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鈺 蔣蕊



摘 要:中醫藥作為我國獨特的文化遺產,融合了深厚的歷史和科學精髓。本研究在認可游戲作為高度互動的媒介具備廣泛受眾基礎的前提下,將中藥炮制作為切入點,利用MDA(Mechanics, Dynamics, Aesthetics,即機制、動態、美學)游戲設計模型,對中醫藥文化進行了知識層、感知層和體驗層的文化轉譯,進而構筑游戲《風起時》設計框架,為如何活化文化遺產提供了具體的策略和方法論參考。
關鍵詞:中醫科普;游戲設計;中藥炮制文化;MDA模型;中華傳統文化
DOI: 10.3969/j.issn.2097-1869.2024.02.005文獻標識碼:A
著錄格式:張詩鈺,蔣蕊.文化轉譯與動態參與:面向中醫藥文化遺產激活的嚴肅游戲設計實踐[J].數字出版研究,2024,3(2):40-48.
*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數字游戲中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2BC052)。
2019年5月25日,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1],建立以中醫藥為基礎的病證分類體系,首次納入起源于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章節。這不僅標志著中醫藥的醫學價值得到了國際認可,同時也體現了其中蘊含的中國傳統價值理念,如“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以人為本”的生命觀得到重視。然而,在現代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下,須高度重視中醫藥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由于中醫文化傳播效果和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如何有效傳播中醫藥文化,特別是向年輕人傳播,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借助中國游戲行業近年來的“游戲+文化”發展趨勢,本研究試圖通過游戲這一廣受年輕人歡迎的媒介來傳播和活化中醫藥文化。本研究將采用最早由美國電子游戲設計師Robin Hunicke等提出的MDA(Mechanics, Dynamics, Aesthetics,即機制、動態、美學)游戲設計模型為基礎,結合用戶反饋和數據分析,來探討游戲如何有效地傳播中醫藥文化并激活其傳統價值。
1 相關文獻綜述
1.1面向文化遺產激活的嚴肅游戲設計
面向文化遺產激活的嚴肅游戲是通過游戲設計,將文化遺產的價值觀念、知識和技藝傳承給后代,促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2]。在回饋性敘事、游戲操作、信息告知、決策影響、通過內容體驗傳達意義等方面,游戲和文化遺產學習具有高度適應性[3]。一些游戲作品,如2K Games發行的歷史策略回合制游戲《Sid Meier's Civilization VI》、育碧蒙特利爾工作室研發的動作冒險類游戲《Assassin's Creed》等,已經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宣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4]。當前,面向遺產激活的嚴肅游戲設計研究按照研究內容分類可以分為游戲設計原則的研究[5]、內容和主題研究[6]及有關評估與效果的研究[7]。由于國情、文化背景的不同,國內外具體的研究內容和方法存在一些差異。國內的相關研究側重傳統文化遺產內容的呈現和傳承,研究方法更側重用戶的行為態度觀察,國外的研究更側重對文化元素與游戲機制的結合,常常運用實驗設計和統計分析的方法。
1.2 文化轉譯在文化遺產傳播中的作用
文化轉譯被認為是一種跨文化的溝通橋梁,其重要性在于促進不同文化間的相互理解與交流[8]。當前,數字化和互聯網高度發達,文化轉譯更進一步涉及如何將傳統文化適應至現代媒介中的問題,這包括但不限于如何將文化遺產中的核心知識、儀式、信仰和故事等元素,以一種符合現代審美和接受度的方式進行再創作與展示。根據文化學者愛德華·霍爾的文化冰山模型,成功的文化轉譯需要從視覺表征(表層)到行為規范(中層),甚至到核心價值觀和信念(深層)進行全面的分析和重構[9]。例如,一些以文化遺產為題材的游戲成功地吸引了全球玩家,如在Steam平臺上熱銷的游戲《Never Alone》。文化轉譯在文化遺產傳播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促進文化遺產與現代媒體和技術的融合,還可以為全球受眾提供一個更深入了解和欣賞文化遺產的平臺。
1.3 動態參與在游戲設計中的應用
Gordon Calleia[10]的游戲參與理論模型將游戲中的參與分為空間、動覺、敘事、情感、戰術與共享6種參與模式。在游戲過程中,玩家的注意力資源有限,其注意力會在不同的參與領域之間波動,不同參與領域協同或先后發生,可將其稱之為玩家的動態參與。在動作游戲中主要以動覺參與為主,以精確和快速動作完成一系列的任務;解謎游戲主要涉及視覺空間參與,以促進對事實性和概念性知識的記憶;角色扮演與冒險游戲更側重于敘事參與和情感參與,其優勢在于對游戲內容的體驗與理解;戰略游戲需要玩家積極獲取游戲信息做出戰略決策,更多涉及戰術參與和共享參與。不同類型的游戲一般側重于一個或多個參與領域,面向文化遺產激活的嚴肅游戲設計仍需考慮不同類型游戲在實現遺產激活方面的適應性,以實現玩家在其中的動態參與。
1.4 現有中醫藥文化游戲研究案例
中醫藥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近年來,有許多研究開始探索如何將這一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游戲設計。多數中醫藥游戲針對具有相關學科背景的人群,如Li等[11]將游戲元素和機制應用于面向國際學生的中醫藥教學中。王健堯[12]針對中醫藥文化的特點設計了游戲化的傳播框架,并利用游戲化設計原則開發了游戲《本草神農》,該游戲以收集藥材、提交藥材、獲得分數為核心玩法,主要關注中醫藥知識的視覺化呈現。此外,以中醫藥文化為主題的游戲也多以答題闖關、解密、收集為主要游戲形式,只涉及比較淺顯的中醫藥知識,內容同質化嚴重,可玩性不高,如2021年曲波開發的模擬游戲《中醫模擬器》等。隨著研究內容的深化,應當更深入地探索如何將中醫藥的多維度知識和實踐融入于游戲設計中。
中醫藥傳統文化在目前的嚴肅游戲設計中有所應用,但相關產品只能提供相對單一且內容枯燥乏味的交互體驗,要實現有趣、真實的文化轉譯與傳播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就目前的嚴肅游戲理論發展而言,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專業理論知識、地域信息、傳承發展現狀等各個層次的文化轉譯實現有必要通過多通道的動態參與來激發。
2 研究方法與設計
本研究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來篩選傳播信息,選擇MDA游戲設計模型具體實踐,結合問卷調查收集測試數據進行效果評估。
2.1 內容分析
本研究收集了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傳統醫藥類別下與中藥炮制技術相關的文獻及大眾傳播內容進行定量分析,并從“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中選取核心內容,結合分析的結果設計游戲的知識架構。首先,檢索關鍵詞(如懷牛膝炮制、懷菊花炮制、四大懷藥、岷縣當歸、新會陳皮、邊條參、中藥炮制等),以相關較權威的文獻作為材料來源。之后,按照類別將文獻內容導入詞頻分析工具,將得到的關鍵詞根據內容的完整度和準確度進行初步篩選(例如剔除懷菊花、河南、炮制等詞語長度小于2、無確切含義指向的詞語),確定重點知識內容。再次,依據生成的詞云圖和網絡關系圖分析描述對象、屬性、詞語之間的聯系,進行知識分類和層級劃分。最后,優先選擇互聯網傳播內容中包含詳細完整的生長環境介紹、炮制技術歷史沿革記錄、區域發展現狀、現代炮制技術標準化流程、中藥本身基本科普知識等內容的非遺項目,將劃分出的所有關鍵詞分為臨床效果、炮制工藝、品質、日常應用、歷史淵源、化學成分6類,完成知識層次的內容構建,匯總學習材料。圖1展示了懷菊花數據分析的示例。
2.2 游戲設計
本研究以經典MDA游戲設計模型為設計框架[13]進行游戲設計實踐,基于內容分析對中藥炮制文化的核心要素進行機制、動態、美學三個層面的轉譯。該設計框架確保了游戲能夠真實、有效地傳達中醫藥文化的內涵,同時與玩家的游戲體驗緊密結合。
在MDA框架的引導下,本研究構建了游戲《風起時》的初始原型系統,并結合數據分析得到的關鍵詞、詞頻分析結果,進一步提煉游戲重點內容,采用迭代式開發,確保每次優化均能使游戲更深入地體現中醫藥文化,同時提高玩家體驗。
2.3 問卷調查
在研究的后期階段,要了解上述設計的游戲是否成功激活了中醫藥文化遺產,以及是否通過動態參與促進了文化遺產的更深層次傳播,進行用戶調查研究是關鍵的一步。本研究招募了40名大學生進行游戲測試,分為10名有醫學教育經歷背景的學生及30名無醫學教育經歷的學生,男生、女生各20名,包括關卡試玩、動畫演示和知識內容展示,每人每次測試時間約為20分鐘。此次調查的樣本具有Z世代人群娛樂性、互動性、創造性及價值性的特征,作為休閑移動游戲的主要用戶群體,與本次游戲的受眾匹配度較高,并且以醫學教育經歷為測試樣本選擇條件具有代表性。問卷共分為兩個部分:(1)游戲用戶體驗滿意度量表,根據Mikki Hoang Phan等[14]的量表提煉完成;(2)中醫文化知識問答題。其中,游戲用戶體驗滿意度,包含了針對游戲的可用性/可玩性、敘事性、游戲投入性、娛樂性、關卡自由度、音頻審美、個人成就感、社會聯系性、視覺呈現9個維度的評價,滿分為10分。知識問答題調研了與測試關卡相關的知識獲得及知識獲取意愿。
3 游戲《風起時》的設計實踐
在明確本研究的學習材料及測試方法后進行具體的設計實踐,以MDA設計模型為基礎進行面向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嚴肅游戲設計,探索游戲領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化新路徑。
3.1 游戲構想與設計原則
3.1.1 游戲構想
中醫藥文化和風箏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智慧和民俗內涵。在中醫中甚至存在“風箏針法”。游戲以風箏為核心元素,將傳統中醫藥文化與當代青年進行連接,向青年人群傳達與時俱進、應物變化和應時變化的思想內涵。玩家可以通過模擬放風箏的行為,深入探索中醫藥的多樣性和深度。內容聚焦于中藥的生長環境、炮制過程和實際應用場景,作為游戲中的闖關線索引導玩家進行冒險。整個游戲場景以第一人稱視角展現,玩家將扮演一名對自然和中醫藥充滿興趣的少年。在操作上,游戲參考了民間放風箏的傳統四字口訣,使玩家能更深入地體驗風箏文化。
游戲設計中的傳統文化體驗構建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需要通過多種類型的信息和學習材料刺激玩家的學習興趣,對人與游戲交互系統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反饋信號進行測試分析,并依靠人機交互界面或實體材料向用戶傳達各種層次的文化內容,以實現傳統文化與游戲體驗的融合傳播。
3.1.2 設計原則
本游戲旨在通過風箏這一自然與文化的雙重象征,來連接傳統中醫藥文化與當代青年的知識。在保障游戲娛樂性的同時,對本游戲的設計需確保教育和傳承的功能和價值,從而達到刺激興趣、獲得知識的目的。
3.2 文化轉譯的實現
為了更好地將中藥炮制文化融入現代語境,本研究對前期學習材料進行逐層劃分,分別對應知識、感知和體驗三個設計層次,并結合MDA模型的三大模塊,在游戲中的視覺效果、交互設計及情景設計中實現文化轉譯,轉譯過程見圖2。
3.2.1 知識層次的文化轉譯
對中藥材料的研究往往采用傳統的介紹模式——性味歸經、歸屬科目、藥物功效等。這些模式雖然邏輯清晰,但對于中藥與自然生態的一體性上存在局限性。中藥的獨特性在于其與自然環境的共生關系,它既是藥材,又是生態系統中的組成部分,且中藥在使用時需要多種成分共同作用而達到療效。
基于以上發現可提出一個新的知識架構,該架構充分融入中醫文化思想,將其作為知識體系的核心內容。該知識體系連接中醫炮制文化的表面層(如中藥的品種、生長環境、炮制過程等)、中間層(如中藥的歷史淵源、炮制方法的傳承發展等)和內在層(如延伸至中華傳統思想文化內涵),形成一個連續、完整的知識傳播路徑,從而可以避免碎片化的信息傳播。
在實施這一知識架構時,參考MDA模型中的動態模塊,挑選了三個與游戲《風起時》基本操作相關的關鍵信息作為交互設計的邏輯基礎。例如與游戲場景有關的降雨量數字、pH值及炮制過程中影響中藥重量的關鍵步驟。為了提高玩家沉浸體驗,部分文字描述被轉化為視覺元素,并對炮制過程進行了故事化設計,從而為游戲《風起時》提供了一個情景化的背景。
3.2.2 感知層次的文化轉譯
受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啟發,研究結合表面層知識,基于MDA模型的機制模塊,提出一個創新的游戲設計主題——“中藥一生的旅行”。為深化游戲的情境感,研究將“中藥炮制技術”與“旅行”這兩個象征性意象相結合。此外,游戲《風起時》旨在通過對比中藥的傳統炮制與現代炮制方法,重現古時的手工加工工坊與現代機械化生產工廠,從而強調時間維度并增加玩家的歷史感體驗。
同時,為了增強游戲的互動性和挑戰性,《風起時》將表面層生態環境知識融入其核心機制中。例如,考慮到種植地的生態和地理條件不同,游戲中每一處地域都會呈現出獨特的風箏飛行條件——高度、速度、偏移程度均因地域差異而異。這種交互設計不僅凸顯了中藥與生態環境的緊密關系,還提高了玩家的操作技巧需求,使游戲體驗更為豐富且具有挑戰性。
3.2.3 體驗層次的文化轉譯
當在《風起時》的開發研究中根據表面層的地理環境信息進行建模時,特別注重氣候特征作為場景中光線、云霧的制作依據。基于MDA模型中的美學模塊,視覺設計參考了中國古代名畫《千里江山圖》,采用了黃、綠、藍的配色表現江河、山脈及其他各種與中藥有關的靜態景觀(如藥材種植地、中藥店鋪、漁村野市等)。同時,使用風箏、魚鳥和船只等動態元素增加游戲生動活潑的氣息,力圖重現“和諧與平衡”“流動與動態”的自然人文相結合的中式審美意境。
為增強游戲視覺層次感和歷史情境感,《風起時》在時間跨度較長的關卡中特意設計了季節變化的效果。游戲的道具、起始和結束界面的設計語言靈感來源于木版年畫——一種線條清晰、色彩濃烈、對比鮮明和層次感強烈的傳統藝術形式。由于年畫與風箏在藝術風格、特點、制作工藝和表現手法上具有相似性,這種設計也可以加強玩家在游戲中的文化共鳴和歷史連接。
游戲界面的細節部分如小地圖、血量條、二十四節氣時間輪及文字提示組件等,均采用了半透明的扁平化風格,以確保其在游戲中具有良好的辨識度且和諧美觀。
3.3 動態參與的體現
游戲《風起時》以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作為時間系統。在游戲中,玩家能夠通過模擬風箏的飛行狀態,感受中藥的狀態變化。整個關卡流程涉及動覺、空間、情感、敘事共四個參與領域,達到令玩家從激發學習動機到形成概念性認知,最終理解中醫思想精神內涵的效果,實現動態參與,促進自主學習。在關卡開始和結束的兩個時間節點,玩家可以選擇是否學習額外的材料,如App、知識手冊或中藥材料包,以擴展觸感體驗,進行包括遠程、近程和零距離的多感官模態的體驗。關卡開始前的開場動畫初步引入中藥的信息;前期關卡階段側重動覺參與和空間參與,玩家專注于完成任務;后期關卡階段側重情感參與和敘事參與,展示傳統與現代方法的異同,玩家可以感受中藥的狀態變化;關卡結束階段展示區域現狀。該動態參與過程分析見圖3。
3.3.1 動覺參與
為支持關卡前期的動覺參與,游戲提供流暢且真實的飛行體驗,演示效果及游戲場景見圖4。本游戲參考古代中醫名家跋涉在大自然中發現并了解中藥的情境,玩家通過模擬飛行進行虛擬探索,以俯視的角度觀察大地,這也回避了野外實踐的專業問題。游戲的基本操作設計為玩家使用鍵盤的“Q”“W”“E”“S”按鍵控制風箏前進后退及上升下降,鼠標控制風箏左右方向及鏡頭俯仰角度,鏡頭區間為60°~90°。除基本操作中的偏移效果外,還添加了風箏在撞到山體發生側翻的傾斜效果,并對風箏飛行的操作體驗進行不斷優化。當玩家逐漸熟練操作后,動覺參與逐漸減少,進入下一階段,具體游戲參與流程及玩法見圖5。
3.3.2 空間參與
為支持玩家在游戲中的空間參與,本游戲根據中藥代表性地區設計了多樣的場景,并提供了豐富的飛行路線和飛行區域。正式關卡中的路線一般為5~7個階段,依據各地的地理環境特征完成地圖內的河流區域、山川高度的設計。場景中將地形、山石、建筑、植物、水流等資源按照構圖風格有序地擺放,采用定向光源模擬太陽光,添加指數高度霧及粒子系統體積霧豐富畫面,最后調節整體色調及光源、云霧效果,使畫面更加完整、豐富、協調。
3.3.3 敘事參與
為支持玩家在游戲中的敘事參與,游戲指引玩家依次感受中藥從播種到炮制完成的形態變化,在體驗多個關卡后,使玩家循序漸進地形成對中藥的概念性認知。整個過程均有文字輔助理解,在中藥形態具有鮮明特色的階段使用圖像形式表現,以增強玩家的視覺記憶。當關卡中出現天氣變化時,風箏也會受到相應影響,達到增強敘事參與感的效果,例如雨天時風箏會被雨水打濕而重量增加,玩家需要提高上升頻率控制。
3.3.4 情感參與
為支持玩家在游戲中的情感參與,在關卡后期階段,困難關卡會以音頻形式展現相關中藥的炮制歷史小故事,并在關卡通過后的額外學習資料中出現人物對話與之呼應,使玩家代入到游戲中的語境,理解中藥炮制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另外,部分關卡在此階段的材料信息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材料的衍生用法較為普遍、日常,有助于玩家代入到個人經歷中,進一步實現情感參與。
4 游戲《風起時》玩家滿意度及學習效果分析
在設計框架中,學習材料的分層次文化轉譯和多通道的動態參與是主要構成部分。其中文化轉譯是面向傳統文化的嚴肅游戲設計系統的“大腦”,需要對學習材料進行篩選剖析,在文字內容層面引導玩家從基礎概念性認知到宏觀思想內涵認知。依據不同類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轉譯內容選擇多通道的動態參與領域,設計自主性、個性化的交互策略,擴展游戲體驗。在此設計基礎上,還需要進行游戲測試,驗證實際效果。
4.1 玩家滿意度結果
根據第一部分問卷測試結果顯示,被測試者認為該游戲具有較高的可用性/可玩性(平均分:7.012 5,方差:2.02)且關卡中自由度較高(平均分:8.125 0,方差:1.10)。同時,被測試者喜歡該游戲中國風的視覺呈現(平均分:7.900 0,方差:1.69),享受游戲的樂趣并樂于推薦(平均分:7.775 0,方差:1.12)并將注意力投入其中、不知疲倦(平均分8.100 0,方差:0.74),這些指標從側面驗證了該游戲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玩家對中醫藥文化主題游戲的興趣。然而,被測試者在敘事性、音頻審美、社會聯系性三個方面的平均賦分均未達到中位數(見圖6)。
4.2 玩家的知識學習效果
第二部分知識問答問卷顯示,31名被測試者(占總人數的77.5%)在體驗游戲后正確地回答出大部分知識性問題,且其中有9名(占總人數的22.5%)答對了所有知識性問題。在涉及進一步學習中藥炮制相關知識意愿的問題中,35人(占總人數的87.5%)表示愿意繼續學習與了解相關知識。
5 結語
本研究在數字化、全球化和信息爆炸的時代背景下,結合文化轉譯和游戲設計模型的技術手段,為特定受眾群體設計了游戲《風起時》,對中醫藥文化進行了深入挖掘和探索。
通過開發《風起時》,本研究嘗試保護和重塑中醫藥文化的獨特價值,使其在當代文化格局中再次煥發生機。游戲以多層次、立體化的方式,將中藥炮制的深厚文化和技術呈現給玩家,不僅強化了他們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和認知,更促進了對其深厚的文化根基的尊重和理解。
然而,本研究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所選取的被測試受眾具有醫學教育經歷背景這一特定性可能限制了游戲的普及范圍和影響力,中醫藥文化本身的價值和豐富性應吸引更廣泛的人群。其次,研究過分關注技術和設計,可能忽略了對真實文化細節和深度的探索。
未來研究可以考慮將更多的中醫藥文化元素、歷史和背景融入游戲中,使其更為豐富和真實。此外,可對其他文化背景和年齡段的受眾進行更廣泛的調查和研究,將有助于進一步完善游戲設計,提高其文化傳播效果。
作者簡介
張詩鈺,女,北京化工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嚴肅游戲設計、數字藝術創新。
蔣蕊,女,博士,北京化工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嚴肅游戲、游戲用戶研究及XR技術應用。
參考文獻
[1]鄒世界.傳統醫學正式納入國際疾病分類[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11):97.
[2]ANDERSON E F,MCLOUGHLIN L, LIAROKAPIS F,et al. Developing serious games for cultural heritage:A state-of-the-art review[J] Virtual Reality,2010(14):255-275.
[3]張子涵.面向文化遺產學習的嚴肅游戲:基于參與機制的討論[J].裝飾,2022(5):94-97.
[4]COLE R. Mashing up history and heritage in Assassins creed odyssey[J]. Games and Culture,2022,17(6):915-928.
[5]楊媛媛, 季鐵, 張朵朵. 文化遺產在嚴肅游戲中的設計與應用[J].包裝工程,2020,41(4):312-317.
[6]MORTARA M, CATALANO C E, BELLOTTI F, et al. Learning cultural heritage by serious games [J].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14,15(3):318-325.
[7]POULLIS C, KERSTEN-OERTEL M, BENJAMIN J P, et al.Evaluation of “The Seafarers”: A serious game on seaborne trade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during the Classical period[J]. Digital Applications in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Heritage,2019(12): e00090.
[8]APPADURAI A.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Vol.1)[M].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
[9]HALLE T,HALL M R.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Germans,French and Americans] [M]. Y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Press,2004.
[10]CALLEJA G. Digital game involvement: A conceptual model[J]. Games and Culture,2007,2(3):236-260.
[11]LI M, CHEN B, LI Y, et al. Study of gamific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9:899-902.
[12]王健堯. 中醫藥文化主題應用于游戲設計之研究[D].廣州:廣東財經大學,2022.
[13]HUNICKE R, LEBLANC M, ZUBEK R. MDA: A formal approach to game design and game research[C]//Proceedings of the AAAI Workshop on Challenges in Game AI.2004,4(1):1722.
[14]PHAN M H, KEEBLER J R, CHAPARRO B. S.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game user experience satisfaction scale (GUESS)[J]. Human Factors,2016,58(8):1217-1247.
Culture Translation and Dynamic Participation: A Serious Game Design Practice for Revitaliz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al Heritage
ZHANG Shiyu, JIANG Rui
Department of Art and Desig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102299, Beijing, China
Abstract: As a uniqu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corporates a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scientific essence, yet facing the risk of being diluted or forgotten in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n the premise of recognizing that games have a wide audience base as a highly interactive medium, this research star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and used MDA (Mechanics, Dynamics, Aesthetics) game design model to translat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level of knowledge, cognition and experience. On this basis, a design framework of game called “When Wind Blows” was constructed, providing specific strategies and methodological references for revitalizing cultural heritage.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popularization; Game design;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MDA model;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數字出版研究》2024年重點選題計劃(擬),歡迎投稿!
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根本指導,結合數字出版產業發展與學術研究的現實需要,《數字出版研究》編輯部廣泛征詢編委建議,形成了2024年重點選題目錄。
1.數字出版前沿理論研究;
2.數字出版基礎概念體系建構;
3.數字出版實踐案例深度挖掘分析;
4.基于實證的數字文化消費與用戶研究;
5.跨學科視野下的數字出版再闡釋;
6.數字出版賦能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
7.新技術在數字內容產業方面的前瞻性研究和應用;
8.數字出版產業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數字教育、數字音樂、數字游戲等;
9.出版/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10.出版人工智能及算法倫理研究、信息安全研究;
11.數字經濟視角下的出版問題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數字資產、出版數據要素、數字文化貿易等;
12.數字出版中所涉法律與倫理問題研究;
13.以數字人文為方法的出版研究;
14.數字出版與傳播學、圖書情報學等學科交叉知識網絡的構建與應用研究;
15.數字出版創意與設計;
16.數字閱讀與接受研究。
同等條件下,以上選題優先審核、采用。誠請同人惠賜佳作,共同推動數字出版產業與學研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