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瑩 武永剛 郇玉龍
摘 要:“中藥鑒定技術”是高職高專中藥、中藥制藥等專業學生的必修核心課程。本課程團隊秉承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 價值引領三位一體的理念,依托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項目,重新設定了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思路與目標,開發體現 課程思政教育特點的教學資源,嘗試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本文從在線精品課程的設計、課程建設、課程應用 和課程思政建設及考核評價等方面介紹中藥鑒定在線精品課程的規范化建設思路和內容,以期對同類職業院校的在線課程 建設和專業課程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與參考,也是對“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有益探索。
關鍵詞:中藥鑒定,在線開放課程,規范化,課程建設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6.044
0 引 言
在線開放課程自2012年由美國高校推出以來, 在世界范圍內迅速興起。2015年,教育部印發了《教 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 管理的意見》[1],在政策上對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給 出了指導性意見,指出:“2017年前認定1000余門國 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到2020年,認定3000余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提出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要以 “高校主體、政府支持、社會參與”為方針,加強應 用共享,加強規范建設[2]。隨后各個高校掀起了在 線精品課程建設的高潮。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也啟動了相關政策,建設了一批在線開放課程。“中 藥鑒定技術”在線開放課程自2019啟動建設,2022 年被評為國家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本文對該課 程規范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進行具體闡述。
1 課程定位與目標
“中藥鑒定技術”是中藥學專業必修核心課 程,為實現“厚傳統經驗、重現代技術、強創新能 力”的培養目標,以項目驅動強化實踐技能訓練,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讓學生具備如下 能力:掌握中藥來源鑒定,能對中藥進行基原鑒 定,保證品種準確無誤;掌握性狀鑒定,能宏觀鑒 別中藥的真偽優劣;掌握顯微鑒定,能對藥材及中 成藥進行微觀分析;掌握理化鑒定,能對中藥所含 主要化學成分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分析判斷 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中藥 檢定技術”課程的開設可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良 好的職業素養和道德素養,可在中藥以及相關領域 從事中藥生產、營銷、質檢、管理和服務等工作的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同時結合課程思政,達到使 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法治意識、質量意識、 安全意識、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并在學習中獲得 成功體驗的情感目標。
2 課程結構與內容
對接國家中藥學專業教學標準,基于崗位能力 分析,遵循學生能力發展規律,將中藥及其鑒定技 術分為初級、中級、高級3個層次。初級層次,學習 常用中藥的性狀鑒定技術;中級層次,學習常用及 品種復雜中藥的顯微及理化鑒定技術;高級層次, 學習貴重藥、毒劇藥的鑒定技術。掌握初級和中級 層次的內容后,學生可具備實際檢驗工作所需要的 基本職業能力,達到了國家職業標準對高級職業資 格的要求。通過高級層次內容的訓練后,學生拓寬 了視野,強化了職業意識,提高了綜合素質。如表1 所示。
3 課程建設歷程
3.1 課程改革階段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藥鑒定技術”課 程團隊在教學過程中,經歷了從傳統教學到精品課 程分享,再到現在的在線開放課程;從閉塞到開放 課件,再到現在的開放教育資源,開展線下線上混 合式教學模式的改革[3]。
中藥鑒定課程主要是在傳統鑒別經驗的基礎 上,運用現代科學的技術和方法鑒定和研究中藥的 品種和質量,不但教學任務量較大,而且需要學生 具備一定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否則無法參與到學 習中。傳統“中藥鑒定技術”課程主要由教師講授 為主,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多按照知識點的順序依次講述,學習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較大,不符合現 代學生獲取知識的特點[4]。
課程教學團隊在課程設計理念、教學內容、課 程資源、教學方法、信息化教學技術的綜合應用、 多元化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2008年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藥鑒定技術”課程被 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在線上進行精品課件的共享, 但這些優質教學資源利用率并不高;2019年,“中 藥鑒定技術”課程成為國家職業教育中藥學教學 資源庫子項目,是資源庫重點建設的標準化課程之 一,制作了多樣化的豐富課程資源,尤其是微課與 操作視頻有效解決了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 2021年“中藥檢定技術”被評為山東省首批課程 思政示范課程,將課程思政主線融入教學內容中; 2020年9月“中藥鑒定技術”在線開放課程成功在 智慧職教MOOC學院平臺上線,截至目前,已完成7 期課程的順利運行。
3.2 資源建設階段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從原有的課程內容 中精心挑選出50味重點中藥鑒定重新設計,每個項 目下設置若干個學習任務,以每一個任務為單位進 行資源的開發,以引導學習、指導實踐、拓展素質為 目標,構建了結構化的課程體系,制作了多樣化的 課程資源。采用3D動畫展示中藥原植物的生長發育 特點、藥材性狀鑒別特征,圍繞主線還構建了內容 豐富的拓展資源,主要包括: PPT 課件、中藥采收加 工及課程思政小視頻、虛擬仿真等內容。在MOOC 學院平臺的討論區,教師通過“看圖識藥”“火眼金 睛辨真偽”等討論主題與學生進行互動,構建了與 相關知識點配套的測試題以及拓展性討論題。重 點藥材有測驗,每個項目有作業,選擇更貼近現實 生活好理解的案例,以及近期發生的企業案例。
3.3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階段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采用線上、線下的混 合式教學模式。線上講述重點中藥的內容,線下總 結歸納線上的重點中藥內容,并講授各章節一般重 點中藥的鑒定等內容,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在 實驗室完成實驗技能的線下教學,教師指導學生完 成學習任務,并且還進行課堂小測驗或者課余小測 驗,學生答題正確率很高。
本課程以學生為中心,基于任務導向,實施 “課前自主學習—課堂深度互動—課后拓展反思” 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1)線上—課前自主學習
1)學生線上自主學習授課視頻及相關資源;
2)完成教師發布的任務以及整理學習筆記;3)記錄 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2)線下—課堂深度互動
1)根據習題測試結果,教師引導梳理重點及 難點內容,解決共性問題;2)教師基于藥檢工作過 程將鑒定項目分解為一系列學習性工作任務,在校 內單項實訓室創設模擬藥檢所的工作情境;3)學 生模擬藥檢人員工作,通過“獲取信息”“制定鑒定 計劃”“實施鑒定計劃”“互相驗證結果”“能力評 價”5階段的訓練,掌握職業技能,學習相關知識; 4)教師針對學生鑒定結果進行分析、答疑解惑,最 后進行總結評價。
(3)線上—課后拓展反思
1)學生學習拓展資源,在討論區交流;2)教師 根據線上數據進行形成性評價。
3.4 對外推廣階段
任課教師全面利用MOOC課程立體化多樣化 教學資源和優質平臺功能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 學,現已有來自440個單位的學員選課學習,包括高 校在校生,醫藥企業員工,農業、網絡銷售等行業 從業者,行業覆蓋面廣,學習參與度深,通過學習提 升職業技能,推動了行業發展。選課人數總計3799 人,與MOOC課程平行的同步專屬SPOC課程,選課 學生達2205人。另外課程團隊錄制的中藥鑒定課程 系列微課被學習強國(山東平臺)推薦,引起了廣泛 的社會關注。到目前,閱讀量已超過40萬,有近2萬 人點贊。
4 強化團隊建設,明確任務分工
課程團隊中教師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任務分 工明確,設計、主講、技術、指導等工作都有專人 負責。本課程由一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作為 課程設計指導,從教學內容深度上全程把控。其 他成員均有資源制作、微課錄制、線上課程討論 答疑等信息技術經驗,教學成果積累豐富。山東中 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課程團隊是資源整合的高效 團隊,優秀的團隊是保障課程建設順利進行的重 要前提。
5 完善課程考核,推進課程改革
本課程為高職專科生學分認定課,同時面向社 會學習者完全免費開放。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根據學習對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案。在校 學生采用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考核方案;網絡學習 者采用線上考核方案。為促進學習者自主學習,制 定了詳細的考核辦法,對每一類型的學習資源和環 節按照百分比賦予了不同的權重,設置了詳細的評 分規則。
(1)線上學習
線 上考核 成 績= 參 與度×5 0 % + 單元作業 ×15%+單元測驗×15%+課程期末考核×20%。
(2)線下學習
線下考核成 績= 平時 考核×10 % + 實驗 考核 ×20%+ 期中考 試成績×30%+ 期末考 試成績 ×40%。平時考核包括課堂參與度、出勤情況及作 業完成情況;實驗考核為未知粉末的顯微鑒定,與 期中、期末考試同為一次性考核成績。
(3)混合學習
線下與線 上相 結合 的 考核 方 案:混 合 學習 總得分=線上考核成績×50%+線下考核成績 ×50%。
6 立足專業特點,突出課程特色
6.1 構建了形式多樣的原創精品資源,優化設計 線上課程內容,有機融入課程思政元素
制作了多樣化的豐富課程資源。尤其是成系列 的微課與操作視頻,對接新標準,具有原創性、規 劃性、系統性的特點,有效解決了學習過程中的重、 難點問題;梳理“愛崗敬業”“工匠精神”“家國情 懷”3條課程思政主線,3階段遞進式思政主線植入 具體項目中,“愛崗敬業”線對應“準備篇”的項目, “工匠精神”對應“專項篇”的項目,“家國情懷” 對應“綜合篇”的項目,如圖1所示。對應的教學內 容挖掘思政元素。將3階段課程思政主線融入教 學內容中,課程思政的建設成為遞進式“一課一目 標”,依托目標開展教學活動,實現課程思政培育。
6.2 問題導向,注重案例啟發,彰顯職業教育針 對性
形成了“任務導學-思政案例-參與式學習-實 物直觀”四位一體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該教 學模式將導學、網絡平臺、案例教學和直觀教學有 機地融為一體。任務導學先將學習任務、學習內容 等有機結合成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課前通過平臺自 學。課堂中教師根據學生自學、討論交流過程中反 饋的信息精講釋疑,對于重點和難點問題通過直 觀教學、思政案例、觀察藥材實物標本作為教學手 段進行師生互動和交流。四位一體教學模式讓學 生進一步鞏固專業知識的學習,并且加強思政教育 的影響。
7 中藥鑒定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效果
為客觀了解線上課程的教學效果,對學校2019 級中藥專業學生中藥鑒定課程線上教學情況進行了 調研與分析[5]。開展網絡學習后,82.31%的學生學 習態度積極;78.02%的學生對線上的學習效果感到 滿意;73.35%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的學習資源比線 下更豐富;78.81%的學生認為教學內容完整、豐富、 結構合理。
中藥鑒定成績統計顯示,在試卷難度同等的情 況下,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容量小,課 堂上能充分展示并保證學生接受的內容遠遠不夠,導 致線下考試平均分數不高。疫情期間山東中醫藥高等 專科學校采取了線上授課方式。從單一線上學習的 成績看,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所以平均成績較高。 然而大部分高職高專生基礎比較薄弱,自我約束力 差,單純線上教學容易讓學生產生應付心理,例如: 刷課、替考等情況[6]。師生無法面對面互動,教師不 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單純通過線上數據去 評價學生較為片面。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有助于 提高學習成績,學生考試平均成績高于線下,如圖2所 示,相比單一的線下學習,混合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 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加強師生互動,提高 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從成績上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總體上效 果優于單一線下教學,但是在具體應用時,應詳細 分析教學內容,針對不同內容涉及的培養職業能力 特點,合理設置線上和線下學習內容和學時,采用 合適的教學模式。
8 結 語
線上精品課程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需 要教師團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接下來,山東 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將繼續探索、更新課程資源, 增強其實用性,提升教師將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 水平和能力,進行教學的設計、混合式教學模式的 運用,提高學生學習的多樣化水平,積極探索對線 上學習者的考核模式,助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 式與學習方式改革。
參考文獻
魯吉珂,黃進勇,王時征,等.“現代生物學實驗技術”在線 開放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 版),2017(6):9-12.
金秋,林波,趙文慧,等.病理學基礎在線開放課程研究[J]. 現代職業教育,2020(10):120-121.
潘美,蔣瑜.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模式創新與應用研究 [J].大學教育,2022(4):179-184.
于丹,吳軍凱,孫慧峰,等.應用BOPPPS教學模式的《中藥 鑒定學》教學設計[J].時珍國醫國藥,2020,31(8):2004- 2006.
楊華,廖國玲,李元,等.醫學檢驗專業線上教學情況調研 分析及優化對策[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22(8):465-470.
藍柳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 礎課程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1,39(21):47-49.
作者簡介
李雪瑩,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藥品種鑒定與質量控制。
(責任編輯: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