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將增進學生身心健康作為課程主要目標。田徑運動是其他運動項目的基礎,但傳統的田徑運動正在逐步淡出中小學體育教學的舞臺。近年來,趣味田徑的興起,有效解決了我國中小學田徑運動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內容單調、方法枯燥、學生的興趣不高等問題,為學生的運動興趣、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礎。
創新趣味田徑項目形式,加強學生體能鍛煉
趣味田徑項目是根據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制定出來的以短跑、耐力跑、跳躍投擲等田徑基本項目為內容的活動游戲,包括短跨接力、十字跳、投擲兒童標槍、跪投實心球、一級方程式、撐竿跳、越過障礙擲準、耐力跑和接力跑等二十多個項目。對于身體情況無法適應高強度訓練的學生,參加傳統田徑項目訓練反而會降低身體機能,對健康造成損害。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運動量,在確保學生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加強有氧運動,趣味田徑項目就是不錯的選擇。
保障趣味田徑項目安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都會對身體素質造成影響,導致運動能力的明顯差異。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缺少鍛煉,容易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損傷。因此,中小學體育授課活動可以開展多樣化的田徑運動,逐步提升學生的運動量,確保學生能夠維持穩定的運動狀態,不斷提升身體素質。
例如,有的學生由于日常缺乏運動,平衡力不佳,甚至足底較為平坦,與地面的摩擦力不足。為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采取趣味田徑教學,設計開展平地接力運動項目。具體做法如下:教師將運動距離設定為每組學生100米,以四名學生為一組,進行接力比賽。在運動的過程中,需要提醒學生關注自身健康情況,避免出現運動過量的情況。教師在學生跑步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重心平衡情況進行觀察,如果發現學生出現平衡能力不足的情況,首先需要對學生的運動服飾進行檢查,在保證學生安全運動的情況下,適當調整學生的奔跑速度。
通過對中小學體育授課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趣味田徑教學活動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重要路徑。在授課期間,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田徑訓練內容,以專業的技能確保學生安全運動,激發學生的鍛煉意識和鍛煉興趣,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鳳陽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