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高校工程學科現階段普遍進行工程教育認證工作。課題組以工程教育認證為抓手,以畢業產出為導向,以食品添加劑這門課程為例,將課程目標和工程教育認證畢業要求指標點一一對應,確定每個課程目標下的教學內容,對武漢輕工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2019級學生進行教學實踐。根據學生的成績分析評價每個課程目標的達成度,并以此分析找出課程目標達成的短板,提出課程持續改進的想法和措施,計劃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實踐。
[關鍵詞]食品添加劑課程;工程教育認證;持續改進;課程目標;課程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437(2024)06-0023-03
現階段,全國許多高等院校的工程學科都在實施工程教育認證,工程教育認證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1-2]。根據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標準,我國制定了12條可明確衡量的畢業要求[3-5]。武漢輕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結合專業課程特點,分解細化畢業要求指標點(1個畢業要求分解為2~4個小指標點),每門課程對應2~3個指標點,每個指標點對應1個課程目標,再根據課程目標設計課程教學大綱和課程實施方案,其中除了明確與課程目標相對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還應注重大學生能力培養并明確教師責任。學期結束后,通過合理的考核判斷每一名大學生是否達到課程目標和畢業要求 [6]。
食品添加劑是我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大四學生的專業必修課。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應當熟悉與食品添加劑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管理知識,掌握各類食品添加劑的相關技術理論、應用原理和發展趨勢,了解食品添加劑的發展過程、使用意義以及最新標準,認知食品添加劑在提高食品質量和促進食品工業發展中發揮的積極作用,關注學科研究中的熱點問題,為今后的工作實踐或從事相關科學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我校食品添加劑教學團隊在課程負責人的帶領下,經反復考量、多次討論后確定課程支撐畢業要求的指標點和對應的課程目標,以課程目標為出發點,科學合理地設計課程教學大綱、實施方案、考核內容與考核方式,并選擇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2019級學生進行教學實踐,對他們的成績進行達成度的分析評價,在此基礎上為后續的教學實踐提出了持續改進的措施。對課程目標進行達成度評價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持續地改進教學質量,以達到課程目標對應工程認證要求的畢業指標點要求。我們期望通過每個學期末對學生各個指標點的達成情況進行分析評價,科學合理地持續改進教學質量。
一、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的食品添加劑課程評價體系構建
(一)食品添加劑對應畢業要求指標點與課程目標的確定
我國工程教育認證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提出“知識要求、解決工程復雜問題能力、通用能力和態度要求”四個方面的要求。知識要求——畢業要求1(工程知識);解決工程復雜問題的能力——畢業要求2(問題分析)、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和4(研究);通用能力——畢業要求5(使用現代工具)、9(個人和團隊)、10(溝通)和11(項目管理);態度要求——畢業要求6(工程與社會)、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8(職業規范)和12(終身學習)[7]。我校食品添加劑教學團隊根據食品添加劑課程內容和性質反復討論,最終確定將3.4、12.1作為該課程支撐畢業要求的指標點。食品添加劑的課程目標是指學生學習了食品添加劑課程之后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具體見表1。
(二)食品添加劑畢業要求指標點對應的課程目標的設計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確立
根據畢業要求指標點3.4和12.1,我們設計了課程目標及其對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三者的對應關系見表2。
(三)針對畢業要求指標點的考核內容與考核方式確立
針對本課程的兩個課程目標,采取期末考試和平時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根據章節知識點數量對應各個課程目標,考核范圍覆蓋大綱全部章節,兩個課程目標對應的考核內容與方式見表3。
二、食品添加劑課程目標達成度情況評價
(一)課程目標達成度情況
本課程分別采用過程考核和期末考試進行考核,各部分成績占比為3∶7(其中過程考核分為平時作業和隨堂練習,各部分成績占比為2∶1)。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評價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二)課程目標達成度情況分析
本課程授課對象為我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1901、1902兩個自然班的學生,共43人。課程目標1滿分為55分,包括單選題(10題,20分)、判斷題(10題,20分)、名詞解釋題(5題,15分)。課程目標2滿分為45分,包括簡答題(3題,30分)和綜合分析題(1題,15分)。根據得分計算兩個自然班全體學生課程目標達成度情況,具體見圖1和圖2。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全體學生在課程目標1上的達成度很高,實際達成度為0.87,說明這些學生總體上能夠分析食品添加劑在食品體系中的作用以及使用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健康、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影響。由圖2可以看出,課程目標1達成度最低的學生樣本(0.71),其課程目標2實際達成度也低于期望值,反映出該生對兩個課程目標所要求的教學內容都掌握得不好。課程目標2的達成度總體上偏低,實際達成度為0.75,說明這些學生在分析安全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以適應社會發展、技術進步方面的能力不高。
三、結論
食品添加劑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學生的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工程類專業必修課,在培養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技術人才中起著重要作用。針對上述每名學生在兩個課程目標上的達成情況,特別是課程目標2出現的達成度總體偏低,甚至個別學生出現兩個課程目標達成度都偏低的情況,擬對食品添加劑課程進行如下持續改進措施:(1)食品添加劑的發展過程、使用意義、使用注意事項以及發展趨勢等方面內容涉及眾多食品添加劑發展和使用過程中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唯有熟練掌握專業理論知識,方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好地解決實際問題。為此,在今后的教學中,一方面要繼續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的講授,提高課堂教學環節的效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多種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課堂上消化知識點;另一方面要引入更多的實際加工生產中食品添加劑使用方面的問題,增加討論環節,提前布置討論任務,讓學生充分查閱資料,依據所學知識對討論方案進行設計,鞏固所學知識,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食品添加劑實際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2)個別學生上課缺勤、學習主動性差、上課不認真、不積極參與互動和討論,教師要及時發現并對這些學生給予必要的關注、談話提醒并想辦法提供幫助,促使這些學生能夠達到畢業要求。
[ 參 考 文 獻 ]
[1] 張鎖榮,劉凱磊,康紹鵬,等.工程認證背景下數控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教學刊,2022,8(36):158-161.
[2] 郭倩,張凱兵,李云紅,等.工程認證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高教學刊,2020(7):169-171.
[3] 夏英,徐靜,趙秒,等.基于工程認證下的“塑料材料學”課程評價構建及分析[J].山東化工,2021(50):176-178.
[4] 高圣偉,劉曉明,李龍女,等.工程教育認證畢業要求指標點支撐設計與優化[J].高教學刊,2019(11):23-26.
[5] 陳旭,李薇,劉玲,等.工程認證背景下食品化學課程達成度評價體系構建及教學改革探索: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背景[J].沈陽農業大學生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4(5):605-609.
[6] 吳海濤,唐越,閻佳楠,等.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課程達成度評價的食品化學課程改革[J].農業工程,2019,9(2):85-89.
[7] 孫晶,張偉,崔巖,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持續改進理念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8(7):71-73.
[責任編輯:雷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