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瑩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文本細讀對于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深度理解、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審美情趣和語言運用能力等有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無論是學生閱讀層面,還是教師施教過程,文本細讀教學都存在著一些問題。選擇具有啟示意義的文本、巧妙的多維度提問、善用多媒體與現代技術輔助教學、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等,都將會是一些有效的手段。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本細讀;深度理解;體驗式學習
文本細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變化,文本細讀教學方法亟需更新和完善,以滿足現代教學的要求。本文致力于探討文本細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現有教學中的問題,并因此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旨在為細讀教學提供有益參考。
一、文本細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深度理解
文本細讀并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閱讀過程,而是一種探究文本意境和文化內涵的行為。維果茨基(Vygotsky)認為,學生的認知發展是通過與文化工具,如語言和文字,進行互動實現的[1]。而文本細讀可以說是這種互動的最佳實踐。通過細讀,學生可以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意義,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意圖和情感,從而實現對文本的深度理解。
(二)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與審美情趣
文學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長時期的閱讀和思考中逐漸形成。細讀,作為一種深入文本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杰羅姆·布魯納(Bruner)指出,閱讀不僅僅是為了獲取信息,更重要的是為了欣賞和體驗[2]。當學生通過細讀深入探究文本時,他們會更加深入地體驗到文本所帶來的情感沖擊和美學體驗。這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還可以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文學審美觀點。此外,細讀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時期,讓他們在閱讀中體驗到跨文化和跨時代的美學魅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和文化包容性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語言,作為人類交往的主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文本細讀,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細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內容,更可以讓他們學習到豐富的語言表達方法。比如,通過對文本的細致解讀,學生可以學習到不同的句型、詞匯和修辭手法,從而豐富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細讀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語言的邏輯性和連貫性。當學生試圖理解一個復雜的文本時,他們需要學會如何捕捉文本的主題思想,如何理解文本的結構和邏輯關系。這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還可以幫助他們在寫作中如何做到表達更富邏輯性。
二、文本細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教育研究的深入,多種細讀方法在教學界得到了廣泛應用。如,基于文本注解的閱讀方法,要求學生在閱讀時對文本中的重要內容或不熟悉的詞匯進行標注,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結構式閱讀法則強調對文本結構的解析,引導學生分析文本的組織結構和主題思想。調查結果顯示,采用上述方法,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上的平均提高率為12%[3]。然而,盡管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過度強調文本注解,可能導致學生忽視文本的整體意義,過分注重細節而失去對文本深度的理解。此外,一些方法可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顯著效果,但長期來看,可能對學生的持續進步產生制約。
教師在細讀教學中也面臨著一系列的難題。一方面,如何選擇合適的文本成為一個關鍵問題。在眾多的教材和資料中,哪些文本更適合細讀,能夠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是每位教師需要仔細權衡的。此外,如何有效引導學生進行細讀,相關調查顯示,約70%的教師表示在細讀教學中經常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尤其是在面對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時,如何進行因材施教,使每位學生都能從細讀中受益,成為教師的一大挑戰[5]。如何評估學生的細讀效果也是教師關心的問題。傳統的考試和測驗可能無法準確反映學生的細讀能力,需要教師探索新的評估方法,更加精準地評估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
三、文本細讀的教學策略
(一)選擇具有啟示意義的文本
細讀教學追求的是學生深入理解文本,而選擇具有啟示意義的文本成為確保細讀效果的首要條件。文本的啟示意義不僅來源于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還體現在與學生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學生在閱讀時能夠有所共鳴。適當地選擇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的主題,如友情、成長、挑戰等,將更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其閱讀的主動性。然而,光有啟示意義還不夠。教材應當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和審美情趣,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還可以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體驗到文學的情感深度,進一步提高其閱讀的投入度。例如,選取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或現代作品中具有深度的片段,通過細讀,讓學生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從而培養對文學的熱愛。
(二)巧用多維度的課堂提問
問題是細讀教學中的驅動力,它激發學生思考,促使他們深入挖掘文本中的信息。傳統的提問方式往往局限于對文本的表層理解,這樣的問題無法充分發掘學生的思考潛力。因此,巧妙運用多維度的提問策略顯得尤為重要。多維度的提問,意味著教師不僅僅滿足于文本的表面內容,而是要從多個角度出發,設計出富有深度的問題。此外,鼓勵學生自主提問也是多維度提問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問題往往更能反映出他們在閱讀中的真實困惑和思考,對此,教師應給予足夠的關注和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本。
(三)善用多媒體與現代技術輔助教學
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多媒體與現代技術為細讀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傳統的教學方法可能會使學生在理解文本時產生障礙,而多媒體的應用可以通過直觀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內容。例如,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或復雜的情節,教師可以利用動畫、圖表或視頻等多媒體形式,使之形象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而現代技術,如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為細讀教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通過這些技術,學生可以置身于文本所描述的場景中,親自體驗文本中的情節,進一步增強其對文本的理解和情感共鳴。
(四)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
對于細讀教學來說,單純的閱讀與討論可能不足以使學生真正深入理解文本。而將閱讀與實踐相結合,則可以使學生從實踐中獲得深度的體驗和理解。例如,閱讀一篇描述農村生活的文本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田野調查,讓他們親自體驗農村生活,進一步深化他們對文本的理解。此外,體驗式學習也是提高學生參與度的有效方法。與其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如讓他們主動參與,通過實際的體驗來獲得知識。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細讀教學中,可以組織各種活動,如戲劇表演、文學創作等,讓學生從中獲得真實的體驗,進一步提高其對文本的理解和鑒賞能力。
細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促進文本深度理解、培養文學素養、提升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然而,現有的細讀教學方法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與時俱進,選擇具有啟示意義的文本、巧妙的多維度提問、善用多媒體與現代技術輔助教學,以及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等手段,將有助于提高細讀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麻彥坤,葉浩生.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思想的當代發展[J].心理發展與教育, 2004(02):89-93.
[2]楊雪憶,帕特麗夏·馬克斯·格林菲爾德.杰羅姆·布魯納[J].世界科學,2016(10):63-64.
[3]林容生.文本細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以《朝花夕拾》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2023 (07):29-31.
[4]袁潔.文本細讀策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2023 (19):48-50.
[5]尋欣茹.文本細讀在初中語文散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