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鋒
從報紙的文圖傳播到門戶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傳統媒體轉型都在試圖通過新媒體傳播拓展影響力,讓“全媒體傳播體系”的建設成為熱點話題,新時代的信息傳播不能再依托于某一種媒體形式,而是要綜合發力,搭建具有影響力的傳播系統,以矩陣化的方式實現更高質量的傳播,并為主流媒體重塑影響力,回歸到輿論引導和新聞傳播的領頭地位。
全媒體傳播體系是媒體發展方向,也是中央對主流媒體的要求,全媒體傳播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一)信息的多樣性和多維度互動。在傳統媒體的傳播中,信息內容相對單一,而在全媒體時代,信息內容更加豐富多樣。通過全媒體傳播體系,用戶可以通過不同的媒介獲取各種類型的信息,如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同時,用戶也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參與互動,如評論、分享、點贊等。這種多樣性和多維度的互動豐富了信息傳播的形式和內容,提高了用戶參與度和體驗感。
(二)多樣化媒體之間的融合和互聯。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全媒體傳播體系中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個互聯的媒體網絡。各種媒體之間可以進行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提高了傳播效率和覆蓋范圍。例如,一個新聞故事可以在電視、報紙、網站、社交媒體等多個平臺上呈現,并且各自具備獨特的傳播特征,實現了媒體之間的互聯互通和個性化傳播。
(三)實時性和個性化的特點。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實時性成為關鍵,通過全媒體傳播體系,信息可以及時發布和更新,用戶可以實時獲取最新的信息。同時,全媒體傳播體系還可以根據用戶的興趣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推送和服務。通過智能算法和大數據分析,可以了解用戶的喜好和行為,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信息體驗。
現在處于短視頻發展的風口,同時短視頻以其特殊的傳播方式受到廣泛認同和歡迎,在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強大的吸引力和傳播效果。短視頻以其精煉的形式,將信息直觀地呈現給觀眾,避免了傳統新聞報道中的冗長和枯燥,更易于引起用戶的興趣和共鳴。在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中,短視頻可以通過圖像、文字和音頻的有機結合,能夠傳遞更多元化的信息,使觀眾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同時,短視頻還能夠通過剪輯和配樂的手段,提高信息的可視化和感染力,使觀眾更容易產生情感共鳴,目前短視頻也是全媒體傳播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
(二)高超的傳播效率和覆蓋面。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往往沒有太多時間閱讀長篇文章,而短視頻則以其簡潔的形式,能夠在短時間內傳遞大量的信息。短視頻的快速播放和分享特性,使得新聞內容能夠迅速傳播,吸引更多用戶的關注和參與。而且,短視頻在不同的新媒體平臺上都能夠進行傳播,如微信、微博、抖音等,這樣就能夠覆蓋更廣泛的受眾群體,增強傳播效果。
(三)超高的用戶參與度和互動性。短視頻傳播平臺一般都提供了評論、點贊、轉發等功能,使得用戶能夠更方便地參與到新聞討論中來。觀眾可以通過評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與其他觀眾進行交流和互動。這種互動性不僅促進了觀眾之間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也能夠為新聞傳播提供更多的思路和觀點,豐富新聞報道的層次和深度。
(四)更好的可視化和故事化效果。短視頻通過影像的表現手法,能夠更直觀地展示事件發生的現場和細節,使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事件的真實性和緊迫感。同時,短視頻還能夠通過人物故事的敘述方式,將事件背后的人物、情感和價值觀呈現給觀眾,使新聞報道更具有人文關懷和情感共鳴。
短視頻在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覷,平面媒體應該把發展短視頻作為重要工作,并研究運用短視頻傳播的策略。根據分析其他媒體短視頻運用情況,結合筆者業務工作體會,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打造短視頻傳播的全媒體矩陣,建立多渠道的傳播平臺
要打造短視頻傳播的全媒體矩陣,需要在多個平臺上建立自己的賬號,包括短視頻平臺、社交媒體平臺、新聞網站等,以覆蓋盡可能多的用戶群體。
強化內容策劃和生產。要吸引更多的用戶關注和參與,需要在內容策劃和生產方面下功夫,打造高質量、有趣、有價值的短視頻內容,可以通過短視頻創意、劇本、攝制、后期等方面進行優化。
優化用戶互動體驗。用戶互動是短視頻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通過評論、分享、點贊等方式,與用戶進行互動。同時也可以通過用戶調研、數據分析等方式,了解用戶需求和反饋,進一步優化內容和服務。
加強品牌宣傳和推廣。要打造短視頻傳播的全媒體矩陣,需要加強品牌宣傳和推廣,以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梢酝ㄟ^線下活動、社交媒體宣傳、品牌合作等方式進行推廣。
建立優秀的團隊和技術體系。要保障短視頻傳播的質量和效率,需要建立優秀的團隊和技術體系,包括短視頻創意、制作、運營和技術人員等,以確保短視頻內容的高質量和全媒體平臺的良好運營。
(二)實施“技術+內容“,推動數字化轉型
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和媒體融合帶來了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因此,新聞傳播行業需要加強內容創新,打破傳統的報道模式,探索新的報道方式和呈現形式,提升用戶體驗。同時,也需要與用戶保持互動,了解用戶需求,不斷改進自身產品和服務,提供更好的體驗。媒體融合的發展,使得新聞傳播行業對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是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的技術基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都需要促進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
傳統媒體可以通過數字化轉型,將自身的業務向數字媒體拓展,同時也需要促進對新技術的學習和應用,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新媒體則需要不斷創新,探索新的技術和模式,從而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一方面要利用新媒體技術搭建主流媒體轉型傳播的技術基礎,在社交媒體賬號注冊、新聞客戶端搭建過程中,實現良好的新聞采編、閱讀、傳播功能,將各類傳播平臺辦好、辦“活”,避免空有平臺而缺少流量的問題出現;另一方面,要將新興的新媒體技術應用于全媒體傳播體系,比如AI(人工智能)、短視頻、網絡直播等,尤其是短視頻已經成為最熱門的傳播方式,新聞傳播作為短視頻的功能之一,能夠與各類商業平臺和社交平臺實現較好的銜接。
(三)做好“新聞+”實踐應用,加強行業合作和資源共享
全媒體傳播體系的理念中,核心是媒體資源的多樣化運用,借助傳統媒體、新型媒體和未來前瞻性技術,實現新聞的采編、傳播、互動和教育功能,并在媒體運營方面帶來較好的創收效果。此外,這里的“全”,也包括全媒體服務內容的全面性,也就是全媒體傳播體系中“新聞+”的實踐應用。
“新聞+政務服務”。政府各部門的信息發布、政策傳播、惠民活動等信息,對普通受眾來說十分重要,全媒體傳播要將短視頻傳播與政務服務相融合,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和官方發布渠道,從視覺效果的角度實現重要新聞的傳播;
“新聞+商業服務”。包括經濟新聞、房地產信息、汽車信息等商業領域的服務內容,介于新聞和商業活動之間,這些信息服務也是自媒體賬號主攻的方向,但由于自媒體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大量人員缺乏專業化的指導,個別人員受到利益驅使發布不理性甚至虛假信息,刻意誤導觀眾,因此,主流媒體在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中,關注商業信息的服務功能,并融入短視頻傳播中,對普通受眾意義重大;
“新聞+娛樂服務”。短視頻平臺是綜藝節目、大眾娛樂的集散地,全媒體傳播體系需要滿足受眾的娛樂需求,需要在短視頻新聞傳播過程中添加更多輕松的內容,比如文體新聞、娛樂新聞、綜藝節目切片等,作為嚴肅新聞的調劑,提高粉絲的黏性。
由此可見,媒體融合的發展,需要加強行業合作和資源共享,尤其是針對大型跨媒體事件的報道,需要各媒體之間的緊密合作,共享資源,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報道。同時,也需要推動與相關行業的合作,如科技、文化等,探索更多的合作機會和模式,提高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綜上所述,主流媒體開展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中,短視頻傳播是必不可少的傳播形式,這滿足融合轉型的需求,也是受眾閱讀的必然路徑。但主流媒體在人才、技術和理念等方面的不足,制約著全媒體傳播體系的構建,在未來的轉型發展中,主流媒體應借助官方媒體的傳播和資源優勢,進一步增強多樣化傳播形式的應用,以全媒體的渠道、內容、服務等重新構建主流媒體的核心領導力,維護新聞傳播的良好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