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衛
2020 年1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將財會監督納入黨和國家監督體系。2023 年2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對新時代財會監督工作進行系統謀劃和決策部署。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財會監督重要論述精神和《意見》要求,加強對新時代財會監督工作的指導,財政部組織各級財政部門開展財會監督專項行動,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財會監督工作決策部署。
財政部門聚焦注冊會計師行業執業中的突出問題,對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開展專項檢查,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會計和社會審計領域違法違規行為,持續提高中介機構執業質量和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有力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江蘇監管局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財會監督的重要論述精神,按照財政部部署,組織實施財會監督專項行動,加強會計監督工作。
2023 年,財政部組織全國監管局、各省(市)財政廳(局)開展財會監督專項行動,圍繞財經領域突出問題,實施全范圍、全過程的監督檢查,這是財政部門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財會監督重要論述精神,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有力之舉。通過持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格處理處罰尺度、整頓行業突出問題,積極營造風清氣正、遵紀守法的市場環境。中共中央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將違反國家財經紀律列入處分范圍,對在公共資金收支、稅務管理、國有資產管理、政府采購管理、金融管理、財務會計管理等財經活動中的違規行為實施黨紀處分,進一步表明黨中央對加強財會監督工作和嚴肅財經紀律的高度重視,財政等部門將加強在相關領域違法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
根據《意見》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從業人員在執業過程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應主動向主管部門等單位報告。各單位應配合政府部門或中介機構依法依規實施財會監督,不得提供虛假或者有重大遺漏的財會資料及信息。財會監督是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財會監督不只是政府部門對各類型市場主體的監督,注冊會計師也是財會監督的重要參與者,監管部門和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均有義務按照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或職能,有效發揮專業監督優勢,引導、規范企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共同促進會計、審計行業的健康發展。只有行業健康發展,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風險才能有效降低。財政部門實施財會監督,打擊財務造假,清除害群之馬,是在治理注冊會計師行業,而不是打擊這個行業,財政等監管部門和注冊會計師有著共同的目標。
《意見》提出,構建財政部門主責監督,其他有關部門、單位、中介機構和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的財會監督體系。這既是對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執業監督作用給予肯定,更是對行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實施財會監督專項行動,讓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和注冊會計師職業生涯始終聚焦提升審計質量,切實發揮專業監督職責和優勢,推動財經法規在市場主體中有效執行,提升會計信息質量,防范重大系統性風險,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服務國家建設,將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融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格局之中。
近年來,財政部切實履行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賦予的職責,持續完善財會監督體制機制,嚴肅查處財務造假大案、要案,深化行業專項整治,不斷提高監管權威,切實發揮震懾作用,有效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按照財政部部署,江蘇監管局積極推進財會監督專項行動,參與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專項檢查,同時加強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日常監管,持續推進會計領域財會監督常態化長效化。
按照財政部實施方案,對屬地會計師事務所分所開展查前摸底調查,匯總上報問題線索,報財政部分發至有關監管局實施進一步監督檢查。組織對某會計師事務所開展執業質量專項檢查,重點圍繞會計師事務所業務項目質量、內部治理及質量控制體系建設等方面實施檢查,發現會計師事務所層面及具體項目層面若干問題,相關違法違規問題涉及金額巨大;延伸檢查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對象,查實會計信息違規問題,上報財政部集中統一處理。
財政部門對各類型市場主體的財會監督具有基礎性、普遍性、經常性的顯著特點。據此,江蘇監管局積極部署會計日常監管工作,將財會監督抓在日常,逐步將監管環節前移,突出在事中實施監管,主動防范風險問題發生。在監督內容上,聚焦國家財稅、財務和會計法規政策貫徹執行,重點對當前問題較多的領域進行監督;在監督對象上,堅持履行職責全覆蓋,日常監督有重點,按照財政管理體制和財務隸屬關系,結合重要性原則,確定重點監督對象,包括在蘇的中央企業分支機構、上市公司、備案從事證券服務業務會計師事務所總分所等,重點篩選出100 家在蘇上市公司,圍繞會計信息質量情況,對相關疑點進行深度分析;在監督方式上,積極探索運用大數據和信息化系統,提高監督效能,從定性、定量兩個方面,設計46 項指標,開展多維度分析,實行分級分類監管;在監督手段上,堅持在職責范圍內,運用調研、問詢、約談、核查、檢查等一切合法手段開展工作,深入推動監督下沉、監督落地,實現監督有成效、可持續。
堅持問題導向,增強會計監管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將梳理的會計疑點線索,制成4 類會計監管清單,函送至地方財政部門,督促、提示加強會計監督,積極履行會計法賦予的職責和使命。以點帶面形成齊抓共管大格局,壓實有關單位會計管理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執業監督的主體責任。
江蘇監管局在實施財會監督專項行動的同時,注重開展財會監督基礎制度的調查和研究,助力提升會計管理法治化水平。針對監管中發現的問題,在調研座談的基礎上,形成各類型參考建議52 條上報財政部。發揮橋梁作用,協調江蘇省內11 家單位參與“中國政府內部控制標準體系”調研測試。根據財政部安排,探索實施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化監管,形成信息化監管專題報告,為新時代加強中介機構監管提供決策參考。
《意見》要求,財會監督要堅持縱橫貫通機制,著力構建監督主體間橫向協同、中央與地方縱向聯動、財會監督與其他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財會監督機制。江蘇監管局持續加強與江蘇省財政廳聯動監管,與江蘇證監局簽署《加強會計監管協作的意見》,在強化監管協同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溝通、密切協作。邀請江蘇省證監局、江蘇省注協定期召開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座談會,通報典型案例和監督情況,督促會計師事務所提高執業質量。健全與行業協會聯合監管機制,推薦2 名干部當選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第六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和省注冊評估師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進一步加強與省注協、評協等行業協會工作協調,強化行業協會自律監督作用。
適應財會監督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財會監督隊伍,建立健全財會監督專業人才培養提升機制。堅持黨建引領,增強政治機關意識,保持干事創業熱情,勇于擔當作為。緊緊圍繞全面履職、先行先試,堅持學習、實干、研究、提升一體化推進,不斷增強專業性、敏銳性。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著力培養優秀年輕干部,5 人入選財會監督檢查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召開咨詢專家交流座談會,充分發揮42 名專家作用,為加強財會監督、規范財務審計秩序、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撐。針對上市公司對監管問詢函回復情況,邀請會計監管咨詢專家深入分析研判。持續加強干部能力培養,積極推薦干部到財政部重大專項和跨境審計聯合檢查等急難險重任務中實踐歷練,為干部成長創造條件,搭建平臺。
將工作中總結的“整體(家國)理念、系統思維、實干精神、技術支撐”思路不斷轉化為監管成效,以“小系統”撬動“大監管”,持續鞏固深化財政監管長效化工作機制,不斷完善閉環管理。在財政部有關司局的指導下,主動尋求信息化監管載體,與2 家單位簽署信息技術應用協議,及時獲取資本市場信息數據開展分析應用,提升識別問題精準性和時效性,提升會計監督成效。
貫徹落實《意見》要求,財政部門將持續實施財會監督專項行動,立足履行財會監督職責,聚焦會計領域法律法規執行,持續實施常態化監管,堅持“強穿透、堵漏洞、用重典、正風氣”,健全完善財會監督長效機制,加強部門協作,進一步維護和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江蘇監管局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財會監督的論述精神和《意見》要求,按照財政部部署,認真落實“強化、聚焦、優化”的要求,全力開展會計評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持續強化日常會計監管,進一步發揮好“主力軍”“突擊隊”作用。
江蘇監管局將積極履行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賦予的法定職責,落實財政部部署任務,加強執法檢查力度,豐富日常監管措施,查實會計領域違法違規行為。重點圍繞《會計師事務所監督檢查辦法》《會計師事務所一體化管理辦法》等制度規定,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內部管理等方面進行重點監管。
積極運用相對成熟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篩選、排查公開市場疑點信息,提升監管及時性和主動性。針對市場反映的熱點情況和難點問題,啟動日常監管措施,必要時實施重點檢查。結合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定期通過座談會、門戶網站等途徑發布會計領域違法違規問題,以案釋法,強化震懾。
堅持“零容忍”打擊財務舞弊行為,持之以恒推進會計信息質量和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堅決清除“害群之馬”,不斷優化注冊會計師行業執業環境。按財政部統一部署,參與對部分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檢查;根據會計監管方案,對重點企業、備案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實施日常監管,對發現的疑點問題,及時核查處理,凈化市場環境。