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寧


【摘要】 目的:探討手術室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患者生理與心理應激反應的影響。 方法: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間在我院選取乳腺癌手術患者分析病例,共80例,分為實施傳統的護理(對照組)與實施手術室護理干預(觀察組),各40例。比較兩組效果。結果: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指標均好于對照組,護理后觀察組的負性情緒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臨床實施手術室護理干預來改善乳腺癌手術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廣。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干預;乳腺癌手術患者;生理與心理應激反應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reaction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surgery
MA Xiaon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su Medical College, Pingliang, Gansu 74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responses of breast cancer surgery patients. Methods:A total of 8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surgery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21 and December 2022, divided into those who implemented traditional care (control group) and those who implemented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observation group), both groups were n=40.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dex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breast cancer surgery patients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Breast cancer surgery patient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reactions
乳腺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惡性疾病,主要發生在乳腺上皮組織。由于疾病和治療方法等因素的影響,乳腺癌患者往往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壓力,導致情緒和生理上的不穩定,這不僅降低了患者的治療體驗,也影響了他們的術后護理[1]。在手術室的傳統護理概念中,常規工作如查房和護理協調并不能減少病人的壓力。因此,為了加強護理工作,提高護理質量,明顯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況,改進手術中的護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2]。在此基礎上,本研究制定了手術室護理干預方案,并選擇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間入院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比較常規護理和手術室護理干預方案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乳腺癌病人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每組40人。觀察組,年齡27~63歲,平均年齡(46.59±4.64)歲;對照組,年齡28~64歲,平均年齡(46.45±4.85)歲;患者的病例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 常規護理方法:在醫院里,密切監控各種重要的生命跡象,例行健康教育,常規觀察,藥物治療,以及日常的飲食指導。
觀察組 手術室護理干預方法:①住院后的治療。充分評價患者的心理狀況,積極與患者交流,通過教育來提高病人對自己疾病的理解和對治療的信心。②術前1d。進行密集的術前訪視,詳細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相關的實驗室和診斷結果,向病人及其家屬提供詳細的信息。同時對病人和家屬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解釋和解答。③手術過程中。 在手術過程中要仔細觀察病人的各種生命體征,確保病人沒有不適,充分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正確調節手術間的濕度和溫度,迅速調整病人的各種生命體征,及時給予病人吸氧,并積極提供詳細的信息,配合和遵守安全規則,積極提供詳細的信息,并密切配合協助外科醫生和麻醉醫生,以確保手術有效進行和順利進行。④手術完成后。觀察病人的身體狀況,發現傷口疼痛、胸悶和氣道梗阻等癥狀。對病人進行解釋和引導,以確保呼吸的暢通;確保病人的飲食易于消化,富含營養和維生素。根據病人目前的情況,計劃具體的抗癌飲食。手術后盡快做基本練習(如擰腕,握拳等),并逐漸轉入肘部練習,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關于疾病的健康教育。⑤疾病健康宣教。應耐心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疾病的病因、臨床癥狀、治療方案和預后,接受疾病的教育和指導,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臨床護理的要點,遵從醫囑,積極參與治療、護理等。⑥加強心理護理。應積極主動地與病人及家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并對病人提出的各種疑問進行耐心的回答,以促進護患之間的和諧。要保證臨床上的心理支持效果,就需要對病人的精神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通過有目的的心理介入,增強病人的可接受性,幫助病人和家人理解手術的過程,安全性,有效性和危險性。協助醫生調整病人的消極情感,鼓勵、支持病人,助他們對治療產生更多的信任,并配合治療。
1.3 觀察指標
(1)患者的生命體征對比。(2)患者的負面情緒比較。(3)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4)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的生命體征對比
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指標均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患者的負面情緒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的負性情緒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析
觀察組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乳腺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惡性疾病,近年來,其發病率逐年上升。一些因素,如社會環境、荷爾蒙和基因,已被證明與乳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但其作用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乳腺癌的手術治療在臨床上有很多效果,但手術對身體的傷害會延緩病人的康復,甚至會因為身體重要部位的功能失調而導致情緒和精神障礙,從而降低治療效果[3]。乳腺癌是由于乳腺細胞快速生長而失去了控制所導致。乳腺中有生產母乳的乳腺小葉與運輸母乳的乳腺導管,而這是大部分乳腺癌的發病的地方。乳腺癌的形成與先天的基因以及后天的高風險因素有關。(1)致癌基因:腫瘤的發生與遺傳變異有關。一些癌基因位于繁殖細胞,并將其遺傳給下一代。但是這種由后天環境造成的突變是無法遺傳的。(2)獲得性風險的原因如下:年齡:50歲以上的女性更容易發生乳癌;激素:乳癌和激素分泌有很大的關系,也許是由于激素促進了細胞迅速的分裂;肥胖:女性越胖越有可能得乳癌;生活習性:像是經常喝酒或者缺乏鍛煉等壞的生活方式的女性,同樣有可能發生乳癌。乳腺癌患者在手術后很可能會出現比較強烈的應激反應,使其抑郁情緒加重,從而影響其治療的積極性和堅持性。因此,必須考慮到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積極樂觀的建議,以減少應激反應發生的可能性,確保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為了確保手術室的護理質量,有必要事先調節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以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使病人在精神和身體上都能充分恢復,并采取各種措施避免體溫過低,這對降低并發癥很重要[4]。麻醉前應該有護士陪同,以確保與病人不間斷地接觸和交流,這可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減少壓力。要使病人有充分的精神狀態,為術后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手術過程中,必須保護病人的隱私,并保持情緒穩定,使病人感到受到尊重和重視,并能對醫療團隊更有信心,進而對手術更有信心[5]。止血帶可以防止外展損傷,還可以使患者的上肢得到足夠的放松,以緩解傷口的肌肉緊張,使手術順利進行。此外,在手術過程中,恥骨部位不應露出太多,以減少病人的心理痛苦。術后應實時監測患者的生理指標,控制切口的愈合和引流管的引流,避免出現不良情況,并提供用藥、飲食和活動治療的建議,以促進術后愈合[6]。
綜上所述,臨床在對乳腺癌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癥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各項生命體征恢復正常,減少不良情緒,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參考文獻
[1] 張曉茜.手術室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根治術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1,36(7):195-196.
[2] 陳翠常.手術室護理對乳腺癌患者應激反應和并發癥風險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2,26(27):51-53.
[3] 孫春英.手術室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患者生理與心理應激反應的影響探討[J].臨床護理研究,2023,32(1):83-85.
[4] 李思,馬彩霞,郭慧.手術室保溫聯合舒適護理對乳腺癌患者核心體溫及不良情緒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21):269-272.
[5] 李婷婷,陳蓉,邵蕾,等.手術室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與心理變化的影響分析[J].心理月刊,2021,65(2):153-154.
[6] 倪霞.手術室護理對乳腺癌手術患者生理與心理應激反應的影響評價[J].心理月刊,2021,25(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