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徐曉寒
新課改背景下要積極響應教育改革號召,將發展學生英語能力作為教學核心目標。因此,只有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不斷優化教學策略,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一、做好課前預設工作,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為了明確教學方向和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需要認真研讀教材,做好課前預設工作,做好課堂教學準備,這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能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和動力,讓學生自發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去。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分析教學材料,明確教學的方向和目標,根據教學材料功能重心的不同進行科學劃分,包括導學拓展類教材、習題測驗類教材、教學演示類教材、情境教材等。其次,教師還要根據教學方向和目標選擇和設計合適的教學材料,輔助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此外,教師要根據教學需求設計預習活動任務,鼓勵學生課前自主探究學習,憑借自己的力量解決一些簡單的基礎性問題,明確知識重點難點,梳理教材人文主題思想,為課堂學習打好基礎。
二、合理融入游戲元素,構建高效英語課堂
教師要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如何開展高效課堂構建工作。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活動,營造輕松快樂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享受游戲樂趣的同時,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構建高效英語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Im watching TV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和動畫電影片段,比如We bare bears和《功夫熊貓》,生動有趣的畫面會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自行選擇喜愛的動畫角色,再現動畫中出現的場景,用英語進行交流對話。教師要指導學生用上本節課學習的句型知識,比如“主語+be doing+其他成分”,加強學生對句式的理解以及應用。此外,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競賽類游戲活動,通過融入競技元素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表現欲。比如,以世界時差和打電話為話題設計思考問題,鼓勵學生提取問題關鍵信息,使用正確的表達方式搶答問題,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揚和獎勵,增強學生成就感和自信心,激發學生參與的動力。課堂教學融入游戲元素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構建高效英語課堂,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三、有效開展分層教學,滿足全體學習需求
因材施教是構建高效英語課堂的基本要求,要根據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目標,采取分層教學手段制訂差異化教學策略,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要多觀察學生,與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包括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個性特點、學習態度等,抓住學生興趣點,創新教學方式,注重學生內在潛能的挖掘,改變過去“一刀切”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獲得進步和成長的空間,實現一起進步和共同成長。
例如,在教學What does he look like?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劃分成為A、B、C三個學習小組,根據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的不同,分層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對于C組的學生要以詞匯、短語拼讀為主,理解句子的含義,掌握句型的使用方法。對于B組的學生,在熟練掌握詞匯、語法和句型等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進行對話創作訓練,鍛煉學生語用能力。對于A組的學生要以完成課后閱讀任務為主,運用所學知識內容自主完成課后練習,提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四、優化教學評價機制,促進學生自我進步
教學評價不僅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生自我檢查學習成果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增進師生互動交流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科學有效的評價能夠引導學生自我反思,促進學生自我進步,實現英語教學的目標。為此,廣大教師要積極優化教學評價,借助評價反饋和激勵的作用培養學生優秀思維品質,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首先,制訂完善的評價標準,除了學習態度和能力水平等基礎要素外,還要關注學生思維品質以及情感態度的培養,提高教學評價的全面性、真實性和客觀性。
此外,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表現,從學習行為中了解學生在思維模式、學習態度等方面的變化,采用過程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找回學習英語知識的動力。例如,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可以使用“very good”等激勵話語贊揚按時完成作業且書寫工整的學生,對于字體潦草不能按時完成的學生,教師要用“You can do better”等鼓勵話語幫助學生重拾信心。最后,評價主體多元化,讓學生本人以及家長都參與到教學評價中來,幫助學生全面了解自身的真實情況,正確審視自己的學習行為,在自我反思中獲得進步和成長。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作為老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讓學生自發地投入到英語學習活動中來,實現高效學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