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喆
摘?要:近年來,我國教育方式與手段不斷與國際接軌且聯系密切,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即成果導向理念(Outcomes?Based?Education)也被引入我國教育界。從目前來看,OBE理念對我國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教學及結果量化考核等多方面都產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西方經濟學課程作為管理類學生的必修課,對學生日后財務思維的建立、管理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如何將OBE理念融入到西方經濟學課程改革當中是當前教育界學者所關注的問題。因此,首先需要對OBE理念和西方經濟學課程改革內容進行文獻梳理,對OBE理念有更清晰的認知,以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好進行運用。
關鍵詞:OBE理念;課程改革;西方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9.080
0?引言
成果導向教育(以下簡稱OBE理念)最早是從美國源起的,為了應對新工業革命對高等教育的沖擊,并且為了提高人們對科技貢獻方面的滿意度,美國教育學家開始反思教學的實用性與教學成果的重要性。1981年,美國教育學家Spady等人提出了OBE理念并迅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此后十年的時間里,OBE理念快速被人們所接受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2013年,我國正式成為“華盛頓協議”簽約成員,OBE理念開始在我國得到推廣及應用。
1?OBE理念界定
1.1?OBE概念
OBE理念是指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是學生經過教育過程最后取得的成果,這里所指的成果不僅包括學生的感覺、感知和所了解的內容,更針對的是學生完成學習所獲得的最終成果及實際應用的能力。OBE理念要求所有的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都是環繞明確的學習成果所開展的,完全做到以學生為中心。2018年,我國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明確要求要“以生為本,成果導向、持續改進”,這與OBE教育理念是相吻合的。
1.2?發展歷史
OBE理論的發展與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所興起的人本理論處于同一時期,到20世紀90年代,OBE理念逐漸在世界各地進行傳播。此時,美國經濟蕭條,復蘇緩慢且乏力,失業率持續增長,工廠及企業接連倒閉,因此這時的教育教學最終目的不再是為了就業,而是要注重最終的學習成果與能力。目前,OBE教育理念在工程、醫學等專業進行了廣泛應用,并逐步推廣至經濟、管理和心理學科的應用。OBE理念更關注學生的高階能力,如創造性思維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與組織策劃能力,綜合來看,目前OBE理念正逐步在中國推行,對于OBE理念的運用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持續進行調研和實踐。
2?OBE理念在教育教學的應用
通過利用中國知網進行文獻數據收集,自2013年伊始,我國學者對OBE理念的分析與應用呈現井噴式上漲,以OBE理念為主題的文獻達到了9744篇。具體來看,我國學者對OBE理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課程思政及教學改革等方面,接下來是利用OBE理念對專業人才培養進行了分析,主要表現在建筑、醫學、計算機、貿易經濟和會計專業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獻回顧的方法闡述OBE理念在我國高等教育教學等方面的運用。
2.1?OBE理念對人才培養方案的影響
回顧最近3年的文獻,史琪(2023)通過產教融合視角下的“123459”框架并融合OBE理念重構了適合本校的數智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傅華麗、詹晶等(2023)探討了OBE理念與新文科背景下經管法學的聯合培養研究路徑,從通識教育、專業基礎教育、專業融合教育和專業實踐教育進行改革。孟彬、王菲(2023)基于OBE理念構建了“2+1+1”的人才培養方案。李寶虹、國雨晴(2022)則首先分析了數字時代財會類人才的轉型趨勢,基于成果導向的模式提出了以數字能力作為主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周鮮華、張羽兮等(2022)以非全日制MPACC為例,調查了非全日制MPACC生源與人才培養現狀,從而將OBE理念和三螺旋理論結合,確定了以學生為中心,成果為導向的動態調整培養模型。胡海智、吳鳳嬌(2021)對閩南師范大學國貿專業的人才培養改革進行研究與梳理,以需求為導向定向人才培養為目標,明確學生能夠所收獲的專業知識、能力結構與綜合職業能力。
2.2?OBE理念在課程教學方法的應用
馮思敏、蔡銘等(2023)以“課程思政”作為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了“OBE跨學科融合”的教學創新,把“OCAS逆向設計、思政為先、學生中心、學科融合與持續改進”五大理念貫穿到整體教學過程中。胡逸群(2023)對經濟大數據分析方法課程改革進行了探討,他認為OBE理論的運用,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李元霞(2023)探究了OBE理念下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明確了課程思政目標、素質目標和能力目標,并創新了教學方法與手段。林友諒、周金城等(2022)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專創融合”的課程改革路徑,構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和素質培養為主線的實訓課程教學方式,并用具體案例闡述了專創融合的運用技巧。鄭海英(2021)對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預期目標和相應教學活動組織進行了重設,配合OBE理念,設計了學生評價教學體系以及案例效果的評價體系。
2.3?OBE理念對課程考核量化的研究
目前OBE理念在課程考核量化的具體研究還比較少,教師對于課程考核的辦法依然較多采用閉卷考核的形式,只有小部分教師采用學生互評等方式進行了考核量化。韓東岐、季秀杰(2023)認為在OBE理念下,課程考核應以“學生是否取得了預期成果”為目標進行開展,因此把課程分數按照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各占50%劃分,并采取了過程化評價與期末考評相結合的形式。趙永莉、吳子澄(2023)以基礎會計課程為例,對OBE理念下的翻轉課堂學習評價體系進行了重構,通過設置“三階段九方面”的課程指標體系進行成績量化,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李猛、賀俊艷等(2022)以OBE理念為基礎,將課程思政融入成績量化體系,利用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課程論文與見習參觀等形式,從多方面考查學生成績。葉阿忠、付玉等(2021)則將終結性考核成績所占比例調整至50%,形成性考核提高至50%。
3?西方經濟學課程改革的現狀
西方經濟學課程作為經濟類、管理類學生的必修課,在整個理論知識體系里起著重要作用,該門課程主要以西方的經濟學理論知識為基礎,講授在市場經濟下如何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與利用。西方經濟學課程為學生提供了一套系統的基本經濟知識,包括供需關系、市場機制、經濟增長、資源分配等方面的理論和原則。這些知識對于理解和分析現代經濟體系至關重要,對學生未來從事經濟相關工作或研究奠定了基礎。
3.1?教學內容改革的存在的問題
根據現有的文獻來看,西方經濟學課程在教學內容改革上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節、忽視多元化視角以及對現實經濟挑戰的滯后性等問題。苗書迪(2023)認為在課程中要關注新時代下創新創業案例,多角度剖析創新創業案例,根據所學經濟學知識分析其原因和影響因素。嚴雙艷(2023)則表示要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創新創業項目、沙盤虛擬項目等,從而在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專業能力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創新力。而王小娜(2022)則認為西方經濟學的教學內容還存在著語言過度數學化的問題,需要在教學內容里落實理論教學并對數學的作用進行深入了解。王常林(2022)表明“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把握好課堂教學時間,設計更多的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案例。
3.2?教學手段與方法改革現狀
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目前正在向更加多元、靈活和實踐性的方向發展。朱越、劉天森等(2023)基于耦合協調度分析法調查發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度不足,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可通過翻轉課堂、參與式教學、實地調研等方法將愛國愛民、愛崗敬業等思政元素融入西方經濟學課程中。陳靜(2022)則在西方經濟學課堂中引入了以學生為中心的BOPPPS教學模式。范小仲(2022)則根據理論設計了教學內容,并按照組織邏輯組織了教學內容,采用比較分析法,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楊愛君、王思詩(2022)將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應用于西方經濟學課程中,從課堂內外互動環節設計、課程資源建設與考評機制創新進行實踐。王曉川(2021)則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了比較案例法、情境分析法和多維啟發式教學法。
3.3?課程考核量化的情況
西方經濟學課程的考核形式可以因學校和課程設置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閉卷考試、課堂參與討論、課程論文等幾種形式。白銀(2023)對于西方經濟學課程考核建立了過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與綜合性考核為一體的考核體系。趙家瑩、杜書云(2022)則表示期末成績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唯分數論,要在平時成績里面融入多種方法進行評價。殷頌葵(2021)嘗試在課程中建立學生學習評價制度,以全面評估和獲取學生學習情況與成果。李淑(2020)為了把創新能力融入西方經濟學課程考核之中,利用“案例引導+任務驅動”的模式通過案例分析、主體調查等形式進行評定。
4?基于OBE理念的西方經濟學課程改革方向的思考
OBE理念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評估,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具體能力和技能。
4.1?設立明確的教學目標
基于OBE理念,西方經濟學課程需要明確設定學習目標,明確期望學生在課程中獲得的核心知識、技能和態度。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西方經濟學課程開設于財務管理與物流管理兩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主要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能力。在此基礎上,將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為培養學生誠信、道德與客觀嚴謹的扎實作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消費觀,通過該課程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經濟學科基礎知識,并具有一定的經濟分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4.2?以能力為導向、理論知識為主、思政元素為輔的教學設計
在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將學生希望所取得的成果作為指導,設計相應的學習活動和評估任務。包括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案例分析、團隊合作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解決問題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教學設計里還需要考慮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注重課前預習、課中把控,課后監督復習。表1為部分思政元素與西方經濟學的課程融入。
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對需求量的影響理論講授、課堂討論讓學生正確認識“奮斗創造美好生活”的意義,引導學生把握青春時光;
效用理論講授、案例導入通過引入幸福方程式,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消費方式,教育學生崇尚節儉,理性消費,慎用信用卡,警惕校園貸危害,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企業的利潤最大化目標理論講授、案例分析對比拓寬聯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實現形式,結合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討論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目前生產目的與以前經濟學中一般廠商生產目的有何異同,讓學生通過參與研討,主動思考、發表觀點,增強學生國情、黨情的意識;
洛侖茲曲線和基尼系數理論講授、案例分析對比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分析公平和效率的關系,聯系中國實際情況,深入理解脫貧攻堅戰等重大部署,深化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認識,堅定“四個自信”。
在課前預習上,教師完成每次課程教學設計后,可利用慕課堂、學習通等信息技術手段將課程PPT、知識內容、案例討論等布置給學生,學生可以自主學習,提前了解新知識點,整理好不理解的內容。學生也可通過在線上教學平臺留言與教師進行互動,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課前預習情況。
在課堂面授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預習情況進行知識講解,也可積極采用翻轉課堂、情境教學法、PBL教學法等形式,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師為輔開展講授。對于一些較為簡單的概念可以選擇簡單帶過,應著重講解提問較多的問題與學生認為較難理解的知識。
在課后監督與復習上,教師可以通過一對一答疑指導做到因材施教,還可以通過布置討論、心得體會讓學生反思自己的所學,也可鼓勵學生多閱讀各類財經類新聞,以經濟學視角看待和分析時下熱點問題。
4.3?針對性的評估和反饋機制
基于OBE理念,考核應該圍繞學習目標和學生的能力展開,注重對學生實際能力的評估。以本校西方經濟學課程為例,學生總成績由40%的形成性考核與60%的終結性考核組成,其中形成性考核指標包括平時作業、課堂表現與課外學習。課堂表現主要體現在課堂參與和討論、小組項目和演示,該部分主要交由學生采取互評的形式進行打分,課外學習則依據學生對財經類新聞或者案例的分析所形成的報告評價。
5?強化實踐與應用
西方經濟學課程改革應該更加注重實踐和應用的環節。通過實踐活動、企業合作、實地調研等,將學生置于真實的經濟環境中,讓他們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應鼓勵學生參與企業實踐項目,如經濟調研、市場調查、企業咨詢等,這樣的項目能夠讓學生親身接觸真實的經濟環境,并通過實踐解決問題和提出建議。
6?結語
西方經濟學課程作為管理類、財經類的專業基礎課程,對學生今后專業基礎知識理論框架的奠定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該課程還能幫助學生運用經濟思維辯證看待問題,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經濟問題。在OBE理念下,教師以學生預期學習成果為導向,通過創新與重構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使教學成果達到最大化。總而言之,OBE理念在西方經濟學課程教育中強調學習目標導向、學生能力培養、多樣化的評估方式、實踐與應用導向以及跨學科整合。通過這些改革方向,旨在確保學生能夠獲得實際運用經濟學知識的能力,并滿足現實經濟環境中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程金亮,劉沛萱.基于OBE理念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析——以經濟學課程教學為例[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3,(07):100104.
[2]馬佳,汪宏友.成果導向教育(OBE)理論研究文獻綜述[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08):8889.
[3]李寶虹,國雨晴,崔佳.基于OBE理念的數字時代高校會計人才培養研究[J].教書育人,2022,(12):6466.
[4]胡平.高職院校經濟學課程改革研究文獻綜述[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5):3437.
[5]朱越,劉天森,周莫,王成剛.基于耦合協調度分析的高校“西方經濟學”課程思政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3,(08):113116.
[6]范小仲.西方經濟學課程組織設計與教學方法創新研究[J].教師教育論壇,2022,(05):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