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健
摘要:文章分析思辨能力的定義及特征,揭示思辨能力對大學生的重要影響,探討當前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分析影響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因素,并在闡述思辨能力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的基礎上,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養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具體方法,以期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效提升大學生的思辨能力,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綜合能力。教師可以從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革、課堂氛圍的營造、教學評價的優化等方面入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培養大學生的思辨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思辨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氛圍;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421;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14-0069-04
作為一種高級認知能力,思辨能力被認為是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尤其是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思辨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高等教育中,培養大學生的思辨能力被認為是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在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思辨能力,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
思辨能力作為一種重要的心智能力,在當代大學生的教育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它被廣義地定義為個體對事物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包括對問題的質疑、推理和評價等方面的能力。具體而言,思辨能力不僅包括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這兩個方面,還涵蓋邏輯思維、文化思維和跨學科思維等多個維度。思辨能力的核心特征之一是具有批判性,它要求個體具備獨立思考和邏輯推理的能力,能夠從多個角度審視問題,并且能夠提出合理的批判性觀點。通過批判性思維,大學生能夠擁有辨別信息真偽的能力,尤其是在面對各種不同觀點和信息時,能夠辨別出真理與謬誤之間的差異。思辨能力的核心特征之二是具有創造性,它要求個體在思辨的過程中具備開放的思維方式和創造性的思考方式,能夠突破常規的思維模式,產生新穎、獨特和有創意的想法與觀點,提供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創造性思維能夠鼓勵大學生勇于質疑、大膽嘗試,并且能夠提供具有新意的解決方案,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思辨能力作為一種重要的認知能力,對大學生的影響不可忽視。首先,思辨能力的培養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和分析問題。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大學生經常面臨各種復雜的問題和情境。有了良好的思辨能力,他們就能意識到問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從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問題的本質和背后的因果關系。例如,在社會科學類課程中,大學生需要思考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對社會發展的影響,通過思辨能力的運用,他們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這些復雜的社會現象。其次,思辨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思辨能力強的學生具備辯證思考的能力,能夠從不同角度審視問題,并提出具有建設性的觀點和解決方案。這樣的能力往往來源于對問題的深度思考和批判性的思維方式。例如,在文學創作中,大學生需要通過思辨能力來進行故事情節的構思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通過思辨能力的運用,他們能夠挖掘故事的內涵和背后的思想,從而創造出更加有獨特性和深度的作品。另外,思辨能力的培養對大學生的終身學習和職業發展也有著重要影響。在現代社會,知識的更新和變革日新月異。有了良好的思辨能力,大學生便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不僅可以更好地適應知識的變化,還能主動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在職業發展方面,思辨能力能夠讓大學生具備更強的競爭力。如今,各行各業都需要員工思辨能力強,能夠從復雜的問題中尋找出解決方案。因此,思辨能力不僅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掌握的一項能力,更是他們終身受益的一項利器。
盡管我國高等教育在培養大學生思辨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從實際來看有時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大學生思辨能力的提升。首先,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一些大學生過于依賴書本和教師,缺乏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往往只關注知識的記憶和模仿,而缺乏對問題深入探究的能力。由于缺乏對問題的獨立思考,大學生往往無法深入分析問題的本質和背后的原因。他們通常只看到問題的表面,無法理解問題的深層次含義。其次,知識面狹窄,知識儲備不足。一些大學生只關注自己所學專業的知識,忽視其他領域的知識。這導致他們的知識面狹窄,難以將不同領域的知識聯系起來,無法從多角度思考和認知問題。再次,缺乏批判性思維。一些大學生習慣于接受傳統的觀念,缺乏對它們的批判性思考。他們往往不愿意挑戰一些陳舊的傳統觀念,也無法對新的觀點和信息進行獨立的判斷與評價。最后,缺乏實踐經驗。由于大多數大學生在校園中度過的時間較多,缺乏實際工作的經驗,因此他們難以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這導致他們解決問題時往往只停留在理論層面,難以與實踐相結合。
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首先,教育環境是影響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重要因素。教育環境主要包括校園文化、學術氛圍和教學設施等。一種鼓勵探索、質疑和創新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思辨能力,豐富的學術資源和良好的教學設施能夠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有利于大學生思辨能力的提升。然而,部分高校只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忽視對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因此,優化教育環境是提高大學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徑。其次,教育方法是影響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關鍵因素。啟發式教學、提問與討論式教學、小組討論與合作學習等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思辨能力。這些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然而,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法仍然在很多高校中占據主體地位。因此,改革教育方法是提高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必要手段。再次,個體差異是影響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內在因素。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動機、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等個體差異對思辨能力的培養能產生重要影響,具有較高認知水平、較強學習動機的學生更容易投入到思辨能力的培養中。此外,不同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的學生可能對不同領域的思辨能力培養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因此,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是提高大學生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徑。最后,家庭教育是影響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潛在因素。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父母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圍等都會對孩子的思辨能力培養產生影響,民主、開放的家庭氛圍有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然而,部分家庭存在過分注重分數、忽視能力培養的現象,這對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和培訓是提高大學生思辨能力的重要補充。
在高等教育階段,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關乎學生的個人成長,還關系到國家的未來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1],使他們在面對復雜的社會現象時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論進行分析和判斷,從而提高思辨能力。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和國家觀,使大學生能夠了解我國的發展歷程,明確我國的基本國情,從而在思辨過程中形成科學的認識和判斷。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導大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激發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2],使他們在思辨過程中能夠站在國家和民族的高度,為國家的繁榮和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
作為一種重要的認知能力,思辨能力與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思辨能力能使大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各種問題,而不只是簡單地接受思政教材中的知識點[3]。通過思辨能力的運用,大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理性分析各種政治、社會問題的本質、原因和影響,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和目標,科學地進行判斷和決策。其次,思辨能力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通過思辨能力的運用,大學生能夠對一些政治思想、社會問題等進行理性思考,更好地理解和評估這些觀點的合理性與適用性。再次,思辨能力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密切相關。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用一種單向傳授的方式,忽略學生的主動思考和參與[4]。然而,思辨能力強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育過程中,提出自己的問題,探索問題背后的因果關系,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大學生的思考能力,還有助于拓寬他們的思維視野。
1.教學內容的設計
教學內容的設計是培養大學生思辨能力的關鍵一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教師應該注重教學內容的選擇、組織和呈現方式,以激發學生的思考,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5]。首先,可以通過引用相關案例或真實故事來設計教學內容。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抽象概念,并引發學生的思考。例如,講解思想家的觀點時,可以通過具體案例來說明他們的思想對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這樣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思想家的觀點,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對思考和探索的興趣。其次,可以設計一些典型問題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這些問題應該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不僅可以有多個答案,還需要學生進行合理的論證。例如,教授某一思想流派時,教師可以提出“假設你是該思想流派的擁護者,如何說服其他人相信你的觀點”等問題,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對該思想流派進行深入思考,并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此外,還可以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來設計教學內容。通過分析真實的案例,學生可以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例如,教授某一倫理問題時,可以選擇一個具體的事件作為案例,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道德問題,探討各種可能的觀點和解決方案。
2.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為有效培養大學生的思辨能力,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其一,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以教師講授為主體,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探究式教學方法強調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通過提出問題、開展實踐活動和進行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7]。這種方法能夠使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并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其二,引入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真實或虛擬的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體的案例,比如歷史事件、社會問題等,讓學生通過分析案例中的問題、原因和解決方案,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通過案例教學,學生可以從實際問題中學習理論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三,采用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共同分析和解決問題。這種方式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另外,教師還需要注重個性化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等因素,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3.課堂氛圍的營造
課堂氛圍是影響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提高大學生的思辨能力,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創造積極開放、相互尊重和鼓勵探索的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積極參與討論。教師應該充當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設立鼓勵學生思考和互助合作的機制,營造積極向上的學術氛圍,從而為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8]。首先,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討論或繪制思維導圖等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合作與交流。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讓他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進而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其次,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利用案例分析法或問題解決法幫助學生培養思辨能力。可以選擇一些真實的案例或問題,讓學生分析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各個方面,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這樣,學生不僅能提高思辨能力,還能逐漸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引入一些鍛煉思維的活動,如邏輯思維訓練、辯論賽等,給予學生更多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機會,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發展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及推理能力,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思辨能力。例如,在辯論賽中,學生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有理有據的辯論,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不同的觀點,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論辯和思辨能力。
4.教學評價的優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學評價是培養大學生思辨能力的重要環節。通過優化教學評價方法,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發展。首先,采用實踐探究和案例分析的評價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真實案例或實踐問題,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解決方案。評價時,可以參考學生的思考深度、邏輯嚴謹性、創新性等方面,激勵學生主動思考,開展深入探究。其次,采用個性化評價方式,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發展。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考習慣都不一樣,因此,評價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體差異。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不同的表達方式呈現自己的思考過程,如文字、圖表、演講等形式,進而給予每個學生更準確和全面的評價。同時,評價過程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思路和觀點,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再次,引入評價反饋和自我評價機制,可以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進一步提升。評價不僅僅是對學生能力的檢驗,更是對學生發展的指引。在教學評價中,教師要及時向學生反饋他們的思考過程和表達方式是否合理、清晰,以及是否達到預期的思辨水平。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讓學生通過自我檢視和反思,加深對自身思辨能力的認識,積極尋找改進和提升的方法。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變革,未來的社會將更加復雜和多元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生的思辨能力將更加重要。培養大學生思辨能力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高校需要從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革、課堂氛圍的營造、教學評價的優化等多個方面入手,不斷探索和完善培養途徑。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思辨能力,使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成為具有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葉海燕.新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核心任務及其實現路徑[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3(36):112-114.
[2]王靜.思政課培養提高大學生理論思維能力的路徑探索———以形勢政策課為例[J].大學教育,2014(17):153-154.
[3]胡延華.高校大學生課程思政獲得感提升路徑研究[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3(04):56-58.
[4]孫旭武.對大學生思政教育思維方式的轉變及實現路徑[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29(01):57-61.
[5]李光梅.思政元素挖掘與思辨能力培養研究———以綜合英語課程教學為例[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23(02):186-190.
[6]杜彬武.高校思政課引領新時代大學生思想認識的契合點[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17):71-73.
[7]吳建偉.思政課教學加強培養大學生戰略思維能力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1(02):5-8.
[8]王培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01):128-132.
Exploration of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th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Liang Xiaojia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Guangzhou 51052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reveals the important impact of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on college students, explor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based on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poses specific methods for cultivating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find method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further enhance their ideological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Teachers can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starting from the design of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creation of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peculative abi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classroomatmosphere; teaching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