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婷婷
【摘要】伴隨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當前已步入信息化時代,短視頻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新聞行業中,短視頻同樣承擔重要角色,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逐漸朝著短視頻化的方向發展。基于此,本文重點探究了在融合媒體背景下,作為新時代電視媒體人應該如何創新電視新聞編輯方式,合理利用短視頻,積極探索短視頻與電視新聞的共性特征,遵循短視頻化的編輯原則,促進內容融合、形式融合和渠道融合,實現創新發展,推動行業發展。
【關鍵詞】電視新聞;短視頻化;編輯策略;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G21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09.041
短視頻是指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高頻推送的視頻,視頻時長從幾秒到幾分鐘不等,具有時長短、簡單化、碎片化等特征,深受人們歡迎,已逐漸成為當下信息傳播的主要方式,在一定意義上推動了電視新聞媒體的創新發展。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短視頻的迅速發展也給電視新聞媒體帶來不少挑戰,能否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是電視新聞媒體創新發展的關鍵。為此,本文將從短視頻新聞的特點出發,分析電視新聞短視頻化的積極作用,并從內容、形式、渠道等角度分析電視新聞短視頻化的編輯策略,督促其不斷豐富編輯手段,創新編輯策略,提升節目內涵。
1. 短視頻概述
1.1 短視頻的定義
顧名思義,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在互聯網新媒體平臺上傳播,時長一般在5分鐘以內。短視頻的興起與發展得益于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移動技術的發展為其傳播提供技術可能和技術前提。并且,伴隨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網絡的提速,短視頻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傳播范圍越來越廣,深受人們歡迎,逐漸獲得各大平臺、資本和粉絲的青睞,正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1.2 電視新聞短視頻化發展現狀
在短視頻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電視媒體也積極順應短視頻化的發展趨勢,將短視頻制作理念、制作方式等應用至電視新聞制作中,電視新聞逐漸朝著短視頻化的方向發展。出現了大批優質短視頻制作團隊,短視頻行業競爭日益激烈,進入白熱化階段,而電視新聞媒體憑借其專業優勢、組織優勢和制度優勢,在電視新聞短視頻化發展過程中取得了顯著成果,電視新聞受眾數量逐漸增加,受眾人群逐漸擴大,其社會影響力也逐漸增強,在某種程度上改善了電視新聞發展現狀,推動了傳統電視媒體行業的發展。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短視頻的迅速發展也為電視新聞帶來不少挑戰,例如,內容創作同質化嚴重;創作形式、創作手段過于相似;平臺只顧短期盈利,缺乏長期規劃;出現大量劣質創作者等等問題,上述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電視新聞短視頻的發展,成為發展阻礙。要想提高發展質量,就必須提高創作質量,堅持創作底線。
1.3 短視頻的特征
1.3.1 視頻時長短
視頻時長短是短視頻的突出特征,通常在幾秒到幾分鐘之間,以滿足用戶的碎片化觀看需求。例如,用戶可利用排隊等候、乘坐交通工具等碎片化時間觀看短視頻,幫助用戶放松心情,愉悅身心。同時,便于電視新聞在短時間內傳達重要信息,為用戶提供更直接、更具體的新聞體驗。
1.3.2 內容簡單化、碎片化
首先,一般情況下,短視頻通常采用簡單的結構和內容,在創作過程中,無需遵循傳統的電視新聞制作形式,制作方式相對靈活,敘事邏輯相對簡單,視頻內容一目了然。這種簡單的制作方式更能滿足普通觀眾的觀看需求,便于觀眾快速理解新聞內容。其次,碎片化特征更符合當下年輕群體的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用戶可根據自身時間安排,靈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內容,最大程度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1.3.3 傳播即時性
傳播即時性是指短視頻能在第一時間傳播,讓受眾在第一時間獲取最新新聞資訊,做到高效傳播。不僅提高了新聞傳播效率,還提高了新聞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了新聞節目制作質量。并且,該傳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制,拓寬了傳播范圍,增強了傳播力。
1.3.4 語言口語化
首先,與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相比,短視頻語言具有口語化特征,在創作中,大都使用通俗易懂的口語化語言,增加了電視新聞的可讀性和趣味性。該語言表達方式更加符合用戶的閱讀習慣,讓用戶感到更加親切與自然。其次,通過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用戶傳達新聞內容,增加用戶的參與感和認同感[1]。
1.3.5 受眾廣泛
與傳統的電視媒體相比,短視頻平臺擁有更廣泛的受眾群體,微信用戶、微博用戶、抖音用戶等都是潛在的短視頻用戶,受眾覆蓋面更廣。
2. 電視新聞短視頻化的重要性和積極作用
2.1 是電視新聞創新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融合媒體背景下,電視媒體要想獲得較好的新聞傳播效果,就必須創新發展,對新聞生產進行有效創新。而電視新聞短視頻化正是電視新聞創新發展的重要方法,也是電視新聞創新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短視頻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占整體網民的94.8%,短視頻日均單日使用時長達到3小時,并且,該用戶規模與使用時長呈逐漸增長的趨勢。可見,電視新聞短視頻化是電視媒體創新發展的必然趨勢,電視新聞短視頻化傳播已是適應新媒體技術,提高行業競爭力的必要手段[2]。為此,電視新聞生產者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主動變革,樹立創新意識。
2.2 有利于電視新聞編輯
電視新聞短視頻化有利于電視新聞編輯,為電視新聞編輯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其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第一,創新了新聞編輯思路。在創作過程中,新聞編輯者借鑒短視頻的編輯思路,站在用戶視角,采用靈活的編輯方式,制作符合觀眾需求的電視新聞節目,改變了以往的新聞生產視角,更有利于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第二,豐富了新聞編輯手段。短視頻中的圖文編輯方式、信息編輯方式為電視新聞編輯提供了新的思路,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借鑒、學習短視頻的編輯方式,使其編輯方式更加多樣。不僅創新并豐富了電視新聞節目的表現形式,還提高了其趣味性,增強了節目吸引力。第三,創新了新聞編輯方法。在創作過程中,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可借鑒短視頻內容的編輯方法,將圖片、文字、音頻等應用到電視新聞編輯中,增加新聞內容的可讀性,從而達到擴大受眾群體,提高新聞影響力的效果。
2.3 有利于電視新聞傳播
從作用上看,電視新聞短視頻化不僅有利于新聞編輯,還有利于新聞傳播,實現新聞傳播效果的提升。其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第一,改善了信息傳播形式,拓寬了傳播途徑。在短視頻平臺的幫助下,電視新聞不僅可以通過電視媒體傳播,還能通過各種新媒體平臺傳播,使傳播形式更加先進,大大加強了電視新聞的社會影響力。第二,提高了信息傳播質量。短視頻傳播具有較強的信息指向性,在傳播過程中突出視頻主題,使視頻主題更加明確,便于觀眾快速了解新聞主題。第三,為用戶參與提供有效途徑,增強了電視新聞節目的交互性,提高了用戶參與程度。在傳播過程中,用戶可通過各種線上途徑對電視新聞節目進行評論、參與。一方面,便于新聞生產者及時、準確地了解觀眾反應,從而根據觀眾反饋調整新聞編輯方法,提升受眾黏性;另一方面,便于觀眾發表意見和看法,提升受眾活躍度[3]。
3. 電視新聞短視頻化的編輯策略與創新手段
3.1 主動探索電視新聞與短視頻的共性特征
電視新聞與短視頻既有差異性,也有共通性,作為電視新聞媒體人要善于發現電視新聞與短視頻的共通之處,利用共性特征促進電視新聞與短視頻在內容方面、形式方面、渠道方面的深度融合。
3.1.1 利用內容方面的共通性促進內容融合
以消息類新聞報道為例,該類新聞報道注重新聞內容的陳述,要求直接表達,講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所涉及的人物、事件故事。這點與短視頻中的敘事表達方式較為接近,在內容融合上具有一定統一性。因此,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在制作此類新聞主題時,可學習短視頻碎片化、簡潔化的表達方式,并且,適當增加新聞口語的使用頻率,提高口語化,為觀眾帶來更真實、親切的新聞體驗。
3.1.2 利用形式方面的共通性促進形式融合
在形式層面,電視新聞主要依靠“解說詞+畫面”,電視新聞記者或新聞節目主持人對新聞事件進行敘事;而短視頻主要依賴“音效+字幕+畫面”進行敘事[4],兩者在制作方式存在一定共性,只是短視頻的制作手段更加豐富、多樣。因此,電視新聞編輯人員要加強學習,主動學習短視頻的制作方式,豐富電視新聞編輯手段,促進形式融合。
3.1.3 利用渠道方面的共通性促進渠道融合
渠道方面,電視新聞傳播難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短視頻傳播具有多元化特征,但兩者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媒體介質,都需要以視頻形式進行傳播,在傳播渠道的融合上也具有一定優勢[5]。因此,電視新聞媒體人要合理利用新媒體平臺,拓寬傳播渠道,助力電視新聞的高效傳播。
3.2 嚴格遵循電視新聞短視頻化的編輯原則
在全媒體環境下,為促進電視新聞與短視頻的深度融合,有效提高新聞生產質量,電視新聞編輯人員要嚴格遵循電視新聞短視頻化的編輯原則,如真實性和可靠性原則、完整性和系統性原則、創新性和技術性原則。
3.2.1 始終堅持真實性和可靠性原則
首先,真實性是指新聞編輯人員在制作電視新聞短視頻時要堅守新聞創作底線,以新聞素材為基礎,尊重客觀規律,尊重新聞事實,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其次,堅持新聞主體價值,不斷從內容、形式和傳播方式上提高新聞真實性。可靠性是指新聞編輯人員要確保新聞素材來源渠道的可靠性,嚴格審查短視頻內容質量,優化新聞編輯手段,做到真實呈現新聞線索和新聞畫面。
3.2.2 始終堅持完整性和系統性原則
完整性是指電視新聞編輯人員要真實、全面地展現新聞內容,在短時間內對新聞事件進行完整的介紹和解說。系統性要求電視新聞編輯人員要注意提煉新聞核心內容和主體內容,有效整合文字、聲音、畫面等視頻表現元素,對新聞內容進行系統性介紹[6]。
3.2.3 始終堅持創新性和技術性原則
首先,創新性要求編輯人員主動探索并應用先進的編輯手段,借助短視頻平臺,對新聞編輯方式和傳播方式進行改革,結合時代發展需求,融入新元素,最大程度提高編輯效果。其次,技術性要求編輯人員主動學習現代技術,推動技術革新,提高應用能力。
3.3 準確定位新聞內容,傳播健康思想
內容質量是電視新聞節目的核心競爭力,為充分發揮競爭優勢,編輯人員要準確定位新聞內容,既發揮專業優勢,又充分展現短視頻優勢。為此,電視新聞編輯人員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加大優質新聞內容開發力度。深入基層,扎根人民,在群眾生活中挖掘新聞素材,開發新聞話題。既保證了新聞素材的真實性,又為新聞編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靈感。其次,積極探索如何生產適合短視頻平臺傳播的新聞內容,在新聞編輯中融入健康的、積極的思想[7],既提高了新聞編輯質量,又起到了良好的輿論引導作用,向社會群眾傳播了健康的思想。最后,堅持“內容為王”的新聞編輯原則。在新聞編輯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編輯方式的應用,還要注重編輯效果的提高,應用恰當的編輯方法,精心篩選新聞內容,完成高質量編排。
3.4 創新編輯形式,豐富編輯手段
在全媒體環境下,為充分展現短視頻的編輯優勢和傳播優勢,電視新聞編輯人員要努力創新編輯形式,不斷豐富編輯手段。第一,與時俱進,主動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方法。在新的形勢背景下,積極探索新的新聞編輯體系和新聞傳播體系,確保新聞視頻傳播效果。同時,優化視頻編輯形式和編輯技巧,確保充分展現電視新聞短視頻化的傳播優勢。第二,應用人工智能編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受眾需求、偏向進行合理分析,對電視新聞信息進行篩選、整合,自主生成簡單的新聞內容,并借助短視頻平臺進行廣泛傳播[8]。第三,應用大數據編輯。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大數據化編輯體系,將新聞畫面、新聞動態信息介紹等融入短視頻新聞編輯中。第四,應用個性化風格編輯。在編輯過程中,基于視頻化發展需求,對新聞編輯資源、編輯素材進行分析,結合不同受眾群體的實際需求,應用不同的編輯手段,形成個性化的編輯風格,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4. 結束語
本文詳細介紹了短視頻的特征,其具有時長短、內容精練、傳播迅速的優勢,并指出短視頻化是現代電視新聞行業創新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利于新聞編輯和新聞傳播。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人員要順應短視頻化的發展趨勢,樹立新的新聞編輯理念,創新編輯策略,應用多種編輯手段,如大數據編輯、智能編輯等,充分展現短視頻新聞的編輯優勢和傳播優勢。
參考文獻:
[1]李建.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短視頻的傳播策略[J].采寫編,2024(01):104-106.
[2]許慶平.融媒體視域下電視新聞短視頻化路徑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3,44(24):69-72.
[3]徐凌云.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短視頻化的發展策略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22):138-140.
[4]馮亮.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與短視頻的融合發展[J].新聞文化建設,2023(15):164-166.
[5]沙佳佳,黃宇.主流媒體入駐抖音短視頻平臺的新思考——以電視新聞類媒體賬號為例[J].傳媒論壇,2023,6(15):46-49.
[6]王添釋.媒體融合語境下電視新聞短視頻化的傳播策略探究[J].東南傳播,2023(07):27-29.
[7]張芬蘭.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短視頻的發展路徑研究[J].新聞傳播,2023(14):58-60.
[8]蘭國輝.短視頻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的發展路徑分析[J].新聞文化建設,2023(1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