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 周碧云



【摘要】目的:探析感染科護理陪護中預見性護理管理模式起到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選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感染科收治的患者90例為觀察對象,為了保障實驗的合理性,需要在實驗前對這90例患者進行分組,分組方式奇偶數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個組別,對照組護理陪護中使用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護理陪護中使用預見性護理管理方式,通過對兩組患者基本狀況分析了解不同護理管理模式起到的效果。結果:綜合實驗結果表明,使用預見性護理管理模式的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優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33%,護理滿意率為82.22%,均優于使用常規護理管理方式的對照組患者2.22%,95.55%(P<0.05)。結論:在感染科護理陪護中使用預見性護理管理模式能夠降低多種不良問題發生,也能從預前護理質量提升中保障預后,以此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應用。
【關鍵詞】感染科;護理陪護;預見性護理管理;應用分析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in nursing accompanying car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department
ZHU Yuan, ZHOU Biyun
Nanjing Gaochun Peoples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211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le of predict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care of infectious disease patients. Methods: 90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Infectious Disease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2 to Febr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subject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experiment, these 90 patients need to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efore the experiment,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odd even number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uses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 in nursing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s predictive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in nursing care,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s by analyzing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predict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patient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13.33% and a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82.22%, both of which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us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by 2.22% and 95.55%(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predict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infectious disease nursing accompaniment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adverse problems and ensure prognosi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pre care quality, 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Nursing accompaniment; Predictive nurs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analysis
感染科為醫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該科室收治的是患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所以對于陪護有著較高的要求。當前社會發展中,常見的有家屬陪護和護工陪護兩種護理陪護方式,但由于患者疾病治療時間較長,所以大部分的家屬并不能長時間的陪同,進而使得護工陪護在感染科護理陪護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大部分的護工并不具有專業的護理能力,所以陪護時實施的護理服務質量較差,也會由于護理差錯問題的發生而引起交叉感染。交叉感染的出現不利于醫院疾病控制工作的實施,也不利于患者疾病治療,所以做好感染科護理陪護管理工作極為重要。以往感染科護理陪護中使用的常規管理方式具有單一性,應用中無法從護理質量保障中實現患者身體快速恢復,所以存在多種不足。而預見性護理管理方式的應用能夠對護工進行規范化的管理,也能從護工能力提升中降低多種護理差錯問題發生,因此對提升醫院治療質量以及提高治療效果都具有積極意義。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隨機選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感染科收治患者90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男20例,女25例,年齡23~64歲,平均年齡(45.4±2.3)歲;觀察組,男21例,女24例,年齡27~66歲,平均年齡(46.5±2.6)歲。兩組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實驗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且患者基本資料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實驗具有可研究性。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管理方式,主要內容就是要求護理人員做好病房的清理、消毒、通風以及患者常規檢查工作。
觀察組使用預見性護理管理方式,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1)成立相應的護理管理小組:管理人員是護理管理工作的主體,所以為了保障預見性護理管理能夠有效落實,首先應該成立相應的護理管理小組。護理管理小組應該由護士長以及護理人員組成。小組組建完成之后護士長應該帶領護理人員對感染科常見的問題找出,并研究導致該問題發生的原因。為了保障護理管理工作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應用中護理人員也應該了解醫生、患者以及護工等人員對護理管理工作的看法,之后結合所調查的來制定具體的預見性護理管理制度。(2)健康知識宣教:不同的感染性疾病傳播途徑不同,一些護工認為只做好基礎防感染工作即可,這種片面的認識就會影響患者和護工自我護理意識認知的提升。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所以為了降低感染科不良事件發生率,首先應該從健康教育中提升患者以及護工的安全意識和防感染意識。基于此,感染科的護理人員應該細致、明確地將該科室相關的規章制度以及護理工作標準要求告知患者和護工,以此從護工認知度提升中提高其護理操作規范性和嚴謹性。由于不同的疾病護理內容以及感染途徑不同,而知識宣教時間有限,并不能將必要的一些知識告知患者及其護工,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在病房以及走廊等位置張貼相應的海報,以此能夠讓護工和患者通過海報的觀看來提升自身認知程度[1]。(3)陪護管理:感染科患者的多種護理工作是由護工或者陪護家屬來完成的,所以家屬以及護工的護理能力對患者身體恢復情況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以往常規護理管理方式應用中主要是由科室護理人員告知護工要實施什么護理操作和操作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這種口頭敘說的方式無法保障家屬和護工的護理質量。而預見性護理管理方式應用中,科室護理人員會對陪護人員進行健康培訓,培訓中會告知陪護人員護理技巧、消毒和隔離操作方式以及護理工作中多種注意事項,當陪護人員對這些內容有著充分的了解時,才能保障所實施的多種護理操作具有科學性和標準性。感染科發生感染的概率較大,陪護人員即使嚴格按照標準要求做好了消毒、防護等工作也不能完全的避免感染問題的發生,所以為了防止造成醫院大面積感染,除了要控制感染科的人員流動,科室護理人員也應該安排陪護人員的飲食和住宿情況,科室護理人員進入病房之前要做好全身的消毒,以此避免其他類型的病菌進入病房發生傳播。日常巡房中,感染科護理人員除了要觀察患者身體狀況,也應該觀察陪護人員護理行為,當陪護人員的行為存在不合理時應該及時地糾正[2]。(4)護患溝通:陪護人員在陪護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題,也可能與患者或者科室護理人員發生矛盾。因此,為了實現感染科患者身體的快速恢復,也應該適當的組織討論會議,會議中要對科室護理人員、陪護人員以及患者自身的意見和想法進行收集,并讓三者共同參與護理計劃的制定[3]。
1.3 觀察指標
(1)以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為觀察指標,研究指標有護理安全、消毒隔離、病房管理等幾種,分值在0~100分之間,評分越高說明護理管理方式起到的效果越好。(2)以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觀察指標,研究指標有發生和未發生兩種,發生率越低說明護理管理祈動的效果越好。(3)以兩組患者滿意率為觀察指標,研究指標有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三種,非常滿意+一般滿意=滿意率,滿意率越高說明護理管理方式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對比
應用預見性護理管理方式的觀察組患者護理安全、消毒隔離以及病房管理等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均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應用預見性護理管理方式的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22%,對照組為13.33%,兩組相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對比
應用預見性護理管理方式的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5.55%,對照組為82.22%,兩組相比均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3。

陪護人員能夠從心理護理以及生活護理中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所以陪護質量對促進患者身體的健康恢復起著關鍵性作用。當前社會上一些患者是由家屬進行陪護,而一些患者會聘請護工進行陪護,不論是家屬還是聘請的護工都缺少對感染科護理工作的認識,所以在陪護中經常出現差錯而引起不良問題發生。不良問題的發生輕則會降低陪護質量,重則會對患者疾病治療效果產生影響,因此為了保障陪護質量就必須做好科室護理管理工作[4]。
預見性護理管理方式具有全面性和科學性,應用中科室管理人員會嚴格要求陪護人員的護理操作,科室護理人員也會從指導以及教育中讓陪護人員以及患者自身了解多種護理服務方式以及操作要點,因此能夠從陪護人員工作能力提升中降低護理差錯問題的發生。其次,該護理管理方式應用中,也會根據患者檢查情況對其病房發展作出預判,并提前制定和實施防范措施,所以能夠較大程度地降低不良事件發生[5]。
本次研究中,應用預見性護理管理方式的觀察組患者護理安全、病房管理以及消毒隔離等護理工作評分明顯高于使用常規護理管理方式的對照組。其次,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22%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33。這是由于預見性護理管理應用中科室護理人員會對陪護人員進行指導和教育,也會及時地發現陪護人員工作中的不足,所以能夠較大程度地提升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在感染科護理陪護中應用預見性護理管理方式能夠提升陪護質量,也能提升患者滿意率,因此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蔣立鴻.對預見性護理管理在腎結石術后尿路感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人人健康,2022(3):105-107.
[2] 吳妙玲,謝碧其,李柳貞.預見性護理管理在腎結石術后尿路感染患者中的干預效果[J].黑龍江醫藥,2021,34(6):1479-1481.
[3] 侯婷婷.感染科護理陪護中的預見性護理管理模式應用效果[J].當代臨床醫刊,2020,33(6):537,533.
[4] 陳麗娟.感染疾病科陪護中應用預見性護理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19):150,154.
[5] 孔潔.預見性護理管理在傳染性疾病科陪護中的臨床療效[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1):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