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摘? 要:在高職籃球教學中,只有認清籃球的運動特性,并以球感訓練為基礎,強化技術訓練的質量,這樣才能以長期發展為基礎,使技術動作的學習以自動化為目標,通過師生長期努力,強化學生的籃球能力。球感是衡量學生籃球運動是否具備專業素質的一種標志,只有結合學生發展現狀,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案和計劃,這樣在球感訓練下才有助于學生籃球專業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高職;籃球教學;球感訓練
中圖分類號:G84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9052(2024)04-0172-03
作者簡介:高? 翔(1983.12—? ),男,漢族,福建省福州人,碩士研究生,高級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引言
球感并不是使學生能在籃球運動中對籃球本身產生特殊的感覺,而是可以在運動的同時對籃球在運動時的整個過程有正確的感知。只有通過長時間的運動,以球感訓練為基礎,使學生形成籃球球感,學生才能形成更加豐富的感知,促使學生在籃球運動中可以綜合各類要素,對籃球運動產生更為準確的感知,并提高學生籃球技能應用的質量和效果。對此,通過不斷修訂,使籃球教學的方式更符合學生成長發展的規律,進一步強化高職籃球教學的質量,才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球感。
一、籃球球感形成的階段
(一)泛化階段是掌握籃球動作的基礎
在參與籃球知識的學習時,當學生首次接觸到與籃球相關的技能,學生的大腦細胞會表現出興奮狀態,這種興奮狀態驅使學生有躍躍欲試的想法。然而,在這個階段由于學生對籃球知識的了解僅停留在大致了解的層面,無法準確掌握技術動作的要領,對動作的概念也相對模糊,導致學生的動作往往不規范,技術水平較低,處于模仿階段[1]。這是學生對籃球產生感性認知的基礎,也是學生形成球技的第一階段。為了強化學生對籃球知識技能的掌握,教師需要通過興趣引導,激發學生的驅動力。教師需要使用更為簡潔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技術動作,而且不需要過多強調細節動作的學習。在學習過后,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指導或示范,對基礎動作進行模仿。在掌握基礎動作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能夠獨立掌握運動技能,并根據學習環境的變化進行自我修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步入籃球鍛煉的正確狀態。當學生再次接觸到與籃球相關的知識時,大腦細胞會進一步興奮。此時,學生對籃球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并開始主動探索技術動作的要領。在這個階段,學生開始逐漸掌握技術動作的基本規范,對動作的概念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但是,學生仍然處于模仿階段,需要教師的指導和糾正。
(二)分化階段是把握動作細節的重點環節
在籃球教學的分化階段,隨著學生技能掌握程度的提高,學生的興奮狀態開始向抑制過程發展,這標志著學生對籃球的球感從粗糙到精細進行了過渡,使學生的運動能力得到了初步的定型。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的本體感覺得到積累,做技術動作時多余和錯誤動作減少,肌肉感覺得到強化。但是,這一階段學生的籃球技術動作并不熟練,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引導,做好糾正,使學生可以在體會籃球細節動作的同時,建立更為完善的技術動作認知。這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的技能,可以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的問題,同時也需要學生積極配合,認真體會動作要領,不斷練習,以達到更好的技術水平。為了提高分化階段的教學效果,教師可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像針對學生技術動作不熟練的問題,可以采用重復練習的方法,使學生反復練習同一技術動作,加深對動作的記憶和理解。重復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技能熟練度和穩定性,從而提高學生的運動表現水平。
(三)自動化階段是鞏固、應用動作的關鍵
高職籃球教學中的球感訓練是提升學生技術水平的關鍵環節。當球感訓練達到自動化階段時,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熟練度,使學生在比賽中更加自如地運用籃球技術。在這個階段,學生通過不斷的練習,逐漸形成更為穩固的技術模式,使自己的籃球技能更加規范和精準。但是,由于學生之間存在發展差異,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個性特點各不相同,因此在學習同樣的技術動作時,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不同的技術風格。這種差異在球感訓練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例如,一些學生可能更擅長控球,而另一些學生可能更擅長傳球或投籃[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籃球技能。在球感訓練中,學生對籃球的控制力得到了顯著增強,動作也變得更加規范、精準。這是由于學生肌肉的本體感覺得到了強化,使得學生在籃球技能動作的學習中,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肌肉運動。這種控制力的增強不僅有助于提高籃球技術水平,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與籃球之間的磨合變得越來越好。學生的動作視野也得到了拓寬,這使學生在不同情況下都能夠有效地克服困難,更加完整地完成籃球技術動作的使用。
二、高職籃球教學中開展球感訓練的基本要素
(一)球感訓練的開展要具備多元化特征
相較于其他體育項目,籃球技術的學習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毅力。在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如果只是單一地重復進行某一項籃球技術內容的訓練,學生的興趣度會逐漸下降,訓練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高職籃球教學在球感訓練中,應以更加多元化、有趣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球感。球感訓練是提高籃球技術的重要一環,但單純的球感訓練并不能保證學生球技的提高,也會使學生感到練習是枯燥無味的,導致學生在技術動作學習時常出現精神疲乏的問題。通過多元化教學,使高職籃球球感訓練的開展更加豐富,既能提高訓練的趣味性,也能在良好氛圍下助力學生球感的提高。例如,通過游戲的形式設置不同的球感訓練,不僅能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也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同時,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的形式,使學生形成更好的體驗,也能使學生更積極的參與到后續的練習中。在球感訓練的開展中,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群體,使技術動作的講解和示范更加親切,并使學生在訓練的同時可以時刻被教師關注,同時得到有效指導。這樣才能以游戲進行驅動,幫助學生快速摸清籃球運動的規律,使學生在練習活動下更有自信,并感受到籃球練習的快樂。此外,還可以通過組織比賽、觀摩學習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球感[3]。
(二)保證左手球感的同步培育
高職籃球教學中,球感訓練的落實對于學生籃球感知力的培養與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提升球感訓練的質量,教師需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先完成基礎課程的調整,確保在籃球課程中能使球感訓練的開展可以更全面。在練習時要注重學生雙手球感的同步形成,可以著重對學生左手球感的形成進行調整,使學生的雙手控制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具體訓練中,教師需要注重籃球的使用,尤其是對學生左手控球能力的訓練。在高職院校中,大部分學生都是右手,使用籃球時也以右手控球為主,導致左手控球能力相對薄弱。在籃球這項競技運動中,左手的薄弱會直接影響到雙手控球的能力。對此,教師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增加左手控球的練習時間,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熟悉、掌握左手控球的技巧。像可以在一節課程中,安排10—15分鐘的時間進行左手控球的練習。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專門的練習項目,如左手的籃球運球、左手的定點投籃等,以提高學生的左手控球能力。這些練習項目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技能水平進行個性化設計,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難度下得到有效的訓練。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講解和示范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左手控球的技巧與方法。像教師可以先進行示范,讓學生觀察并了解正確的技術動作,然后再進行練習。值得注意的是,在訓練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比如,對于初學者可以先從簡單的練習開始,像左手的拍球、傳球等,逐漸增加難度,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適應新的技能要求,避免一開始就面臨過大的左手練習挑戰[4]。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通過強化基礎練習,可以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給予幫助。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安排更多的挑戰性練習或對抗性比賽。
(三)結合學生運動特點完成練習引導
在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為了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籃球技巧,培養對籃球的感知和控球能力,教師需要在練習過程中注重多方面的有效引導。當學生可以全面了解籃球基本知識,像正確的姿勢和動作、協調身體各部位的動作等,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籃球技巧。教師可以通過示范和講解,將這些基本知識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關注籃球的運動軌跡和速度。在籃球運動中,傳球、投籃等動作都需要準確地控制籃球的運動速度和軌跡。因此,教師需要使學生通過練習,從而感受傳球的速度、準確性,感受籃球的運動軌跡以及速度的變化。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籃球技巧,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感和反應能力。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地指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籃球運動特點,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基礎上得到更好的發展。例如,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注重基礎技能的指導;對于一些技術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注重增強學生的戰術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
三、高職籃球教學中開展球感訓練的實踐方式
(一)保證球感訓練形式的合理性
在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球感訓練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為了確保訓練的有效性,教師必須注重訓練形式的合理性和指導方法的科學性。在單人訓練中,可以通過設計各種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到球類訓練[5]。例如,可以讓學生向不同方向、不同高度進行運球練習。這些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對球感的初步認知,提高訓練的實效。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左右手交叉運球、背后區域交叉練習等。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基礎動作,并通過反復性的練習,使學生的手感逐漸變得敏銳。在單人練習中,想要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球感的認知,可以通過反復投籃來強化學生的觸覺,并使學生形成肌肉記憶,也可以通過指尖運球進行強化。在多人合作下,則可以通過對抗賽的形式進行深化,使學生的球感得到提升。但是,針對多人練習的開展需要保證學生有一個好的狀態,還要指導好基本動作和注意事項,這樣才能在強化細節的同時提升練習的實效。在多人練習中,可以通過籃球運動游戲或者簡易的戰術組合來開展訓練。這種訓練方式不僅可以提高訓練的效果,也能使學生的積極性更高。
(二)優化接球的各項細節練習
籃球教學是提高學生球感的重要途徑,而接球練習則是籃球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通過接球練習,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籃球的運球和傳球技巧,這能提高學生對籃球的控制力和感知能力。在接球練習中,交接球和拋接球是兩種常見的練習方式。在交接球練習中,需要以雙腿交接球的開展,使學生對球感有更深層次的認知。教師要指導學生以自然站立的方式將雙手揮至到胸前,并以交替性的踢腿使球可以從大腿下方,通過雙手的配合得到傳遞。這種練習可以使學生的運球能力和控球能力都得到提升。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球感,可以增加擺球訓練,從而掌握運球和傳球的技巧。拋接球的練習也是接球練習中的重要部分。在練習中,學生需要拿著籃球以雙手做出拋球的動作,然后以擊掌等待籃球下落。在練習時,學生雙腿需要分離,站好后雙手抱著籃球,將籃球歸置到胸前,并雙手蓄力向上拋球。當球升到空中最高點時,雙手需要擊掌,還要在球沒有落地前將籃球重新接住。在反復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保證擊掌的頻率,之后再逐步加大難度,讓學生在拋球擊掌的同時做身體的轉體。這種方法能強化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規律把握,并發展學生的球感。
(三)提高運動技巧的傳遞
在高職籃球練習中,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加熟練地掌握運球技巧,提高對球感的把握,教師需要將學生的身體和大腦結合到一起進行訓練。這需要教師明確地告訴學生,球感的提升是基于長期的實踐訓練,因此需要耐心地逐步掌握籃球技能。為了強化學生的球感,教師可以采用交叉運球的方式進行練習。這種運球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球的把控能力,使運球更加流暢。在練習時,學生需要將球連續地在左右手之間進行交替,保證運球的流暢性,同時學生還需要注意腳步的配合,保持身體的平衡和協調。除了交叉運球,教師還可以采用前體交叉誤導運球的方式進行練習。這種運球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變向運球的技巧,提高對球的掌控能力。在練習時,學生需要將球從右手運到左手,然后再將右腳向右邁出做一次刺探步,在下一次運球前再將腳收回來,緊接著體前交叉將球運回去。這樣可以使球從左手再到右手,然后再將左腳向左邁,再將整個動作連續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注意,交叉運球和腳上的探刺步要保持節奏的一致性,防止手腳不協調,并盡最大努力提高速度,以幫助學生快速找到變向誤導運球的感覺。教師還可以采用背后繞球訓練來提高學生的球感。這種訓練方法可以強化學生對球感的把握,提高控球能力。在練習前,學生需要先找到參照物,像將兩瓶礦泉水放在腳尖,然后進行常規的運球練習,但是在第三次時要跳過參照物,將球運到翼側之后再將其拉回來,使球可以從背后繞過。每完成一次動作就換一只手繼續運球,這種大幅度的繞球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控球能力。
結語
在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球感,教師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指導措施,確保球感訓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時,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以提高學生的籃球感知力和控制力。通過反復訓練和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球感,從而對籃球的運動有更明確的感知和掌握。
參考文獻:
[1]閆勁明. 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J]. 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23,36(04):46-48.
[2]王大慶,黃瑩瑩. 提高高職院校籃球教學水平及訓練效率的措施[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3,39(05):120-124.
[3]李長喜. 高職體育“籃球”課教學中如何開展球感訓練的探討[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23):135-136.
[4]管培文. 芻議高職體育籃球課教學中如何開展球感訓練[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03):246-247.
[5]李超. 基于游戲法的高職體育籃球教學模式探討[J]. 當代體育科技,2019,9(19):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