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歡 郭金忠
摘?要:近年來隨著課程思政的深入開展,高校課程思政實施已從“探索嘗試”的1.0時代進入了“全面融入”的2.0時代。如何根據不同專業需求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成為了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環節。本文結合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要求,運用CIPP模型從課程背景、課程投入、課程實施和課程效果4個維度構建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并提出“實施—評價—反饋—改進—再實施”的方案,以期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的目標,持續提升課程思政的育人實效。
關鍵詞:CIPP;電子商務;課程思政;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9.066
0?引言
全面推行課程思政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方式,是實現“三全育人”的關鍵舉措。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提出“建立健全多維度的課程思政建設成效考核評價體系”,要求高校結合不同專業特點,因地制宜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促進課程思政建設不斷完善和優化,提升育人水平和實效。
1?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構建的意義
電子商務專業是典型的交叉型學科,天然具有“工管融合、文理交叉”的特性。因此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要以專業教學國家質量標準為基本遵循,既要培養學生具備現代管理和信息經濟理念,掌握信息技術和電子服務綜合技能,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良好的知識結構;又要突出實踐創新性,將創新創業培養納入實踐教學體系,以大學生雙創項目和各類學科競賽為抓手,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還要講好中國電子商務創業故事、傳播中國電商品牌,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問題,鍛煉和提高學生對國家、社會及電子商務領域發展的洞察能力和敏感度,激發學生報效國家、服務社會的擔當意識。培育學生誠信服務、德法兼修的職業素養,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最終達到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目的。
課程思政是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建設的頂層理念,為專業課程植入了時代性、前沿性和生命力。隨著課程思政建設的推進與落實,如何建立多維度、全過程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研究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評價體系,一方面能充分發揮示范、帶動、輻射作用,激勵一線教師和教育管理者轉變理念,使課程思政工作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可以豐富相關理論研究,評價體系包含的教學要素和教學規律具有一定的普適性,能為其他專業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的構建提供參考。
2?文獻綜述
課程思政是近年來國內高校教學研究的熱點問題。當前學術界主要從課程思政內涵解讀與體現、課程思政建設與改革、教師思政能力建設與培育、人才培養路徑等方面研究。從2020年開始,學者開始關注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的研究,主要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開展研究。
在理論方面,趙曉兵等在分析課程思政的內涵、特點、重要性的基礎上,闡述質量評價的瓶頸和體系構建的思路;陸道坤從評價的理路、評價體系、評價標準、評價模式、評價結果運用等方面設計與實施,并給出指導性意見;胡洪彬梳理評價的主體、客體、內容和程序等要素,從“誰來評價”“去評價誰”“評價什么”以及“如何評價”等方面分析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的體系架構。
在實踐方面,王飛等從思專融合規劃、思專融合實施和思專融合效果三個方面構建課程思政與專業課融合教學效果評價體系;馬孟偉等從目標定位、師資隊伍、課程資源、教學實施、教學效果5個方面構建評價體系;由于CIPP模型與課程思政的適切性,一些學者開始研究基于CIPP模型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但大多偏向理論框架構建,僅有許祥云、佟瑞鵬、王小麗、王紅滿等學者應用于具體的學科和課程實踐中。
由此可見,關于“課程思政”的研究成果總體呈現出重建設輕評價,重結果輕過程的特點?!罢n程思政評價體系”的研究仍處于探索與改進階段。一方面,評價體系偏重理論模型研究,評價指標設置各有側重,尚未形成統一標準,且缺乏專業針對性和課程針對性;另一方面,指標權重的確定多為主觀賦值法,缺乏統計學意義,難以全面、立體量化考查課程思政開展情況。課程思政評價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均有待進一步加深。
3?基于CIPP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3.1?CIPP評價模型簡介
CIPP評價模型,由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4個方面組成。該模型更關注過程評估和反饋,側重評價的改進作用而非評價的結果,因此有助于全面系統地反映評價對象的整體情況,與課程思政持續建設的需求高度契合。
3.2?基于CIPP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評價模型
結合電子商務專業特點,以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增值”為評價原則,利用CIPP評價模型從課程背景、課程投入、課程實施和課程效果4個維度,構建科學、合理、可操作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并對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實施效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估,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的目標,持續提升課程思政的實效?;贑IPP的課程思政評價模型框架如圖1。
3.3?基于CIPP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評價模型框架,對《綱要》等政策文本進行分析,結合電子商務專業特點,初選課程思政評價指標如表1。
4?基于CIPP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的實施
基于CIPP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按照課程思政“實施—評價—反饋—改進—再實施”的循環體系進行實施,具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的構建。以專家、同行、任課教師、學生等為評價主體,在政策文件分析的基礎上,基于CIPP理論從課程背景、課程投入、課程實施和課程效果四個維度構建課程思政指標體系。第二階段,課程思政評價的實施。利用層次分析法等方法確定指標權重、建立評分因子,計算課程思政的綜合得分。第三階段,課程思政評價的運用。以評促改、以評促建,切實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實效。一是“主戰場”建設。將課程思政理念貫穿于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中,以規范性、實用性、時效性為原則加強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建設,打造卓越課程思政體系。二是“主力軍”建設。以虛擬教研室建設為契機,積極開展集體備課、課程思政示范課、觀摩聽課、專題教研、培訓研討等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造就學習型、反思型、研究型課程思政教師的造就。三是“主渠道”建設。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有的放矢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推動課程思政教學內涵式發展。綜合運用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以學科競賽和社會實踐為抓手,不斷拓展課程思政建設方法和途徑。
5?總結
指標體系是評價課程思政的重要環節。本文依據《綱要》等政策文件、結合文獻資料以及電子商務專業培養要求,運用CIPP模型構建了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指標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亦可能覆蓋不夠全面,后續要結合德爾菲法和實證分析,進一步驗證指標的合理性和一致性,為下一步方案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胥煒,廖開蘭.基于CIPP模式的高校課程思政評價初探[J/OL].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3,(10):113.
[2]解佳龍.基于CIPP模式的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體系構建[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3,42(07):4548.
[3]王珊.基于CIPP評價模型的高職課程思政評價機制研究[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4(04):8487.
[4]佟瑞鵬,王樂瑤,王露露等.基于CIPP的安全學科課程思政評價[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22,32(12):1924.
[5]陸道坤.課程思政評價的設計與實施[J].思想理論教育,2021,(03):2531.
[6]趙曉兵,殷雅輝.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構建與效果提升[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48):2022.
[7]胡洪彬.邁向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的體系架構與機制[J].中國大學教學,2022,(04):6674.
[8]王飛,唐杰,莊敏.“三全育人”背景下課程思政與專業課融合教學效果評價[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39):3537.
[9]馬孟偉,王茜,金莉,等.護理本科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學雜志,2022,37(01):610.
[10]許祥云,王佳佳.高校課程思政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基于CIPP評價模式的理論框架[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01):4760.
[11]王小麗,費素定,王艷,等.基于CIPP構建高職醫藥衛生專業課程思政質量評價指標體系[J].現代職業教育,2023,(20):8992.
[12]王紅滿.新文科背景下基于CIPP模型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構建——以金融學課程為例[J].科技創業月刊,2023,36(01):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