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發展的國際趨勢分析

2024-05-24 00:00:00宋永芳倪鈺薦
職業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關鍵詞:教學

作者簡介:宋永芳(1997—),女,碩士,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教務處職員,研究方向為職業技術教育;倪鈺薦(1997—),女,碩士,空軍軍醫大學教學考評中心助教,研究方向為職業技術教育。

摘要:通過分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勞工組織、歐盟近兩年發布的關于職業技術教育變革的政策報告,發現當前國際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為工作性質由關注專業技能向關注認知能力轉變,職業技術教育系統強調以未來為中心,以及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培訓呈現多維發展三個方面。我國當前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發展應從構建技能預測系統、完善職業技術教育系統體系、關注教師專業培訓與發展,以及發展可持續職業技術教育四個方面展開思考。

關鍵詞:職業技術教育;技能預測;人員培訓;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24)05-0083-08

國際組織作為全球教育變革的引領者,其職業技術教育政策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更新,對各個國家乃至國際職業技術教育變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布的《關于塑造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的未來發展趨勢研究》(UNESCO-UNEVOC Study on the Trends Shaping the Future of TVET Teaching),總結了有效促進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技能發展的幾項舉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另一篇報告《創新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框架》(Innovating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 Framework for Institutions),強調全球發展正在推動職業技術教育系統提高其識別未來技能需求的能力,擴大獲得技能發展的機會,推動當地技能和創新生態系統的創新,學校、培訓中心和學院發揮主導作用。歐盟(EU)在《歐洲職業教育和培訓的未來發展:關于通過正規和職業教育培訓重新掌握技能和提高技能的報告》(Future Development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Europe: Report on Reskilling and Upskilling through Form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討論了職業技術教育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國際勞工組織(ILO)發布的《職業教育教學和培訓的全球概覽:當前問題、趨勢和建議》(A Global Overview of TVET Teaching and Training: Current Issues, Trends and Recommendations)重點分析了職前培訓、專業發展、工作條件和社會對話四個關鍵領域,總結出了全球各國職業技術教育系統的發展情況。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發布的《TVET的數字化和技能系統》(The Digitization of TVET and Skills Systems)對數字化如何影響職業技術教育和技能系統進行研究,深入討論數字化的性質和范圍,及其對職業技術教育的管理、交付、評估和認證的影響。

為應對復雜、多變的勞動市場,了解國際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的最新動向和發展趨勢,探討全球性發展與變化對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的未來影響,本文選取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盟、國際勞工組織等國際組織近年發布的與職業技術教育相關的政策和報告,系統探究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未來的發展趨勢。

一、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發展的國際背景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為職業技術教育的創新和現代化開辟了新的視野。職業技術教育是提高人力資本素質的基礎因素,是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動力,在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職業技術教育需要開發新的教育系統組織方法,滿足當前職業技術教育教學全球化、信息化、數字化和多元化的需求。

(一)職業技術教育教學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包括17個大目標和169個具體目標,其中目標4提出“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影響著各國制定職業技術教育相關政策。除目標4 之外,職業技術教育還可以在許多領域發揮作用,包括減貧(目標1)、提升農業生產力(目標2)、促進經濟可持續增長、促進就業(目標8)及促進創新(目標9)等。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2030年教育:仁川宣言和行動框架——邁向全納、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和全民終身學習》(Education 2030: Incheon Declaration: Towards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Quality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for Al)進一步重申了提高職業技術教育準入、質量和公平性的必要性,重點發展高級認知和非認知技能,如批判性思維、創造力、團隊合作、溝通技巧等,還要求各成員國加強職業技術教育與企業和工廠之間的聯系,促進職業技術教育改革過程中的社會對話,改進對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的監測和評估,并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的地位。同時,各國政府一方面要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的相關性和靈活性,加強終身學習,提高資格體系的透明度,發展質量保證體系;另一方面,要將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從經濟角度轉向人文角度,將教育和培訓相結合,以終身學習為導向,進一步促進職業技術教育的改革發展。

(二)職業技術教育教學變革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氣候變化、數字化、工業4.0和移民等變化引發的全球性問題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因此,必須關注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的發展趨勢。當前,勞動市場采用新興技術和新的工作組織形式,深刻改變了工作場所、就業關系和勞動力市場,也意味著將從根本上改變世界范圍內各經濟體的工業和職業就業結構。這些轉變不僅改變了職業技術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促進了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的發展。[1]在快速變化的全球數字經濟中,技能投資變得越來越重要,快速的技術變革不僅需要對技術技能進行投資,還需要對以通用技能為代表的軟技能進行投資。然而,鑒于勞動力市場變化的規模和速度,職業技術教育教學在許多情況下并不能與市場契合。[2]因此,必須鼓勵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學習面向未來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以滿足快速變化和日益復雜的勞動力市場的技能需求。[3-4]

(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發展的數字化及多元化需求

數字化轉型影響到職業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會發展的現階段,一個國家對社會經濟管理過程的有效性取決于數字領域最新成果的實施水平。[5]2019年,來自德國聯邦勞動和社會事務部的一項研究預測,到2025年,德國將減少約130萬個原工作崗位,增加210萬個新工作崗位,到2035年將減少400萬個原工作崗位,增加310萬個新工作崗位。[6]職業技術教育系統必須滿足勞動力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但由于無法精準地預測技術的實際發展水平和未來勞動力市場需求,職業技術教育系統必須組織學習者參與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當前,“未來的工作”和“未來的學習”兩大主題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關注。未來的工作在時間和空間上將變得越來越靈活,工作流程越來越數字化,決策權力越來越下移和分散,管理層級會不斷減少,工作過程變得更加透明,越來越多的常規性生產活動實現數字化和自動化。[7]遠程工作和遠程學習也將成為不斷發展的教育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8]因此,在快速變化的工作環境中,把握未來就業趨勢和從業者的知識、技能需求至關重要。[9]

二、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發展的主要國際趨勢

結合當前國際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發展的背景和國際組織政策報告,國際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的未來發展趨勢可歸納為三方面:一是工作性質由關注專業技能向關注認知能力轉變,二是職業技術教育系統強調以未來為中心,三是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所需的質量培訓和支持呈現多維發展。

(一)職業技術教育教學工作性質由關注專業技能向關注認知能力轉變

1.可持續發展技能和應用技能的需求不斷增長

數字化對企業和個人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降低了創業門檻并改變了職業環境,在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為各國提供了快速發展的機會。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調查報告顯示,2015—2020年影響工作領域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數字化的使用日益增多、通信技術快速變革、自動化程度提高、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等[10]。這些變化改變了工作的組織方式,對熟練工人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技能的不匹配又導致工作競爭激烈,加劇了工人的工作不安感。從另一方面看,這些變化加速了雇主對新技能尤其是高級技能的需求,也降低了對低級技能的需求,使得低級技能的工作將更新升級,以符合新的重點領域和新技術。這意味著所有工人都需要進一步的教育和培訓。因此,未來對新知識、可持續發展技能和其他技能(如創業能力)的需求將呈指數級增長。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調查顯示,未來工人所需的重要技能是與特定領域無關的通用技能(見表1),便于處理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復雜問題和不可預測情況。

2.在職培訓側重行業知識、可持續發展和應用技能

在被調查的職業教育機構中,超過86%的機構表示,提供的職業發展方案致力于培養教學人員的信息通信技術技能和專業教學能力[11]。在開設的課程中,一半以上的課程側重于培養教學人員解決問題和學習的能力、新技術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等。此外,在教學人員職業發展培訓過程中,大多數活動的地點都在教室或線上,相當一部分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通過參加講座或閱讀在線材料學習新的工作場所實踐所需的技術,這種職業發展計劃方式破壞了教師對實踐技能和知識的掌握。這表明,在教學人員缺乏行業經驗的情況下,需要將行業知識作為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職業發展的核心組成部分。為確保在職培訓計劃能讓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為將來的工作和學習做好準備,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為了使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掌握未來所需的技能,課程設置需要與技能預測等調查結果保持一致。職業發展計劃需要關注教師橫向技能的發展,而不是對特定學科概念知識的理解。其次,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需要學習教育學理論,改善課堂效果。最后,可以采取工業實習或者通過鼓勵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參與現代工業項目的方式,提升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的實踐技能。

3.構建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參與機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定義為教師、講師、培訓師、導師、管理人員、行政人員、推廣人員、指導人員和其他人員[12]。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最了解政策對職業教育學生的影響,以及自身需要什么培訓和支持來完成工作和實現職業抱負。而政府和職業教育機構往往不了解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面臨的困境及其對培訓和專業發展的看法。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的一項調查中,在“向職業技術教育學生提供他們未來工作所需技能時遇到的障礙有什么”這一問題上,有近60%的機構代表認為是“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缺少培訓的時間或收入水平較低,無法參與培訓”,但接受調查的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并不這樣認為[13]。從這項調查可以看出,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參加培訓的頻率存在差異(見表2)。這些差異表明,大多數國家和教育機構對職業技術教育培訓重視不足,而通過加強職業技術教育系統間的溝通,有利于相關政策的制定,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系統對不斷變化的勞動力市場需求的反應能力。

(二)職業技術教育系統強調以未來為中心

1.收集技能數據規劃面向未來的職業技術教育

國際勞工組織表示,數字化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對新技能的需求,數字技術為職業技術教育和技能開發系統創造了新的機遇和挑戰[14]。同時能準確地識別甚至預測技能發展要求,也是實現公正、平等和包容社會的關鍵[15]。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調查結果顯示,調查范圍內有83%的國家已建立或正在建立國家技能預測系統,但只有10%的國家表示該系統可供職業教育機構或從業人員使用[16]。與此同時,目前缺乏技能監測系統或未開發跟蹤未來技能需求系統的國家占六分之一,且全部是發展中國家。職業技術教育系統可以通過利用各種資源,在國家和地方各層面鼓勵企業參與數據收集,從而提高技能供給的準確性和相關性。同時維護有關未來技能需求的數據并確保能將這些信息準確地傳遞給職業技術教育機構及從業人員,以此實現了解未來技能要求的目標。

綜合來看,當前技能信息傳遞的挑戰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政府與職業教育機構之間、職業教育機構與從業人員之間傳遞未來技能需求數據的傳播渠道狹隘;二是信息的可靠性較低。接受調查的大多數職業技術教育機構和從業人員表示,他們可以定期獲得有關勞動市場的變化信息,但信息來源主要依賴大眾或社交媒體。換句話說,大多數機構和從業人員沒有從政府渠道獲得信息,而基于大眾媒體得到的關于未來技能需求的國家級數據的可用性有限,信息的可靠性也略顯不足。因此,職業教育的政策和方案應考慮未來的技能發展需求,進而制定符合時代發展的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規劃。

2.利用技能評估結果發展在職培訓和改革職前培訓

隨著世界變化速度加快,對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的需求也在增加,需要將掌握未來發展所需的能力傳遞給學習者,以促進終身學習。未來的職業技術教育系統需要確保職業教育教學人員獲得所需的培訓和支持,以保證未來職業生涯的技能需要。作為面向專業發展的終身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技術教育的持續性是應對經濟、技術、社會和環境挑戰并確保勞動力順利轉型的關鍵。同時,職業技術教育需要關注技能低下、處于勞動力市場之外或處于其他不利處境的人,為他們提供平等的發展機會,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現實。大部分國家利用技能和培訓需求評估發展和改革在職培訓方案。一方面,教學人員需要通過培訓提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習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提供一套激勵措施,鼓勵教學人員參與培訓和職業發展。最終,通過制定政策和框架明確教學人員須具備的資格與技能,根據工作和學習環境的變化,定期評估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技能水平。并利用評估結果,將市場不斷變化的信息及如何應對這些變化的指導意見傳達給教學人員,及時調整培訓的內容與方法。

3.重視行業經驗

行業經驗是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職前培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行業與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相結合的重要途徑。在大多數國家和職業教育機構中,行業經驗并不是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的入職要求,多數學校更重視學歷和文憑。國際教育規劃研究所(IIEP)的一項研究表明,“接受過短期職前培訓方案(如2~10周)的畢業生可能比接受過長期職前培訓方案(如2~5年)的畢業生更需要在職支持”。職前培訓的持續時間直接影響教學人員專業能力的提升,從而影響教學質量。而以往人們普遍認為職前培訓的質量更多地取決于方案的內容、結構和支持,而不是其培訓持續時間。國際勞工組織也指出,“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教學人員的職前培訓方案有所欠缺。即使在提供職前培訓的地方,大多數職業教育教學人員接受的職前培訓往往比國家政策規定的時間要短。”當前,大多數職前培訓方案的內容往往較為傳統和滯后,大多數針對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的職前培訓計劃都側重于學科領域的知識及教學能力,忽視了實踐經驗及與技術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職前培訓不足以促使教師反思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同時也說明對學術課程的投資并不足以培養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的專業技能,行業經驗同樣重要。

(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所需的質量培訓和支持呈現多維發展

1.提高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對新教學法的接受度

持續性專業發展使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能夠檢驗并提升自身的技能和能力,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跟上各自領域的發展腳步。在教學人員的職業生涯中,技能要求是不斷變化的,持續性專業發展能夠幫助教學人員不斷適應技能要求。有研究發現,與旨在提高教育質量的其他投資相比,增加持續性專業發展的投資對學生學習成果更具有積極影響。在許多國家,由于缺乏明確的指導方針或途徑,教師在參加職業發展培訓時,知識、技能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缺乏一致性,影響職業技術教育的質量。而由于收入水平低、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家庭需求無法滿足等問題,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不太愿意參加培訓。為了克服這個難題并鼓勵教學人員參與持續性專業發展,各職業技術教育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方經常提供培訓激勵,包括財政支持(如培訓預算)和獲得額外榮譽資格的機會,其他激勵措施包括改善晉升前景、帶薪休假和獲得參加職業發展的工資補貼等。相比之下,獲得可促進教師職業發展的額外榮譽對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最具吸引力。為提高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對持續性專業發展機會的接受程度,建立一個培訓框架,由一個中立機構對其能力進行認證,并與相應的職業發展掛鉤,將激發教師對持續性專業發展的興趣并積極參與其中。

2.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系統的包容性

由于教育機會缺失或社會性歧視,弱勢群體往往從事低級技能工作,并且隨時面臨著失業風險,因此,需要提高該群體對技術變革的適應能力和抵抗不良風險的能力。職業技術教育系統可以通過培訓減少對弱勢群體的影響,而未來的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需要接受掌握具有包容性的培訓方法,進而開展對不同弱勢群體的培訓。接受調查的職業技術教育從業人員表示沒有接受過勞工權利培訓,所以職業技術教育政策應將公平和包容作為關注的重點,注重高質量和包容性的持續職業教育與培訓。首先,要解決整個社會勞動力不匹配的問題,主要涉及就業崗位缺乏合適的人才及大批的人群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等;其次,將培訓提供的內容從特定工作的技術技能轉移到可持續發展技能上,以促進勞動力市場過渡并促進專業學習和職業發展;最后,創新學習途徑,使持續職業教育與培訓(Continu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CVET)、初始職業教育與培訓(Initi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IVET)與通識教育之間,正規與非正規培訓之間更好地整合與協調,促使終身學習成為現實。

3.將企業作為未來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重要合作伙伴

向企業進行人員借調及開展以市場為驅動的培訓師能力認證,對于提高職業技術教育教學和培訓質量至關重要。隨著工作領域的變革步伐加快,企業在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的參與顯得尤為重要,其作用不應僅限于提供勞動力市場信息,還應參與提供職業培訓,提高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的技能水平。

企業主要通過界定核心能力、制定職業標準及提供勞動力市場需求的信息,發揮在職業技術教育體系中的作用,包括為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提供實習或獲取工作經驗的機會等。企業提供和升級基礎設施和設備,為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提供持續性專業發展方案。讓企業參與教學人員培訓往往難度較大,并可能出現參與過程流于形式的情況。因此,提升企業參與度的關鍵在于使培訓與企業的需求和利益相一致,當前主要存在兩種模式。一種是項目培訓模式,即使用行業項目作為員工培訓的基礎,讓企業從創新交流中受益。另一種是專家借調模式,將行業從業人員和專家借調到培訓機構,同時為表現出色的個人提供機會,以教授和指導其他從業人員。

4.利益相關方協作提高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發展的質量

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是多方利益相關者相互配合的過程,當所有的合作伙伴(政府、機構、公司和培訓者)致力于讓教師和培訓者都能獲得未來技能所需的能力時,這一過程才能發揮最佳作用。這一目標的達成需要強有力的合作機制協調及組織開展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和專業發展的相關活動。研究表明,目前55%的國家正在建立相關合作機制,以促進參與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的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協調與合作,而近20%的國家缺乏此類機制,且目前沒有發展此類機制的計劃。缺乏合作機制的國家表示,建立此類系統機制的主要障礙是缺乏資金、缺乏系統能力,以及利益相關方(特別是企業)的興趣低。缺乏這些機制導致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合作和信息流動薄弱,因此決策者、職業技術教育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對改革的支持度較低。

職業技術教育系統處于一個迅速變化的環境中,需要頂層設計的協調來提高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系統對未來技能需求的反應能力。隨著對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需求的不斷增長,技能需求也變得更加復雜。有效的治理機制應使不同級別的公共和私營利益相關方在目標設定、實施、監測和審查方面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同時在利益相關方之間建立明確責任機制,以避免職能不清。協調機制對于為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培訓提供穩定和持續的資金也至關重要。盡管企業在確保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培訓符合不斷變化的技能需求方面作用巨大,但仍需要有效的監管以確保所有領域的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都能獲得高質量的培訓,從而為不同學習背景的學生服務。此外,利益相關方若能明晰彼此的優勢與制約因素并進行合理的規劃,合作才能持續推進。

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發展的國際經驗與啟示

基于對國際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發展趨勢的探討,關于推進未來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發展的經驗和啟示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實現技能預測系統數據化,應對不斷變化的職業技術教育和技能需求

作為職業技術教育管理體系的一部分,在初始職業教育和繼續職業教育的系統中促進新一代勞動力市場和技能的發展,能夠確保職業教育應對不良風險與挑戰。一般情況下,國家和機構在面對新的技能需求時,大多是以調整職業技術教育方案內容的方式來應對市場變化。因此,確保教育系統提供適宜的技能培訓內容,是個人提高適應變化能力和促進發展的有力手段。基于此,促進技能預測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及時收集新一代的勞動力市場和技能情報(Labor Market and Skills Intelligence,LMSI),構建國家技能預測系統。當信息技術與傳統數據源結合使用時,通過互聯網學習及使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可以更快、更準確地獲取有意義的信息。技能數據收集能幫助職業技術教育利益相關者加強教育、培訓與勞動力市場之間的反饋,并幫助學習者接受更好的教育培訓和作出更合適的職業選擇,為決策者、社會合作伙伴、職業技術教育提供者、指導從業者及教師和培訓者提供平臺和工具。二是增強技能預測在職業技術教育治理結構中的作用,以彌合職業技術教育與工作場所的差距。通過加強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有效合作,并使區域和部門利益相關者參與進來,可以為職業技術教育和技能培訓提供更具創新性的方法。更具包容性和有效性的合作有助于加強職業技術教育與勞動力市場之間的反饋循環,使技能開發有效地將需求側和供給側發展趨勢聯系起來。

(二)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系統培訓的連貫性,構建完善的職業技術教育系統體系

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改革需要面向未來,并提高靈活性和包容性,以充分支持學習者和經濟體發展。在討論未來政策改革時,政府應精簡體制機制和責任,界定明確的國家職業技術教育戰略,盡可能協調并共享進程和系統等。面向未來的職業技術教育系統應具有適當的框架,可提供職前和在職培訓,定期評估教學人員的技能和培訓需求,并根據這些評估制定或改革培訓計劃。同時,為了實現職業技術教育系統發展的預期目標,職業技術教育機構需要不斷改進培訓方式。首先,行業切實參與培訓實踐,可以增加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獲得培訓的機會并提高其專業性。其次,需要強有力的機制來加強利益相關方的合作關系,使公共和私營利益相關方能夠在目標設定、實施、監測和審查方面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就應發展哪些技能和能力及如何發展達成廣泛共識。最后,定期征求教學人員的意見,從而保證決策的有效性,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系統對不斷變化的技能要求的反應能力。

(三)以行業經驗作為崗前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職教教師培訓和職業發展

為了向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提供學員未來工作所需的實用技能和知識,職前培訓不再是通過課時獲得資格的學術課程,還必須包含行業經驗培訓。首先,深化職前培訓是職教教師發展的基本理念。職前培訓可以幫助新任教師提升教學技能,熟悉如職業技術教育管理、網絡創建和管理、指導和咨詢等非教學方面的知識。其次,采取面向未來的長期激勵措施,增加教師對在職培訓的期望。持續性專業發展使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能夠跟上其學科領域和工作世界的新發展,需要采取面向未來的長期激勵措施。一方面,可以將教師能力認證與職業發展聯系起來,為在職培訓創造吸引力;讓企業參與培訓和認證過程,以提高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技能和能力的認可度。另一方面,著眼未來的職業技術教育系統實現定期更新交付,結合行業經驗發展教師自身的實踐技能。再次,為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提供教學方法的培訓。一是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人員需要知道如何使用新技術向職業技術教育學習者進行授課,最大限度地減少不良因素對弱勢學生的影響。二是需要在促進包容性教學、多樣化管理及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教育等方面接受培訓,以使課程和班級互動更加平等和包容。三是需要教育心理學和勞工權利方面的培訓,以提升學習者在快速變化和競爭日益激烈的工作環境中的應變能力。最后,將行業經驗納入職前培訓系統,將行業經驗作為參加職前培訓的先決條件。在這種模式下,參訓教師將具有至少兩年行業經驗,將接受涵蓋教學方面和特定主題內容的職前培訓。

(四)注重高質量可持續職業技術教育,促進職業技術教育系統建設

職業技術教育應面向所有人,適應國家、區域和國際工作領域不斷變化的需求,而這些需求應通過一個整體的終身學習框架來實現。新的技能保障應該擴大其范圍,使持續職業技術教育成為所有成年人的標準路徑,培養具有終身學習精神的現代公民。首先,應建立一個所有成年人參與的可持續職業技術教育系統,確保社會伙伴、學習提供者、個人雇主或企業、就業服務機構參與進來。其次,推廣基于工作的結構化學習。基于工作的結構化學習不同于工作時的非正式學習,它是有計劃的,且結果是可以衡量的,有助于加強經濟競爭力、環境可持續性和社會凝聚力。基于工作的結構化學習在持續職業技術教育的系統推廣、創造利于學習的工作環境和提供系統的培訓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再次,推廣可持續職業技術教育系統的新方法。以基于工作的學習為系統的關鍵,將可持續職業技術教育和勞動力市場動態整合,將企業轉變為有利于學習的工作環境,促進學習者的個人發展。最后,協調配套措施,增強持續職業技術教育吸引力。推廣可持續職業技術教育必須制定國家層面的行動計劃,協同指導、驗證、融資、外聯政策等方面,建立一個支持可持續職業技術教育的政策和措施的全面監測系統,有助于提高培訓政策措施的實施效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工作性質”“職業技術教育系統”“教學人員培訓”三個維度分析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發展的趨勢,既涵蓋了“教什么”和“如何教”的認識論問題,也包括“職教發展”的價值論和本體論問題,強調“職業技術教育教學”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問題,為新時代我國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發展提供了經驗借鑒。在“構建技能預測系統”“完善職業教育系統體系”“關注教師培訓和職業發展”“關注職業技術教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路徑探索也可為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提供思路。我國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改革與特色發展需要政府從宏觀層面制定有效的戰略決策,并依托職業院校的自身優勢思考其教育教學發展,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管理、課程設置、教學環境、教學評價等方面,為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發展提供中國經驗。

參考文獻:

[1]UNESCO. Enhancing Relevance in TVET: Review of Progress in the Asia-Pacific since 2012[R]. Bangkok: UNESCO Asia and Pacific Regional Bureau for Education, 2016.

[2]World Bank. The Skills Balancing Act in Sub-Saharan Africa: Investing in Skills for Productivity, Inclusivity, and Adaptability[R].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2019.

[3]PWC. Workforce of the Future: The Competing Forces Shaping 2030[R]. London: PWC, 2018.

[4]UK Commission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 The Future of Work: Jobs and Skills in 2030[R]. London: UKCES, 2014.

[5][15]SHIOHIRA K.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Skills Development[EB/OL].(2021-01-30)[2023-07-21].https://unevoc.unesco.org/pub/understanding_the_impact_of_ai_on_skills_develo-pment.pdf.

[6]SCHRDER T. A Regional Approa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VET Systems in the Light of the 4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Regional Association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n As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Research, 2019(1): 83-95.

[7]PICOT. Arbeit in der Digitalen Welt: Zusammenfassung der Ergebnisse der AG 1-Projektgruppe Anlasslich der IT-Gipfelprozesse 2013 und 2014(Results of Germany's IT Summit)[M]. Hamburg: Munich, 2014: 47-52.

[8]蘭國帥,魏家財,張怡,等.未來高等教育教學:宏觀趨勢、關鍵技術實踐和未來發展場景——《2021年地平線報告(教學版)》要點與思考[J].開放教育研究, 2021(3):15-28.

[9]楊進.工業4.0對工作世界的影響和教育變革的呼喚[J].教育研究,2020(2):124-132.

[10-11][13][16]UNESCO-UNEVOC. UNESCO-UNEVOC Study on the Trends Shaping the Future of TVET Teaching[EB/OL].(2020-10-14)[2023-05-25]. https://unevoc.unesco.org/home/UNEVOC+Publications/lang=en/akt=detail/qs=6396.

[12]UNESCO.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VET)[EB/OL]. (2015-11-13)[2023-07-26]. http://portal.unesco.org/en/ev.php-URL_ID=49355amp;URL_DO=DO_TOPICamp;URL_

SECTION=201.html.

[14]ILO, UNESCO. The Digitization of TVET and Skills Systems[EB/OL]. (2020-07-31)[2023-07-23]. https://www.ilo.org/skills/areas/skills-policies-and-systems/WCMS_752213/lang--en/index.htm.

(責任編輯:任學甍)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ONG Yong-fang1, NI Yu-jian2

(1.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Zhengjiang 311231, China;

2.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18, China)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policy reports on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ssued by UNESCO, ILO and the EU in the past two years, it 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the nature of work changes from focusing on professional skills to focusing on cognitive ability, th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system emphasizes the future as the center; and the training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taff presents multidimensional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four aspects: constructing skill prediction system, perfect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system, paying attention to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developing sustainabl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skill predi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teaching

猜你喜歡
教學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微寫作」教學實踐的思考
“以讀促寫”在初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讓高中生物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談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聽、看、想、說、動”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對識譜教學的認識與思考
《可以預約的雪》教學探索與思考
中學語文(2015年6期)2015-03-01 03:51:42
對高等數學教學的一些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综合网天天| 亚洲床戏一区|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观看| 五月天天天色|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av色站网站|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色135综合网|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91欧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 国产在线小视频| 红杏AV在线无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久久精品66|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国产久操视频|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五月综合色婷婷|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另类色| 日韩毛片基地| 伊人91在线|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在线观看av永久|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在线a网站|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欧美笫一页|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999国产精品|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 欧美日韩综合网|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欧美成人第一页| 国产原创自拍不卡第一页|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久久精品丝袜|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免费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亚洲精品片911|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www精品久久|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