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色音樂文化是我國長期革命抗爭的文化結晶,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寶藏,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時代性。將紅色音樂文化融入高職音樂教育中,有利于紅色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文化內涵,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以紅色音樂文化為著手點,對于常州市獨有的紅色文化資源和文化音樂作品進行分析,研究紅色音樂文化在高職音樂教育中的傳承和發揚路徑。
[關鍵詞]常州紅色音樂文化;高職;音樂教育;傳承路徑
[中圖分類號]J6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24)04-0044-03
[收稿日期]2023-10-31
[作者簡介](張展瑞(1988—),男,碩士,常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常州 2131000) )
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紅色音樂文化也在不斷發展,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是體現紅色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將紅色音樂文化和高職音樂教育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紅色音樂文化起源于廣大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其內容樸實且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實踐性,反映出了革命時期的人民生活、抗爭精神等現實狀況。
一、常州紅色文化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已經邁入了新征程,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必須將紅色文化資源作為發展的根基,不斷深挖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價值,肩負起繼承和發揚紅色文化的責任。太湖之濱、長江之南的常州具有悠久的歷史,紅色文化底蘊深厚,孕育了“常州三杰”(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等眾多歷史名人:瞿秋白譯配了《國際歌》和創作了《赤潮曲》等歌曲;瞿維創作了《白毛女》;寄明創作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惲代英用《蘇武牧羊》的旋律重新填詞創作的《苛刑歌》;常州籍音樂家趙元任創作了《和平進行曲》等。每首紅色音樂都代表著一段難忘的歷史時期,生動體現了當時抗爭的情景。近些年來常州市非常關注紅色文化的保護,對于紅色文化,我們必須要通過正確的方法做好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工作。常州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其地處的江南地區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基因,相關的紅色實踐活動以及紅色遺址很多,并且還有很多革命先輩留下的足跡,如彭德懷、毛澤東、周恩來等都曾來過。現在我們可以在該地區看到很多紅色文化遺址,如中共湘鄂贛省委舊址、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紅旗日報》社舊址、紅一方面軍軍事會議舊址、飛奪瀘定橋勇士劉梓華舊居、水江革命烈士陵園、小洞村紅色遺址群等。革命先烈曾經來到過這些地方,走過這里的每寸土地,所以常州更應該將紅色文化傳承和發揚下去,讓紅色文化煥發新的生機。
二、常州紅色音樂文化在高職中的教育價值
(一)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近些年我國的教育水平不斷提高,高職教育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性的快速發展也在不斷地促進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當代大學生不但有著優渥的物質條件,而且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學生了解不同文化的途徑也越來越多、越來越便利,這些都使得大學生能夠更容易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的音樂文化。當前,外來音樂文化在我國的傳播面積越來越大,傳播速度越來越快,這都給高職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從音樂教育的角度來看,對于現在的大學生來說,流行音樂更符合其審美,深受大學生的喜愛,但是流行音樂的質量參差不齊,如果大學生長期接受這種音樂文化的熏陶,一定會影響到大學生正常的審美觀念和價值理念。因此,我們應該嘗試將常州紅色音樂文化和當代高職音樂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紅色音樂文化中所蘊含的民族精神、愛國情懷等,以及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情感、審美、思想、道德等內涵,讓大學生接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使得紅色音樂文化能夠融入大學生日常的文化生活,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
雖然現在高職音樂課程已經開始重視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設置了相關的課程內容,但是從實施的情況來看,大學生對于紅色文化的認知仍然停留在表面,對于紅色文化所蘊含的審美價值以及愛國情懷等認知不足,因此高校音樂美育方面有待發展。現在很多外來音樂文化在中國傳播的范圍越來越廣,高職院校教育必須時刻關注和重視這種情況的發生,分析外來音樂文化在我國傳播的趨勢,并在此基礎之上,將外來音樂文化和我國的傳統優秀文化進行對比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從中西音樂蘊含的文化價值和文化思想等方面進行對比,使得學生能夠從中發現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價值,深入理解我國優秀的紅色音樂文化,并逐漸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將常州紅色音樂文化融入大學生的教育體系中,通過具有正向價值的優秀傳統文化來引導,不斷完善高職的德育和美育課程,進而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水平和思想水平,讓大學生在感受紅色音樂魅力的同時,還能加深對革命先輩、抗爭歷史的認識。教師應該向學生傳遞紅色價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在真實的歷史中認識和理解紅色精神,學習革命先輩不服輸、不怕苦的抗爭精神以及愛國情懷,并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將學習到的精神轉化為不斷前進的動力。
三、常州紅色音樂文化在高職音樂教育中的傳承路徑
(一)明確常州紅色音樂文化的傳承教學目標
紅色音樂文化與高職音樂教育結合起來,是傳承和發揚紅色基因的重要方式,高職教育的核心任務就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學生的政治立場,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高職音樂教育過程中,要不斷明確紅色音樂文化的傳承目標,將紅色音樂文化與高職教育的結合落到實處。對此應該及時對人才培養計劃進行調整,同時對課程安排、內容等進行修改,通過實踐調研活動,加深教師對紅色音樂文化的認知,不斷完善紅色音樂文化和高職教育的結合,促進紅色音樂文化在高職院校的傳播。高職院校還可以邀請國內相關領域的學者到校內進行研討交流,為常州紅色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思路,積極推進音樂專業教師不斷挖掘常州這個革命圣地上所蘊含的紅色音樂文化資源,并將其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還可以邀請一些當地的民間藝術家進入課堂,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紅色音樂文化的魅力,加深對常州紅色音樂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二)將常州紅色音樂文化融入高職音樂教育教學中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已經開設了音樂、舞蹈相關的專業,這對于傳承和發揚紅色音樂文化而言,是非常高效的途徑。與此同時,常州紅色音樂文化也不斷豐富著課堂教學的內容,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審美水平提高以及正確價值觀的養成。如果高職院校能夠將紅色音樂文化和高職音樂教育有效結合起來,豐富現有的教育資源,并根據紅色音樂文化的特點對現有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和完善,這對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非常有益的。例如,音樂專業可以將常州地方紅色音樂融入課堂,深入挖掘其背后蘊含的文化底蘊,將其和音樂教學結合起來,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和總結,為高職音樂教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不斷完善高職院校紅色音樂文化教育體系,如可以開設以常州紅色音樂文化為主題的相關課程,讓學生可以直觀感受到常州紅色音樂文化的魅力,學生在聆聽當地紅色音樂的同時,還能夠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紅色音樂文化,加深對其的認知和理解。高職院校完全可以在課程開發時將常州紅色音樂作品引進來,帶領學生學習紅色歌曲,了解其中的作詞譜曲的優秀之處,這既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水平,又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一舉兩得。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常州紅色音樂文化和教學相結合,鼓勵學生根據本地的紅色歷史故事創作音樂作品并舉辦紅色專場音樂會。在高職教育中營造紅色音樂氛圍,讓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還能夠加深對紅色音樂文化的理解,不斷繼承和發揚優秀紅色音樂文化。
(三)組建高職校本紅色音樂課程
校本音樂課程是在學校中成長的,以學生的興趣和經驗為根據,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各種音樂知識和文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促進個人成長。在常州紅色音樂文化和課堂教學融合的過程中,應該將紅色音樂文化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并且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發揮積極主動的引導作用,深入發掘紅色音樂包含的文化底蘊,而且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并構建思維框架,從而不斷豐富音樂課程的活動內容和形式。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認識到不同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積極投入校本音樂課程中,通過校本音樂的發展來記錄學生的音樂成長,豐富學生的體驗感。例如,高職院校音樂教材中有很多首紅色音樂,而紅色音樂是承載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教師應該以紅色音樂為中心,將其和課本的內容相結合,從眾多首紅色音樂中選取適合教學內容的音樂,將其編制到課本內容中作為教材使用,每周利用固定的課時帶領學生學習紅色音樂歌曲。在日常的紅色音樂教學中,除了課堂上的學習,教師還可以多組織一些與常州紅色音樂文化相關的課外活動,如紅色歌曲藝術周、紅色歌曲比賽、紅色歌曲晚會等,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常州紅色音樂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四)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滲透常州紅色文化
高職音樂教育要以大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主,組織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校內外的協同合作,以常州紅色音樂文化為主題,開設公益音樂培訓班、紅色音樂文化宣講活動等,激發大學生了解紅色音樂文化的興趣,加深大學生對常州紅色音樂文化的認知。當然,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在常州革命先輩奮斗抗爭過的土地上切身感受紅色音樂文化。不僅如此,高職院校還可以跟慈善組織合作,讓學生投身實踐活動中,將學習到的知識付諸實踐,使常州紅色音樂文化能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除此以外,還可以和當地的紅色文化旅游公司合作,讓學生自愿報名參加紅色教育相關的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學習、繼承和發揚常州紅色文化,同時培養學生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的品德。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參觀常州當地的紅色博物館或是展覽會,或者自己組織一場紅色音樂文化相關的演出。通過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將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牢記于心,并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提高自我修養和品德,將中華民族的革命精神融入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謹記先輩的教導,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五)在線上音樂教育中融入常州紅色音樂文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也為紅色文化融入高職教育提供了機會。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高職院校大學生對于互聯網的依賴程度非常高,這也使得教育延伸到了網絡世界。所以,高職院校應該建立傳播常州紅色音樂文化的平臺,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傳播快速這一特點,不斷整合網絡中的紅色音樂相關信息,并結合本地特色對這些文化加以整理,使其成為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資源。互聯網的特點在于及時、互聯互通,利用這些特點,可以從網絡上獲取最新的紅色音樂作品,并且能夠通過網絡讓更多大學生欣賞到這些作品,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邀請這些作品的創作者,為大學生講解這些作品背后蘊含的文化內涵,加深學生對于作品的理解。與此同時,網絡化教育是時代發展的產物,老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各種網絡平臺中的紅色音樂學習中,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比較優秀的學習平臺,或者是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常州紅色音樂作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此外,高職音樂教育還應該關注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的銜接問題,協調好這兩種不同形式的紅色音樂學習模式,充分利用這兩種學習模式,讓大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學習常州紅色音樂文化。
結語
常州紅色音樂文化是高職音樂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弘揚革命精神、愛國精神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強大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途徑。應充分發揮紅色音樂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引導作用,通過各種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讓紅色音樂文化融入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提高大學生對于紅色音樂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從而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與此同時,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其承擔起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培養起大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愛國情懷。
參考文獻:
[1]王鈺涵.紅色音樂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當代音樂,2021(5):47-49.
[2]張磊.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J.散文百家,2019(11):177.
[3]劉經緯,高博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紅色資源利用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5):103-105.
[4]陳春華,吳玫,董志恒.紅色音樂文化在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與影響研究[J.科技風,2020(17):27;30.
[5]云妙婷,張新笛,劉韌.紅色音樂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學內涵和實施路徑[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9(3):73-76.
[6]蔡麟.淺談紅色音樂文化發展的當代價值[J.北方音樂,2012(3):32-33.
[7]蔣錫偉.中國傳統音樂的高校傳承現狀及趨勢探究[D.西安:西安音樂學院,2020.)
(責任編輯:馮津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