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



摘要?目的:探討醫護一體化健康教育對老年種植牙患者認知度及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漳州衛生職業學院附屬口腔醫院護理部收治的老年種植牙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9例。對照組接受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接受醫護一體化健康教育,比較2組治療認知度,遵醫依從性,并發癥及睡眠質量。結果:觀察組治療認知度與遵醫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醫護一體化健康教育可保障老年種植牙患者順利完成治療,提升其認知度及遵醫依從性,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其睡眠質量。
關鍵詞?種植牙;醫護一體化;健康教育;認知度;睡眠質量
Effects of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on Awareness and Sleep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ntal ImplantsLI Miao
(Nursing Department,Stomatology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Zhangzhou 36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recognition and sleep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ntal implants.Methods:A total of 78 elderly dental implant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with 39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awareness,compliance,complications and sleep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reatment awareness and complianc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s<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nursing,the PSQI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can guarantee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reatment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ntal implants,improve their awareness and compliance,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ir sleep quality.
Keywords?Dental implant; Integration of treat and nurse; Health education; Degree of recognition; Sleep quality
中圖分類號:R338.63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4.02.016
相較于傳統的牙齒修補術,人工種植牙不僅可使缺損的牙齒得到有效修復,將牙齒的耐損性、舒適性以及堅固性提高,使患者更好地維持骨量穩定,可取得更好的美觀度[1]。在種植牙治療實施的過程中,由于該治療方式也屬于有創治療,因此要將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做好,避免由于其自身的認知水平不足,而出現不配合治療工作開展的情況,從而影響到治療工作的順利開展,使患者在手術治療后出現較多的并發癥,影響其睡眠質量,從而加重其負性情緒。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其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加之理解能力降低,同時也是接受種植牙治療的主要群體,因此對于老年種植牙治療的患者,做好其治療期間的健康教育工作尤為重要[2]。常規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可能無法滿足老年種植牙患者的需求,醫護一體化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可發揮醫生與護理人員的協同性,使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更為全面高效,在多種口腔疾病患者群體中,均取得不錯的應用效果。本研究選取老年種植牙患者78例,探討醫護一體化健康教育在老年種植牙患者中的運用效果?,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漳州衛生職業學院附屬口腔醫院護理部收治的老年種植牙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9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9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2.65±6.38)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2±1.68)年。觀察組中男21例,女18例;年齡60~84歲,平均年齡(72.28±6.70)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35±1.75)年。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納入標準?1)符合種植牙指征;2)缺牙區骨量充足;3)拔牙創口得到良好愈合;4)具備正常認知功能;5)知情同意本研究。
1.3?排除標準?1)合并重大臟器疾病;2)凝血功能異常;3)精神異常。
1.4?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關于疾病及種植牙的相關知識,包括疾病發病原因、機制、危險因素、種植牙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等,指導其對不良生活習慣予以改正,為其開展飲食計劃制定,告知其盡可能避免使用辛辣、堅硬的食物,防止損傷牙齦而影響手術的順利開展。手術治療過程中為患者進行手術體位擺放,嚴格落實無菌操作原則。在完成種植牙治療后,告知患者對創面進行冰敷,同時遵醫囑服用3 d抗菌藥物,避免發生感染。對患者的傷口局部滲血、紅腫情況進行觀察,使用溫涼軟食或流食,以健側牙咀嚼,術后3 d可逐漸恢復至普食。告知患者將日??谇恍l生工作做好,養成每日早晚刷牙的口腔衛生習慣。每月為患者開展1次電話隨訪,了解其種植牙使用情況以及生活習慣,解答其疑問,指導其糾正自身的不良生活習慣。
觀察組接受醫護一體化健康教育。1)成立醫護一體化護理小組:護理小組的成員包括主治醫師、責任護士、護士長,建立系統執行和監督體系,開展小組討論,對每位患者的病情特點進行分析,依據其自身的具體情況制定護理方案。同時做好小組成員的培訓工作,提高醫護人員對醫護一體化護理的理解度,使其更為高效地實施醫護一體化護理內容。落實具備可行性的考核標準,評估護理小組的工作質量,將評估結果與醫護人員的績效考核掛鉤,提升其工作積極性。2)術前為患者實施心理疏導以及多樣化健康教育:做好患者的評估工作,在為其實施健康教育前,對其理解能力進行評估,并對其真實需求予以分析,以針對性地實施健康教育工作。術前醫護人員與患者開展積極的溝通交流,對其種植牙治療的相關知識與風險了解情況進行評估,詢問其對于治療效果的預期值,以及對于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相關需求。護理人員與口腔醫師配合,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圖譜以及視頻宣教內容,根據種植牙患者的治療過程及注意事項來制作微視頻,時長控制在5~10 min,在口腔診室的電視上播放,同時建立宣教微信群,將視頻發送至微信群內,使患者隨時通過手機觀看,使其能夠明白種植牙的手術流程,增加其感性認識。對患者提出的問題予以積極解答,護理人員同患者及其家屬共同開展情景模擬教育,每次時間控制為30~45 min,模擬內容如種植牙治療后如何正確冰敷,種植牙治療后如何飲食等,在完成模擬操作后,護理人員對模擬情況開展點評,對錯誤示范予以糾正。3)手術治療中完善心理支持:手術治療過程中患者容易出現恐懼、緊張情緒,醫護人員應及時為其提供安慰與鼓勵,同時護理人員為其播放輕音樂,與其聊天,為其開展肢體按摩等,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其緊張情緒。4)建立術后延續健康教育信息化平臺:依靠平臺對患者進行回訪,繼續為其實施健康教育,對其疑問予以解答。督促患者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科學的刷牙習慣,每日刷牙2次,至少3 min/次,使用柔軟刷毛的牙刷。告知患者養成正確的咀嚼習慣,進食完成后應漱口,不可用力擤鼻涕。對食物進行合理搭配,保障每日營養需求。為患者開展同伴教育,選擇治療效果好,且個人衛生習慣好以及表達能力強的患者進行心得分享。在患者完成各個主題宣教內容后,肯定其學習能力和取得的成效,同時在微信群內表揚疾病宣教知識掌握情況較好的患者,發揮其帶頭作用,并由受到表揚的患者來分享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改變情況,以及積極掌握健康宣教內容對于自身生命質量產生的影響,從而使其他患者能夠更為重視健康教育學習。建立微信群,邀請患者及其家屬加入,建立標準化健康教育平臺,通過微信群解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定期實施小組會議討論,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配合圖片,制作PPT或視頻,通過微信群推送給患者及其家屬?;颊咴趯W習后,要進行打卡,同時可提出自身的疑問。小組成員根據患者提出的問題來進行匯總,便于后續宣教內容的補充和優化。定期開展病友交流會,邀請患者及其家屬參與,在交流會開始后,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生活習慣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口頭表揚完成度良好的患者,對于完成度較差的患者,詢問原因,告知其做好自我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導患者家屬要做好患者的監督工作。
1.5?觀察指標
1)2組治療認知度,應用自制疾病知識調查問卷表評價,共20題,每題5分,共0~100分,超過90分為優,80~90分為良,60~75分為可,低于60分為差;2)2組遵醫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與不依從;3)2組并發癥發生率;4)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估,總分21分,分值越高睡眠質量越差。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治療認知度比較
觀察組治療認知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2組患者遵醫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遵醫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睡眠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種植牙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尤其是隨著計算機輔助技術的發展,借助種植導板引導,為多顆牙種植開展提供了明確思路和位置、方向信息,使多顆牙體缺失患者的治療效率得以提升。由于種植牙手術需要耗費較長的周期,影響患者生命及睡眠質量,因此做好圍術期護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手術開展前為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可使其以積極心態配合手術實施;手術治療過程中做好與手術醫師的配合,可保障治療取得預期效果,減少手術誤傷;手術治療后實施健康宣教,可促使患者養成良好口腔衛生習慣,提高種植體的存活率。在牙科就診過程中,患者出現緊張、憂郁、害怕的情緒,導致其在行為上出現敏感度提高、耐受度降低的情況,甚至不愿意配合治療工作的開展。牙科焦慮癥的發生會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產生影響,使其在牙科治療過程中,不配合治療工作的開展,會對治療工作的實施產生明顯的影響。有研究報道顯示,種植牙患者牙科焦慮癥的發生率最高可達到80%[3],從而影響其睡眠質量。牙科焦慮癥的發生和患者自身的性格、認知不合理以及醫源性因素有關,因此為使其焦慮情緒得到緩解,需要根據其自身的具體情況,為其采用合理的治療方式。通過使患者在牙科治療中的焦慮情緒得到緩解,保障其治療配合度,以盡可能取得預期的治療效果。
有研究報道稱,良好的醫護合作關系是使醫療診療與護理水平得以提升的重要基礎。醫護一體化護理是由醫生和護士組成小團體,共同負責實施醫療服務,涉及治療、護理以及康復一體化,可使護理質量得到有效提升,使患者得到更為全面的護理干預[4]。醫護一體化健康教育的實施可加強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和配合,使患者得到全程、連續、全面且優質的健康教育服務,從而促使醫患關系的融洽。醫護一體化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不但可使醫護人員之間的信息共享,提升其溝通效率,防止醫護人員出現重復勞動的情況,還可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得以提升。依靠醫護人員共同為患者開展說服與監督,可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使其更為深刻地了解到自身的病情轉歸,有利于貫徹落實康復計劃[5]。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認知度與遵醫依從性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醫護一體化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可使老年種植牙患者的治療認知度與遵醫依從性提高,減少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的出現,從而提高其睡眠質量。分析原因,視頻教育可通過影像和聲音更為形象生動地展示宣教內容,使患者受到持續性的視覺沖擊,增加其記憶的內容;情景宣教的開展可依靠現場演示、實際操作和游戲互動等,調動患者宣教參與的積極性;同伴教育的實施可使患者對宣教內容的接受依從性提高,并發揮病友的帶頭榜樣作用,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激勵教育可使患者的自我潛能得到激發,建立行為依從機制,通過良好的自我管理行為,有利于患者控制疾病癥狀,減少其治療后并發癥的發生[6]。
綜上所述,醫護一體化健康教育可保障老年種植牙患者順利完成治療,提升其認知度及遵醫依從性,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其睡眠質量。
利益沖突聲明:無。
參考文獻
[1]劉湘艷,程曉卉,謝小星,等.舒適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對人工種植牙手術患者護理滿意度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23,36(2):122-124.
[2]鄧利萍,丘國鳳,劉宇明.分析全程護理配合口腔健康教育在種植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7(87):107-108.
[3]陳德健,梁國健,阮秋敏.人工種植牙圍手術期護理中PDCA循環模式的應用效果分析[J].哈爾濱醫藥,2021,41(1):142-143.
[4]劉春霞,王靜靜,薄靜靜.跨理論模型健康教育對改善冠心病合并牙周炎患者口腔衛生狀況的有效性[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2,19(24):3774-3778.
[5]賴翔嬋,李燕敏,梁艷華,等.基于行為轉變理論的健康教育對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與口腔衛生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5):109-111.
[6]王潔茹,岳平,嚴春玲.標準化路徑式健康教育對慢性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20):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