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在小學勞動教育中培養學生責任意識,教師可以通過感性教學環境的創設、實際操作的啟蒙、團隊責任理念的培養以及獎勵的正向激勵等多方面的策略,使學生在勞動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自覺承擔責任。這是學生提升勞動素養,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
關鍵詞:勞動實踐;勞動教育;小學生;責任意識
作者簡介:徐穎(1994—),女,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高明學校。
教育的本質在于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而責任意識作為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對個體和社會具有深遠的影響。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要求教師深入探究創新性、實用性的教育方法,致力于構建有助于學生樹立和強化責任意識的教育框架,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一、情感共鳴
(一)感知勞動之美:引導學生體驗勞動的情感
在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良好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引導學生體驗勞動的情感,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合作精神和自主意識。具體來說,在實施勞動教育時,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第一,強調團隊合作,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在勞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讓他們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有時要通過團結協作才能完成任務,同時關注每個學生的勞動表現,及時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第二,引導學生反思勞動過程,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在勞動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在勞動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能夠不斷提高自我。第三,結合課程內容,將勞動教育融入日常教學。教師要將勞動教育與學科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地體驗到勞動的價值。比如,在語文課程中,教師可以巧妙地融入勞動教育,通過文字表達和文學欣賞,加深學生對勞動的理解與體驗;可以要求學生每周記錄,描述自己在家庭或學校中的勞動經歷,具體可以寫自己在家庭中幫助父母做家務的情景,在學校參與社區服務活動的心情等。通過書寫,學生能夠用文字表達對勞動的感受,思考勞動的價值。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勞動體驗,如參與校園清潔、植樹活動等,要求學生以自己的勞動體驗為素材,創作短篇小說或散文。通過創作,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轉化為文學作品,進一步加深對勞動的理解。總之,引導學生體驗勞動的情感,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勞動的價值和樂趣,是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的關鍵要素。
(二)責任的情景化:通過情境設計培養責任意識
情境設計能夠將抽象的責任理念具體化,激發學生的情感投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責任的概念,使責任教育更加生動和深刻[1]。同時,通過在特定情境中體驗,學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個人行為的實際影響,從而形成更為牢固的責任意識。為此,首先,教師要將勞動教育嵌入真實生活場景中,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勞動體驗。比如,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環境的清潔工作中,完成掃地、擦窗戶、倒垃圾等任務,親身體驗勞動過程,了解到清潔工作的重要性;或者組織學生參與社區服務活動,幫助老人、清理公園、維護公共設施等,以讓學生了解到社會的多元化,體會到為社會做貢獻的成就感;如果條件允許,學校可以設立一個小型農場,讓學生參與到種植和收獲的過程中,了解到食物的來源,獲得勞動成果;還可以讓學生參與制作手工藝品、烹飪等,體驗勞動的樂趣。其次,創設情境,要求學生扮演特定角色,如園藝工人或社區清潔員,使學生能夠在模擬情境中理解每個角色所承擔的責任和發揮的作用。最后,培養學生責任意識,讓學生分享在自己完成任務時的喜悅、滿足感,從而增強學生的認知和情感體驗,為他們未來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實踐引導
(一)實際操作的啟蒙:在勞動中形成責任認知
通過勞動,學生能夠直接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與努力,形成對個人責任的認知。同時,實踐活動為勞動教育提供了真實場景,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責任,培養學生主動承擔責任的態度,為其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首先,要安排學生參與真實的勞動活動,使學生形成對勞動和責任的認知[2]。如設計以實踐為基礎的勞動項目,要求學生在項目中承擔特定的責任。在校園綠化項目里,學生可以分組負責學校不同區域的綠化工作,每個小組需要制定計劃、分配任務并定期匯報工作進展。在垃圾分類與回收項目里,學生需要了解如何分辨不同類型的垃圾,并在班級或學校內設立垃圾分類回收站,定期檢查回收站,確保垃圾被正確分類并處理。在校園清潔項目中,學生可以分組負責學校各個區域的清潔工作,如教室、走廊、操場等,每個小組需要制定清潔計劃、分配任務并定期檢查清潔效果。通過這些項目,學生能夠學會保持環境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升團隊協作能力。總之,實際勞動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體驗責任的實質,增強勞動意識,并能夠將勞動技能遷移應用于日常生活。
(二)反思與總結:汲取勞動經驗
在勞動教育中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意識,需要注重引導學生從實踐中汲取經驗,形成主動承擔責任的態度,使責任觀念根植于他們的日常生活,這有助于增強他們在未來面對各種挑戰時的責任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植樹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梳理勞動流程。首先是要確定具體的任務和目標,了解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和預期結果,明確在項目或任務中的具體責任,并理解完成任務的重要性。其次,合理分組,安排各個小組負責特定的任務,每個學生擔任不同的角色,明晰相應職責。可以讓學生輪流擔任領導角色,豐富學生實踐體驗。再次,強調責任感和成果的重要性,對學生的積極表現給予認可和獎勵,這能夠激發他們的責任心和實踐動力。最后,鼓勵學生分享完成任務的經驗和感受,可以是口頭分享或者書面記錄,讓他們能夠意識到責任感的價值。
三、社交互動
(一)團隊責任的理念:培養學生在團隊中的責任意識
在團隊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也是勞動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團隊合作,學生將意識到個人行為對團隊成果和目標的影響,從而理解責任的價值,能在勞動中懂得尊重他人、分享經驗,從而促進團隊目標的達成。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學校花園的清理工作,明確任務為清理垃圾、修剪植物,目標是讓花園煥發新生。而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負責花園的一個區域,小組成員需要自主分配具體任務。教師要關注小組內部的有效溝通,可以引導學生嘗試設立組長負責協調工作,定期組織小組會議,分享進展和解決問題,或者提供一些關于團隊合作、責任和環境保護的教育材料,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活動的目的和重要性。在任務開始前,教師可鼓勵學生討論如何合作,向他們強調任務的成功依賴于每個人的貢獻。總之,團隊合作能夠讓學生通過合作、分工、溝通等實際行動體驗責任意識的重要性,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個人發展,對勞動教育的推進也有積極意義。
(二)社會責任的擔當:激發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
社會責任感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從而更好地理解個體行為與社會整體的關系。通過培養社會責任感,學生能夠尊重和關注社會公共利益,形成公民意識,在面對社會問題時能夠主動承擔責任并采取積極的行動[3]。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組織義賣或募捐活動,讓學生自愿參與并將所得款項或物品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群或慈善機構,培養學生對弱勢群體的關愛和責任感;還可以開展環保主題的宣傳活動、組織講座來提高社區對環境保護的認知,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種責任意識的培養不僅有益于學生個體的成長,還能促使他們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四、激勵激發
(一)獎勵的正向激勵:建立責任獎勵機制
獎勵機制可以激發學生勞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可以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更加投入勞動活動。同時,這還有助于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相互競爭和合作中共同進步[4]。具體來說,當學生進行集體勞動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勞動能力,設定一定的獎勵標準,將學生完成任務的質量、速度和積極性等作為評價標準,設置不同級別的獎勵,如優秀獎、進步獎等,以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勞動。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如學習用品等;也可以給予精神鼓勵,如表揚、頒發榮譽證書等。此外,可以將學生的勞動表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作為評選學校優秀學生的一個重要依據。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勞動實踐總結會議,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勞動經驗和收獲,同時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認可,激發他們的動力。建立責任獎勵機制能夠有效培養小學生在勞動教育中的責任意識,使他們更主動地承擔責任。
(二)目標的激發:設定個人責任目標
在小學生勞動教育中設定個人責任目標能夠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在勞動過程中應承擔的責任,從而培養他們對工作任務的認真態度,使他們通過實現個人責任目標,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自信心,增強責任意識[5]。例如,在出班級黑板報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訂一個詳細的計劃,這個計劃應該包括每個學生的任務、完成時間以及如何與其他同學協作等。通過制訂計劃,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責任和任務,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教師也可以直接將出黑板報的任務分成若干部分,如設計、繪畫、書寫等,然后,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將任務分配給不同的學生,這樣既能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感,也能發揮他們的特長。在黑板報完成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總結和反饋,讓學生分享自己在這次勞動過程中的感受和收獲,以及對其他同學的評價,這樣既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也能激發他們繼續努力的動力。總之,通過設定個人責任目標,勞動教育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意識,不僅促進了學生在具體任務中的表現,同時也有助于讓他們形成全面的責任意識。
結語
小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需要教育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尋求有效策略。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深入剖析了情感共鳴、實踐引導、社交互動和激勵激發等四項具體策略,旨在為教育者提供參考,幫助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建立起扎實的責任觀念。同時,責任意識的培養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通力協作,本文提出的策略僅為一個切入點,期待在實踐中得到驗證。在共同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的道路上,我們要共同追尋更多創新性的方法,為下一代的成長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李麗妍.在勞動教育中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意識[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3(6):46-48.
何蘭英.在勞動教育中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意識[J].甘肅教育,2020(16):57.
唐詩雨,郭祥超.小學生勞動觀問題與培養淺析[J].中小學班主任,2023(9):34-36.
梁其楠,王天慧.新時期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問題的再思考[J].基礎教育論壇,2023(15):3-4.
王小穎.小學生勞動教育的價值定位與實踐路徑[J].科普童話·原創,2022(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