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文章系漳州市教育局第三期“八個相統一”精品思政專項立項課題“高中德育價值探尋和知識涵養的統一”(立項批準編號:SZ2022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鄭華鑫(1982~),男,漢族,福建泉州人,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蘭水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與研究。
摘 要: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是新時代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新要求,也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必由之路。文章立足思想政治教學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意義,進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希望在厘清思想政治教學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內涵的基礎上,針對當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提升思想政治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20-0009-04
思想政治課是高中階段的基礎課程,具有政治導向性、價值引領性和意識形態性。思想政治課的性質決定了其具備兩大功能,即傳授知識、引領價值,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重點不單單是傳授知識,更是引導學生探尋知識背后蘊含的深層意義,促使學生選擇正確的政治方向,建立科學的價值觀。基于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教學時應當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
一、 思想政治教學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內涵
思想政治教學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課程性質、功能為依據,堅定育人初心,聯系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適宜的方法將價值引領融入知識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在探究、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形成正確的政治認知,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觀念,提升品德素養發展水平。
二、 思想政治教學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意義
(一)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課改革創新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過程中,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程理念、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愈加重視培育學生的綜合素質。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正是學生發展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可以推動高中思想政治課改革創新,朝著更好的方向可持續發展。如,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可以優化教學理念,始終堅持以生為本,堅守育人初心,將價值觀引領融入知識教學全過程。同時,學生在參與教學時,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揮主觀能動性,使用恰當的方式剖析知識,感受知識蘊含的深刻意義,潛移默化受到正確的思想觀念、道德觀念的熏陶,學會做出正確的政治選擇,自覺踐行良好的行為。在學生有所發展的情況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會汲取有價值的教學經驗,踐行良好的教學行為,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課改革創新,實現思想政治課的育人價值,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二)有利于高中生成人成才
高中生正處于形成正確思想觀念和價值判斷的關鍵時期。但是,他們的心智不夠成熟,缺乏價值判斷力,在參與社會生活時,他們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產生錯誤的價值傾向,諸如拜金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可以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道德觀念,形成正確的政治認知,踐行良好行為。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可以詮釋思想政治課的價值性和知識性,便于教師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課這一育人平臺,實踐良好的師德師風,營造出良好的育人環境,自然而然地熏陶學生;便于教師挖掘思想政治課基礎知識背后蘊含的正確的價值觀,采用適宜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促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政治認知、思想觀念、道德觀念。如此,學生可以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自覺地踐行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判斷,逐步成長為合格的公民。
三、 思想政治教學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問題
當下,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已是成為廣大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共識,他們把握日常教學時機,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地實施思想政治教學。但是,在教師自身能力素質、角色定位不全面等因素的影響下,思想政治教學出現了諸多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教學目標:重知識目標輕價值目標
教學目標是思想政治課教學要實現的結果,也是學生各方面發展情況的具體呈現,思想政治教師本應緊扣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設計教學目標。然而,在堅持知識性與價值性相統一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將知識目標作為目標,輕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這樣的教學目標的引領下,這些教師在課堂上集中精力地引導學生探究、理解、記憶知識,很少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思想表現,沒能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學生引導,影響了學生良好發展。
(二)教學內容:重知識傳授輕價值引領
教學內容是教學目標統領下的具有選擇性的知識體系,教材是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遵循學科邏輯和生活邏輯編排教學內容。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本應活用教材內容,將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放在同等地位,但是,教學實踐卻差強人意。具體而言,部分教師將理論知識作為教學重點,深入剖析思想政治教材,并聯系學生學習情況和高考思想政治考查內容確定重難點知識,繼而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內容不僅不符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生活邏輯,還導致價值引領被“高高掛起”。
(三)教學方法:重知識灌輸輕價值啟發
新一輪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方法豐富多彩,諸如生活化教學、議題式教學、情境教學、項目化教學、任務驅動教學等,這些教學方法均以學生為本,便于學生在發揮主體性地體驗多樣的教學活動,一步步地探尋知識背后的思想觀念、道德觀念等。但是,部分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卻固守傳統教學法——灌輸法,一味地向學生講解教材中的知識點,忽視啟發學生探尋知識背后的深層意義,導致思想政治課的兩大功能難以實現。
(四)教學評價:重知識成績輕價值養成
教學評價具有診斷、甄別、激勵、促進等功能,可以推動教學、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這意味著,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需要教師在遵循發展性原則的情況下,以學生的學習過程為依托,善用多樣的評價方式。但是部分教師在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過程中,仍將學生的知識成績作為教學評價重點,采用終結性評價來評判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很少關注學生的價值觀塑造效果,尤其缺少對學生價值觀塑造的評價。
四、 思想政治教學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策略
要想實現思想政治教學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意義,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應當以日常教學為依托,采用有針對性的策略解決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堅持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相統一
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是課程教學目標的三大維度。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是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目標,培育學生核心素養這一目標是三維教學高度融合。因此,在進行教學實踐時,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需要圍繞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發展需要,制訂知識性目標、能力性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性目標,有機地融入價值性和知識性,堅定思想政治課的育人方向。一般情況下,教師需要在厘清課標要求、學生學情和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確定學生的當下水平和可能達到的水平,繼而設計不同維度的目標,明晰學生的發展方向。
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例,這是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一第四課第二框內容,重在講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本質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做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課標”)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本節課內容可以使學生在正確認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基礎上,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踐行良好行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應有貢獻。在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初步地認知了中國夢、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等,儲備了學習經驗,夯實了深入探究“什么是中國夢”“如何實現中國夢”的基礎。基于此,教師可以設計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中國夢的提出背景,知道中國夢的本質;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知道“四個偉大”之間的緊密聯系;了解實現中國夢的具體途徑。
能力目標:能積極體驗多樣的探究活動,使用辯證、理性精神分析、解決問題,探究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現中國夢的現實途徑。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聯系典型案例,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可以實現中國夢(政治認同);合作探究,了解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個人夢想,緊密結合中國夢、個人夢和民族夢,將小我融入大我中(公共參與);體驗探究活動,準確理解中國夢的本質、戰略安排,堅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科學精神)。
這三維教學目標融價值性和知識性于一體,便于教師有依據地組織教學活動,切實將價值引領融入知識教學全過程,促使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在不同方面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二)教學內容: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
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根據思想政治學科特點,依據思想政治學科邏輯順序,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編排教學內容。生活邏輯是緊抓思想政治課的生活性,依據學生的生活經歷,在生活中選取貼近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內容。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思想政治教學實踐過程中緊密結合學科邏輯與生活邏輯、理論知識和思想觀念,實現思想政治課程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課程化。這意味著,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建立正確的教學價值取向,并在此引導下深入剖析思想政治教材,挖掘出貼近學生生活的理論知識,尤其探尋知識背后的價值性因素,獲取知識性和價值性相統一的教學內容。
以《偉大的改革開放》為例,這是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一第三課第一框內容,由“改革開放的進程”“改革開放的意義”這兩目構成,先后講述了改革開放的背景、意義、結果和做法。高中生正在享受改革開放的“果實”。同時,在體驗日常生活的過程中,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借助網絡、報刊、書籍等了解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發生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建構了理論認知。教師可以圍繞教材中的兩目內容,聯系學生的生活經歷,從網絡上搜集真實可信的資料并認真加工,呈現我國改革開放前后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情況。在認真對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遷移已有經驗,深入探尋改革開放的背景、意義、結果等,建立良好的認知。同時,教師可以展現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系列理論成果,引導學生探尋、感受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變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間的聯系,促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認同“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建立政治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由此可見,通過聯系現實生活學習本節課內容,學生可以從理論理解上升到意識形態層面的認同。
(三)教學方法:助推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
有效的思想政治課教學離不開恰當的教學方法,在應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體驗多樣的活動,發揮自主性地探究理論知識背后的深層意義,建立深刻的理論認知,建構良好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等,實現價值性和知識性的相統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遵循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原則,以學生為本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各種活動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發展。
以議題式教學法為例,這是一種以一個明晰的中心議題為統領,以情境化、系列化的問題為重點,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方法。應用議題式教學法實施思想政治教學,可以使學生自主地探尋、感知理論知識背后的深層意義。例如,在教學《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時,教師設置總議題——人民當家作主,子議題——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主義民主。圍繞子議題和具體的課程內容,教師可以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如,圍繞社會主義民主和“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這一內容,教師可以在電子白板上播放“豆選”視頻,將學生帶入具體情境中。同時,教師可以結合情境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在視頻中老百姓吟誦歌謠,大加稱贊‘投豆選干部,并稱贊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的事情。這是什么樣的事情?這件事情背后蘊含著怎樣的政治內涵?”在問題的推動下,學生會自主地回想視頻內容、閱讀教材內容,將具體事件和新型民主建立聯系。基于學生的問題解決情況,教師可以結合具體事情,解釋民主的含義和鮮明特征,幫助學生建立深刻的認知,對“我國的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建立認同。
(四)教學評價:保障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
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實施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一般情況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在知識、能力、綜合素質等獲得一定的發展。新課標要求教師關注過程性評價,依據學生的學習表現,應用適宜的評價方式推動學生發展。在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過程中,教師要善用過程性評價。所謂的過程性評價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留心關注學生的表現,把握良好時機,采用適宜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及時、有針對性的評價。以價值觀為例,學生的實際行動是其價值觀的詮釋,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留心學生的一言一行,確定其價值觀建構情況。同時,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提出問題或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地展現自我,借此了解他們的價值觀建構情況。在了解情況后,教師要采用口頭評價這一方式,贊賞學生的良好表現。同時,教師要客觀地指明學生的不良表現,采用恰當的方式進行引導。在教師評價的作用下,學生既可以掌握思想政治學習內容,還可以深化價值判斷,進而塑造正確的價值觀。
五、 結論
總而言之,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是教師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基本原則,有效的教學實踐既可以使學生深刻地理解思想政治課的理論知識,還可以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在政治認知、道德素養等方面獲得良好發展,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學科的功能。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親身實踐,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豐富育人經驗,便于在教學實踐中堅守育人初心,始終堅持思想政治課的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提升專業能力。在教學相長的情況下,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質量將得到提高,有利于推動立德樹人任務落地生根。鑒于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牢記育人使命,緊抓思想政治課的價值性和知識性,以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為抓手,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推動思想政治課教學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真正地實現學科育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蘇嘉婷,劉石成.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實踐策略[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3(13):25-28.
[2]劉潔.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2.
[3]馬明.淺議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J].新課程,2022(20):110-111.
[4]田欣雨.“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1.
[5]李永楓,陳陽芳.高中思政課教學實現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路徑探析[J].教育觀察,2021,10(31):116-118.
[6]楊芳.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思政課價值性與知識性相統一的探究[J].高考,2021(17):121-122.
[7]萬書桓.教學的應然追求: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2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