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錫斌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第三中學,甘肅天祝 733206)
在學校中,班級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活動場所,教師也主要是以班級為基本單位開展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培育等各項工作,因此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是實現學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第一責任人,也是班級管理工作的主要執行者,班主任的管理理念、方法會直接影響班級管理的效果。隨著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內容愈加復雜化,具體到班級管理中可謂項目繁多、內容繁雜,這對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更精心、細致,因此精細化管理就成為部分學校對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那么,什么是精細化管理?如何實施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精細化管理理念最早出現在企業管理中,是在1911 年由美國企業管理研究家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一書中最早提出,后來逐漸突破工業制造業范疇,在很多領域被學習和應用,也逐漸滲透、推廣到教育領域。班級的精細化管理是指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依據學校常規管理工作的要求,把班級管理工作做精做細,它主要表現為班級管理工作要在遵循學校相關制度要求的基礎上,不僅重視細節,還要重視過程、重視落實、重視效果,避免出現管理過程中的形式主義問題,嚴格落實素質教育要求,為班級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強有力支撐,最終促進學生健康穩定發展,也能夠高質量地完成學校各項工作。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這闡明了做好一件事一定要關注細節,從小事做起方能成就大事。班級管理工作更是這樣的道理,因為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育人工程,其核心是養成教育,必然需要班主任精細化地開展工作。
1.開展精細化管理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指出新時期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因此在開展學校工作中要堅持育人為本但要落實德育為先,而班級管理工作是落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新時期的德育工作強調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正面引導、感化和激勵,這需要多措并舉、多方著手,特別是要做好細節才能夠把立德樹人工作落到實處。
2.開展精細化管理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必然要求。為了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2016 年,教育部正式出臺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明確了新時期學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目標是要培養學生應該具備的適應其終身發展和社會需求的必備品格、關鍵能力和正確的價值觀,它包括了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方面的具體內容,體現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育人方向。而從核心素養內容上看,絕大部分與班級管理工作密切相關,特別需要班主任把工作做細、做實,這必然要求班主任要以精細化管理思想來開展工作。
3.開展精細化管理是新課改順利推進的必然要求。在學校工作中,教育與教學二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甚至可以說是相輔相成。而推進新課改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生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開展工作,這離不開班級管理工作的輔助作用,因為班級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單元,班級各方面都穩定有序,則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推進,反之則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因此要想有效推進當前的新課改,必然需要班級管理的精細化和實效化。
學校越來越關注班級管理工作,也重視班主任選拔和培訓工作,但從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現狀來看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班級管理粗放化現象依然存在。即部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更多的是按照“上傳下達”的管理方式,并未深入領會學校各項工作安排的意圖所在,導致班級管理工作不扎實,各種小問題層出不窮。其次,班級管理工作缺乏規劃性。人們通常把班級管理工作比喻成“充滿藝術性的工程”,這是在強調班級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需要班主任進行謀劃也就是規劃,但部分班主任缺乏這方面的意識,常常是“亡羊補牢”地被動開展工作,經常被各種問題費力傷神,甚至是疲于應付。再次,班級管理工作缺乏持續性。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育人工程,因為它本質上是一種養成教育,需要班主任持續“發力”。但部分班主任缺乏對管理工作長期性和反復性的心理預設,不能持之以恒地開展工作,往往導致前功盡棄。最后,班級管理工作缺乏“借力”的意識。即部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還是以自我為中心大包大攬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但受到自身精力和教學壓力等因素影響,經常感覺力不從心,并未意識到應向各方“借力”來開展工作,這也會導致班主任身心俱疲,但班級管理效果不佳。
縱觀這些問題,從本質上來說都與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缺乏精細化管理意識和管理方法有密切聯系,急需進行調整。
1.班主任要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理念影響行為,在班級管理工作更是如此。要想把精細化管理理念落實到班級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班主任接受并理解精細化管理理念。精細化管理需要班主任教師在持之以恒的基礎上做好“精”與“細”。所謂“精”是指精密,即班主任要精密、細致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要通過班主任精心的態度來推進細致的管理過程,力爭使班級管理工作達到精品的目標。其次,班主任要認識到如何才能夠做到精細化管理,這不僅需要班主任多謀劃,還需要全方位地了解學生,尤其是要掌握每一名學生的特點,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力爭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學生才能夠使班級管理工作更具針對性,進而提升班級管理的實效性。最后,班主任要提升對其工作本質的認識。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項需要耐心、愛心和恒心的工作,它需要班主任具有甘于奉獻的精神,也需要有耐心等待和堅持不懈的意識,精細化管理的本質就是需要班主任對學生持續開展養成教育,從培養良好習慣的方方面面要求出發來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價值觀念的培養,要求學生從細節做起、從小事做起才能夠有效地推進精細化管理工作。
2.制定契合班級建設的精細化管理目標。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在一個崇高的目標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會獲得成功!”這句話道出了目標在個人工作中的重要性,班級管理工作亦是如此,也需要班主任有明確的目標,如果沒有目標,班主任的工作就會陷入程式化、教條化,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針對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班主任可以從這幾方面來制定目標。
首先,要了解學生。新時期的班級管理工作強調班主任要落實生本理念要求,即開展班級工作要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而落實生本理念的前提就需要了解學生,這也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主要依據。因此班主任在接手班級后一定要迅速了解班集體的每一名學生,經常查閱學生登記的基本信息,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和學習成長環境,這里需要特別關注特殊家庭的學生,如單親家庭、留守兒童家庭和低保家庭等;還要通過觀察學生在課上學習、課下交友、作業完成等方面的表現來了解學生習慣;也可以通過與學生或者學生家長交流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學生,力爭準確把握每一名學生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這樣在班級管理中才能夠做到精準、高效。
其次,要制定規章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特別是在義務教育階段,這是學生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而規章制度則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保障。因此,班主任在班級建設開始之初就要在參照學校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充分分析班情和學情,制定契合本班實際的規章制度。為了推進精細化管理工作,班主任要關注規章制度的細節之處和可操作性,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這樣不僅有利于集思廣益,還能夠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集體意識,為班級精細化管理提供依據。
最后,要做好規劃。因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成長變化較大,為了使班級管理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班主任還要依據學生成長規律做好短期、中期和長期規劃,如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就要立足于三年班級的發展和學生的培養做好長遠規劃,然后再結合學生在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的身心特點、學生任務、成長需求等做好學段中期規劃,最后確定學期甚至是每月的班級發展目標,使班級管理工作有參照、有方向、可落實。
此外,班主任為了有效減少班級管理工作中出現的被動問題,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一定要有前瞻性,即要預見性地開展工作,通過經驗的積累和對學生細節上的觀察,提前給學生打“預防針”,力爭做到“防患于未然”,這也是推進班級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3.重視自主管理,提升精細化管理持續性。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最好的教育,就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卑嗉壒芾砉ぷ鞲侨绱?,班主任開展精細化管理如果時時處處依靠教師,很容易導致班主任身心俱疲,且容易使學生產生對教師的依賴性,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落實精細化管理思想還需動員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和自主管理能力,有效幫助班主任“減壓”,進而提升精細化管理的持續性。
對此,首先需要班主任重視班干部培養,形成班級自主管理的核心。班干部是班級各項工作開展的中堅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也是其他學生的榜樣。因此開展班級精細化管理工作必須重視班干部培養,強化班干部隊伍建設,做到班干部培養和管理的精細化,即班主任要把民主選舉、個人自薦、任課教師推舉這些方式結合起來全面考察和選拔班干部,同時采取能上能下的原則,保持班干部隊伍的先進性和戰斗力,做好班主任的“助手”,也成為師生之間密切聯系、有效溝通的橋梁與紐帶。同時,要引導學生自我管理的精細化。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應該是雙重角色,他們不僅是被管理者也是自我管理的第一負責人。為了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引導學生進行精細化的自我管理,例如可以通過班會課上的自我點評來引導學生進行自?。辉谧鹬貙W生個性的前提下,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來培養學生自信;通過制訂個人計劃來培養學生自控,并定期進行總結;通過定期和學生進行交流來培養學生自我疏導,確保學生心理健康。
4.學會借力,彌補教師個體管理上的不足。新時期的學生教育工作強調要落實“三全育人”的要求,即要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這意味著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也要善于把各種育人力量充分利用起來,善于向多方借力,從而形成班級管理的“合力”,同時也能夠彌補教師個體管理存在的不足,促進精細化管理的推進。
首先,班主任要多向學校借力,及時了解學校對班級管理狀況的評價,特別是學校領導對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具體建議,這樣能夠使班主任站在新的視角審視自身工作,并獲得相應的啟發和幫助。其次,班主任要勤于向任課教師借力,要與任課教師經常交流,同時傾聽任課教師反饋回來的相關信息,并及時征求任課教師的意見和建議,發揮學科育人的作用,這對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會有很大的幫助。最后,要向家長借力。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在家學習、生活的時間較長,家庭教育也就非常關鍵,因此班主任可以把班級精細化管理的相關要求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力爭使家長能夠和班級管理形成一致性要求,這樣更容易形成教育的合力,提升班級精細化管理的效率。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是新時期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的重要保障,班主任以精細化管理思想來開展各項工作,更容易把工作做細、做實,更容易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因此班主任要在管理中大膽地進行嘗試,并持之以恒地堅持,從而打造出更優秀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