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令令
打造高效課堂一直是教師們所追求的教學目標,也是近年來被討論較多的話題之一。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的教學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學需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變化出發,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引導學生實現高效學習。
一、目前數學高效課堂中需改進之處
(一)學情分析不足
教學中,教師常常會根據單元知識點,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層和理解層進行分析。不同的學生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分析學情時,個別教師沒有調查研究,只根據自己對學生的了解進行簡單分析,疏忽了其他學科知識對本單元知識的支撐,造成知識點之間聯系的斷裂。
(二)組內學生互助效果不佳
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必先班內分組,為四人一組或六人一組,組內學生的學習水平差異明顯。對于較難的問題,采取組內討論的方式進行,因組內異質,討論起來難以產生思維碰撞。
(三)素養目標撰寫不明
2022版新課程標準出臺后,對于數學學習目標的撰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素養為主的目標撰寫,首先要及時更新教師個人理念。如果教師本身對素養目標的理解不透徹,設定的教學目標自然就不明確,也造成教學方法與目標要求不符。
二、基于新課改的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一)做好備課和課前導入工作
備課是進行教學的第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教師的備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質量。所以教師在上課之前一定要吃透教材,根據課程標準設置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然后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除了要吃透教材,還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所掌握,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智力水平以及興趣愛好等來對教學內容進行處理。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設置的導入環節一般都是以復習和預習知識為主,課堂導入方式比較單一,學生無法體會到學習知識的樂趣。如果課前導入沒有激發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那么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將會很難順利開展。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在導入環節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并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來創設優質的課堂教學情境,為接下來教學的開展打好基礎,這樣數學課堂教學就進入了高效的狀態。例如在教學《不等關系》這節單元的起始課時,我通過播放視頻和圖片,讓學生發現和感知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等關系,再讓學生列舉身邊的不等關系,發現不等關系處處存在,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一節課學生一直保持高漲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為本單元的教學做了較好的鋪墊,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也在快速發展。數學教師若想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應重視改進教學方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既要幫助學生掌握更豐富的數學知識,也要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對知識形成深入認知,幫助學生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隨著信息技術水平逐步提高,大多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已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講解數學知識。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上的內容,在網上挑選相關的圖畫和視頻,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視聽播放功能進行展示,也可以利用幾何畫板等技術手段制作動畫,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 例如教學《圖形的旋轉》這節課時,我利用幾何畫板制作了一個三角形的旋轉動畫和四邊形的旋轉動畫,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也使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理解和掌握旋轉的概念和性質。可見,在新課改中,教師需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豐富教學方式,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三)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最重要的是要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有著獨特的性格特征。在學習中,教師要相信學生,給予他們展示自我的平臺,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在課堂上應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多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教師可以在課前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根據他們的學習能力將他們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然后將需要探究的學習任務布置下去,讓學生自行討論。在他們探討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在班級中巡視,多觀察學生們的討論情況。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對討論的結果進行展示和講解,教師在聽完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例如在教學《頻率的穩定性》這節課時,利用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圖釘在小組內展開合作交流,全班匯總試驗數據,交流研討。我把學生分成5人小組,每組每人做20次試驗,并回答問題:根據上表,你認為哪種情況的頻率較大?分別匯總小組中兩人、三人、四人、五人的試驗數據,相對應得到試驗40次、60次、80次、100次時釘尖著地的頻率,并填寫表格。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思考等活動,學生會發現:當試驗的次數較小時,折線擺動的幅度逐漸變小;在試驗次數很大時,會穩定在一個常數的附近。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知道了知識點的形成過程,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加深,主體地位得到了彰顯。
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實現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一節高效課堂不僅要求教師熟悉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還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對計劃做出適當的調整,從而使教學任務更加科學合理。提高課堂效率要求教師要對課堂時間進行把握,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來自行完成知識的探究,做到心中有數,掌握課堂節奏。教師的角色任務重點是引導,而不是“教”,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積極思考和探究,主動探究和學習,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構建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