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勇



摘 要: 基于UNCTAD數據庫2013—2022年服務貿易數據,本文運用MS指數、RCA指數、TC指數和CA指數分析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并與美國、德國、日本、印度和巴西等國家進行國際比較。研究發現: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態勢良好,雖然整體而言國際競爭力相對較弱,但近年來一直處于上升趨勢,競爭力越來越強。從不同行業來看,加工服務、維護和維修服務以及建筑服務表現出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運輸服務以及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國際競爭力明顯在增強。為進一步提高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本文提出了優化服務貿易結構、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服務貿易; 國際競爭力; 指數分析; 熵值法; 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 F74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3-5559- (2024) 04-0036-10
一、引言
習近平主席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指出:“服務貿易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業是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2022 年我國全年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8891.09億美元,同比增長6.67%,其中出口額為4240.56億美元,增長了8.12%,進口額為4650.53億美元,增長了5.38%,逆差縮窄至409.96億美元,這表明我國服務貿易取得了積極的發展態勢。然而,與世界服務貿易的整體發展速度相比,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仍處于偏低水平。根據UNCTAD數據庫統計,2022年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額達7.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達到了14.8%。這意味著我國服務貿易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力仍有待提升,需要進一步加大發展力度。因此,分析我國服務貿易在世界服務貿易中的地位和國際競爭力,對于促進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參照IMF的 《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手冊 (第六版)》(BPM6) 分類,將服務貿易分為加工服務,維護和維修服務,運輸,旅行,建筑,保險和養老金服務,金融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其他商業服務,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和政府服務12個主要子類別 (孟方琳等,2019) [1]。在經濟發展中,國際競爭力通常被用來衡量一國產業的優劣,即通過對一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行比較分析,得出該產業在世界上的地位,從而為制定產業政策提供依據。本文借助UNCTAD數據庫,參考現有文獻的普遍做法,運用MS指數、RCA指數、TC指數和CA指數,測算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并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在此基礎上,基于熵值法構建國際競爭力綜合評價體系評價2013—2022年間美國、德國、日本、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六國的國際競爭力。最后,為提高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以期為我國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二、文獻回顧
已有文獻圍繞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展開了廣泛的研究。費嬌艷 (2018) [2]使用了TC和RCA指數來測算美國、英國、德國、中國和印度等國家的服務貿易競爭力,認為中國的服務貿易增長迅速,但仍處于貿易逆差狀態,在競爭力上與服務貿易強國存在差距。劉慶 (2019) [3]通過MS、TC、RCA和MI四個指數評估中國與東盟在旅游服務貿易方面的競爭力。陳楊 (2019) [4]利用OECD—WTO聯合發布的TiVA最新數據庫,從增加值貿易的角度研究了金磚國家服務業的競爭力水平,認為金磚國家服務業整體競爭力雖然弱于美國,但在各個服務行業中卻展現出獨特的比較優勢。彭虹 (2019) [5]從貿易總量、貿易結構以及MS、TC和RCA指數方面比較分析了中國和印度的服務貿易,發現印度的服務貿易總量和增速雖然不及中國,但服務貿易分行業競爭力卻處于優勢。Jiang & Lin (2019) [6]運用MS、RCA和TC指數對中國和其他部分發達國家的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做了比較分析,發現中國服務貿易的整體國際競爭力較弱。林曉芳 (2020) [7]比較分析了中國、印尼、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服務貿易競爭力,發現中國的服務貿易規模雖然較大,但整體競爭力弱。詹小琦和林珊 (2020) [8]等運用 TC和RCA指數研究了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且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岳云嵩和李柔(2020) [9]利用UNCTAD數據庫數據對全球數字服務貿易的發展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全球數字服務貿易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孫秀麗 (2020) [10]使用了波特鉆石模型來分析歐盟的服務貿易競爭力以及影響因素,發現歐盟的服務貿易競爭力與服務業從業人數占比、人均GDP、貨物貿易出口額、服務貿易開放度以及技術進步之間存在著長期協整關系,并且協整回歸的擬合度較高。馬子紅和常嘉佳 (2021) [11]選擇2011—2018年中國和東盟服務貿易數據,利用TC與RCA指數來綜合分析雙方服務貿易的競爭優勢和存在不足,認為中國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弱于東盟。宋蔚等(2021) [12]依據 WTO2013—2019 年的數據,運用TC、RRCA和RTCI指數研究中國與RCEP伙伴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及互補性,發現RCEP國家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較弱,中國與其他各國的互補性不強,且服務貿易分行業發展不平衡。王星麗(2023) [13]通過設計相關指標體系評價服務貿易競爭力,比較中美兩國不同服務貿易行業部門競爭力的差異,并利用 “鉆石模型” 建立起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認為中國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服務貿易競爭力,包括服務需求、貨物出口聯動作用、人才培養、制度開放等多方面建議。盧宇 (2023) [14]通過RCA指數、TC指數和MS指數來評估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得出服務貿易逆差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年都有所增長,傳統行業競爭優勢也在不斷下降,新興產業競爭優勢逐漸突顯。孟曉華和許軍 (2023) [15]結合熵權法、灰色關聯模型分析了中國數字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認為英國、美國競爭力極強,中國、新加坡競爭力相對不足。高紅偉 (2023) [16]基于UNCTAD數據庫數據,運用RCA和CA指數測算了中國及主要經濟體數字服務貿易分行業的國際競爭力,認為我國數字服務貿易不僅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在個別行業也落后于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和巴西。
綜上所述,促進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和提高其國際競爭力,對我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具有重要的意義。部分學者對如何提升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做了一些探索 (趙明和曾慶均,2021) [17],但是對于發展迅猛的服務貿易,清晰了解其國際競爭力的真實狀況,還需進一步深入和持續追蹤研究。
三、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一) 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
由表1可知,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進出口規模從2013年的5376.14億美元擴大到2022年的8891.09億美元,10年間,增長了65.38%,年平均增長率達6.54%。此外,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在2019年和2020年出現了負增長。隨著全球經濟復蘇以及我國對外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在2022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8891.09億美元,增長率達6.67%,實現了高速增長。
從服務貿易出口規模來看,我國服務貿易在出口方面規模相對較小,呈現出口增長率高,占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量不斷擴大的特點。出口額從2013年的2070.06億美元擴大到2022年的4240.56億美元。2022年增長率達8.12%,占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量5.95%。這表明我國服務貿易出口呈現高速增長,出口結構正在一步步優化和改善。
從服務貿易進口規模來看,進口需求不斷增加。進口額從2013年的3306.08億美元擴大到2022年的4650.53億美元。2022年增長率達5.38%,占世界服務貿易進口總量7.04%。整體來看,我國服務貿易進口規模整體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
(二) 服務貿易逆差逐漸縮小
表 1 顯示,我國服務貿易長期處于逆差階段。從2013年逆差1236.02億美元到2018年逆差2537.04億美元。但從2019年以來,服務貿易逆差逐漸收縮,從 2019 年逆差 2174.88 億美元到2022年逆差409.96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實現直線式下降。
(三) 服務貿易出口結構發展不平衡
如圖1所示,2022年,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增長,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達8891.09億美元,同比增長6.67%; 出口額達4240.56億美元,同比增長8.12%,占服務貿易總額的47.69%; 在服務貿易結構中,運輸服務占比最大,占比達35.08%,達1487.61 億美元; 其他商業服務次之,占比為23.81%,達1009.83億美元; 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位居第三,占到19.55%,達829.23億美元; 三者出口規模達到3326.67億美元,占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78.45%,這顯示出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結構發展不平衡。
四、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評價
(一) 國際市場占有率指數 (MS指數)
MS指數是衡量一國特定產品 (服務) 出口在全球同類產品 (服務) 出口總額中所占比例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MS = Xij/Xwj (1)
其中Xij 表示 i 國 j 產品 (服務) 的出口額,Xwj表示全球市場 j 產品 (服務) 的出口總額。
MS指數值越大,表明其國際競爭力越強,它是反映一國某種產品 (服務) 國際競爭力最直接的指標,能夠簡明扼要地展現國家的整體競爭力。
圖2顯示,2013—2022年間,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額大幅度增長104.85%,從2013年的2070.06億美元擴大到2022年的4240.56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高達10.49%。但是國際市場份額仍然較低,年平均約為4.78%。然而經過近10年的發展,我國服務貿易的市場份額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加。MS指數從2013年的4.23上升到2022年的5.95,增長了1.4倍多,尤其是從2017年開始,市場份額增加幅度逐漸增大,2021年達到了6.46,這表明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在不斷增強。
由表2可知,美國服務貿易占據全球服務貿易市場最大的份額,MS指數從2013年到2022年一直保持著兩位數,2016年達到最大,MS指數為15.39; 而同為發達經濟體的德國和日本,卻遠遠落后于美國。在三個發展中經濟體中,我國服務貿易出口市場份額位居第一,在2022年,我國服務貿易MS指數為5.95,超過了同期的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服務貿易出口國; 而同為發展中經濟體的印度,雖然MS指數呈現上升的趨勢,但是和我國還有較大的差距; 巴西的MS指數卻呈現下降的趨勢。總的來說,我國服務貿易國際市場占有率在過去的10年中上升最快,從2013年的4.23上升到2022年的5.95,MS指數上升了40.66%,這表明我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漸擴大,并展現出日益增強的國際競爭力,但與美國相比,仍有比較大的差距。
(二) 顯性比較優勢指數 (RCA指數)
顯性比較優勢指數 (RCA指數) 是指一個國家特定產品 (服務) 在該國出口中的比重與全球同類產品 (服務) 在全球出口中的比重之比。計算公式為:
RCA = (Xij/ Xit ) /(Xwj/Xwt ) (2)
其中,Xij表示 i 國 j 產品 (服務) 的出口額,Xit表示 i 國出口總額,Xwj表示世界 j 產品 (服務) 的出口額,Xwt表示世界出口總額。
如果RCA<0.8,則表明 i 國 j 出口產品 (服務) 的國際競爭力較弱。
如果0.8<RCA<1.25,則表明 i 國 j 出口產品 (服務) 具有中等國際競爭力。
如果1.25<RCA<2.5,則表明 i 國 j 出口產品 (服務) 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如果2.5<RCA,則表明 i 國 j 出口產品 (服務) 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
該指數充分考慮了國家間出口總額和全球出口總額的波動對比較的影響。它采用相對值的方式來評估產品 (服務) 在全球出口中的地位和時間上的變化趨勢,并與全球同類產品 (服務) 的平均出口水平進行比較,可以更準確地衡量一個國家產品 (服務) 的國際競爭力。
由表3可知,縱向比較來看,2013—2022年間,我國服務貿易RCA指數在0.38—0.49之間,RCA指數明顯偏低,說明我國服務貿易整體上國際競爭力較弱。在2013—2017年間,RCA指數呈略微下降趨勢,說明在此期間,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在逐漸減弱。但在2018年之后,我國服務貿易RCA指數呈上升趨勢,說明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在逐漸增強。而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巴西,服務貿易RCA指數一直小于0.8,表明巴西的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較弱,且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
美國和印度的服務貿易RCA指數在1.25—2.5之間,且印度的RCA指數高于同期的美國,表現出較強的國際競爭力,這是因為印度國內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和服務外包的興起,其國際競爭力在不斷增強。日本的服務貿易 RCA 指數在0.8—1.25之間,表現出具有中等國際競爭力。德國在2019年之前,服務貿易RCA指數小于0.8,表現出其服務貿易競爭力在此期間較弱,但在2020年后,其服務貿易RCA指數突破了0.8,表現出其具有中等國際競爭力。
(三) 貿易競爭優勢指數 (TC指數)
TC指數,是指一國某種產品 (服務) 進出口差額占其進出口總額的比重。計算公式為:
TC = (Xij-Mi )/(Xij+Mij)(3)
其中,Xij表示 i 國 j 產品 (或服務) 的出口額,Mij表示i 國 j 產品 (服務) 的進口額。該指數的值介于-1和1之間,數值越接近1,代表比較優勢越高,意味著產品 (服務) 在國際競爭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反之亦然。當指數為1時,表明產品 (服務) 只出口不進口; 當指數為-1時,表示產品 (服務) 只進口不出口; 而當指數為0時,說明產品 (服務) 處于中間水平。該指數剔除了通貨膨脹等宏觀經濟方面波動的影響,總體上能夠體現產品(服務) 的競爭力狀況。
由表4可知,2013—2022年間,我國服務貿易TC指數一直為負,2013—2016年間,我國的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這表明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較弱。與此同時,服務貿易進口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出口。但從2017年開始,TC指數呈現上升的趨勢,從2017年的-0.34上升到2022年的-0.05,接近0,這表明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有較小的比較劣勢,但國際競爭力在不斷增強,服務貿易出口的增長快于進口。而發達經濟體美國、德國、日本和發展中經濟體印度,則處于比較優勢,發展中經濟體巴西卻處于較大的比較劣勢。
由表5可知,2014—2022年間,我國服務貿易TC指數從2014年的-0.33上升到2022年的-0.05,接近于0,表明盡管我國服務貿易得到快速發展并且比較優勢也越來越大,然而,從整體上看,我國的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仍然較為薄弱。在服務貿易的不同領域中,我國在加工服務、維護和維修服務以及建筑服務等行業表現出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尤其是在加工服務領域,其TC指數接近1,表現出極強的國際競爭力。
另外,運輸服務以及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行業,國際競爭力明顯在增強。在2014—2022年期間,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行業的TC指數保持正值,表明該行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運輸服務TC指數呈上升趨勢,從2014年的-0.43上升到2022年的-0.06。
此外,知識產權使用費 TC 指數在 2014—2022年間呈現了明顯的上升趨勢,從2014年的-0.94增長至2022年的-0.53。旅行TC指數保持穩定,大致在-0.75左右,而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TC指數則經歷了快速增長,從2014年的-0.67上升至2022年的-0.20。
(四) 顯示性競爭優勢指數 (CA指數)
Vollrath (1988) 指出,評估 i 國 j 產品 (服務)真正的國際競爭力時,需要考慮進口比較優勢的影響,應從出口比較優勢中扣除。他使用顯示性競爭優勢指數來衡量這種競爭優勢。該指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CA = RCA -(Mij/Mit)/(Mwj/Mwt)(4)
其中,CA 表示 i 國 j 產品 (服務) 的顯示性競爭優勢指數,RCA 表示 i 國 j 產品 (服務) 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Mij表示 i 國 j 產品 (服務) 的進口額,Mit 表示國當期的總進口額,Mwj 表示世界 j產品 (服務) 的進口額,Mwt 表示世界當期的總進口額。
一般認為,CA>0,所測度的產品 (服務) 擁有競爭優勢,CA指數值越高,該產品 (服務) 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就越明顯。CA<0,表明所測度的產品 (服務) 不具備競爭優勢。
由表6可知,發達經濟體美國和發展中經濟體印度,在2013—2022年間,CA指數顯示美國和印度在服務貿易中的出口比進口更具優勢,且這種優勢一直保持穩定。這表明美國和印度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相比之下,德國、日本、中國和巴西這些經濟體的CA指數一直為負值,意味著他們的服務貿易在國際市場上缺乏出口比較優勢,產品競爭力較弱。中國服務貿易CA指數一直呈上升的趨勢,說明其競爭力在逐步增強,但是和美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與此同時,還遠遠低于同為金磚國家的印度。
五、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綜合評價
本文的目的是為了更準確地評估各國的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由于現有的MS、RCA、TC、CA四個指數在評價方面存在不同的側重點和局限性,無法全面體現一個國家的服務貿易綜合競爭力。因此,本文以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排名前15的國家作為研究對象,這些國家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典型國家 (如美國、德國、日本、中國、印度和巴西),構建了服務貿易綜合競爭力評價指標。在確定指標權重方面,本文基于熵值法,并結合上述的四個指數,綜合評估了這些國家的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
(一) 基于熵值法為 MS、RCA、TC、CA 指數賦權
熵值法是基于信息熵對各指標的不確定性(或無序性) 的度量來進行自動賦權,并進一步計算綜合得分的評價方法。其計算步驟如下:
第一步,由于各評價指標的量綱單位存在差異,所以為消除因量綱不同對評價結果造成影響,需要對各項指標進行無量鋼化處理。其公式為:
(三) 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綜合評價與分析
根據建立的服務貿易綜合競爭力指數,我們可以對美國、德國、日本、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六個國家在2013—2022年間的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進行得分和排名的計算。
由表8可知,2013—2022年,美國、印度、德國和日本一直占據全球服務貿易領域的前4位,其服務貿易綜合國際競爭力強。一方面,我國服務貿易在這六個國家排名中一直排名第5位,但是其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綜合得分卻在不斷提高。我國的服務貿易競爭力在2016年以前呈現下降趨勢,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美國和發展中國家印度。然而,自2017年開始,我國的服務貿易競爭力明顯上升,并保持相對較快的增長速度,顯示出強大的發展潛力和實力,以及越來越強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從綜合得分增速來看,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相對較快,競爭力綜合得分的增長速度高于其他國家,且高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表明未來我國服務貿易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
綜上分析,根據2013—2022年間六個國家的服務貿易綜合競爭力得分和排名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我國的服務貿易發展迅速,國際競爭力逐年提高且相對穩定。然而,與發達國家美國和發展中國家印度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為了提高我國的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并在全球競爭中保持有利地位,我們需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統籌和發展服務貿易,加快發展步伐,實現從量的增長到質的轉變。
六、結論與建議
(一) 結論
基于以上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1.從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分析。一是我國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進出口規模從 2013 年的5376.14億美元擴大到2022年的8891.09億美元,增長了65.38%,年平均增長率達6.54%; 二是服務貿易逆差逐漸縮小,我國服務貿易長期處于逆差狀態,從 2019 年的逆差 2174.88 億美元下降到2022年的逆差409.96億美元,逆差逐漸收縮; 三是服務貿易出口結構發展不平衡,運輸服務,其他商業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三者在2022年的出口規模達到了3326.67億美元,占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的78.45%。
2.從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國際比較分析。一是在MS指數方面,美國在全球服務貿易市場占據最大份額,而我國的市場份額隨時間推移不斷增加,其國際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強。二是在RCA指數方面,我國的服務貿易整體上國際競爭力較弱,但逐漸增強; 而與發達經濟體美國和發展中經濟體印度相比,國際競爭力相對較弱。三是通過比較TC指數,發現我國的服務貿易TC指數始終為負,但從2017年開始呈上升趨勢。這表明我國服務貿易在國際競爭中存在一定的劣勢,但國際競爭力仍在不斷增強。相比之下,發達經濟體美國、德國、日本以及發展中經濟體印度具有比較優勢,而發展中經濟體巴西則面臨較大的比較劣勢。在服務貿易的不同領域中,我國在加工服務、維護和維修服務以及建筑服務等行業表現出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另外,運輸服務以及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行業,國際競爭力明顯在增強。知識產權使用費TC指數在2014—2022年間呈現了明顯的上升趨勢。旅行TC指數保持穩定,大致在-0.75左右,而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TC指數則經歷了快速增長,從2014年的-0.67上升至2022年的-0.20。四是通過比較CA指數,可以發現,發達經濟體美國和發展中經濟體印度在服務貿易中的出口比進口更具優勢。而且,這種優勢一直保持穩定,這表明他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相比之下,德國、日本、中國和巴西這些國家的CA指數一直為負值,表明他們在國際市場上缺乏出口比較優勢,其產品競爭力較弱。
3.從服務貿易競爭力綜合能力分析。一是美國、印度、德國和日本始終位居全球服務貿易前四名,表現出強大的服務貿易競爭力綜合能力,我國位居第五,但我國的服務貿易競爭力綜合得分在不斷提高。二是我國的服務貿易發展較為迅速,競爭力綜合得分增長快速,高于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平均水平。三是與美國、德國、日本和印度相比,我國在服務貿易綜合能力方面存在差異化優勢,未來發展在想像空間較大。
(二) 建議
基于本文的研究結論可知,我國服務貿易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但是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整體上國際競爭力較弱,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借鑒國際經驗,本文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優化服務貿易產業結構
目前,我國服務貿易整體水平發展態勢良好,但主要在加工服務、維護和維修服務、建筑服務和運輸服務等傳統服務貿易行業中表現出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因此,我國要優化服務貿易結構,推進傳統服務貿易向現代服務業轉型。一是立足傳統服務貿易項目,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鞏固其比較優勢的同時,提高技術含量和知識含量,不斷挖掘其發展潛力,增加貿易附加值。二是積極發展高水平、高附加值的新興服務貿易,尤其是金融服務,通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服務業的發展,以提升新興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三是提高我國服務貿易開放水平,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并提高開放的質量,適度放寬數字貿易領域的市場準入標準和相關限制措施,以降低服務貿易的壁壘,吸引更多的跨國企業和產品進入。
2.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服務貿易數字化
數字技術和產業之間的深度融合推動了數字經濟的發展,這種融合是建立在數字基礎設施之上的。一是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網絡設備、通訊技術、網絡優化和網絡管理等方面的基礎能力,降低互聯網服務商運營成本和廣大用戶接入互聯網成本,全面提升互聯網覆蓋率。二是加強數據中心建設,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基礎作用,通過廣泛的數據匯聚、優化和挖掘,形成大數據中心與企業數據庫的協同聯動,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效率。三是加強數字貿易平臺建設,推進服務貿易數字化轉型,大力實施 “互聯網+服務業” 戰略,推進旅游、運輸、金融保險、教育等服務貿易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融合發展,促進其轉型升級。
3.對標美印服務貿易領先國家,中國要強“基” 補 “短”
當前,國際服務貿易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各國紛紛加大對服務貿易的支持力度。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對標美國和印度等國際服務貿易領先國家,服務貿易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之處。一是我們要不斷加強基礎性研發設計和前沿、基礎技術的創新能力,特別關注 5G、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和工業互聯網等關鍵基礎技術的支持,這將有助于提高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服務標準體系,推動服務業規范化發展,提高服務水平和競爭力。三是提升服務的質量,加強服務業的質量管理,建立健全的服務標準評估體系,推動服務企業提升服務水平和客戶滿意度。四是提升服務業企業的創新水平,鼓勵服務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大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推動服務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和提高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可以加強政府與企業、高校等機構之間的合作,共同開展技術研發項目,促進服務業的創新發展。此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服務業的創新提供保障,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加強知識產權的監督和保護,鼓勵服務業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提升服務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與服務貿易領先國家對標。
參考文獻:
[1]孟方琳,趙袁軍,秦玉蘭.全球價值鏈視角下我國生產性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提升路徑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9,39(06):20-26.
[2]費嬌艷.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優勢比較研究[J].國際經濟合作,2018,(05):34-40.
[3]劉慶.中國與東盟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測評與提升路徑[J].經濟問題,2019,(11):112-119.
[4]陳楊.金磚國家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比較與啟示: 增加值貿易視角[J].學習與實踐,2019,(07):41-50.
[5]彭虹.中印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及優化對策研究[J].世界農業,2019,(04):56-64.
[6]Jiang L and Lin C. 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s Trade in Services[J].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19, 56(13):1-11.
[7]林曉芳.我國與東南亞四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比較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0(19):65-67.
[8]詹小琦,林珊.中國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研究[J].亞太經濟,2020(04):109-118.
[9]岳云嵩,李柔.數字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及對我國啟示[J].中國流通經濟,2020,34(04):12-20.
[10]孫秀麗.歐盟服務貿易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以波特鉆石模型為依據[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20,41(04):128-137.
[11]馬子紅,常嘉佳.RCEP背景下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比較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21,(10):76-85.
[12]宋蔚,姚繼東,祁春凌.中國與RCEP伙伴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和互補性研究: 基于行業視角的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1,(03):15-19.
[13]王星麗.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實證研究: 基于中美兩國的對比[J].價格月刊,2023(01):43-51.
[14]盧宇.新形勢下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評估及其影響因素探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3(07):124-128.
[15]孟曉華,許軍.基于熵權灰色關聯度分析的中國數字服務貿易綜合競爭力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價格月刊,2023,(11):77-86.
[16]高紅偉.中國數字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分析[J].統計與決策,2023,39(04):158-162.
[17]趙明,曾慶均.我國服務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及提升對策[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1,35(06):83-93.
Analysis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China's
Competitiveness of Trade in Services
LI Wenyong
(Guangzhou Huali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2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rade in services data of UNCTAD database from 2013 to 2022, this paper analyzes China'strade in services competitiveness by using the MS Index, RCA Index, TC Index, and CA Index, and conductsin ternational comparisons with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Japan, India, and Brazil. The studyfinds that China's trade in services is developing well, although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s relatively weakoverall, it has been on an upward trend in recent years, with its competitiveness becom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From different industries, processing services, maintenance and repair services, and construction services showstro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mputers, and informationservices are clearly become more competitive internationall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of China's trade in services,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such as optimizing the trade in services structure and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Key words:trade in service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analysis; entropy metho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責任編輯: 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