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司庫奇尤單抗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對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免疫指標及炎癥指標的影響,并評價其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賀州市人民醫院收治的94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47例)接受常規治療(口服阿維A膠囊+復方甘草酸苷膠囊,外用地奈德乳膏+氟米松乳膏),觀察組(47例)接受司庫奇尤單抗治療,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2周。評價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4、8、12周后銀屑病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PASI)評分,以及治療前及治療12周后免疫和炎癥相關指標。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與治療前比,治療4、8、12周后兩組患者PASI評分均呈逐漸降低趨勢,且與對照組比,觀察組均更低;兩組患者CD4+、CD3+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與對照組比,觀察組均更高,兩組患者的CD8+百分比均降低,且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低;兩組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17、轉化生長因子-β1水平均降低,且與對照組比,觀察組均更低(均Plt;0.05)。結論 司庫奇尤單抗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可緩解患者臨床相關癥狀,調節機體免疫力,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司庫奇尤單抗 ; 尋常型銀屑病 ; 炎癥反應
【中圖分類號】R758.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5.0139.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5.045
銀屑病是一種由免疫系統介導的慢性皮膚病,以皮膚出現紅斑、鱗屑及瘙癢為主要癥狀,該病又被稱為牛皮癬。傳統的治療方法,如口服藥物、局部外用藥物等,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但對于中重度患者來說往往效果不佳。近年來有研究發現,銀屑病的發生發展與輔助性T細胞17(Th17)及白細胞介素-17A(IL-17A)關系密切,因此IL-17A可成為治療銀屑病的關鍵所在[1]。司庫奇尤單抗是一種抗IL-17A的單克隆抗體,可通過抑制IL-17A的表達減輕機體異常的炎癥反應,從而使患者癥狀得以緩解[2],該藥有望為尋常型銀屑病的治療提供更為有效和持久的解決方案。鑒于此,本文旨在探討司庫奇尤單抗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及對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免疫指標和炎癥指標的影響,并評價其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賀州市人民醫院收治的94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7例。對照組患者中年齡20~67歲,平均(36.28±3.35)歲;男、女性患者分別為20、27例;病程3~15年,平均(9.94±1.07)年。觀察組患者中年齡19~66歲,平均(37.42±2.81)歲;男、女性患者分別為23、24例;病程3~16年,平均(9.91±1.0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完整版)》 [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⑵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正常;⑶近3個月內未使用司庫奇尤單抗等研究相關藥物。排除標準:⑴合并惡性腫瘤等長期消耗性疾病;⑵合并其他類型皮膚病;⑶對研究所用藥物過敏;⑷合并感染性疾病。賀州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已批準本研究,且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阿維A膠囊(Actavis Group PTC ehf.,注冊證號HJ20140215,規格:10 mg/粒),10 mg/次,3次/d,同時以3次/d的頻率口服復方甘草酸苷膠囊(瑞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56,規格:每粒含甘草酸苷25 mg、甘氨酸25 mg和蛋氨酸25 mg),3粒/次。于每日清晨將適量地奈德乳膏(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725,規格:0.05%)均勻涂抹于患處,并輕柔按摩以促進吸收;于晚上將適量氟米松乳膏(澳美制藥廠,注冊證號HC20140031,規格:每克含匹伐酸氟米松0.2 mg、水楊酸30 mg)涂抹于患處,并輕柔按摩以幫助藥物吸收。連續治療12周。
觀察組患者接受司庫奇尤單抗治療,可以選擇大腿前側、腹部或上臂前側作為注射部位,消毒后皮下注射司庫奇尤單抗注射液(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注冊證號SJ20225002,規格:1 mL∶150 mg),初始劑量為300 mg/次,每周注射1次,連續注射4周后,改為每4周注射1次,根據患者病情改善情況調整注射劑量,最大劑量為300 mg。持續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于治療前及治療12周后采用銀屑病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PASI) [4]進行評估,皮損面積評估:面部(10%)、上肢(20%)、軀干(30%)、下肢(40%),各個部分評分范圍為0~6分,分值越高皮損面積越大;皮損嚴重程度評估:分為浸潤、紅斑、鱗屑3項,每項0~4分,分值越高皮損越嚴重。PASI評分=皮損面積評分+皮損嚴重程度評分,總分為72分。
治愈:PASI評分降低≥ 90%;顯效:60%≤PASI評分降低lt;90%;有效:30%≤PASI評分降低lt;60%;無效:PASI評分降低lt;30% [3]。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⑵PASI評分。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4、8、12周后采用PASI評估兩組患者皮損面積和皮損嚴重程度。⑶免疫指標。于治療前及治療12周后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取其中2 mL,采用流式細胞儀(BD Biosciences,型號:FACS Calibur)檢測血液中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百分比,并計算CD4+/CD8+比值。⑷炎癥指標。取⑵中剩余血樣,離心(3 000 r/min,10 min),取上層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2周后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17、轉化生長因子-β1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PASI評分比較 治療4、8、12周后兩組患者PASI評分較治療前均呈逐漸降低趨勢,且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均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免疫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CD4+、CD3+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與對照組比,觀察組均更高,CD8+百分比降低,且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17、轉化生長因子-β1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3 討論
銀屑病是一種由免疫系統介導的炎癥性皮膚病,可導致關節炎、關節畸形及代謝綜合征(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多種并發癥,該病病情容易反復,治愈難度較高。地奈德乳膏和氟米松乳膏均屬于糖皮質激素類外用藥物,可通過對白細胞趨化產生抑制發揮抗炎、抗過敏、止癢的作用,從而緩解患者臨床相關癥狀[5]。阿維A膠囊是維A酸類藥物,可通過調節人體表皮細胞的增殖與分化來調控皮損部位的免疫炎癥反應;復方甘草酸苷膠囊是從甘草根莖中提取的復合物,可發揮與糖皮質激素作用相同的抗炎、抗過敏功效[6]。上述藥物的應用對病情雖有一定緩解作用,但對中重度患者來說往往效果不佳,且長期使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近年來生物制劑已然成為治療銀屑病的新型手段之一,其針對重癥、難治及特殊類型銀屑病的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7]。
尋常型銀屑病與免疫系統異常激活、促炎細胞因子過度產生密切相關,白細胞介素-17作為Th細胞分泌的最主要因子,可促進中性粒細胞趨化,刺激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形成從而促進內皮細胞增殖和血管形成,從而對表皮屏障造成破壞[8]。司庫奇尤單抗通過特異性地與IL-17A結合,從而阻斷其生物學活性,有效地減少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從而減輕皮損部位的炎癥反應,進而緩解患者病情[9]。本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4、8、12周后兩組患者PASI評分較治療前均呈逐漸降低趨勢,且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低,這提示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采用司庫奇尤單抗治療可縮小患者皮損面積,降低皮損嚴重程度,臨床療效確切。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患者CD4+、CD3+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與對照組比,觀察組均更高,CD8+百分比降低,且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更低,提示司庫奇尤單抗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可有效調節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司庫奇尤單抗可與IL-17A結合,從而減少皮損處T細胞的浸潤,調控病變部位的免疫反應;另一方面,白細胞介素-6(IL-6)在免疫反應的調控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可調節T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司庫奇尤單抗可通過抑制IL-6的信號傳導發揮調節免疫細胞功能的作用[10]。
Th1/Th17誘導的炎癥反應與銀屑病的發生密切相關,Th17細胞生成的IL-17A可破壞表皮屏障,還可使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大量聚集于皮損處,引發炎癥反應,并刺激腫瘤壞死因子-α等炎癥介質的生成。轉化生長因子-β1可調節機體炎癥反應,并參與細胞外基質的形成和組織纖維化,銀屑病患者體內轉化生長因子-β1多呈高表達狀態。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17、轉化生長因子-β1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與對照組比,觀察組均更低,這提示司庫奇尤單抗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可緩解機體炎癥反應。司庫奇尤單抗與IL-17A結合后可阻止其與角質形成細胞受體結合,從而對下游炎癥反應途徑產生抑制,使腫瘤壞死因子-α等多種炎癥介質水平降低,并可改善銀屑病患者的皮損狀態,通過調控真皮成纖維細胞轉化生長因子-β1通路,使轉化生長因子-β1水平降低[11]。
綜上,司庫奇尤單抗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可緩解患者臨床相關癥狀,調節機體免疫力,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郭彩雲, 郭亞南, 劉冰梅. 司庫奇尤單抗聯合卡泊三醇乳膏治療中重度銀屑病的臨床研究[J]. 現代藥物與臨床, 2022, 37(10): 2297-2301.
袁瑾, 黃悅, 周昆麗, 等. 司庫奇尤單抗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療效及安全性的真實世界研究[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23, 37(10): 1133-1137.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銀屑病專業委員會. 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完整版)[J].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9, 52(10): 667-710.
王蘋, 唐燕. 銀屑病PASI評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中國醫藥導報, 2017, 14(15): 179-182.
儲鑫, 呂雅琳, 江水, 等. 外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銀屑病的療效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的關聯[J].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20, 49(11): 701-704.
周燁棋, 李敏. 阿維A膠囊聯合復方甘草酸苷膠囊治療斑塊型銀屑病的效果分析[J]. 醫學美學美容, 2018, 27(6): 5-6.
韓笑, 栗玉珍. 作用于細胞因子的生物制劑在銀屑病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 醫學綜述, 2022, 28(9): 1724-1729.
任宇坤, 張晴, 張瓊, 等. 蜈蚣敗毒飲對復發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皮損指數及白細胞介素-17的影響[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2022, 29(10): 136-142.
袁岳云, 周冬斌, 張向東. 司庫奇尤單抗治療尋常性銀屑病療效及對患者皮損程度、炎性反應的影響[J]. 陜西醫學雜志, 2023, 52(11): 1578-1582.
SOBOLEV V V, DENISOVA E V, CHEBYSHEVA S N, et al. IL-6 gene expression as a marker of pathological state in psorias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J]. B Exp Biol Med, 2022, 173(1): 84.
張莉, 陳利紅, 李霞, 等. IL-17A單克隆抗體治療誘導期對尋常性銀屑病患者血清細胞因子的影響[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20, 34(11): 1249-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