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美、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美、創造美。美術教育作為學前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幼兒體驗美、表達美、創造美的重要途徑。創意美術教學活動是一種具有創新性的美術教育方式。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需要基于幼兒的需求進行教學設計,并根據活動主題創設相應的情境,鼓勵幼兒充分展示自己的表現力、創造力和想象力。筆者認真研讀了幼兒園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的相關研究文獻,在自然、真實的環境中對幼兒園的創意美術教學活動進行了觀察,利用觀察表記錄了A幼兒園的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總結了A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現狀,并探討了優化策略,以供參考。
一、幼兒園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現狀分析
筆者觀察、分析了在A幼兒園中開展的針對大班幼兒的25項創意美術教學活動,并以此為樣本總結了幼兒園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現狀,得出了以下結論。
(一)教學目標方面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同時,教學活動的開展以教學目標為切入點,幼兒園教學目標的設計是否合理,影響著幼兒的學習效果。筆者對比、分析了25項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發現大多數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比較明確。
具體來說,有21項幼兒園創意美術教學活動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例如,“我心中的城堡”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如下:一是觀察城堡的造型,嘗試運用線描的方法大膽地畫出自己心中的城堡;二是選擇蠟筆、彩色鉛筆、水彩筆等繪畫工具來著色和美化城堡;三是感受城堡的建筑之美及萌發對城堡的喜愛之情。有4項幼兒園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比較模糊、抽象,難以評估。例如,“我是小科學家”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如下:一是感知面粉在由干變濕的過程中有哪些變化;二是培養幼兒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三是讓幼兒養成愿意與同伴交流討論的習慣。其中后兩個目標不太明確,部分教師難以據此設計具體的教學內容,難以準確評估教學成效和幼兒的發展水平。
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美術教學活動的重要目標和方向。筆者發現,在A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對幼兒藝術潛能的關注較少,所設計的大部分教學方案沒有體現出對幼兒創造能力的重視。在25份教學方案中,僅有9份有清晰的創造能力目標,有16份的創造能力目標較模糊。例如,“秋天的樹”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的創造能力目標如下:一是欣賞秋天的樹,感受樹的美麗;二是通過線描繪畫體現秋天的樹的特點;三是熟練運用平涂的繪畫方法。
(二)教學內容方面
從25項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的類型、主題和具體內容(表1)來看,大多數教學活動具有趣味性,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符合幼兒的探索興趣,具有多樣化、生活化等特征。
A幼兒園的教師在設計創意美術教學活動時充分考慮了幼兒的興趣愛好、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讓幼兒自由表達心中所想所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在25項教學活動中,有22項活動的內容聯系了幼兒的實際生活,符合幼兒的認知,有3項活動內容脫離了幼兒的實際生活,分別是“海底世界”活動、“臟臟的地球”活動、“我為恐龍穿新衣”活動。
由此可見,在設計幼兒園創意美術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了解幼兒的興趣,從大自然、社會中取材,挖掘其中的生活化元素,將其融入教學內容中。
(三)教學材料方面
在準備創意美術活動時,教師要確保材料豐富且多樣,適當提供幼兒感興趣的低結構材料,讓幼兒自由探索。筆者通過對教案的分析和對教學活動的觀察發現,A幼兒園的教師準備了充足的材料,但這些材料的類型比較單一??傮w來看,畫紙、鉛筆、蠟筆、水彩筆、水粉顏料等繪畫材料的使用頻率較高,在12項活動中有應用,而其他類型的材料使用頻率相對較低。此外,A幼兒園的教師在創意美術教學活動中較多使用音頻、視頻、圖片等多媒體素材。例如,在“我來貼一貼”創意美術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了許多圖片,還準備了彩紙、蠟筆、水彩筆、兒童剪刀、膠棒等材料。
(四)教學過程方面
在25項創意美術教學活動中,有22項活動的教學過程按照教師講解示范、幼兒照做的模式進行,這樣的活動形式由教師高度控制,課堂缺乏活力,不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
二、幼兒園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的優化策略
(一)細化教學目標,發展幼兒的個性
在開展創意美術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保證教學的連貫性和完整性。教師既要制定單個活動的短期目標,又要制定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的整體目標。同時,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差異性,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名幼兒,制定具體的、可達成的教學目標,并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提供充足的自由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時間,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讓幼兒感受創造的價值和魅力,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每名幼兒都有自己的獨特想法,教師不應視其為異想天開,而應支持他們獨特的藝術想法。例如,在幼兒繪畫時,教師不宜提供范畫,也不應要求幼兒完全按照范畫來進行繪畫。
(二)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教學內容是教師教授幼兒的語言、思想、技能、習慣、行為等方面的總和。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藝術源于生活,又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表現生活。教師要從生活中挖掘教學主題和素材,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來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美化自己的生活,以加強創意美術教學活動和幼兒日常生活的聯系,提高幼兒欣賞美的能力及審美認知能力。教師只有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具體的生活,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才能真正啟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增強其藝術表現力。教師應創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引導幼兒圍繞主題開展想象,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創作生動的美術作品。
(三)準備多樣化材料,鼓勵
幼兒的藝術創造
材料的選擇應契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學習需求,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在幼兒園創意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日常生活和教學了解每名幼兒的特點,準備充足的物質材料,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美術創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教師應“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幼兒獨特的筆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象與情感,這要求教師對幼兒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教師應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創新運用多種方法開展教學,給幼兒充分的時間進行觀察、思考,并鼓勵幼兒進行藝術創造。
(四)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幼兒園創意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以幼兒的發展為核心進行教學設計,啟發幼兒進行多角度思考,積極引導幼兒參與創意實踐,以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以“美麗的牡丹花”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為例,A幼兒園的教師把幼兒帶到花園中欣賞牡丹花,讓他們觀察牡丹的花瓣、枝、葉等,并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觀察心得,從而為幼兒的自主創作奠定了基礎。
又如,在“我來貼一貼”創意美術教學活動中,A幼兒園的教師引導幼兒收集不同種類的樹葉,讓他們觀察每種樹葉的特點,并運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了樹葉的不同形態,介紹了針形、刺形、條形、披針形、心形、卵形等葉形,鼓勵幼兒大膽發揮想象力,將樹葉作為拼貼材料進行創作。
結語
為了增強幼兒園創意美術教學活動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構建一個自由愉悅、鼓勵創新的課堂,給幼兒營造安全的氛圍,發掘幼兒的創新潛力,讓幼兒大膽展示自我。教師可以運用啟發式提問、多感官參與教學法來啟發幼兒的思維,幫助幼兒開拓新思路,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對于幼兒的作品,教師要予以充分肯定,并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創作理念和思路,讓他們互相學習,以推進后續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作者單位:寶雞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