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線性文化遺產是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提出的新理念。線性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可以將分布在不同場域的文化遺產及周邊資源組織起來,進行整體性保護與利用。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在文化遺產保護和活化創新方面的應用日益受到關注。以秦皇古道線性文化遺產為主要研究對象,梳理其歷史沿革與文化價值,旨在通過AI賦能的方式,探索具體的活化創新策略,如數字化保護、體驗式旅游和交互式教育等,為秦皇古道的未來發展開辟新路徑,也為文化遺產保護、旅游發展和教育推廣注入新活力,進而推動秦皇古道的可持續傳承。
關鍵詞:AI;秦皇古道;線性文化遺產;活化創新;保護;傳承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北師范大學2023年度校級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工智能’教學創新研究”(2023XJJG070)研究成果。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更加注重個性和自由,不愿意被束縛和限制,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情感表達,追求真實和自然的生活方式。然而AI(人工智能)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了許多便利,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線性文化遺產作為文化遺產的一種重要形式,其保護和活化創新也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借助AI的力量來實現更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一、秦皇古道的歷史意義及面臨的困境
秦皇古道是中國僅存的古道陸路交通道路的實物,是秦始皇車同軌歷史的實物佐證(圖1、2)。秦皇古道旅游開發以古道歷史文化內涵為核心,串聯沿線歷史文化資源,對于系統挖掘并整理當地傳統文化內涵的古道文化、保護并延續歷史文化、創造太行地域風貌的中華文明傳承之路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此外,“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在新時代下提出的重要國際合作框架,秦皇古道與“一帶一路”的本質都是線性的文化和經濟交流通道,它們的精神內核高度相連,二者都具有時代意義。因此,秦皇古道的活化創新不僅可以為秦皇古道的保護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還能夠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提供有益的借鑒。
然而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中,人們更加注重實用性和效率,對于秦皇古道這種歷史遺跡的關注度逐漸降低,這些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面臨著被遺忘、破壞或閑置的風險。年輕一代對于秦皇古道的了解甚少,他們關注的更多是當下的生活和發展。這種認同感的降低使得秦皇古道的保護和傳承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且秦皇古道沿線的環境問題也給保護工作帶來極大的考驗。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周邊的工業污染和交通擁堵等問題日益突出,一些歷史遺存所處的環境已經被破壞,無法再現當年的風貌和歷史意義,秦皇古道的活化創新工作迫在眉睫。本文旨在探討如何通過創新手段,使這些文化遺產煥發新的活力,以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參與。
二、AI賦能秦皇古道線性文化遺產活化創新的方法與路徑
(一)打造秦皇古道主題創意衍生產品
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提升秦皇古道的知名度,使其釋放出最大的商業價值;制作與秦皇古道相關的著名歷史故事場景,如“背水一戰”、平定安史之亂、抗擊八國聯軍的“庚子之戰”等,并將其整理成冊,方便青少年學習,使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深入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在互聯網信息爆炸的時代,引導人們將眼光從現代大都市、工業園區移向偏僻的古村鎮的線性歷史遺產“傳統古驛道”。
AI可以根據游客的興趣和需求,智能推薦適合的秦皇古道主題衍生產品。同時,根據市場趨勢和用戶反饋,AI可以幫助生產商及時調整產品設計和生產計劃,實現精準營銷。這些產品融合秦皇古道的歷史元素和文化符號,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銷售渠道,這些衍生品可以走進千家萬戶,使秦皇古道文化得以廣泛傳播。
(二)科技創新提升游客體驗
AI技術能夠助力秦皇古道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對游客流量、旅游行為等數據的分析,借助AI技術制定科學合理的旅游規劃,平衡旅游資源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智能化管理手段,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減少人為因素對古跡的破壞,確保秦皇古道的長期保存與可持續發展。另外,還可以搭建線上社區平臺,鼓勵更多的人參與秦皇古道的保護和開發工作。通過創意設計、眾籌等方式匯聚社會力量,共同推動秦皇古道主題衍生產品的創新發展。同時,邀請“網紅”、旅游達人等進行實地體驗,并通過他們分享的感受和照片,提高景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AI技術的應用,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利用AI技術對秦皇古道線性文化遺產進行數字化應用和虛擬重建,并進一步對大量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快速了解秦皇古道的品牌特點和受眾偏好,預測未來的趨勢和需求,為品牌設計提供指導和決策支持,打造獨特的秦皇古道未來時期的形象,以更好地反映其歷史文化和價值。例如:在山水秀麗的景點舉辦戶外瑜伽、徒步等活動,讓游客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在文化古跡附近開展傳統手工藝制作、VR古裝拍照等活動,提升游客的互動性與參與度,讓秦皇古道在大眾視野下“活起來”,進而為秦皇古道線性文化遺產的激活提供新思維、新方法。
(三)打造品牌視覺形象
秦皇古道線性文化遺產族群擁有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秦皇古道為中心呈橫向展開。將其與現代潮流文化相結合,可以讓現代人深入了解秦皇古道的歷史發展脈絡與文化特色,同時確立秦皇古道品牌的核心定位,結合古代建筑、當地山水景觀特色文化等元素(圖3、4),打造一個有辨識度的品牌視覺形象,使秦皇古道的特色和魅力得以彰顯;將秦皇古道與本地其他知名景點串聯成一條特色旅游線路,例如,可以設計“古道探秘之旅”線路,讓游客在漫步古道的同時,欣賞周邊美麗的自然風光,或者是“歷史文化之旅”,將古道與當地的歷史遺跡相結合,讓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一地區的歷史文化;深入挖掘秦皇古道的歷史和文化故事,借助AI賦能形式,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IP形象,通過動態效果講述IP故事,賦予文化新的生命力,以激發游客的游賞興趣,同時利用AI技術制作未來時期的秦皇古道的形象,提高其獨特性,以創新傳統的文化遺產保護方式,提升整個文化產業和線性文化遺產間的附加值。
(四)AI在展示和傳承中的應用
秦皇古道歷經數千年,其線性特征和沿線的環境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AI圖像識別和大數據技術可以對秦皇古道的現狀進行實時監測,對其線性特征的變化進行智能識別和預警,為及時采取保護措施提供科學依據。例如,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識別技術,導覽系統能夠為游客提供個性化的講解服務,詳細介紹秦皇古道的歷史背景、文化特色和重要景點。這不僅能夠提升游客的游覽體驗,還可以有效傳遞秦皇古道文化的核心價值。
借助AI與VR/AR技術的結合,打造沉浸式的秦皇古道虛擬漫游體驗。游客通過佩戴VR設備,可以親身體驗秦皇古道的風貌,感受歷史的氣息。例如,在景點設置VR、AR體驗區,讓游客通過手機或其他設備,與秦皇古道的歷史場景進行互動。這種創新的體驗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關注和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提高公眾的認知度和參與度,為游客提供更豐富的體驗和參與方式。
AI技術在秦皇古道的保護、展示和傳承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利用AI技術對秦皇古道的遺跡進行數字化重建和保護,以便人們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其歷史和文化價值,進而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體驗,使文化遺產更加生動地呈現在公眾面前。此外,還可利用AI技術對文物進行智能識別、評估和修復。通過對文物的歷史、材質、工藝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制定針對性的保護修復方案,延長文物的使用壽命,提高秦皇古道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能夠大大提高修復效率和準確性。例如:利用AI技術對秦皇古道的遺址進行遙感影像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分布和狀態;對秦皇古道進行三維重建,以還原其原貌;不斷研發智能導覽系統,為游客提供個性化的導覽服務;同時使用AI技術對游客的行為進行分析,以優化秦皇古道的管理和服務。
三、基于AI賦能的秦皇古道線性文化遺產
活化創新的成果
如今,AI的快速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和機遇。在此背景下,秦皇古道作為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也迎來了基于AI賦能的活化創新。
基于AI賦能的秦皇古道線性文化遺產活化創新實現了重大突破,可以智能監測秦皇古道及其周邊環境的各種問題,確保了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持久性。在游客的旅游體驗提升方面,虛擬場景的重建與展示以及旅游規劃與管理將為游客提供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游覽體驗,使秦皇古道煥發出新的活力,大大提升了游客的滿意度;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方面,通過AI賦能的旅游規劃和管理,秦皇古道的文化遺產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同時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成為人們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在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方面,AI技術的應用將科技與文化深度地融合在一起,推動了二者的共同進步。
此外,基于AI賦能的活化創新還為秦皇古道的文化創意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對秦皇古道的文化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和創意轉化,推出了更多具有創新性和獨特性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這些文化產品和服務不僅滿足了人們對秦皇古道的情感需求,還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和就業崗位的增加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秦皇古道的保護和修復工作也使其原貌得到了有效的恢復,其知名度和影響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了解秦皇古道。
四、結語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AI賦能是線性文化遺產活化創新的關鍵。基于AI賦能的秦皇古道線性文化遺產活化創新為古道的保護、傳承和傳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加大對古道的保護和修復力度,同時創新古道的傳承和傳播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秦皇古道文化,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任喚麟.跨區域線性文化遺產類旅游資源價值評價:以長安-天山廊道路網中國段為例[J].地理科學,2017(10):1 560-1 568.
作者簡介:
邵奕,河北師范大學學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王玲玲,河北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