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志云
地理學科兼具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特點,滲透了自然、經濟、環境、資源等多領域的內容。由于農村學校、家長對地理學習未提出較高的要求,導致學生在學習地理內容時缺乏目標與方向感,未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農村學校地理學困生存在著閱讀地理圖表、記憶地圖等方面的困難,他們不會讀圖,也不理解圖意。部分學生不會主動鉆研觀察地理地圖的方法,也不主動向人請教,他們不愿意去學習地理知識,對地理學習失去信心。地圖承載著地理信息的傳遞,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它能直觀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地域差異,還建立各類地理事物之間的關聯。地圖還能準確地定位地理事物,為想象、比較、綜合等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
學生沒有真正掌握讀圖、用圖的技能,他們面對地圖時無從下手,甚至直接放棄讀圖。一些學生剛接觸地理學科知識,他們不了解地理學科特點,對地圖缺乏足夠的重視。部分學生雖然認識到讀圖的重要性,但由于想象力、思維力尚處于發展階段,他們不能將地圖與文字進行熟練地轉化,不能較好地完成讀圖、識圖。
1.夯實基礎知識,了解地圖基本要素。學生要掌握必要的基礎地圖知識,了解比例尺、方向、圖例注記等內容。教師要加強學科知識的拓展延伸,要運用定向法、指向標定向法、經緯網定向法等判別方向的方法,學會運用各種符號、標記表示地理事物,熟悉地理符號語言,能讀懂地圖的文字、顏色、線條等,這樣才能從地圖中準確獲取信息。
2.熟悉讀圖過程,養成良好習慣。學生要學會讀圖名、識圖類,確定讀圖方向,才能獲得更多的地理信息,并形成直觀的感知,掌握讀圖的思路和方法。學生從圖例中找到各種事物的名稱、對應的符號,觀察他們的分布特點。學生讀題目時要抓住題干,能從地圖中獲取所需的地理信息,學會建立問題的聯系,縮小讀圖的范圍,這樣才能全面綜合地分析,從而能實現高效地解題。
3.訓練填圖繪圖技能,提升記憶能力。教師要引領學生多讀圖、拼圖、填圖、畫圖,促進學生的識圖、析圖能力。教師要邊講邊畫,制作各種簡略的地圖與示意圖,并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地理事物的變化趨勢,從而能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識記。
總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明晰地圖教學的目標,對學困生予以必要的關心,幫助學生克服讀圖、識圖的障礙,養成良好的讀圖習慣,能促進學生對讀圖技能的掌握,幫助學生正確地獲取信息。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蔡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