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曌
摘要:國有林場作為我國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生態平衡和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森林撫育采伐是國有林場管理中的一項關鍵技術,對于提高森林質量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點探討了國有林場森林撫育采伐的關鍵技術,以期提高國有林場森林撫育的質量。
關鍵詞:國有林場;森林撫育;采伐技術;可持續發展
在國有林場森林撫育與采伐作業中,必須掌握好各項關鍵技術,對人工林進行科學、合理的撫育與管理,從而使森林結構達到最優,這也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國有林場,因林區雜草、次生林等不能利用的植被,再加上樹木的生長對光照的要求,必須對其進行全面的清除和砍伐;在此基礎上,根據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采用適當的生伐方法,為其他樹種的生長發育創造足夠的空間,以達到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1 森林撫育采伐概述
1.1 含義
森林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如何有效保護與開發森林資源,關系到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森林撫育就是在國有林場中,對大范圍林分進行合理管理的一種有效措施。森林撫育是指將國有森林從種植到成熟的全過程培育,它可以將國有森林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相結合,有效管理國有林場的樹木質量[1]。改良林木生長環境是對林木管理思想與方法的有益補充,對于推動國有林場生態環境的持續優化有著積極的意義。
1.2 積極作用
(1)改善林場環境。國有林場的樹木管理者可以根據不同種類的樹木生長習慣,采取不同的撫育采伐方式,從而滿足不同種類樹木的不同生長階段的光照、溫度、濕度等需要,逐步提高各種樹木的成活率,促使不同種類的樹木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可以進行自我保護,從而對國有林場的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2)強化國有林場林木質量。我國國有林場的森林資源可以劃分為人工林和天然林2種。人工林是一種以人力進行樹木培育的方法,其目的很明確,能夠按照不同的需求對撫育采伐的內容進行調整,一定程度上能增強林木的品質,更好地適應社會對森林資源的需求。天然林是指自然生長的樹種,有目標地砍伐長勢不好的樹種,以保證其他樹種的健康發展。
2 撫育采伐技術
2.1 疏伐法
目前,國有林區林木管理中,主要的采伐方式是疏伐法,由上部疏伐、下部疏伐和綜合疏伐3種方式組成。其中,上層疏伐法主要用于國有林場的混交林管理工作,通過減少林分密度,使下層林木穩固健康生長。下部疏伐則是在國有林場的針葉林區使用,由于針葉林的樹枝相對其他林地稀疏,不影響下層樹木的生長,只需砍掉下層一些用處不大的樹木,就可以滿足采伐要求[2]。綜合疏伐法是指將上、下疏伐法有機組合在一起,可以在國有林場的不同區域使用,針對林區的具體條件對林木進行全方位的疏伐,與其他的疏伐法相比更加全面,可以從總體上解決因林木密度帶來的樹木生長問題。另外,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國有林場的林木撫育和采伐工作中,引入了許多現代化的設備,極大地提高了森林撫育和采伐的效率。通過高效利用現代化技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國有林場撫育采伐環節的人工、資金和資源等成本,從而減少國有林場管理整體成本,使其更好地提高撫育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森林質量。
2.2 透光伐技術
透光采伐是一種適合林木生長的新型造林技術,其應用目的在于通過優化林分結構和生長環境,實現其健康生存。林冠未郁閉或郁閉時,亦可應用于光照較少、林分密度較大、周邊及上方無其他樹木所遮蔽的情況。在國有林場實施透光采伐時,要結合林場實際條件,盡可能地使林木獲得充足的光照。(1)適用地區普遍要求有充足的造林場地,統一的栽植密度。(2)透光伐技術的核心是砍掉妨礙目標樹生長的樹木,因此,在實施該技術過程中,必須保證森林內的樹種數目和分布的科學性。(3)應用透光伐技術要確保林帶的生長狀態穩定,一般將其寬度控制在200 cm左右,間距不能超過400 cm,并且要根據當地的地形條件,確定垂直林帶的方向和主導風向,防止大風對其造成傷害。
2.3 生長伐
生長伐技術的優點是能夠提高木材的使用效率。在目前的國有林場撫育采伐中,主要采用生長伐,利用林場中天然稀疏、枯死的樹木或已發育成熟的樹木,盡可能早地收割一些木材資源。同時,考慮到在國有林場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面積種植直徑較大的樹木,因此,必須根據樹木的具體生長狀況,對部分樹木進行砍伐,為其他樹木提供更多的生長空間[3]。科學使用生長伐,可減少成樹對幼木的營養、水分的汲取,并為周圍個體的正常生長提供充分保障,進而提升樹木的質量。另外,在國有林場的管理中,采用生長伐技術,可以更好地優化采伐結構,加速林木的生長速度,為國有林場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3 國有林場森林撫育采伐技術的具體方法
3.1 明確適合的撫育采伐時間
在國有林場開展林木撫育作業時,應根據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撫育作業;既不能過早地進行撫育和砍伐,否則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也達不到想要的疏散密集林的目的,不利于林場的發展;也不能太晚撫育和砍伐,否則會增加撤離的難度,增加砍伐工作的工作量,特別是在樹木密集的地方,長時間將會不利于樹木的生長。為此,在制定撫育期時,應著重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1)根據樹木的生長量來確定合理的撫育期;一般來說,只要樹木的密度足夠大,就可以保證樹木的養分充足,不斷提高樹木的長勢。相反,當林場的樹木生長停止或下降的時候,就要進行撫育采伐。(2)根據樹木胸徑的離散性,確定合理的撫育期。依據林木直徑來計算胸徑的離散度,并與撫育采伐規范相結合,達到該規范后,才能進行撫育采伐。此外,國有林場林地胸徑小于平均胸徑的40%時,應采取撫育措施。(3)以樹高為依據確定撫育期。國有林場林分冠徑與寬徑比例達到1∶3時,應及時進行撫育采伐。樹木合理采伐年齡如表1所示。
3.2 明確撫育采伐技術類型
國有林場森林撫育采伐技術類型主要包括透光伐、生長伐等。這些技術適用于不同階段和不同種類的林木,幫助優化林分結構,提高林木生長質量,促進林場的可持續發展。透光伐主要用于幼林時期,通過調整林木密度和分布,增加光照和養分供應,促進林木生長。生長伐則適用于林木生長旺盛的階段,通過調整林分結構和密度,促進林木形成良好的干形和生長[4]。生長伐能清除一些長勢差、過于稠密的樹木,使其密度下降,提高光、肥的分布,有利于保留林的生長。除了以上提到的撫育采伐技術類型,還有一些其他的技術手段可以應用,例如化學除草和生物防治等。這些技術可以幫助優化林木的生長環境,減少雜草和病蟲害的干擾,提高林木的生長質量和效益。
3.3 撫育采伐重復期
撫育次數是指連續兩次撫育作業間隔,是以國有林場內林分密度增長速率為指標,其大小取決于人工干預強度,若人工干預程度高,則需要更長的恢復周期。反之,如果撫育和砍伐的力度較小,那么其重復時間就會相對較短。此外,樹木的生長速率和品種特性也會對重復時間產生影響,慢生種的重復周期長,而生長快的植物的重復周期短。
3.4 人工修枝
人工修枝的主要內容是對目標樹種進行觀測,選擇合適的時機,將樹木下那些快要死亡或已經枯死的樹枝砍掉,這樣就可以撫育出分枝不多或無節的樹木,例如,只修剪部分活枝即為綠修,只修剪下枝即為干修;人工修剪時要注意防止損傷樹皮。
4 國有林場提升森林撫育工作質量的措施
4.1 加強對森林撫育工作的重視度
要實現國有林場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強化對其重視程度。國有林場是國家森林資源的主要構成部門,其經營與管理水平的高低,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必須對森林撫育工作有全面的了解。森林撫育作為國有林場的基礎工作,對改善林木生長質量,增加蓄積量,優化林分結構具有重要意義。科學、合理的營林措施能夠改善樹木的生長環境,增強其對逆境的抵抗力和對自然災害的抵抗力,強化其生態功能與景觀效應。另一方面,應加大投資力度,加大管護力度;加強對林業科技人才的培養與管理,提高科技人才的綜合素質與業務水平,保證營林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
4.2 確保森林撫育工作的真實性
堅持實事求是開展森林撫育工作的基本原理,確保國有林場林木的生長和生態需要的和諧統一,維持林區的生態平衡,確保林區的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要結合國有林場的具體情況,制訂科學的工作運行戰略,并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管,不斷提高相關工作的實施水平,充分發揮森林最根本的社會職能。國有林場應結合具體的造林條件,制定有針對性的造林工作計劃,并結合具體情況開展造林、撫育工作,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保證各部門間的合作,避免森林被過度砍伐。在具體工作中,可邀請專家到林區進行專門的輔導,若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應及時做出調整并報告,確保工作的高效與安全。
4.3 加強森林撫育工作的技術性
為確保森林撫育工作具有較強的技術性,應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加強監督與管理,并及時監控與防治。制定目標明確的改善方案,以解決當前存在的不足,持續優化現行運作模式。根據林場的實際生產狀況,邀請相關的專家現場指導工作,定期檢查林場的林木生長狀況,保證森林資源區劃的科學性和基本依據[5]。在完成撫育任務后,要定期檢查國有林場的資源構成情況,以保證林木的正常生長狀態符合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應對林木生長狀況進行持續的優化,從而實現國有林場的高質量發展。
5 結語
國有林場建設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在撫育與采伐的環節中始終堅定信念,在國有林場資源管理過程中,正確把握撫育時機,并根據林場發展情況及樹木生長發育情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有效保障森林的健康成長。此外,還需要加強樹種的質量,提高森林樹木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為我國林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淑斌,程順,張巖,等.森林撫育間伐施工技能評估技術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5):93-95.
[2] 孟憲聰.森林撫育間伐的技術要點及對森林的影響[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農業科學,2023(5):1-4.
[3] 陳杰.森林撫育間伐技術要點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探究[J].花卉,2023(4):118-120.
[4] 何曉波,張德可,辛樂.森林撫育間伐技術要點及對生態環境影響分析[J].現代農業研究,2022,28(10):91-93.
[5] 羅亞敏.森林撫育間伐及林木修枝技術的應用[J].農業科學,2022(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