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河川
荷蘭雖然國小人少,但在歐洲具有重要地位,不僅是排名靠前的經濟強國,更是屈指可數的教育強國。2021年,荷蘭統計局數據顯示,荷蘭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3年,遠高于世界平均的8.7年。此外,在《2023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中,荷蘭排名全球第五。荷蘭的職業教育,更是被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評價為“世界一流水平的職業教育,體系完備、結構靈活、能很好地和勞動力市場接軌并有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2022年歐盟發表的《歐洲的職業教育與培訓:荷蘭篇》中的數據顯示,中等職業教育滿足了荷蘭勞動力市場大約40%工作崗位的用人需求,而高等職業教育幾乎占據了荷蘭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在2019/2020學年,所有荷蘭高等教育畢業生中,獲得高等職業教育學士學位的幾乎占了一半(46%)。荷蘭職業教育體系的發展,離不開以下六點經驗。
通過頂層設計和立法,確保職業教育體系的建立。
職業教育在荷蘭被看作是“經濟的基礎”和“社會的脊梁”,這一定位由法律所保障,并被寫入荷蘭成人和職業教育法中。荷蘭政府通過頂層設計和系列立法,確保了職業教育體系的建立。這其中包括1987年中等職業教育法、1993年的業余職業教育課程培訓法、1996年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法、 2001年的職業教育就業和薪酬法、2016年有關確保所有人參加職業教育與培訓權力的立法、2021年5月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和高等教育政策協議案等。這些立法將荷蘭原本散亂的職業教育機構進行了整合,規范到同一個國家框架體系中,對職業教育的目標、價值、定位也進行了界定,同時明確規定了各職業教育機構在專業設置、課程體系和培養計劃等方面的自治權,以此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職業院校與勞動力市場的緊密連接。
在教學層面,荷蘭制定了統一的《職業教育課程指南》,并嚴格實施以能力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高中職業教育與培訓課程常涵蓋四個領域:綠色/農業、技術、經濟和護理;提供兩種學習途徑:校本制和雙元制(學徒制)。在校本制課程中,學生到企業或工廠實習的時間不超過總學時的20%—59%;在雙元制中,通常是每周1天在校學習、4天在企業或工廠中學習,兩者可以獲得相同的文憑。在制定職業技能教育與培訓的內容方面,在獲得教育部批準的前提下,學??梢耘c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擁有相對較高的自由度。
除此之外,荷蘭通過法律在學校與企業之間建立制度化的合作關系,各自的教育范圍和責任在法律中得到了清晰劃分和界定,形成了一種較為理想的學校與企業聯合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模式和體系。目前我國仍然是因校而異,缺乏全國統一的有關職業技能教育的法律法規、標準和指南,建議借鑒荷蘭的上述經驗。
職業教育體系內部形成了較為靈活的貫通和銜接機制。
初職教育、中職教育、高職教育之間無縫銜接,更高一級的職業學校或學院在招生時首先招收職業教育體系的畢業生,充分保障職校學生的發展,不存在自我歧視的內部壁壘。荷蘭的高等職業教育大學除引領初職教育、中職教育外,還設有職業本科和職業碩士學位,形成了階梯式人才培養模式。另外,通過“過渡橋”(額外一年的學習)制度,職業教育學生也可以轉到非職業教育的學校學習。2019年,高等職業教育聯盟和中等職業教育委員會達成協議,決定以高等職業技能教育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來設計中等職業技能教育課程,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從中職到高職的轉換。2020/2021年,52%的荷蘭初三學生選修了初中職業前課程,58%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生就讀職業大學提供的學士課程。這一靈活的普職銜接和中高職銜接體系,既保障了職校學生升學和普職轉換的合法權利,適應學生的終身發展,也保障了職業技能教育對勞動力需求的供給能力。
發揮政府主導地位和行業指導作用。
在系統規劃和全面的統籌管理方面,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地位和引領作用,通過立法確保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技能教育,真正做到政府、行業/企業、院校多方聯動。一方面,推動職業學校的專業結構積極對接產業地圖和信息平臺,把產業和勞動力市場最新信息及時傳遞到職業院校。另一方面,讓職業技能教育全口徑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和當地的建設,不斷促進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零距離對接,最大程度地保障職業技能教育的質量、就業前景以及職業學校師生的權益。
建立全國性的職業技能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荷蘭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一是統一的課程標準。在國家層面制定了《職業教育課程指南》,規定了各種職業技能教育的核心任務和具體質量指標,對學科課程、職業學科專業考核標準、職業院??己说冗M行規范化和統一化。二是倡導能力導向教學。為了保障職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采用項目教學法,促進學生邊干邊學。三是推進職業學科專業標準化考試。加強職業教育考試檢查,定期開展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如國家督導評價),對不達標的學校停止其辦學的資格。四是建立全國統一的職業教育課程注冊體系,開設公開透明的課程,供社會和公眾查詢。五是實施“績效預算”機制。2012年起,荷蘭的中等職業技能教育引入了“績效預算”機制,中職院校必須向政府提交提高教學質量的計劃和目標,如果教學質量最終達標或者超標,就能獲得政府的額外獎金。六是荷蘭的《教育專業法》(2016年)規定了小學、普通中學、職業中學和普通成人教育領域內教師和其他教育人員的能力標準。要成為職業技能教育體系的教師,必須擁有職業教師證書。高中職業教育教師必須擁有職業教育的碩士證書。
組建和扶持服務于職校畢業生就業的第三方機構。
在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上,荷蘭政府設立了培訓、就業咨詢指導辦公室,以架起職業技能教育的供需橋梁。辦公室與中等職業學校、應用技術大學和研究型大學通力合作,向公眾、雇主、雇員和求職者提供培訓課程、學徒項目、職業發展指導和培訓資助等相關服務,為當地政府的職業技能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咨詢等。此外,專門從事勞動力市場預測和技能預測的第三方機構“教育與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ROA)每兩年發布一份報告,其中包括對教育和勞動力市場趨勢的概述,以及根據特定政策問題對勞動力市場趨勢的分析。定期向職業技能教育與培訓學校提供最新的地區勞動力市場信息和數據,促進職業技能教育與勞動力市場結對子,以及實施“計劃—執行—檢查—行動”機制作為組織和項目開發的基礎,通過專業研究人員的參與及鼓勵教師參與研究活動,為提高職業教育和培訓的質量和有效性提供情報。
通過立法,提供強有力的職業教育資金支持。
為了保證職業教育質量,荷蘭教育部進行了特別撥款,對職業前教育和培訓原則是整筆撥款(生均經費加上每所學校的固定經費)。在高中職業教育與培訓中,原則上是根據每門課程選修的學生人數以及每個機構頒發的證書數量來提供整筆撥款。職業教育與培訓學院還有其他資金來源,例如來自公司和個人的合同、市政當局為成人提供公民融入培訓課程以及學生的費用。高等職業教育的經費是固定的,部分取決于生源數量和畢業生數量,部分基于績效。
荷蘭的職教教師每年有權要求59小時時長的培訓和專業發展,并獲得年薪0.8%的個人專業發展預算經費,企業也會為職教教師和培訓師提供短期實習機會。2018年,教育部對職業高中的撥款為生均8200歐元/年。在2018年和2019年,政府、家庭、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的教育撥款和投資合計占GDP的6.0%。2019年政府有關職業教育的總撥款占GDP的0.7%,加上家庭和企業的投資,職業教育的撥款和投資占GDP的1.1%。2019年,職業高中經費的66%來自政府,34%來自公司(如學徒和實習生的工資以及員工培訓費用)和學生家庭(如報名費和購買學習工具的費用)。2022年,荷蘭政府推行STAP(提升技能再培訓)的補助項目,凡年滿18歲并參與相關技能培訓的人員均可申請。預計到2025年,荷蘭將有20萬—30萬人獲得總金額超過2億歐元的提升技能培訓補貼。荷蘭通過專門機構(DUO)管理幾乎所有中央政府的教育撥款,撥款經費直接流向學?;蛲ㄟ^市政當局間接流向學校。
(作者系教育部國家教育督導團專家、中國僑聯特聘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