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加鳳
摘? ? 要:針對目前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在問題設計上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基于主題意義探究,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整體打磨、“瞻前顧后”、知行結合,設計統領性問題、關聯性問題和融合性問題,引導學生感知、理解、拓展、深化單元主題,使英語學習由淺層走向深層,從知識的學習轉向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問題設計;初中英語
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要基于主題意義探究,設計環環相扣、既相互獨立又具有內在關聯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單元主題下與各語篇深度對話,厘清單元中各板塊知識間的關聯性,并將語言知識靈活地運用于情境化主題的整體閱讀中,將新知與舊知“織”成一張科學而有邏輯的系統化知識網絡,從而實現知識與能力的融合發展。
然而,目前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在問題設計上往往存在以下問題:其一,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往往缺乏全局意識,忽視各板塊知識在單元中的內在聯系,人為地割裂知識、內容、主題之間的聯系,碎片化、孤立化地呈現板塊內容;其二,很多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未能整體把握語篇之間的邏輯關聯和情感關聯,忽視了單元主題的統領作用,主線模糊不清,學生不能從整體上把握單元主題;其三,部分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忽視了學生核心素養的融合發展,脫離語境用單一基礎題機械重復檢測學生的語言知識,不能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和創新,割裂了知識與能力、能力與素養之間的聯系。所以,研究切實可行的問題設計策略,對一線教師開展單元整體教學具有現實意義。下面筆者以譯林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 Amazing Things的教學為例,談談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問題設計策略。
一、整體打磨,設計統領性問題
統領性是單元整體教學問題設計的根本原則。單元是承載主題意義的一個最基本和完整的單位[1]。教師應以主題意義探究為主線,深入研讀教材中的語篇,思考語篇之間的聯系,然后圍繞單元教學目標整體打磨,設計能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統領性問題,以帶動學生全身心投入文本,提取和整合單元信息,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
(一)聚焦單元主題,設計單元教學目標
單元主題是單元教學的核心之所在,是所有問題設計的前提。Unit 5 Amazing Things的單元主題為“Amazing things”,屬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主題語境下的“熱愛與敬畏自然”“人類發明與創新”,語篇內容包括“The ‘Ghost in the Park”“The History of Kites”“The Origin of Sandwiches”。教師基于對整體單元語篇的理解,依據教學內容及實際學情,設置了如下單元教學目標:
在學完本單元后,學生應能夠:
①基于對類似語篇的理解,情境化學習并運用語言知識,產生對amazing things的表達興趣,感知單元主題;
②分析amazing things發生的原因,理解單元主題,并聯系單元主題進行口語輸出,學會感恩生活中的amazing things;
③拓展并深化單元主題,形成熱愛并敬畏生命、積極發揚探索精神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概括總結說明文的寫作框架并能將其運用于自己的寫作,進而借助本單元語法知識點——一般過去時,輸出從過去到現在的amazing things,進一步在寫作情境中提升語法運用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創新,形成整體化的學習思維。
(二)緊扣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統領性問題
教師應以單元教學目標為中心,遵循單元整體教學原則,設計統領性問題。統領性問題要能幫助學生建構起單元各板塊間的關聯并適切地推進教學進程,以避免教學的碎片化、無序化、淺表化,實現整體性教學的目標。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本單元的主題“Amazing things”進行探索的活動中,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更能激發他們的思維,促使他們聯系生活積極表達,從而逐步達成單元教學目標。依據單元教學目標,教師設計了下列單元整體教學統領性問題:
① What are the amazing things you know and have experienced? Can you describe the amazing things you have learned in this unit?
② Can you analyse the reasons for the amazing thing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mazing things in the world?
③ Can you create a passage about amazing things in our life and talk about your feelings according to what you have learned or by surfing more information online?
統領性問題以單元主題為引領,依據單元教學目標整體打磨。統領性問題①是基于語篇的前置激趣性問題(對應單元教學目標①),旨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話題討論并在學習理解語言知識的同時,感知單元主題,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統領性問題②是深入語篇的分析性問題(對應單元教學目標②),旨在引導學生探索事物的本質并讓學生理解單元的主題,內化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分析思辨能力。統領性問題③是超越語篇的綜合表達性問題(對應單元教學目標③),旨在引導學生拓展并深化單元的主題,發展綜合能力,實現思維從低階向高階的發展。這三個統領性問題形成環環相扣且層層推進的問題鏈,有助于學生從不同視角深入探究語篇,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可以幫助學生逐層剖析語篇,逐步跨越“最近發展區”,真正提升思維能力。
二、“瞻前顧后”,設計關聯性問題
任何問題,只有通過相互聯系,形成整體結構,才能發揮整體功能[2]。教師在整體設計單元問題時,應掌握單元各板塊教學內容,基于單元主題探索各板塊之間聯結點,“瞻前顧后”設計具有關聯性的、內在邏輯聯系的系列問題,讓學生在前后關聯的學習中建立知識結構體系,培養學生整體閱讀與分析的能力。通過梳理、分析、對比、整合、發展等思維活動,學生能系統且有深度地理解單元主題,形成整體化學習思維,提升課堂學習的效率。
Unit 5 Amazing Things共有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Grammar、Integrated skills、Study skills、Task六個板塊,都圍繞“Amazing things”主題展開。其中,Grammar板塊與Study skills板塊為各板塊的知識提供語法和語音的支撐,同時其他各板塊中亦時刻體現語法、語音的情境化運用。根據單元教學目標以及統領性問題,教師對這六個板塊的文本設計下列關聯性問題,幫助學生厘清單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① Can you tell me what does the “ghost” in the park have in common with the amazing things you have learned about “Fun Facts” in Welcome?
② Can you describe what happened in the park by using the simple past tense and the right pronunciation? Did you have similar experiences?
③ What have you learned in Integrated skills besides the information you have got in this unit? Can you give more examples?
④ After learning about “The Origin of Sandwiches”, can you create an article of your own by applying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this unit or searching for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nline?
關聯性問題使各板塊在基于語言知識的基礎上形成了聯結的紐帶。關聯性問題①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并思考前后兩個板塊之間相關聯的內容,突出課時之間的內在聯系并進行單元主題下同類內容的對比和分析;關聯性問題②突出單元板塊間語言知識前后的有機聯系,引導學生對前后板塊進行整合運用,找出單元主題引領下不同板塊語法、語音知識的內在聯系,并與生活實際產生聯系,促使他們通過前后的對比分析,對各板塊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的學習;關聯性問題③和④引導學生通過作者表達的一連串的內容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并在整合本單元的知識體系后適切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總之,教師以層層遞進的關聯性問題,使學生在思維碰撞中層層深入剖析單元主題,最后在單元主題引領下整體輸出單元內容,實現知識遷移,培養思維能力。
三、知行結合,設計融合性問題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教師要“確保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語言能力發展、思維品質提升、文化意識建構和學會學習的成長過程”[3],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注重引導學生從單元視角展開對單元內各語篇主題意義的探究,指向預期的核心素養綜合表現”[4]。因而,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單元的語言知識,而且要引導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還要引導學生發揚探究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核心素養四個維度的融合發展。在統領性問題的基礎上,教師應以學生的生活實例及其已有的知識儲備為基點,創設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四個維度融合發展的問題鏈,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拓展空間,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理解并內化知識,在知行結合中加深對主題的了解,并實現對同類主題的融合性理解。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在情境中厘清文化困惑,實現對主題意義的建構。此外,教師應在引導學生討論問題以及分享結果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參與、預測、模擬、再討論、辨析等探究活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并通過一次次的主題活動培養合作探究精神。最后,教師應啟發學生通過分析、判斷、聯系、運用、評價等方式探究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圍繞單元主題以及統領性問題,教師以學生的語言知識為基礎設計旨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融合性問題。限于篇幅,下面展示指向統領性問題①的部分融合性問題:
① Can you share some fun facts about animals you know with us and what you learn in this part? (指向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
② Can you summarize the features of “amazing” in this part and tell us why we should learn about these amazing things or people? (指向Integrated skills板塊)
上述圍繞統領性問題①設計的互動探究活動,有助于激發并推動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并將其逐步內化融合于單元主題探究中,升華對單元主題的認識,實現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融合發展。
總之,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基于統領性問題、關聯性問題和融合性問題開展教學,有助于學生完成對主題的邏輯建構,引導學生在問題主線下感知、理解、拓展、深化單元主題,使英語學習由淺層走向深層,從知識的學習轉向能力的發展,最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梅德明,王薔.改什么?如何教?怎樣考?:高中英語新課標解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68.
[2]胡潤,陳新忠.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9):6-10.
[3][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4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