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仙



【摘要】 目的 探討中醫綜合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負性情緒和子宮恢復的影響。方法? 將上饒市廣信區中醫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2例剖宮產產婦納入研究,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產后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中醫綜合護理模式進行干預,比較2組子宮恢復情況、臨床指標情況、泌乳情況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首次排便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明顯偏短(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初始泌乳時間更短,術后第4天泌乳量更多(P<0.05)。2組干預后焦慮、抑郁評分較干預前均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降低更明顯(P<0.05)。與對照組比,觀察組宮腔積液發生率和宮腔深度測量值明顯偏低(P<0.05)。結論? 中醫綜合護理模式應用于剖宮產中,能促進產婦子宮恢復,緩解產婦負性情緒,效果顯著。
【關鍵詞】 中醫護理;剖宮產;負性情緒;子宮恢復;情志護理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14-0153-04?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248.3
當前臨床選擇剖宮產的產婦數量較多,剖宮產率仍處于較高水平。剖宮產術后康復治療是臨床上的關注重點之一,機體恢復情況和母乳質量都與產婦術后恢復情況密切相關。剖宮產產婦產后焦慮、惡露不絕、身體虛弱、傷口疼痛、發熱、疲勞等均會對其乳汁分泌和身體恢復造成影響[1]。中醫綜合護理模式對產后恢復有其獨特的優勢,臨床干預方法多種多樣,不良反應小,費用低,在產后康復護理干預中被廣泛應用[2]。中醫護理充分體現了中醫學辨證施護和整體觀的特點,重視產婦身心健康,處處體現綜合思維,為產婦提供優質護理干預服務。以往研究[3]顯示,剖宮產產婦術后給予中醫綜合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對產婦后期的機體康復具有重要作用?;诖耍狙芯繉⑸橡埵袕V信區中醫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2例剖宮產產婦納入研究,探討中醫綜合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負性情緒和子宮恢復的影響,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將上饒市廣信區中醫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2例剖宮產產婦納入研究,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年齡23~39歲,平均(29.69±5.06)歲;孕周37~40周,平均(39.65±2.51)周;經產婦15例,初產婦26例。觀察組年齡24~39歲,平均(29.71±5.12)歲;孕周37~41周,平均(39.58±2.42)周;經產婦16例,初產婦25例。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產婦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足月妊娠,單胎活產;溝通無障礙;無嚴重產科并發癥;首次行剖宮產術;產婦要求行剖宮產術或有剖宮產術指征。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并發癥及高危妊娠因素者;既
往有腹腔鏡或剖宮產手術史者;合并精神疾病者;合并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等疾病者;合并多胎妊娠、巨大兒、妊娠高血壓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產后護理,包括基礎護理措施(避免重體力活動或劇烈運動,病房濕度、溫度適宜,定期消毒,清潔通風,防止感染做好外陰清潔,對并發癥進行預防和處理)、心理保?。ㄏ蚱蕦m產產婦指導嬰兒照護要點,幫助產婦進行母親轉變角色,促使母嬰感情增進,講解相關知識,與產婦進行充分的交流,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使產婦心理得到放松,積極配合剖宮產術后治療和護理)、飲食指導(剖宮產術后6 h開始進食,少食多餐,以易消化、富含高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流質食物為主)、子宮恢復指導(佩戴腹帶及按摩宮底部,指導產婦腹式呼吸;剖宮產術后6 h,若產婦未出現不適,可坐于床上,第2天可適當下床活動,促進子宮恢復和排出惡露)、母乳喂養(鼓勵產婦進行母乳喂養,教給產婦正確母乳喂養方法,將母乳喂養的好處告知產婦,指導產婦清潔護理乳房)。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中醫綜合護理模式進行干預。(1)食療護理。產后吃流食時,不要喝牛奶及吃豆制品等產氣的食物。剖宮產術后早期注重清補,并注重理氣血和排惡露,同時忌滋補,注重體力恢復和免疫力提高;中期注重調養,多吃瘦肉、魚和雞蛋等;后期注重滋養精血,可食用黃豆、鯽魚、豬蹄等,促進乳汁分泌。食物種類應多樣化,要葷素搭配,因人、因時施食,食物要富含鐵、蛋白質、鈣。(2)情志護理。提供舒適、安靜、清潔的病房環境;積極與產婦家屬交流,共同呵護、安慰產婦,給予產婦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關愛;了解和掌握產婦的心理狀況,與產婦溝通要態度親切、積極,并對產婦進行心理輔導,消除產婦心理壓力,促使產婦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剖宮產術后的各種不適;用正面的、積極的話題與產婦交談,通過播放舒緩的音樂轉移產婦對剖宮產術后宮縮痛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產婦的疼痛敏感度;囑咐來訪者不要談論敏感的問題,比如新生兒缺陷、疾病、性別和養育等,以免給產婦帶來精神上的壓力;幫助產婦建立向上、樂觀、健康的情志,減輕產婦剖宮產術后的負性情緒,預防產后抑郁癥。(3)疼痛護理。采用中藥熱熨產婦的下腹部,藥方組成為鹽炒小茴香、吳茱萸、沒藥粗粉、乳香粗粉、萊菔子各50 g,用布袋裝好。使用前先用微波爐將布袋加熱,以產婦可耐受為適宜的溫度,順時針熨腹部,以減輕產婦腹脹、疼痛的情況,促進產婦氣血運行。此操作每次15 min,2次/d,早晚各1次,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治療2~4 d。(4)母乳喂養與催乳護理。剖宮產術后6 h,由??谱o士對產婦進行中醫穴位按摩和手法催乳,按揉膻中、乳中、乳根等穴位,手法為揉、推、拿、按等,力度以產婦產生脹、麻、酸、痛感覺為準,每次15 min,2次/d,早晚各1次,直到乳腺分泌通暢為止。保持乳房衛生,乳房脹大作痛者可熱水濕敷,肝郁產婦配合太沖、內關、少澤等穴位,乳房紅腫熱脹者采用金銀花水冷濕敷。護理人員要鼓勵產婦母乳喂養,將母乳對于嬰兒身體生長發育和對產婦本身的益處告知產婦,增強其信心。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和比較2組臨床指標(首次排便時間、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情況。(2)統計和比較2組泌乳情況,包括產婦術后初始泌乳時間和術后第4天的泌乳量。(3)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評定2組產婦的焦慮情況,0~49分提示心理正常,50~59分代表輕度焦慮,60~69分代表中度焦慮,70分及以上代表重度焦慮。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定2組產婦的抑郁情況,0~52分提示心理正常,53~62分代表輕度抑郁,63~72分代表中度抑郁,73分及以上代表重度抑郁。
2個量表滿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產婦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4]。(4)產后42 d,通過B超檢查2組產婦的子宮恢復情況,包括宮腔積液發生率和宮腔深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臨床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首次排便時間、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明顯偏短(P<0.05),見表1。
2.2 2組早期泌乳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初始泌乳時間更短,術后第4天泌乳量更多(P<0.05),見表2。
2.3 2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
干預前,2組產婦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產婦的焦慮、抑郁評分較干預前均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降低更明顯(P<0.05),見表3。
2.4 2組子宮恢復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宮腔積液發生率和宮腔深度測量值明顯偏低(P<0.05),見表4。
3 討論
目前臨床上促進產婦康復所使用的干預方法是以對癥治療、早期鍛煉、康復治療設備、優質護理等為主的綜合措施[5]。優質護理措施包括母乳喂養、基礎護理、體位護理、環境護理、飲食護理和心理護理等方面的內容,為剖宮產術后產婦提供細致全面的干預,從而有效縮短肛門排氣時間,對避免產后漲奶也有較好的效果,對促進產婦術后康復有積極作用。子宮恢復、母乳喂養和角色轉換宣教對剖宮產產婦自我護理能力的提高有較好的促進作用[6]。
中醫學認為,剖宮產的產后生理特點是“多虛多瘀”。這是因為剖宮產術后產婦呈現出瘀血內阻、亡血傷津等癥狀。產后疼痛乃產后經脈不通,濁液、余血瘀滯;產后發熱乃殘留胞衣或邪毒感染;惡露不絕乃氣血運行失常,沖任失調;缺乳為乳絡不暢或乳汁生化不足;產后抑郁乃情志所傷,或敗血閉于心竅而致[7]。中醫綜合護理是在護理工作中融入傳統中醫療法,以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為原則,通過對產婦的身心健康予以充分重視,為產婦提供優質的護理措施,從而提升護理質量,進一步促進產婦術后恢復。鄧小花[8]研究顯示,中醫情志護理、足底按摩和中藥足浴等措施對促進剖宮產產婦術后康復具有積極意義,在改善產婦食欲、子宮恢復、泌乳量、睡眠等方面的康復效果顯著。臨床上常用的干預方法是移情易感、情志相勝、宣泄、視人如己(體諒、關懷)、暗示等[9]。本研究結合剖宮產產婦的心理、生理特點,將關心體貼法、疏導法、移情易性法、情志相勝法等情志護理干預方法綜合應用于剖宮產產婦中。食療也是剖宮產產婦術后康復的措施之一,藥膳方案要結合現代營養學和產婦多虛多瘀的病理特點而制定[10]。本研究制定的食療干預措施在不同的時期采用不同的飲食方案,初期重理氣血、清補,中期重調養,后期以滋補為主且兼顧母乳喂養。促進產后乳汁分泌的中醫特色療法是穴位按摩和手法催乳。按摩膻中、乳根、乳中等穴位,具有活血通乳、調理氣機的作用。早期進行手法催乳,對刺激乳房腺體、加快乳房血液循環有幫助,能促使乳房分泌乳汁[11]。對剖宮產產婦來說,下腹腹脹、疼痛等情況比較常見。中藥熱熨具有消除腹脹、疏通經絡、減輕術后疼痛的作用。本研究疼痛護理所使用的熱熨中藥方中,吳茱萸降逆止嘔、散寒止痛,沒藥、乳香散瘀止痛,小茴香健胃理氣、散寒理氣,萊菔子降氣除脹。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首次排便時間、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明顯偏短,泌乳情況明顯更好,負性情緒評分低,子宮恢復情況優(P<0.05),說明中醫綜合護理模式的干預效果優于常規產后護理。石小春[12]的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類似,證實了中醫綜合護理用于剖宮產術后護理的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中醫綜合護理模式用于剖宮產產婦中,能促進產婦子宮恢復,緩解產婦負性情緒,改善產婦臨床指標和泌乳情況,推廣實踐價值較好。
參考文獻
[1] 趙方,王釗.快速康復理念聯合心理護理對剖宮產患者產后恢復的影響及衛生經濟學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20):2837-2839.
[2] 王華英,姚依坤,孫曉靜.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對剖宮產術后恢復的影響[J].護理研究,2021,35(5):905-907.
[3] KANZA G D,SOLT K A.Effects of acupressure on preoperative acute anxiety in cesarean section under spinal anesthesia: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Holist Nurs Pract,2020,34(6):356-364.
[4] 王祥雯,袁逸菁,范穎.中西醫結合護理對剖宮產產婦預后及腹脹情況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1,50(22):3213-3215.
[5] 盛榮娜.中醫特色護理在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13):1777-1779.
[6] 周成芬,黃利.剖宮產術后中醫護理應用及其對盆膈裂孔參數、感染率和應激指標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21,34(1):118-121.
[7] 阮仕珍,劉宏艷,段文娜.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在前置胎盤剖宮產術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1):105-107.
[8] 鄧小花.中醫綜合護理模式在剖宮產術后的應用及對產婦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21,18(36):116-119.
[9] DELFINO E,NETTO R,ZANON D.Pain control after cesarean section:a new proposal for a continuous locoregional technique[J].Int J Obstet Anesth,2021,48(13):103-104.
[10] LI D,JIANG Y,MA X,et al.The effect of pestle acupuncture for patients with lactation insufficiency after cesarean section: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Medicine,2021,100(3):e23808.
[11] 任瑋,江冰艷,沈紅麗.中西醫結合治療聯合健康教育促進剖宮產產婦乳汁分泌的應用效果[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12):2160-2162.
[12] 石小春.中醫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肛門排氣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5):1833-1835.
(編輯:許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