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杰,王寧,劉慧倩,劉振宇,唐永璽,尹志康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重慶 400016
目前,在臨床操作過程中,對于上尿路結石的主要處理策略包括體外沖擊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SWL)、經皮腎鏡取石術(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以及開放性手術。然而,過去的輸尿管硬鏡技術仍然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約,導致治療效果不夠理想[1]。EWSL和PCNL被廣泛應用于治療輸尿管上部結石以及腎結石治療中[2]。由于具有低損傷以及迅速的康復效果,輸尿管軟鏡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它也正在逐步取代一些常規的開放式結石切除手術以及PCNL技術[3]。基于此,本文將分析輸尿管軟鏡治療上尿路結石的應用進展。
歐洲泌尿外科學會建議,對于直徑≤2 cm的上尿路結石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法是體外沖擊波碎石術[4]。然而,對于直徑>2 cm的結石,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應被優先考慮。雖然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在手術中沒有任何傷害,但是其排石過程較為漫長,因此,如果存在腎臟結構不正常、肥胖或陰性結石的情況,此種方式可能不會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5]。此外,它還有可能導致術后復發的梗阻、多次碎石和腎臟損傷,所有的因素都有可能會改變碎石的總體治療成果。與體外的沖擊波碎石技術比起來,逆向輸尿管軟鏡碎石技術有著更優秀的消除結石效果。同時,手術后再發生率也有所降低。雖然逆向輸尿管軟鏡碎石手術的結石清除效果優于其他方法,然而,當設計合適的經皮路徑時,可能會導致大規模的出血,并且還可能給腎臟及其附近的組織帶來損傷。所以,該手段的應用受到了某種程度的約束。與其他的手術技巧相較,輸尿管軟鏡在處理輸尿管結石以及腎結石的情況下,表現出了更強的微創技能以及更卓越的治療成果,因此,與傳統的碎石技術相比,它的效果更加突出。目前,此項技術已經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手術過程也日臻完善,其適用范圍也在逐步擴大,包括輸尿管上段結石和腎結石等[6]。
自20世紀80年代起,體外沖擊波技術已經成為治療尿路結石的主要方法。然而,如何使用此種技術,結石的具體位置、數量、組成物質和手術醫生的專業知識都會對結石治療產生影響。所以,其治療的準確度仍然有很大的疑問。盡管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是一種微型的醫療方法,但它對患者腎臟的實際傷害依然值得關注。在手術之后,一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腎血腫,這將使得治療的安全風險提高[7]。此外,體外沖擊波對結石的直接打碎使得結石的尺寸和形狀難以管理,從而可能導致諸如石街等多種不良反應。與此同時,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作為一種微創性的碎石手術,其對尿路結石的處理效果超過了體外沖擊技術。這個手術方法在處理腎下盞結石或嚴重腎積水結石的患者時,其療效相當顯著。盡管如此,由于該類手術是通過非正常方式引入到腎臟的,因此有可能對腎臟結構造成嚴重破壞,術后有可能面臨諸如出血、水中毒、尿源性膿毒癥、腎功能衰退等嚴峻挑戰。若無法迅速處理這些不良反應,有可能使得患者術后部分腎臟功能遭到破壞[8]。如果疾病狀況惡化,嚴重時可能會危及患者的生命。相較于通過皮膚腎鏡進行的碎石取石手術和體外的沖擊波。輸尿管軟鏡治療方法主要是利用人體的自然路徑進入腎部,具有較小的手術切口、較高的安全性,同時也能夠反復執行,術后的康復速度也會提高,術后的并發癥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9]。此外,它無需使用任何額外的輔助工具,使得操作人員的學習周期變得更為簡單,因此,它在基礎醫療領域的推廣應用也變得更為便捷。在理論層面,若患者未出現腎積水,并且已經接受了經皮腎鏡碎石取石手術,那么使用輸尿管軟鏡進行治療也能實現相同的效果。根據一些調查結果,對于直徑<2 cm的腎結石,皮膚腎鏡技術與輸尿管軟鏡技術的處理結果基本一樣,然而,相較之下,進行這種手術的風險較低。針對那些存在獨立腎、過重、移位腎解剖結構問題,或存在出血可能的上尿路結石患者,建議首選使用輸尿管軟鏡進行手術,這樣可以提高治療的安全性[10]。
尿路結石的確切位置對其排泄產生了顯著的效應,尤其在結石處在腎盂與腎盞的交叉點[11]。若患者的腎盂與腎盞交叉點的距離較短,結石的排泄效率將會顯著降低。王春濤等[12]的研究表明,尿路結石患者術后的殘石率受到腎盞和腎盂夾角的影響,即夾角較小時,殘石的數量也相應增加。這一發現進一步明確,腎盞和腎盂的夾角在結石的排出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Inoue小組運用輸尿管軟鏡碎石的方法對上尿路結石進行治療,而患者在進行手術前就已經進行過靜脈尿路造影。同時也對患者腎盂與腎盞之間的角度、腎盞漏斗的尺寸以及漏斗的寬窄程度等方面做了評估。研究發現,腎盞漏斗尺寸偏小、漏斗口徑偏寬、腎盞腎盂的角度偏大的患者更有可能成功地排出結石。但是,假設腎盞與腎盂的夾角<30°,手術后的碎石排放與消除就會遭遇重大阻礙。在執行輸尿管軟鏡碎石手術之前,需要清楚地了解患者腎盞和腎盂的解剖構造。針對那些有可能產生碎石排放問題的患者,需要立即設計新的碎石方案,以便最大程度地促進碎石的排放[13]。
實驗證明,腎積水的程度會明顯地影響輸尿管軟鏡手術的實施以及結石的清除。Ito小組已經為546例上尿路結石患者實施了輸尿管軟鏡手術,同時也對術后結石可能產生的自然排泄隱患展開了詳盡的探討。依照最近的調查結果,那些存在嚴重腎盂與腎盞膨脹的患者,腎結石更有可能堆積在腎下部[14]。這樣的結果引發腎臟正常解剖結構的改變,對于決定輸尿管軟鏡碎石術結石的準確定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它也可能會使一些位于腎盞頸部的結石被遺漏。對于嚴重腎臟疾病的患者,手術的難度極高,這導致了手術后的排石成功率顯著降低。所以,針對一些伴隨嚴重腎積水的尿路結石患者,需要在手術前設定清晰的結石排出方案,可以防止結石被遺漏,并提升結石的排出效率。
輸尿管軟鏡碎石術的成功與否,可能受到結石負荷、結石成分以及結石硬度的影響。主要的結石壓力是由結石的尺寸決定的,當結石尺寸擴大時,患者的壓力也會相應提高,從而導致排出的效果減弱。由于結石的負荷過重和碎石所需的時間較長,手術視野容易變得模糊,這導致漏石率的增加,從而使得術后排石的效率降低[15]。此外,那些承受著巨大結石壓力的患者,患者在打破結石之后,會形成更多的結石碎片,這些碎片極有可能堆積在腎盞與腎盂內。同時,一些較大的結石碎片有可能被掩蓋在腎盞與腎盂的下方,這有可能使得難以徹底查明結石,進一步降低了排出結石的效果[16]。周永等通過對32位接受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患者的臨床數據的復盤研究,揭示結石的構造及其脆弱程度會直接決定結石的清除效果。尤其是尿酸結石、碳酸磷灰石這類結石,它們的硬度較大、形態多變,碎裂起來相當困難,并且很可能會在腎臟的腔道中堆積,因此結石的清除效果會有所下滑[17]。毫無疑問,輸尿管軟鏡碎石術的實施階段,必須首先關注到結石的構造及其硬度,同時,還應依照結石的特性以及患者的實際情況,只有設計出適當的碎石策略,才有可能減少結石的堆積,進一步提高碎石的清除效率[18]。
由于輸尿管軟鏡碎石手術是一種內部微型的手術,使用輸尿管軟鏡的過程相當復雜。新入門的醫生經常由于光纖和鏡頭的碰撞導致腎臟的黏膜流血。如果醫生的操作技術并不嫻熟,患者可能會遇到碎石的持續時間太久、腎盂黏膜流血的情況,這些都將降低結石的排出效果。有調查結果揭示,術后的不良反應和手術醫生的專業素質有著緊密的聯系[19]。所以,當進行輸尿管軟鏡碎石手術來治療尿路結石時,必須努力降低手術者不當行為引起的不良反應。考慮到以上的因素,如術前的感染情況、使用的輸尿管軟鏡支架等,都可能對輸尿管軟鏡碎石的療效產生不利的影響。在手術之前,感染有可能會使得結石的殘余和其他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從而減少了清除結石的效果[20]。所以,在手術前可以進行抗生素治療,等到感染得到控制之后,再進行碎石手術,能夠增加清除石頭的效率[21]。在手術前使用輸尿管軟鏡支架,主要是通過長期的方式進行結石的排出[22]。然而,如果在手術前進行短期的支架置入,這不僅有助于減少術后感染的風險,也有利于輸尿管的擴張,同時也能減少輸尿管狹窄和撕裂的可能性,從而提升整個手術的效果[23]。但是,持續安裝支架會降低輸尿管的活動性,甚至導致其活動暫停,從而使得碎石的排出過程變得更為緩慢,對結石的排出沒有任何好處[24]。所以,要根據上尿路結石患者的實際狀態,制訂適宜的輸尿管軟鏡支架的放置方案,以降低輸尿管軟鏡支架的放置對結石清理的干擾[25]。
伴隨著基本設備和鈥激光技術的進步,輸尿管軟鏡在處理尿路結石的領域變得越來越常見,其安全性和效果已經被廣泛認可。盡管如此,術后結石的排出仍會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對于患者腎盂腎盞角度偏低、感染程度較高、結石壓力較大的情形,多鏡聯合的治療手段可能并無明顯效果,但是,需要依照患者的實際情況,設立個別化的治療策略。盡管如此,目前的技術在評估輸尿管軟鏡碎石手術后腎盂內壓、腎盞的大小和頸部的長短方面還無法做到精確預測。未來還需要繼續探索,以促使輸尿管軟鏡技術的更新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