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時代背景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深入推進,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技術型人才的搖籃,在學生黨員的培養和發展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學生黨員作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棟梁,其發展質量關系著黨和國家的未來。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院校|黨員發展|創新路徑
一、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當前,許多高職院校積極探索新時代背景下的學生黨員發展模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養學生黨員素質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但依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高職院校生源復雜,對黨的認識不明確
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背景和家庭,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其中對口單招的學生從中職教育轉軌到高職教育,沒有經歷過高中階段的通識教育,政治理論學習不足,導致他們的入黨概念模糊,他們對入黨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有一定誤解或缺乏了解,會導致入黨后不夠自覺地履行黨員義務,影響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和凝聚力[1]。此外,由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學生生活在互聯網的時代,思想多元化,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入黨是一件好事,入黨功利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出現了盲從現象。
(二)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培養周期與學制的矛盾
高職院校的學制相對較短,通常為3年,采用“2+1”培養模式,在校兩年后就要離校參加實習。在這個相對緊湊的兩年時間內,學生黨員需要完成黨員發展各個階段的任務。然而,黨員的培養需要時間來進行黨性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組織生活等環節。黨員的成長和發展需要一定的積累和歷練,而較短的學制可能難以保證充分的培養時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實習、社會實踐等任務已經很重,加之黨員發展所需的學習、參與、服務等要求,也會導致黨員的時間和精力分配不均,影響學習和黨建工作的平衡。
(三)部分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中存在形式主義
一些地方和學校可能過于注重統計數字、上級評比等,導致黨員發展工作被當成一個政績的考量指標,從而造成形式主義。比如在黨員發展工作中過于注重形式,重視黨員數量的增加,而忽視了對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導[2]。還有一些高職院校將黨員的發展評價過于關注表面的學習和考核指標,如組織關系轉正的學習考試等,而忽視了對黨員思想政治覺悟和社會責任的培養。這可能導致一些學生黨員只為了達到考核要求而臨時學習,并非真正內化黨的理念。
(四)黨性教育與職業技能融合不足
黨性教育往往強調黨的理論、歷史和基本原則,但在職業技能培訓中,這些內容可能顯得相對抽象。學生黨員可能難以將這些內容與實際職業技能相聯系,感受到教育的實用性不足。缺乏黨性教育和職業技能的融合,導致學生黨員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難以將所學的黨建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和工作中。這會降低黨性教育的實際效果。學生黨員可能會感覺黨性教育與他們所學的職業技能脫節,難以將兩者有機結合。這會導致學生黨員對黨性教育的重要性產生疑慮,影響他們積極參與黨組織的興趣和信心。
二、新時代下高職院校提升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創新路徑
近年來,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實際工作中會存在一些顧此失彼的問題,沒有真正地提高學生黨員發展的質量。因此,新時代高職院校提升學生黨員發展的質量,必須立足實際,創新路徑,真正地提升學生黨員質量。
(一)通過建立個性化輔導機制,提高學生黨員發展質量
院系首先進行黨員信息收集與分析, 針對每位學生黨員,收集其個人成長歷程、興趣愛好、職業發展規劃等信息,并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其需求和優勢。基于分析結果,為每位學生黨員分配專門的輔導員或導師,通過一對一地溝通,深入了解其發展需求、困惑和目標,制定個性化的黨員發展計劃。然后,根據學生黨員的發展計劃,為其提供相應的資源支持,包括學習資料、專業培訓、實踐機會等,以便其能夠更好地實現目標。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進行定期評估與調整,針對每位學生黨員的發展計劃,設定定期的評估時間,與輔導員或導師進行反饋和討論,根據實際發展情況進行計劃的調整和優化。同時也鼓勵學生黨員之間進行交流與分享,分享彼此的經驗、成果和困惑,促進相互學習和成長。最后還要有記錄與反饋,在整個個性化輔導過程中,保留詳細的記錄,記錄學生黨員的成長歷程和取得的成就,為后續的發展提供參考和反饋。通過建立這樣的個性化輔導機制,高職院校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黨員的個性化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從而提高學生黨員的發展質量和黨建水平。
(二)通過科學制定量化考核體系,提高學生黨員發展質量
高職院校中不同院系的黨員質量考核方式不同,考核的方式也比較單一,主要以學生成績、榮譽來確定發展問題,缺乏科學的量化考核體系。因此,在學生申請入黨后,進行量化考核能夠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提高學生黨員質量[3]。
在制定量化考核體系時,要堅持從嚴要求,必須要注重過程管理、動態管理、細節管理,做到嚴在平常、抓在經常,讓黨員的行為有準則、工作有目標、評比有依據;要堅持民主公開。注重與支部主題黨日、“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工作相結合,定期通報和公示,做到過程和結果民主公開透明,充分體現黨員意志;要堅持獎懲分明。強化量化記分結果運用,充分體現導向作用和杠桿作用,做到激勵先進、教育一般、鞭策后進、處理不合格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要統籌安排部署,量化考核體系要與黨團活動、社會實踐、主題教育等相結合,鼓勵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方式方法。
(三)通過高校一站式社區的建設,提高學生黨員發展質量
高校一站式社區的建設能夠為提高學生黨員發展質量提供有力支持。高校一站式社區作為一種新型的社交平臺,具有互動性強、信息共享快捷、內容多樣化等特點,能夠滿足學生黨員對信息獲取、學習交流和思想引領的多重需求[4]。這為提高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創造了有利條件。通過高校一站式社區,學生黨員可以參與在線討論、觀看相關視頻、閱讀政策文件等,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提升了學生黨員的政治覺悟和思想水平。社區平臺為學生黨員的組織生活提供了線上化的解決方案,包括組織會議、發布通知、管理黨費等。這種便捷性提高了組織生活的效率,使學生黨員更好地參與到組織活動中。最后,學生黨員可以通過社區平臺展示自己的學術成果、社會實踐經歷等,獲得同伴和老師的認可和建議。這種自我展示和互動鼓勵了學生黨員的自我發展,培養了他們的領導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利用好實習和就業,提高學生黨員發展質量
頂崗實習和就業作為學生黨員發展的重要載體,對于培養他們的黨性修養、思想政治覺悟以及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頂崗實習為學生黨員提供了真實的職場實踐機會,讓他們在實際工作環境中積累經驗,提升綜合素質。這有助于黨員們更好地理解黨的要求,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通過實習,學生黨員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黨的指導思想,加強對黨的綱領和政策的認知。在實踐中,他們能夠更好地領會黨的使命,增強黨員意識,強化黨性修養。
高校也可以加強就業指導,通過與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開展校企合作項目,為學生黨員提供就業機會。這有助于學生黨員將黨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升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另外,高校可以建立校友資源網絡,促進學生黨員與已經就業的校友之間的聯系和互助,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和機會。同時,學校可以積極引導學生黨員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提升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實際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職業發展。
三、結語
新時代高職院校提升學生黨員發展質量意義重大,優質的黨員培養可以培養出更多政治堅定、道德高尚的優秀黨員,為黨的事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持。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提升有助于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學校建設更加有活力的共產黨組織奠定基礎。通過提升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創新路徑,高職院校能夠為黨的事業培養更多的可靠接班人,保證黨的持續發展。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黃倩倩.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黨員質量提升路徑探究——以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科教導刊,2023(8):37-40.
[2]趙周娟,陳軍峰.淺議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黨員質量提升的途徑[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1):44-45,52.
[3]黎洪葉,譚永鋒.基于量化考核的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研究與實踐——以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為例[J].教育觀察,2021,10(42):18-22.
[4]楊七娣,張小麗.依托學生社區黨員工作站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探索[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2(2):35-38.
【基金項目:2023年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校級黨建課題“新時代高職院校提升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創新路徑”(課題編號:SDDJ2308)】
(作者簡介:張亮,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建筑裝飾與藝術設計學院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