌層注射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Pharmacia and Upjohn Company LLC,注冊證號HJ20170146,規格:1 mL∶250 μg),用藥30 min后視止血情況追加劑量,每天用量不可超過2 mg。兩組產婦均于16~24 h后取出球囊,最長留置時間不可超過24 h,術后均給予二代頭孢類藥物抗感染治療,均于術后均觀察48 h。
1.3 觀察指標 ⑴出血情況。記錄兩組產婦術中及術后2、24 h出血量。⑵凝血功能。術前、術后24 h于產婦空腹時采集5 mL靜脈血標本,取其中2 mL血液進行抗凝處理,將離心設備速率設置為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漿,以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希森美康株式會社SYSMEX CORPORATION(日本),型號:CN-6500]檢測血漿纖維蛋白原(FIB)水平,以凝固法測定其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水平。⑶應激指標。取剩余3 mL靜脈血標本,將離心設備速率設置為2 500 r/min,離心20 min,取上層血清,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血清腎上腺素(E)、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過氧化氫酶(CAT)水平。⑷并發癥。對兩組產婦術后48 h內術后發熱、感染、失血性休克、產褥病等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統計。并發癥總發生率等于各項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兩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術前術后比較行配對t檢驗。 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出血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產婦術中、術后2 h、術后24 h出血量均減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凝血功能比較 與術前比,術后24 h兩組產婦血漿FIB水平降低,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低,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水平均升高,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產婦應激指標比較 與術前比,兩組產婦術后24 h血清E、GSH-Px、CAT水平升高,但與對照組比,觀察組產婦血清E升高幅度小,而血清GSH-Px、CAT升高幅度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術后48 h內,兩組產婦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產后出血同時受產婦年齡、流產次數、剖宮產次數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何有效控制其術中及術后出血情況是前置胎盤產后出血產婦子宮保留的關鍵,因此,臨床應對產后出血時需快速進行出血原因的判斷,迅速止血并補充血容量,糾正其休克狀態,預防感染。宮腔球囊填塞對產婦子宮進行填塞,對創面進行壓迫,進而有效實現子宮壁血管關閉,迅速止血;且注水后的球囊可塑性與彈性均較強,能更好適應不同產婦的子宮形態,保證填塞充分,對產婦胎盤剝面的壓迫效果更好,但該方法單獨使用時對產婦宮縮乏力的改善情況不甚理想,部分產婦出血情況改善不佳,臨床需尋求更為安全且有效的止血方式[5]。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為前列腺衍生物,可作為鈣離子載體,提升機體鈣離子濃度,抑制環磷酸腺苷生成,加強子宮規律性收縮。同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還可與子宮平滑肌內的前列腺素受體相結合,進而促使出血竇閉合,加快機體血小板聚集,降低產后出血量。此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藥物半衰期較長,生物活性較強,相較于傳統縮宮素止血效果更好[6]。球囊填塞的止血操作流程較為簡單,若觀察過程中發現球囊止血效果未達到預期療效,還可根據產婦狀況靈活決定注水加壓,聯合應用可加強止血效果。產后出血會導致產婦凝血功能異常,胎盤剝離后,由于血液中的纖溶抑制物質含量被稀釋,會導致FIB水平異常升高,凝血功能障礙。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為血液凝固的相關蛋白,其水平升高可有效補塞產婦血管漏口,減少出血[7]。產后止血球囊填塞可通過完全填充產婦子宮,刺激子宮平滑肌收縮,發揮血管緊張素轉化酶作用,促使各類凝血因子釋放,改善凝血功能,進一步減少出血,而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利用肌細胞膜返流量提升鈣離子濃度,誘導凝血因子地釋放,改善產婦凝血功能,兩者聯合可對產婦出血量及凝血功能起到進一步改善作用,同時減少出血點血供,降低產婦血液中的血小板流失速度,促使凝血因子濃度上升[8]。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觀察組產婦術中、術后2 h、術后24 h出血量均減少,血漿FIB降低,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水平升高,提示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以球囊填塞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可有效降低產婦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提升止血效果。
E為內分泌激素,其異常釋放可反映產婦機體創傷程度;GSH-Px為機體內廣泛存在的過氧化物分解酶,當其表達水平降低對應機體抗氧化能力有所降低,易發生組織損傷;CAT為抗應激反應的重要指標,能夠反映機體損傷程度及止血效果[9]。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提升止血效果,促使應激相關的激素合成減少,降低產婦機體失血損傷,進而緩解機體應激水平,減輕患者應激損傷[10]。且球囊于術后24 h后便可取出,不會在宮腔中形成殘留,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止血效果明顯,可降低失血過多所引發相關并發癥發生率[11]。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觀察組產婦術后24 h血清E水平更低,血清GSH-Px、CAT水平更高,而兩組產婦術后并發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以球囊填塞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可減輕對產婦應激反應的影響,且安全性良好。
綜上,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婦以產后止血球囊宮腔填塞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能夠有效降低出血量,提升止血效果,減輕產婦機體應激反應,調節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推廣。但本研究樣本量偏小,且為回顧性研究,因此仍有待于臨床進一步開展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于帥, 劉萍, 王榮毓. Bakri球囊填塞術與宮腔填紗術治療中央型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產后出血的對比分析[J]. 臨床誤診誤治, 2020, 33(5): 86-90.
楊小苗.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配合宮腔球囊填塞壓迫對產后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基層醫學論壇, 2023, 27(5): 142-144.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 前置胎盤的臨床診斷與處理指南[J].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3, 48(2): 148-150.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 產后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2014)[J].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4, 49(9): 641-646.
卞桂萍, 薛艷春, 田亦平. 一次性宮腔壓迫雙球囊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產后出血效果[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20, 28(1): 85-88.
柴文潔, 馬曉麗.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宮腔球囊放置術對前置胎盤產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對凝血功能的影響[J]. 世界臨床藥物, 2022, 43(12): 1592-1596.
李佳琦, 李蘭, 張璐, 等. 重組人凝血因子Ⅶa聯合Bakri球囊壓迫對難治性產后出血預后相關指標的影響[J]. 中國輸血雜志, 2023, 36(6): 512-515.
林燕玲, 盧珍, 鄒曉等,等.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剖宮產產婦凝血功能及產后出血的影響[J]. 中國藥業, 2022, 31(16): 100-103.
馮雪燕, 邱洪濤, 王劍鷹, 等. Bakri球囊聯合馬來酸麥角新堿對產后出血患者應激反應及凝血功能的影響[J]. 陜西醫學雜志, 2022, 51(5): 591-594.
牛昱欣, 王艷華, 張燕怡, 等.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球囊壓迫對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及應激狀態的影響[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23, 31(1): 108-111, 116.
劉志芳.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縮宮素對產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研究[J]. 河北醫藥, 2020, 42(12): 1853-1855, 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