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懿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還要關注學生道德修養和綜合素養的提升,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和成長做好充足準備。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教師需要從多角度深入解讀教材內容,明確立德樹人理念的切入點,還要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培養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理念。
立德樹人是教育領域下教師必須要遵從并落實的教學理念,也是提高學生道德修養、綜合素養的關鍵所在。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材正在不斷優化和完善中,其中加入了非常多高質量的文章范本,并且在提高學生能力和素養方面具有良好促進作用。在正式教學前,教師必須要深入解讀和分析教材內容,從中挖掘更多立德樹人的教學素材,并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使其逐漸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理念,并實現其閱讀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的同步提高。
例如,在教學《我們的奇妙世界》時,教師需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系統梳理課文內容,并從中提煉出主要情節。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使用自己的語言來理解、復述課文內容。本篇課文在培養學生環保意識、愛護自然意識方面具有良好促進作用,而教師就可由此入手開展教學活動。具體來說,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播放國內外不同地區、不同場所的視頻、照片等,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感受到自然和世界的美好。此外,教師還可趁機展示一些環境被破壞的照片、視頻等,帶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使其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當教師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開展教學活動后,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順利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還能顯著增強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綜合素養,可為其未來發展和成長做好充足準備。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語文是一門非常基礎的學科,并且在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起到良好促進作用。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教材內容的講解,還要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課外閱讀能夠讓學生接觸更多的知識,而教師也能更好地滲透情感教育,逐步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如,教師可每周開展一次閱讀活動,鼓勵學生自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文章等,并在課堂中進行自由閱讀,多角度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同時,教師還要趁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使其情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進而實現其文學素養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慈母情深》時,教師就可以親情為主題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并在教學過程中落實立德樹人,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例如,教師可為學生推薦《瘋娘》,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和分析。自古至今,母愛和父愛都是永恒主題。學生在閱讀此類文章時也非常容易產生相似的情感,能快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為了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自行篩選更多與親情相關的文章、書籍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接下來,教師就要開展閱讀分享活動,引導學生回憶自己與爸爸媽媽之間發生的有趣故事,再嘗試復述自己閱讀的內容,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而教師要做的就是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增強學生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的意識,使其掌握更多與父母相處的方法,并幫助學生順利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
總而言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滲透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深入解讀和分析教材內容,從中提煉出更多的德育素材;充分發揮課外閱讀的積極作用,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有針對性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綜合素養,從根本上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新疆克拉瑪依市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