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的實施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積極改善自身的思想觀念,從提質增效的原則出發,探索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路徑,幫助學生改變重復、低效的學習狀態,使學生獲得終身發展所需的能力和品格,改善教育教學的效果。因此,文章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了小學自主學習教學評一體化策略,以期通過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的構建來優化學生的自主學習環境,使學生可以得到更加科學的指導。
在雙減的背景下,學生的自主學習引起了更多教師的關注,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收獲自主成長的本領,成為落實雙減政策的一個重要路徑。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教師指導不夠充分、學生學習方式不恰當等原因,導致了學生自主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因此,為了全面落實雙減政策,教師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空間。而借助教學評一體化的實現,則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1 問題的提出
1.1 雙減提出的要求
雙減政策是立德樹人教育背景下采取的重要舉措,目的是讓學生減輕不必要的負擔,在科學的指導下展開學習。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學生負擔過重、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等問題,很多學生在課后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背誦和寫作業,導致學生逐漸對語文產生了枯燥乏味的印象,也導致學生沒有真正體會到語言的內涵、文字中傳統文化的價值,沒有獲得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成長,語文學科在育人上的功能不能得到真正地體現。因此教師有必要去探索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改變落后的學習方式,獲得更加有效的學習手段,用科學的手段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1.2 小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
在雙減的背景下,教師需要重視起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學生創造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使學生獲得自主發展的能力。現代社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不同領域的知識也越來越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中關注學生自身所具備的潛能,讓學生獲得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合作能力等基本素質上的發展,因此教師需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獲得獨立成長的基本素質,為學生將來面臨更大的挑戰奠定下良好的基礎。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學習經驗不足等原因,導致學生往往無法比較好地完成自主學習的任務,給學生的學習質量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給予學生適當的支持,幫助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使學生逐漸獲得自主發展的基本品質。
1.3 教學評一體化的意義
教學評一體化是指將教學評價嵌入到教學過程中去,用評價來檢驗教與學的成果、分析教與學當中存在的不足、為教與學提供科學的指引,實現以評促教、以評促學。通過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運用教學評一體化的思想,可以讓教師更好地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或者取得的進步,為學生提供恰當的指引,將教學評價的作用充分地展現出來。在新課程標準中,也強調了教學評一體化的實現,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
因此,在雙減的背景下教師有必要立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加強對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用評價來完善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促進教學質量的改善。
2 雙減背景下小學自主學習教學評一體化實施策略
2.1 加強內容分析,建立學習目標
在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中,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展開深入的分析,提取其中滲透的核心素養要素,依托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來設計學習目標,從而為教學活動和評價活動的展開提供可靠的依據。在設計目標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當前的學情,設計具有可操作性的學習目標,避免給學生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例如,在《夜間飛行的秘密》教學中,教師從以下的角度來構建學習目標。
一是從這一單元提出的語文要素來進行分析。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需要教師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按照從全篇文章或者某個角度來提出問題、篩選問題、分析問題價值的順序來逐漸掌握有效提問的方法。而經過上一篇文章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針對某段內容或者全篇文章來提問的方法,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則要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引導,讓學生學會根據自己的閱讀目標來進行提問,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有針對性提問的方法。
二是從教學內容來看。《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一篇科普說明文,文章有著比較強的結構,邏輯比較完善,文章的寫法也是很值得琢磨的,如在文章的一開頭就很有設計感,寫了三次實驗的過程,這些都是值得學生提問的內容,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構思。
三是對學情進行深入的分析。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處在好奇心旺盛的時期,學生在課堂上產生的疑惑也比較多,但是由于學生的邏輯思維發展不完善、注意力容易轉移等原因,導致學生經常無法提出對學習有真正幫助的問題,因此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
基于上述的分析,最終制定了如下的學習目標。
①學生在自學生字詞的過程中可以將自己提出的問題記錄下來,養成良好的質疑意識。
②學生掌握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分類的有效方法,發現有效提問的基本思路。
③學生可以基于自己提問的問題,對文章進行細讀,發現問題的答案,獲得解決問題能力上的提升。
④學生養成良好的表達意識,在學習中愿意和同學、教師分享自己的發現。
⑤主動了解更多受到動物啟發而產生的發明,體會到人類科技發展的意義,感受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必要性。
如此,通過設計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學習目標,可以讓教師對如何引導學生、怎樣進行評價形成清晰的認知,從而推動教學評一體化的落實。
2.2 立足學習目標,設計評價機制
在確定了學習目標之后,教師要根據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設計出完善的評價機制,從而為教師展開過程性的評價奠定下良好的基礎。教師設計的評價機制要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注重方法的多樣性,以及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從而體現雙減下的育人原則,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獲得適合自己的成長空間。
例如,在《夜間飛行的秘密》的教學中,基于設計出的學習目標,教師制定了如下的評價價值。
首先是評價的內容和評價的標準,具體如表1。
評價方式:在本次的教學中,使用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三種手段,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全面的評價。
評價中的注意事項: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每個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習方式都有所差異,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也會有很大的區別,因此教師有必要對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分析,客觀地看待不同學生的進步或者不足,做出適合的評價,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如此,通過在教學活動實施之前設計出適合的評價機制,能夠讓教師更好地對教學過程進行觀察,發現其中的問題。因此教師要重視起評價機制的建立,探索更加科學有效的評價手段,促進教學評一體化的實現。
2.3 基于評價要求,推進教學活動
(1)強調自主學習
在雙減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可以真正成為學習上的主人。因此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支持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幫助學生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性,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被逐漸挖掘出來。
例如,在《夜間飛行的秘密》教學中,基于本次教學的特點,教師在上課之前給學生布置了預習的任務,并且鼓勵學生提出來自己的問題,使用語音、小紙條等方式,在上課之前將自己的問題分享給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反饋進行分析,教師發現學生對以下的問題十分感興趣:對于這篇文章的題目,為什么要去了解夜間飛行的秘密?在飛機上,為什么會有兩盞不同顏色的燈?蝙蝠在晚上的時候是怎么捕捉蚊子、飛蛾的?超聲波是什么?無線電波是什么?通過這些問題的了解,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興趣點、關注點以及學生當前的提問能力,從而讓教師可以實現對學生的初步評價。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讓學生合作來展開對文章的探索,設計出一份提問單,看看文章中都有哪些值得探索的問題。在學生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也會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觀察,并且引導一些不善于溝通的學生以適合的方式參與到學習中去,激活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學生獲得了充足的自主學習體驗之后,教師再引導各個小組來介紹討論的結果,說一說小組內成員都對文章提出了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起到什么作用等等。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教師再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了解如何進行有效的提問。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增強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自主性,讓學生可以實現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有效轉變,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落實雙減的要求。
(2)重視方法多樣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使用豐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從而更好地挖掘出學生的學習潛能。基于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教師可以使用項目學習、微課學習、表演學習、辯論學習等多種多樣的方法,使學生在多樣化的學習中獲得實踐能力、表達能力等多個方面的成長,提升教學的整體效果。
例如在《夜間飛行的秘密》教學中,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自己的好奇心等手段,提出了較多的問題,而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部分學生無法較好地解決。因此教師運用了“小先生制”的教育思想,組織學生展開了“學生講課”的活動,讓學生化身成為小先生,替其他人解決困惑。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可以用舉手的方式來爭當小先生,從而創造出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對于課堂上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在課后還可以通過上網調查、單獨詢問教師來解決,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主學習路徑。
(3)教師適當指導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根據對學生的觀察,以適合的方式參與進去,幫助學生解決困惑、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在對學生進行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強調以方法指導為主,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結論,導致學生失去思考動機的問題。
例如,在《夜間飛行的秘密》教學中,有的學生提出了問題:課文的寫法是什么?這個問題對于學生來講存在一定的難度,很多學生無法從整體的視角上來分析文章的寫法,而只能夠對片段進行鑒賞。因此在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觀點的同時,教師也對學生進行了必要的引導,幫助學生從整體上來理解文章的寫作方法,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一定的支持。這篇文章的寫作框架可以歸納為問題導入——層層遞進,作者從飛機是怎么飛行的這個常見的問題出發,引出來了人們從蝙蝠這種生物身上得到的啟示,進而介紹關于蝙蝠的多種實驗,用詳略得當的描述來完美解決一開始提出的問題,最后再做到首尾呼應。在學生了解了文章的寫作方法之后,教師還引導學生展開了認知上的遷移,鼓勵學生思考自己在寫作科普說明文的過程中可以使用怎樣的方法,從而使學生產生認知遷移的意識。又比如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發現部分學生不懂得如何使用做批注的方式來進行閱讀,也不會使用教材上的批注,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引導,讓學生知道批注是什么、可以怎么做批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4 實施過程評價,發現教學問題
在教學評一體化的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將評價融入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去,用過程性評價來診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地做出教學方式上的調整。因此在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教學評一體化構建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全面的觀察,客觀地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從而做出適合的判斷。
例如,在《夜間飛行的秘密》教學中,教師通過對教學的過程進行全面的觀察,發現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如有的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無法針對文章的內容來進行提問,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人們根據從蝙蝠身上受到的啟發而發明科技的故事,而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卻一直圍繞著蝙蝠生活在哪里、蝙蝠有多大、蝙蝠是什么動物等方面,這些問題僅僅出自學生的好奇心,對于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沒有較大的幫助,容易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又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存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問題,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隨機交談。又或者有的學生無法適應合作學習交流,難以較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等等。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也遵循了差異性的原則,利用大數據手段對學生在這堂課上的表現和之前的表現進行對比,從而幫助教師去了解學生取得的進步或者產生的退步,對學情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在實施過程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思考問題,深入分析導致學生學習表現不理想的原因,并且要善于進行分析,發現教學活動設計上存在的不足,從而讓自己可以采取更加恰當的措施。此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展開自評以及相互評價的活動,引導學生去全面分析自己在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促使學生學會反思,將學生的學習潛能更好地釋放出來。
2.5 立足評價反饋,實施教學改進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大多會忽視評價的實際價值,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評價,缺少對評價結果的使用,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在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過程中,強調要運用評價的結果來改進教學的方式,使教學質量獲得提升。教師需要認真分析從評價中獲得的結論,根據對學情的認識來做出改進。
例如,在《夜間飛行的秘密》教學中,教師基于評價的結果,對學生進行了針對性的引導。有的學生在本次的教學中仍然無法學會比較好地提出問題,會給學生后面幾篇文章的學習也帶來阻礙,進而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成長,對此教師采取了微課輔助的手段,為這部分學生提供了課后可以使用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可以在課后利用微課來總結自己掌握到的知識,對如何提問題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微課中,也為學生提供了其他的文章范例,讓學生在其他文章的探索中進一步掌握提問的方法。對于在合作學習中表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發現這是由于學生自信心不足,總是擔心自己會出現錯誤,因此使用了改善提問方式、注重激勵評價等手段,從而讓學生可以逐漸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在評價中,發現部分學生存在學習退步的情況,提出的問題沒有上一節課提出的問題好,之后通過觀察,發現學生存在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問題,因此也對學生進行了心理上的引導。
在實施教學改進措施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遵循學生的差異性原則。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成長規律,向學生提出不恰當的要求很容易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畏難的情緒。因此教師有必要對學生的性格、接受能力等要素進行分析,從而給學生提出適合的建議,落實雙減的育人要求。
3 雙減背景下小學自主學習教學評一體化實施注意事項
在雙減的背景下,教師要重視起對學生自主學習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用教學評一體化思想來改善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協調好教師的教導和學生的自主學習之間的關聯,用更加科學的方式來挖掘出學生的潛能。而基于自身的教學經驗,教師在構建教學評一體化的過程中,還應當關注以下的事項。
3.1 關注學生差異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經常會采取統一化的教學,讓學生去完成固定的任務,用統一的標準來對學生進行評價,久而久之,很容易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畏難的情緒,學生的個性也容易磨滅。雙減在減負學生學業負擔的同時也更加提倡為學生創造個性化的成長空間,讓學生可以在貼近生活的空間中學習,使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都可以釋放出來。因此在雙減的背景下,教師要建立起靈活的評價標準,正確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成長優勢和規律,因此教師也要從多個角度來看待學生。當然,關注學生差異并不意味著降低對學生的要求,而是需要教師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適當放慢腳步,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3.2 加強技術應用
在實施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教育技術的使用,從而更好地推進教學目標的落實。和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教育技術的使用不僅能夠增強教學的靈活性、開放性、直觀性,還可以幫助師生突破傳統教學的物理局限,讓學生在家中也能夠展開有效的自主學習。同時,借助對技術的合理使用,也能夠幫助教師實現對學情的深入認識,讓教師從更多的角度來獲得學生的信息,從而幫助教師實施更加有效的評價措施。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起對技術手段的應用,為教、學、評價的展開創造良好的空間。
4 結語
面對雙減提出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推進學生的自主化學習,并且加強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讓教學評價的功能可以更好地發揮出來,用評價來改善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獲得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教師要正確理解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以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義,基于對學生認知規律的理解,組織多樣化的教學和評價活動,實現教、學、評價的有機結合,逐漸改善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落實雙減的要求。
本文系貴港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雙減’背景下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3151。
(作者單位:貴港市港南區橋圩鎮姚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