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探討南渡江流域景觀格局變化特征及其對人為干擾動態(tài)響應機制,對維護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土地利用決策具有重要意義。基于1990、2000、2010 和2020 年土地利用覆蓋數(shù)據(jù),采用景觀格局指數(shù)、移動窗口法、人為干擾指數(shù)、地學信息圖譜和GIS 空間分析等方法,揭示南渡江流域景觀格局特征動態(tài)變化,進而探討其與人為干擾之間的相互關系。結果表明,30 年間南渡江流域呈現(xiàn)以林地和耕地景觀為主體的交錯景觀格局,林地和耕地景觀的總面積分別減少69.95 和43.56 km2,建設用地景觀面積增長62.45%。南渡江流域整體景觀破碎化增加、景觀斑塊單一化加劇及景觀多樣性增加,人為干擾是海口市中心城市群景觀格局變化劇烈的主要原因。輕微干擾區(qū)域占據(jù)最大的面積比例,中度和重度干擾次之;輕微和強烈干擾面積顯著增加,中度和重度干擾面積顯著下降;人為干擾的空間分布格局是由西南(自然景觀)向東北(人文景觀)逐漸增強。2000—2010 年和2010—2020 年輕微→輕度干擾和重度→輕微干擾圖譜面積變化最顯著,分別占據(jù)轉移圖譜總面積的26.79% 和11.99%,低干擾等級向高干擾等級區(qū)域轉移明顯。1990—2020 年所有干擾區(qū)域與最大斑塊指數(shù)(LPI)呈現(xiàn)顯著相關性。綜上所述,南渡江流域整體人為干擾上升,尤其以海口市最為明顯,城鎮(zhèn)化進程是人為干擾上升的主要因素,需要加強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與監(jiān)測。
關鍵詞:南渡江流域;景觀格局;人為干擾度;景觀指數(shù);地學信息圖譜
中圖分類號:F30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795(2024)03-0109-13
DOI:10.19998/j.cnki.2095-1795.2024.0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